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藥俠陸勇:《我不是藥神》電視劇版有望上映

2020-12-22 瀟湘晨報

掌上春城訊十多年前,他奔走印度街頭只為病友尋找「便宜」的救命藥,他的故事被改編搬上銀幕——《我不是藥神》感動中國,「藥俠陸勇」深入人心。幾個月前國內口罩稀缺,藥俠再次「出山」飛赴印度,為國人積極籌措防疫物資。6月19日,記者採訪到陸勇,他表示《我不是藥神》的電視劇版正處於籌措階段,作為一部「正史」,包括疫情期間印度之行的經歷也有望在劇中得到還原。

「一位印度人幫我們叫車,1500盧比,去機場。馬上答應,開始裝貨(口罩)……出門一看,哪是車啊,是個三輪車!貨已上毛驢,滿滿的。沒辦法,三輪就三輪吧,只要能去……印度人停車,可不像我們,互相不阻擋。他們是只要擺的下,全部擺上,要走了再挪。小毛驢被三張車堵住,沒法,只有慢慢挪,挪開一輛又一輛,把路堵住,才把小毛驢開出來。」

「This is India!」這是陸勇和雲南大學印度研究院柳樹老師在印度採購防疫物資時感嘆最多的一句話。緊接「小毛驢」的故事,49箱防疫物資裝上了三輪車,而目的地竟然是途徑高速的機場出發層。於是,有了下面這段India味兒的對話:

警察蜀黍:「同志,『小毛驢』不準上機場高速!」

陸勇:「不好意思啊!在中國『小毛驢』可以上高速,坐高鐵,還有專用道。」

警察蜀黍:「走吧走吧,下次、不許、騎『小毛驢』,要坐車啊!」

陸勇:「謝謝您嘞!」

上述這個片段,來自陸勇和柳樹在印度採購防疫物資第三天的經歷,從1月28日至2月9日,陸勇把這10多天的印度之行取名「印囧」,在微博「藥俠陸勇」上進行短期的「連載」。無奈的異國採購之旅、詼諧嬉皮的語言文字,藥俠的「二次出山」,讓許多知曉陸勇的人再度關注他在印度的物資採購。

「除了『小毛驢』的故事,還有很多在印度採購碰到的騙局、奇遇,在India神奇國度的經歷,稱之為『印囧』一點也不為過。」陸勇告訴記者,《我不是藥神》電影版由於篇幅和戲劇效果的需要,與真實事件有一定的出入,現在籌備的《我不是藥神》電視劇版將最大還原10多年前的那個故事,而且疫情期間的印度採購之行,也有望在劇中得到還原。

最後在談起雲南時,陸勇讚不絕口,「2015年以後我經常來雲南,去年更是一整年大概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待在雲南;雲南人都非常善良、本分,這邊空氣、環境都很好,又是美食天地,我最喜歡吃的就是菌子火鍋。這次疫情雲南受到的影響不算非常大,所以我覺得雲南的經濟和生活應該能很快恢復正常,希望雲南人民健康生活,積極取得發展成果。」

【來源:掌上春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原型去印度運口罩援疫 網友:你就是藥神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我不是藥神》原型去印度坐三輪運口罩支援抗疫,網友:你就是藥神【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李東堯】看過電影《我不是藥神》的都知道,影片中,主人公程勇幫助病友從印度購買藥物,而被稱作「藥俠
  • 徐崢電影主角原型陸勇馳援武漢:我不是「藥神」,只是一個普通人
    也許有人會問,陸勇是誰?陸勇是徐崢電影《我不是藥神》主角的原型!但是他總是對外界說,自己不是「藥神」,只是個患白血病的普通人。《我不是藥神》: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05.2013年,因「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被刑事拘留。06.陸勇被抓後,300多名病友聯名為他求情,期望司法機關可以認定陸勇無罪。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從印度運口罩支援抗疫,40萬網友點讚!
    微博上,認證為無錫市振生針織品有限公司陸勇的帳號@藥俠陸勇 1月31日晚發文,透露了自己從印度籌措N95口罩以及護目鏡等物資一事。「藥俠陸勇」再度出手!這一次,運的不是藥品,而是口罩。這一次「救」的不是病人,卻是醫生。不管是病人還是醫生,如他所說,這世界上沒有神,但應該有俠義精神!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為救人買印度仿製藥被抓,現狀如何?
    電影《我不是藥神》在2018年上映之後收穫了大批的獎項,同時也引發了大眾對"藥俠事件"的激烈討論,更引起了危重病患們對國內治病難、買藥難等相關問題的共鳴。但在病患看來,程勇賣的不是藥而是"生命",於急需用藥的病患而言程勇就是"藥神"。現實生活中的陸勇是"藥俠"嗎?陸勇認為自己本就是白血病人,是偶然發現了印度"仿製藥"的存在,而幫助其他病友買藥只是出於關心、幫助,所以稱不上"藥俠"。
  • 徐崢《我不是藥神》原型捐物,微博上這兩句話讓人落淚
    【01】剛剛,藥俠陸勇給大家帶來驚喜特殊時期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總是讓你我感動。各路愛心人士各顯神通,購買所需物資捐物捐款。剛剛,讓觀眾記憶猶新的徐崢老師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登上新浪微博熱搜榜首。有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了「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先生(微博名:藥俠陸勇)。
  • 真實版「我不是藥神」:生來平凡,誠勇無懼,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導讀:「四萬塊一瓶,我病了三年,吃了三年,為了買藥,房子沒了,家人也拖垮了,我不想死,我想活著。」2018年上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由文牧野執導,徐崢,譚卓主演的劇情片。故事講述保健品商販老闆程勇,為了救自己的老父親,結識了一幫病友,程勇無意間得知印度有一種仿製的特效藥,不僅價錢便宜,效果和正品藥一樣,為了讓買不起天價藥的患者保住一線生機,也讓自己的父親能活著,百般不願卻走投無路的程勇,意外因此一夕翻身,平價特效藥救人無數,他被患者封為「藥神」。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為救人代購印度仿製藥,入獄後怎樣了?
    2018年,徐崢執導參演的《我不是藥神》上映後,全國迅速掀起了觀影熱潮。從這部電影中,我們看到了窮苦老百姓面對天價藥時的無奈,看到了"藥神"冒險為病患購買仿製藥時的善良,這部電影太觸動人心,以至於被人們譽為"華語影壇二十年來第一神片"。
  • 支援抗疫,《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赴印度採買 3000 個 N95 口罩
    IT之家2月1日消息 根據@藥俠陸勇 官方微博的消息,陸勇和雲南大學印度研究院柳老師初五跑到印度,終於發回3000個護目鏡和3000個n95,將會直接捐給醫院。陸勇即為《我不是藥神》中程勇的原型,在電影中,徐崢飾演的程勇到印度「走私」藥品,最終推動社會對某藥品的政策。
  • 《我不是藥神》:現實比電影更複雜,但至少這是個開始
    最近最火熱的電影當屬《我不是藥神》。我們已經很久沒看到這樣一部票房、口碑俱佳的國產電影了:點映期間票房即過億,上映第一天已經有十多萬豆瓣網友給出了9.0的高平均分。要說它為什麼火?電影的視聽語言流暢、營銷到位自然必不可少,但它的現實主義題材切中了要害——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內心的隱憂與傷痛。
  • 陸勇:我不是藥神,我只是一個有良心的白血病患者
    2018年的那個夏天,我們中國人的集體記憶都應該有《我不是藥神》的蹤影。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們會對主人公程勇接二連三受到無數打擊而焦心;我們也會對他後來顧私利來牟取暴利而咬牙切齒;到後來我們自然也會感動於他無私的奉獻而熱淚盈眶。
  • 《我不是藥神》的原型陸勇,不滿把他塑造成逐利商人,引發爭議?
    兩年前,看完《我不是藥神》後,原型陸勇很生氣,他覺得電影完全扭曲了他的真實意圖,把他塑造成了一個注重利益的商人,這部電影大獲全勝,票房高達30億,而他作為原型也面對了前所未有的討論度。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 《我不是藥神》六大幕後冷知識,神父完全不會英語,全靠死記硬背
    18年上映的《我不是藥神》風靡影視界,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讓許多觀眾產生共鳴。該片是寧浩與徐崢繼《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無人區》與《心花路放》後的第五次合作,全片以保健品商販程勇為核心人物,講述被病患封為「藥神」的程勇與多方展開的「救援」拉鋸戰。
  •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體現了普通人吃不起天價藥
    2018年,《我不是藥神》獲得了30億的票房,可「藥神」的原型陸勇很生氣,他說:徐崢扮演的主角完全破壞了我的形象。這部影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圍繞白血病患者這類特殊群體展開,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讓我們感受到沒錢的無助。
  • 《我不是藥神》中的生與死,不管是誰,每個人都只想好好地活下去
    《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是在2018年上映的,雖然距離現在已經了2年,但還也算是一部很不錯的國產影片,給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且在豆瓣上的有著很高的評分。而且影片中的演員們的演技都是無可挑剔的,而且在影片的題材上可以說算是冒著很大的風險,足以看出徐崢的大膽。
  • 《我不是藥神》裡的「黃毛」:至孝、至善、至義、至勇的人
    《我不是藥神》最成功的一點是在人物塑造上,片中所有的人物,都個性鮮活,立得起來,即使放眼本片監製寧浩的所有導演作品,恐怕也只有《瘋狂的石頭》裡的人物塑造,能跟這部電影相提並論。而在這些個性鮮活的人物中,最觸動本秀才的是「黃毛」,在我看來,他是一個至孝、至善、至義、至勇的英雄。
  • 印度神藥有哪些?盤點我不是藥神中出現的印度神藥
    我們一般說的都是印度藥神,這個印度藥神主要是指徐崢電影《我不是藥神》裡的原型陸勇,而印度神藥,卻不止一個,因為印度藥品價格非常便宜,並且質量非常高。所以幾乎所有藥品都可以稱為印度神藥。我們來看一下《我不是藥神》中所出現的印度神藥都有什麼?
  • 《我不是藥神》中的神性與人性:爛人成聖,地獄無門
    34歲的陸勇靠昂貴藥物維持生命,偶然機會下找到於印度購買仿製藥的渠道,並將此藥推介給病友們,被全國的主流媒體稱之為「藥俠」。他因「涉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被捕,在看守所裡關了135天。在白血病患者眼中,他是盜火者普羅米修斯,是藥俠,是英雄。1002名癌症患者在聯名信上簽字,說他「使更多的患者獲得了自救路徑,從而逐步走出人生災難深淵」。
  • 遲到的減刑:真實版《我不是藥神》被告人的六年
    採訪 | 陳鑫編輯 | 翟星理 劉海川經過六年的等待和審判,連雲港「藥神案」的二審判決讓被告人稍感安慰,至少法庭明確表示,他們賣的不是「假藥」。細心人會發現,上文提到的「格列衛」正是《我不是藥神》中的關鍵藥品。而連雲港這起「販賣抗癌仿製藥」的案件,其實比電影上映日期更早,經歷的審判時間也更漫長。一號被告人2019年12月5日,連雲港「藥神」案的最後幾名被告人取保候審,相繼走出看守所。他們放了一串鞭炮慶祝。
  • 2020版《我不是藥神》即將上映,「王大錘」白客或將奪得影帝!
    在2018年,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引爆了話題,取得了超高的票房,將徐崢捧上了神壇。作為一部商業電影,除了贏得了巨大的商業利益之外,它還為社會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推動了相關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這是一種無比崇高的隱形榮譽。
  • 凸顯社會問題的深度電影,《我不是藥神》到底揭露了哪些當下信息
    他登上過國內主流媒體,被稱為「藥俠」;在癌症患者眼中,他就如希臘神話中盜火種給人類的英雄普羅米修斯。聲名鵲起之際,陸勇也因此被捕,在看守所裡關了135天後,檢方最終宣布不予起訴。直到今天,陸勇的影響力達至新的境界——成為《我不是藥神》這一部電影的靈魂,從而引起全民討論,以及權威機構的關注。在電影中,主角程勇化身為正義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