農村貼的門神畫有誰?鬱壘、鍾馗、秦瓊、敬德、嶽飛、關羽、張飛

2020-12-22 騰訊網

門神畫是木版年畫的常見題材之一,他也是木版年畫中出現最早的類別。門神畫在我國民間版畫藝術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人認為,與生活相關的日常事物都有神靈的保佑,門由門神看護,家宅才會安寧。門神題材的木版年畫也由此而生。

早在殷商時期,有關門、戶的祭祀就已經存在了。《史記》、《漢書》、《後漢書》等古書均有相關記載,商周時期就有關於天子祭祀「戶、灶、門、行」的習俗。其中有關「門神」最早的記載於《禮記·喪服大記》:「君釋菜,以禮門神也。」

「桃符」是民間最早出現的門戶闢邪形式。從戰國時期開始,百姓將「桃符」掛於大之上。桃符是由一塊桃木製作而成,桃木自古以來在百姓心裡就有闢邪的功效。遠古時期的門神崇拜並不是具象的,而是抽象的自然崇拜,殷商時期的門戶祭祀是將人骨掩埋於新建房屋的地基之下,春秋時期是掩埋首級於大門之下。在河南安陽的殷墟遺址上考古時發現了犀牛頭骨,考古學家認為,這些頭骨應該是掛在宮門之上闢邪所用的。此時的門神還是一個抽象的形象,直到神話故事的出現,門神才從一開始的自然物體逐漸過渡為人格化的形象。東漢時期,應劭所作的《風俗通義》一書中有寫關於每年臘月除夕,民間百姓「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上」的行為習俗,以此闢邪。就此門神崇拜從「物化」的「桃符」轉變為「人化」的「桃人」,這也是門神崇拜從抽象得形式轉向為具體形象的開始

在傳統的中國神話故事裡,有兩兄弟善於捉鬼,此二人為神荼、鬱壘。這二兄弟在百姓遭受鬼魅侵擾的時候便來捉鬼,將鬼魅制服後餵於老虎吃下。於是百姓將神荼、鬱壘二兄弟和老虎一同畫在門上,他們認為這樣有驅鬼闢邪的功效。也是在此時,百姓將之稱為「門神」。最早的神荼、鬱壘門神畫已經難覓蹤跡,只有在漢代墓室裡的畫像石和畫像磚上才能找到一些影子。人們相信門神的存在可以給予自己安全感,克服對鬼怪的恐懼。強大的門神可以保衛家園,不受鬼祟的打擾。門神畫的起源就可以追溯到這一時期的信仰和圖騰崇拜

門神畫藝術作為我國美術發展史上較早出現的繪畫形式之一,不僅只彩繪於門上,還出現在了石窟、木雕、泥塑和陶瓷製品上。最為常見的形式還是以紙質的木版年畫為主。生活中,每當年關將至,百姓紛紛將門神畫張貼於自家門戶之上,這一習慣已經成為了年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中國歷史的各個時期都有門神信仰的陪伴,雖然在科技發達,經濟強大的今天,門神信仰逐漸弱化,但現代人仍然將張貼門神畫作為烘託年節氣氛,點綴生活的一種裝飾品,門神畫已經從一種信仰轉化成了民間的過節習俗,成為中國百姓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在民間,百姓心中的鬼怪形象多是兇猛可怖的,因此古人的潛意識裡認為只有比鬼怪更加兇猛,更加怪異的形象才能對他們有震懾的作用,才能保護家宅平安。門神畫中的門神形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一開始並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模樣。

東漢時期,「門神」的雛形已經出現,根據這本古籍的記載,首先出現的門神形象可以確定為神荼、鬱壘

魏晉南朝時期門神的系統已經完全形成,且深入百姓的生活,成為了一種民間的風俗。神荼、鬱壘的門神形象也在民間流傳開來,成為民間門神畫藝術中一種特定的形象。神荼、鬱壘的門神形象基本已經定型,此後沒有太大的改變。

鍾馗於盛唐時期加入門神之中,成為了新的門神形象。

宋代鍾馗已經是一個成熟的門神形象了。人們看中鍾馗和神荼、鬱壘的捉鬼能力,因此從內涵上來說,鍾馗和神荼、鬱壘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鍾馗和神荼、鬱壘除了有共同的捉鬼能力外,他們都和鬼怪一樣,都不是人間的存在,兩者具有非現實性,這也是他們被選為門神的另一個原因。

門神畫發展到唐宋元時期,門神形象逐漸轉變為世俗的英雄人物。以鍾馗、秦瓊和敬德的門神形象最為流行。鍾馗的主要功能是捉鬼驅邪,以一人形象出現。秦瓊和敬德的門神形象與神荼、鬱壘相似,成對出現,一左一右貼於門上。他們一文一武的形象張弛有度,布局合理。

中國傳統的道教,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神明形象,直到明朝形成一個體系,這個中間過程證明了各宗教之間的融合與世俗化的發展。但這種體系在明代其實並沒有完全完成,它在清代還有繼續延續的趨勢。嶽飛、關羽、張飛等將軍被朝廷冊封為神,他們在民間百姓的心中也十分重要,於是也成為了門神。民眾對保衛這個職能十分重視,尤其對家園的守護。百姓不關心門神的地位而關心他們的職能。由於百姓對門神的依賴心理,才使他們出現在了門神的體系之中。

明清時期,人們的追求發生了變化,此時的人們除了闢邪的需求,還多了一項祈福,人們希望得到神明保佑的同時還能得到賜福。用於祈福的門神畫在門神形象旁邊多飾以鹿、瓶、馬等形象寓意爵祿福喜、寶馬平安等。由於人們對財富、長壽的追求,因此出現了掌管財富的門神形象——財神趙公元帥,除此之外,還有招財的童子系列、商賈喜愛的利市仙官系列以及劉海戲金蟾等招財進寶的門神畫。這些題材的門神畫滿足了人們對財富的渴望,深受百姓的喜愛。

從「桃符」的出現,到「神荼、鬱壘」的門神形象,再到「秦瓊、敬德」的形象,最後是祈福門神的形式,門神形式在不斷的發生改變,這其中也體現著我國歷史文化的演變過程。隨著人民認識水平的改變,其內心的追求也跟著發生了變化,門神畫的存在也由最初的鎮邪,加入了祈福的功能,也滿足了對門面的裝飾。門神畫的色彩、造型、構圖特點,都是民間藝人經過考量,以老百姓的喜好為基礎,以當地民間藝人的造物思想和情感取向為基礎,旨在展現中華民族的民間審美情趣和民俗文化內涵,表達的是百姓對生活的美好嚮往。

感恩相遇,承蒙厚愛,我是小周周,喜歡請關注,咱們下一篇文章見

相關焦點

  • 貼門神:為何古代門神只供秦叔寶、尉遲恭?別的大將不能守門嗎?
    說起來門神,想必很多農村的孩子極其的熟悉,小時候可能不知道門上那兩個手持大刀的人是誰,等到長大以後才知道,那真是唐朝鼎鼎大名的大將軍秦叔寶和尉遲恭。 每當過年之前,總會和母親一起,做漿糊,然後貼門神。聽母親說,這門神的作用可大呢,可以擋得住妖魔鬼怪,貼上門神,以後咱們全家人就會很少生病。由於小時候村裡面的迷信思想,讓我對這兩個門神上的人物好奇不已。
  • 門神和春聯的故事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黃帝時期,鬼域的世界中央,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裡的大桃樹,樹頂有一隻金雞。 從此,這個風俗就流傳了下來,這兩塊刻著神荼和鬱壘的桃木板叫桃符,也是最早的門神。 古人大門掛桃符,第二道門貼老虎的畫像,懸掛葦索,用以避邪鎮鬼。
  • 道教:灶神、門神
    灶神「民以食為天」,有人家的地方就有爐灶,過去的灶神信仰極為普遍灶神,又稱灶君,或東廚司命。灶神的起源很早,據神話傳說,與火有關的不大神炎帝、祝融皆為總神,因此其信仰可能與原始社會的氏族社火有關。另一說,祭灶是報以先炊之德,而祭老婦人,可能是母系氏族社會母祖分食的遺蹟。
  • 中國道教九大經典門神盤點:你知道幾個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我們貼門神就是對人生的敬畏,是對自然的敬畏,是對祖先的敬畏。人有了敬畏之心才談得到良心、義務、責任道德,才能形成責任感,事業心,民族精神,這些才是人類的最高境界。今天筆者為您盤點中國道教九大經典門神,你知道幾個九、最團結的門神——「和合」二仙家和萬事興!
  • 門神,都擅長驅妖捉鬼。不知,您又認識幾路呢?
    現在,人們把王充的唯物主義著作《論衡》中的記述,做為門神神荼和鬱壘的出處,不知王充會不會惱呢?王充的原文如下: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盤三千裡,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兇魅。
  • 盤點中國最著名的四大門神!傳說中的門神鼻祖也只能排第二……
    門神,是作為民間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是中國民間深受人們歡迎的守護神。但是,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中,門神遠不止一位。今天,阿草就來給大家盤一盤,最著名的四個門神!四、老虎商周時代就有了「門神」,那時的門神是老虎。
  • 中國古代春節期間祭拜的三大神:財神、門神、灶神
    財神到門神,即司門守衛之神,是農曆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類。作為民間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人們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國民間深受人們歡迎的守護神。按照傳統習俗,每到春節前夕,家家戶戶便張貼對聯和門神,祈福來年。中國古代最早的門神是能夠捉鬼的神荼和鬱壘二神,這在《山海經》、《風俗通義》、《重修緯書集成》、《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典籍都有記載。
  • 三國演義中,關羽張飛二人,到底誰的武功更高?單挑起來誰會贏?
    說起門神,與之關聯最大的便是春節了,貼春聯,換門畫,這些都是每家每戶必走的流程,而在傳統文化中,有這麼兩對門神——秦瓊和尉遲恭、關羽和張飛。前一對,經過美良川一戰,秦叔寶正面擊敗尉遲敬德,算是分了個高下。
  • 三國門神對決!雲長翼德誰是蜀漢第一將?張飛原來真的深藏不露!
    說起門神,與之關聯最大的便是春節了,貼春聯,換門畫,這些都是每家每戶必走的流程,而在傳統文化中,有這麼兩對門神——秦瓊和尉遲恭、關羽和張飛。前一對,經過美良川一戰,秦叔寶正面擊敗尉遲敬德,算是分了個高下。
  • 中國最大的門神展示館,近萬個門神讓人大開眼界,老闆是位美國人
    門神,即司門守衛之神,是農曆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類。上到天子,下到庶民,都要對門神加以禮敬。 在門神的傳說中,神荼和鬱壘二神的傳說在民間早有流傳。《山海經》、《風俗通義》、《重修緯書集成》、《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書都有記載。六悅博物館裡的門神多種多樣,有看起來很兇的,也有看起來很威武的,還上像上圖這樣,看起來萌萌達的,是不是巔復了我們對門神的認知?
  • 唐朝的尉遲恭和秦叔寶,是怎樣成為門神的?
    我國民間有貼門神的風俗,就是分別在大門左右兩側各貼上一幅金剛怒目,手執武器的武將圖畫,用來闢邪求福,鎮宅保家。最開始的門神是神荼、鬱壘兄弟。《搜神記》裡記載,神荼、鬱壘二人專門管鬼怪、邪物,能夠驅邪避兇,受到世人敬仰。於是,老百姓便把二人作為門神,貼於門上驅邪擋煞。
  • 過年貼門神的傳說
    春節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貼春聯,貼門神,喜氣洋洋過新年。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欣賞關於貼門神的傳說是這樣的。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做了皇帝以後,勤政愛民,國泰民安,老百姓都生活的很幸福。但是李世民卻有一個苦惱,每到過年的時候就會心緒不寧,夜做惡夢,御醫看了也看不出有什麼病,國師也說不出是什麼原因,大家都為唐太宗的情況感到憂心,唐太宗自己休息不好,再加上心情不好,身體每況愈下。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丞相魏徵就向唐太宗建議,一是要天下百姓過年時貼春聯放煙花爆竹歡慶新年,二是請秦瓊大元帥為李世民門前站立守衛。
  • 別以為年畫已經過時 「新年畫」的天地很廣闊
    這裡的「守衛與賜福——中國門神畫藝術展」展出了多幅古版年畫珍品,以及不少與門神畫相關的文獻資料和畫版實物。不但南京市民對此充滿好奇,連不少老外都慕名前去。 門神畫,是年畫的一種。過去,在這個時節,家家戶戶都要撕下舊年畫,貼上新年畫,準備迎接新春佳節了。南京的年畫有何特點?你的家裡,會貼年畫嗎?
  • 神鬼世界:被遺忘了的神明之鬱壘和神荼神
    鬱壘神荼是中國古代信奉的兩位門神,守護著人間平安。神荼、鬱壘,寓意一種消災免禍、趨吉避兇的美好願望。只可惜這一切已經是很遙遠的時代,他們早已不再是門神了。因為佛教的傳入,中國傳統神話發生了重大變革,泰山陰世遁去,地府出現,兩位遠古門神也成功升級成了"五方鬼帝"。
  • 年年過年貼春聯,你知道春聯的由來嗎?有一個人起到關鍵作用
    春聯的前身,桃符西周「春聯」桃符還有門神的功能西周時就傳說,遠古時候有神荼、鬱壘兩兄弟住在東海度朔山桃樹下,專門抓惡鬼用蘆葦捆起來餵老虎後來人們開始在桃木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在每年正月初一掛在大門兩旁,用來驅鬼,保佑自己自家平安吉祥。到了李淵建立唐朝,李世民發揚壯大唐朝。大唐猛將尉遲恭和秦瓊因為替李世民守門被民間尊為新門神個桃符同時懸掛。
  • 「貼門神」的正確姿勢,分分鐘了解中國門神發展史
    我國最早的門神大概是老虎,可能古人認為老虎是百獸之王!鎮壓百鬼肯定也是綽綽有餘。古人「門上畫虎」用來祛邪的風俗其實由來已久,是在《左轉·昭公十年傳》中就有過「逐伐虎門」的說法,這裡的「虎門」可不是我們林則徐「虎門銷煙」的「虎門」,而是畫了老虎的門,東漢大學者王充在《論衡》卷十二《謝短篇第三十六》中記載當時的民俗稱「歲中逐疫……畫虎於門闌」,「歲終」就是每年的最後一天,這一天要把老虎畫在門上驅逐瘟疫,《風俗通記》也記載到「畫虎於門」可見種種的鐵證都指向老虎
  • 不要只是貼門神了,來看看關於門神的歷史由來
    但「門神"之名,始見於東漢鄭玄《禮記·喪大記》之注,但在此之前的西海漢,已有在門上畫神像,也就是把門神人神化者。《漢書·廣川王傳》記其殿門畫有古勇士成慶,短衣大絝長劍。以武士為門神,這大約是最早的記載了,而且也明確了門神的主要職責,就是用武力阻止任何邪物進入門內,以保佑主人的平安。但是,古代並不是所有的門神都有具體的人物來承擔的。
  • 「印度人牽象」和「蒙人馭虎」圖,藏地的「門神」形象
    南北各地的年俗不同,但除夕貼對聯,可以說是全國性的一個春節民俗。「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描寫的就是家家戶戶貼春聯的情景。貼對聯的時候,通常還會在門正中間貼一個「福」字,而在之前(可能現在還有少數農村地區保留著這一風俗)除了對聯,大門上是要貼門神的。很多年輕一代恐怕都不知道我國的門神是何方神聖了。
  • 我國門神的起源與傳說
    《山海經》中寫道:滄海之中,有一座叫度朔的大山,這個山上長著一顆碩大的桃樹,大到什麼程度?一棵樹覆蓋了三千裡。在這棵樹的東北方,住著許多鬼,他們每天都從一個門裡進進出出,這些鬼每天出來害百姓。後來有兄弟兩個勇猛善戰,並且擅長抓鬼,他們站在那個門口,把那些惡鬼抓起來用藤條綁了,再仍給老虎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