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不是藥神》獲得了30億的票房,可「藥神」的原型陸勇很生氣,他說:徐崢扮演的主角完全破壞了我的形象。
這部影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圍繞白血病患者這類特殊群體展開,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讓我們感受到沒錢的無助。
劇中徐崢是主演,他扮演的程勇是一位商人,相比那些富商大賈,程勇很失敗,他以銷售神油為生。
可生意慘澹,幾天都不來一個顧客。而生活中的他更失敗,老父親病危需要手術,可他連手術費都交不起。
就在這時程勇遇到了白血病患者呂受益,他讓程勇幫忙從印度找一種叫格列寧的藥。很快程勇發現了商機,並成了這藥的代理商,錢是賺了不少,卻因違法被判了刑。
而程勇的原型陸勇並不是這樣,他不是落魄的商人,而是企業老總。而陸勇本身就患有慢粒白血病,他必須經常服用格列衛這種藥。
不過這種藥很貴,因為是進口藥,一盒就要兩萬多,而且一盒只能吃一個月。普通人家根本承受不起,醫保也報銷不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陸勇發現了格列寧這種藥,它雖然是格列衛的仿製藥,不過兩者的效果差不多,最主要的是格列寧便宜,一盒只要四千左右。
影片中的程勇利用這藥掙錢,是一個藥販子,而現實中的陸勇並不是這樣,他發現這藥後,馬上把消息告訴身邊的病友,還免費給他們代購。
兩人相比出發點不同,程勇為了錢,而陸勇為了情,兩人結局也不同,程勇坐了牢,而陸勇並沒有違法。
電影上映後,陸勇看到自己被塑造成了無良商家,他很生氣,他覺得徐崢完全破壞了自己的形象,既然要以自己的經歷拍電影,就該真實一點。
不過徐崢解釋說:藝術是需要改變的,而且在電影宣傳時也聲明了,程勇並不是陸勇的原型。
其實不管怎樣,通過這部影片我們認識裡這位有愛心的企業老總,也開始關注那些患病的特殊群體。這可能就是電影的初衷吧。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