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3日,日軍第六師團在師團長谷壽夫的指揮下,攻克中華門,南京淪陷。在此之後,就是南京大屠殺慘劇的上演,直至8年後抗戰勝利,這正義才姍姍來遲。
松進石根:二戰甲級戰犯,時任日軍上海派遣軍司令、華中方面軍司令,指揮所部攻陷上海、南京,並縱容部下製造了南京大屠殺慘案。1948年12月23日零時,松井石根在東京巢鴨刑務所被送上絞刑架。十二分三十秒後松井石根被確認死亡。
朝香宮鳩彥王:日本皇族。1937年12月7日,趕到南京,接替松井石根成為南京臨時攻城指揮。其籤署了一道「機密,閱後銷毀」的密令:「殺掉全部俘虜!」成為日軍暴行最直接的點火點。戰後靠著皇族身份和美國人的庇護,得以逃過一劫,並以94歲高齡壽終正寢。
武藤章:二戰甲級戰犯,時任日軍華中方面軍副參謀長,負責日軍在南京的宿營安排。武藤章宣布南京城外宿營地不足,日軍官兵可以在南京市內隨意選擇宿營地。此令一出,數萬獸兵衝進南京,南京就此成為煉獄。1948年12月23日零點,武藤章被送上絞刑架,零點10分確認死亡。
柳川平助:時任日軍第10軍司令官,其麾下各部是南京大屠殺的主要製造者。1945年1月22日,在日本行將敗北前夕病死,後被遠東軍事法庭追加為乙級戰犯。
谷壽夫:乙級戰犯,時任日軍第6師團中將師團長。1937年12月13日,第六師團攻破德械第88師防守的中華門,率先攻入南京市,給部下下達了「打下南京放假一星期」的指示。直到同年12月22日,第六師團奉命調到安徽南部進行「清剿作戰」,該師團在南京的暴行才得以停止。1946年2月作為戰犯被盟軍總司令部逮捕移交中國,經南京軍事法庭1年多的審判,於1947年4月26日被槍決。政府對谷壽夫下的斷語是:「谷壽夫為侵華最重要戰犯,尤為南京大屠殺之要犯。
中島今朝吾:時任日軍第16師團師團長,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的元兇之一。他所率的16師團在南京大屠殺中殺害中國人民達24萬人,佔屠殺總遇害人數的十分之八。其中包括最著名的幾次萬人以上大屠殺,包括燕子磯、草鞋峽、魚雷營、江東門屠殺,以及紫金山活埋3000戰俘的事件。1945年10月25日,因病而死,逃脫了審判。
野田毅、向井敏明:1937年11月30日,《東京日日新聞》首次報導了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進行百人斬競賽的消息,向井敏明使用軍刀野蠻地砍殺了中國軍民106人,野田毅砍殺了中國軍民105人。1945年日本投降後,參加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戰犯審判的中國代表高文彬無意間發現了關於這次殺人比賽的相關報導,並立即向中國南京國民政府通告,此二人厚被押赴中國受審。1948年1月28日,野田毅及向井敏明被押往雨花臺刑場執行死刑。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好戰必亡,亡戰必危,和平是要用「槍」來保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