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神仙體系紛繁複雜。其中,門神是神仙中的一種特殊的門類。由於新陳代謝的緣故,門神還有先來後到之別。顧名思義,門神是看家護院的,就像居民小區的保安。所以,門神們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在其威武的樣貌背後,其江湖地位卻並不算太高。
第一代門神是神荼和鬱壘。他們哥倆兒的資歷最老,因為按照漢代的王充的說法,在《山海經》中就已經提及到他們了。弔詭的是,在現今版本的《山海經》中,並沒有相關的內容。也許,或者是散軼了,或者是王充編的故事吧。
可是,大家別忘了,王充是中國古代的最著名的無神論者。現在,人們把王充的唯物主義著作《論衡》中的記述,做為門神神荼和鬱壘的出處,不知王充會不會惱呢?王充的原文如下:
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盤三千裡,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兇魅。
接著,王充還說了,既然是捉來給老虎吃,那麼,這些所謂的鬼魅就算是「可食之物」嘍?這明顯不對頭嘛。其實,王充不信鬼,當然也不信什麼門神之類。他在文章的開頭就說:
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道教信徒可不管這一套。他們把王充的觀點剝離掉,徒徒留下門神神荼和鬱壘。就這樣,第一代的門神就誕生了。
無論如何,門神都與看守門戶,驅妖捉鬼有關。隨著時間的推移,神仙也會新陳代謝,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到了唐代,那位更加擬人化的,也更加親民的鐘馗,就後來居上了。鍾馗的優勢在於實有其人,他原是唐代初期終南山上的一位道士。
鍾馗的樣貌奇特,號稱鐵面虯鬢。也就是說,他黑著幅臉,兼具一頭捲毛,實在是兇神惡煞一般。不過,鍾馗對人卻是古道熱腸,而他的職業是專業捉鬼。像鍾馗這樣的剛正不阿的門神,難怪惹得老百姓中意啦。
俗話說孤木難支。所以,咱們中國人都喜歡好事成雙,就連門神,也最好是一對兒。秦叔寶和尉遲敬德,都是唐代名將出身,勇武過人。他們胯下都騎著駿馬,想必一定比神荼、鬱壘和鍾馗跑得快吧?很顯然,機動部隊的戰鬥力,應該是大大強於地方民團的。
還有,二位的武藝高強,隨身的兵器也是長短結合。秦瓊的兵器是,四稜金裝鐧和虎頭鏨金槍。就算是距離遠,夠不著,他還有撒手鐧的功夫。尉遲恭的兵器更是了得,一對水磨竹節鋼鞭外加一柄長刀,早就被譽為萬夫不當之勇嘍。
下一步,新一代的門神會湧現出來嗎?這事兒真不好說。假設將來,真有人把一男一女的著名的抗疫英雄鍾某某和李某某的畫像貼在門上,我們也不應感到奇怪。因為,與時俱進,也是門神進化的必然趨勢。況且,門神都1000多年沒換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