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文旅扶貧:黃河邊上星光村有了煙火和光輝

2020-12-17 文旅中國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昔日僻靜冷清,90%院落空置的寧夏賀蘭縣立崗鎮星光村,近日煙火漸濃,人氣旺了。在這豐收的季節,鴨群嬉戲,蟹肥稻香,村民一邊忙著收割水稻,一邊忙著接待遊客。曾經無人打理、雜草叢生的院落,如今是各具特色、主題鮮明的民宿,往日貧瘠乾涸的土地,已被改良成一片片有機富養、生機勃勃的稻田。提到這些變化,要從返鄉創業青年黎偉說起,從他回報家鄉的情懷和發展鄉村旅遊的行動說起——

1

一盆盆涼水澆不滅熱忱

沿黃河而居、人口稀少的星光村,是一個有200多年歷史的村子,共有610戶1700人。在鄉土社會的變遷中,農村土地不斷流轉,村裡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

「以前星光村十分蕭條,就是一個空心村,年輕人都出去了,只剩下十幾名老人留守,90%的院落空置著。」黎偉說,「我回到家鄉,看到許多院子雜草叢生,鐵將軍把門,心裡真是挺難過的。」

黎偉的話語裡透著一股濃濃的鄉愁滋味:「我是土生土長的星光村村民,特別懷念小時候村子熱鬧的場景。雖不富裕,但家鄉永遠是最溫暖的。」

為改變村子蕭條破敗的面貌,黎偉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2016年3月,他放棄了經營了10年的網際網路公司,義無反顧地回到家鄉,要與鄉親們一起致富、共建家鄉。「其實我就是想讓鄉親們過得好一點,找回家鄉的味道。」黎偉帶著這些年在外打拼掙的錢,開始了創業之路。

2017年,黎偉開始對星光村八社進行整體規劃設計,鼓勵農民以土地、宅基地入股,發展有機種植養殖和鄉村旅遊項目。起初,村民對他的理念幾乎是嗤之以鼻。

「你簡直在胡鬧,城裡人跑到我們農村幹啥?」

「放著別墅、高樓不住,城裡人還專門花錢來農村住?」

……

黎偉滿懷帶領鄉親致富的熱忱、回報家鄉的情懷和振興鄉村的理想,卻被村民潑了一盆盆涼水,甚至在一段時間成為鄉親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但這沒有澆滅黎偉心中的熱情,反而讓他更加了解了村民的想法。他認為,導致鄉親們質疑的原因是活得太苦,視野有局限。他更加堅定了依靠產業發展帶動家鄉經濟發展的信念。那麼,如何獲得村民的支持?他決定首先從改變村子面貌做起。

▲ 提升改造後的星光村院落

經過幾番努力,2018年,黎偉租下星光村八社的52戶農家院落。他找來施工隊,推倒破敗的院牆,修補坑窪的路面,拆舊建新,並統一更換了藍色的鐵藝大門。通過與賀蘭縣政府合作,對農田種植及土壤生態環境進行高標準改造,全面參與村莊、院落生活環境整治工作。2019年,他為52個院落修建戶外高標準衛生廁所,拆除圍牆危房、清理村莊各種廢舊垃圾500多噸,徵用空置宅基地5處,陸續修建文化活動廣場、星級公廁、鄉村科普館、汙水集中處理池、黨建多功能廳等設施。

直觀的改變一點點呈現在村民眼前,風涼話沒了。現在,星光村八社廁所、水電網等生活設施已全面到位,線路入地,村莊徹底告別了環境髒亂差、出門滿腳泥、抬頭「蜘蛛網」的歷史。其間,黎偉還帶領村民治理一公裡濱河大道水系,發起保護母親河活動58次,自費植樹1萬餘棵,這為村莊未來發展鄉村旅遊和鄉村康養奠定了基礎。

截至目前,黎偉已籌集、投入資金1200多萬元。

2

「怎麼也想不到我家院子還值錢了」

星光村距離銀川大約40公裡,不遠不近。多番外出考察學習,綜合考量村子情況後,在賀蘭縣政府的鼓勵下,黎偉決定打造一個集民宿、康養、研學於一體的鄉村旅遊度假村,以「新阿黎農場」為名的新業態,讓沉寂多年的星光村真正成為賀蘭山下、黃河兩岸的「世外小桃源」。

▲ 完善中的星光村民宿

以零汙染、綠色種植養殖、生態康養、研學實踐為發展目標,黎偉註冊了寧夏新阿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靠先後流轉1000畝農田帶頭做生態有機種養,年產優質稻穀30萬斤,優質稻田蟹1.2萬斤。截至目前,已改造院落、建成民宿12家。預計2021年「五一」前,第一期以二十四節氣命名的特色主題民宿全部落成使用。

「怎麼也不會想到我那破院子,現在還值錢了。黎偉真是能幹,通過他的包裝打造,別人來我家院子住一晚,還要花1000塊,我自己淨落300元。白天用我家的院子,我還能再收入200元呢!」星光村57歲的李鳳蓮興奮地合計著這意想不到的收入,「除此之外,我的飯做得好,一有遊客,我就去幫廚,每頓飯還可以再收入100元。」

多年來,稍年長的村民基本是靠兒女或者土地流轉的微薄收入維持生計。如今,守在家門口、坐在自家院裡掙錢的好事讓他們喜上眉梢。這一切得益於創新、接地氣的運作模式——通過招商引資盤活村民的宅基地,發展鄉村旅遊。村民不僅可以獲得一定的勞務收入,還可坐享自家小院變身民宿後的收益分成。

68歲的肖生喜長年照顧臥床殘疾的兒子,家境貧困。而今,在村子發展鄉村旅遊的帶動下,他家的小商店生意漸好,每逢節假日、周末,僅出售飲料、零食等小商品就可獲得兩三千元的收入。「這解決了我們家生活的大問題,多虧了村子發展鄉村旅遊的好政策。」肖生喜感激地說。

慕名而來的遊客多是被星光村綠色生態發展的理念所吸引。「農家地裡長大的大公雞,不用任何飼料,每隻能賣160元。」71歲的黃金鳳奶奶自豪地說,「城裡人一來我們農村,覺得什麼都好。我們這裡空氣好,大米香,蔬菜不打藥,公雞有雞肉的香味。」

▲ 星光村特色民宿牆繪

星光村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旅遊熱潮。今年的國慶、中秋假期,村裡共接待遊客4000餘人,總收入超過20萬元。村民通過提供民宿、美食、土特產等,從生態種植養殖、發展旅遊產業上獲得了收益,實現了在家門口賺錢的願望。

3

一撥撥小遊客擦亮星光村未來

▲ 學生到星光村參加研學實踐

▲ 特色農時體驗式教育受到孩子們的喜愛

徜徉在稻花蟹魚間的歡聲與笑語,沉醉在田間地頭的新鮮與好奇……除了村民、遊客外,如今,星光村常迎來一撥撥小朋友,這讓村子即便是在工作日也是人氣滿滿。周一到周五,平均接待學生兩三百人。這是因為特色農時體驗式教育模式受到寧夏眾多中小學、幼兒園的青睞,特別是吸收傳統二十四節氣精髓、應時開展的割稻子、收黃豆、碾米、掰玉米,晾曬穀物、拔草、挖野菜等系列農事活動及體驗教育實踐,對大小朋友來說都很有吸引力。

「我剛才掰玉米了,農民伯伯給我們講了玉米是怎樣種出來的,我還知道了土壤的作用。」

「這隻螃蟹是公的,那只是母的……」

▲ 稻田裡的孩子們

捲起褲腿、站在稻田裡的學生興奮地分享著所見所聞。他們帶著疑問來到農村,感受勞動的快樂,體驗農耕文化,學會辨識五穀,感知、理解著「節約糧食」「粒粒皆辛苦」的內涵。在大自然中的學習和體驗,對城裡的孩子來說是新鮮的,也是稀缺的。

▲ 研學實踐課程現場

看準這一點,星光村與銀川市正知教育集團合作,開展研學實踐課程、發展研學旅遊,打造出了鄉村旅遊的新業態。目前,村子已與西幼集團德勝小學、銀川六中、北大玲瓏幼兒園、北師大小學等中小學建立勞動教育培養合作計劃。這為星光村帶來了「銀川市科普示範基地」「賀蘭縣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等榮譽稱號。

孩子就是未來。有了這麼多在星光村留下美好童年記憶的孩子,星光村還愁未來的旅遊發展嗎?村民越看越明白,越忙越起勁。

看到村民滿意的笑容,聽到遊客爽朗的笑聲,黎偉舒了一口氣,也更感責任重大、使命艱巨。「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家鄉的發展才剛起步,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回憶起返鄉創業歷程,黎偉感慨萬千,「今後的發展仍然需要政府各級部門的再支持和多關注,真心希望鄉親們奔小康的夢想早日實現。」

記者手記

發展鄉村旅遊是拉動經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新引擎,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抓手。鄉村旅遊基礎在物、重點在情、發展靠人。只有保留好鄉村的鄉貌、鄉風、鄉俗,才能吸引天下人來共享鄉味、感受鄉情。自發展全域旅遊以來,寧夏鄉村旅遊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茁壯成長。如今,散落在黃河兩岸的傳統村落已匯聚全國數家知名品牌民宿,西吉龍王壩村已入選「中國最美鄉村」,掌政鎮已成為「全國鄉村旅遊知名打卡點」。

鄉貌提升,鄉情更濃。在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不斷完善鄉村治理的徵程中,不僅需要像黎偉這樣有情懷、有想法、回報家鄉的創業青年,更需要各級政府部門的推動與關注。期待星光村在產業發展致富、文旅融合引客、研學實踐育人的道路上愈走愈遠、越來越光亮!

責編:陳曉悅

相關焦點

  • 開放多元包容 宜居宜業宜遊《寧夏文旅薈》今晚走進銀川市金鳳區
    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文化和旅遊廳、廣播電視局等單位組織開展的「曬文旅曬優品促消費」大型文旅推介活動正在進行。今晚20:25,寧夏衛視《寧夏文旅薈》將走進銀川市金鳳區,金鳳區委書記李全才將帶你感受魅力金鳳,幸福之城。
  • 寧夏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紀實⑥:泱泱萬古...
    《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實施意見》提出,建設黃河文化傳承彰顯區:從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的戰略高度,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寧夏的黃河文化、紅色文化、農耕文化、水利文化等,深度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在講好黃河故事、展示寧夏形象上推出有影響力的精品力作、搭建有品牌力的文化載體、建設有帶動力的示範項目、打造有傳播力的宣傳平臺,
  • 寧夏水投集團: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寧夏力量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寧夏時,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建設作出了明確指示。
  • 陳育寧老校長又有新作:寧夏黃河文化的特點
    寧夏要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這是對寧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定位、新使命、新要求,寧夏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一、寧夏與黃河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 9 個省區,全長5464 公裡,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大河。
  • 通訊:黃河邊上「守門人」王金清:時刻準備救人
    王金清本人供圖中新網包頭3月18日電 題:黃河邊上「守門人」王金清:時刻準備救人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疫情期間,沒有落水人員。」46歲的王金清說起這一切的時候,頗感欣慰。這也是他的救援隊近年來在黃河內蒙古包頭段救援生涯中,唯一在黃河開河前後沒有參與救人的一次。這位曾榮獲「全國見義勇為道德模範」提名獎、「中國好人榜」榮譽稱號的包頭市畫匠營村的漁民,從17歲救3名兒童開始,至今已在黃河邊上救了300多人。圖為王金清。
  • 【移民搬遷新生活】此心安處是吾鄉 ——寧夏扶貧移民搬遷工作成就...
    1982年,國家作出實施「三西」地區(甘肅河西、定西,寧夏西海固)農業建設的重大決策。黨中央、國務院的深情厚愛和大力支持,給了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極大的鼓舞。寧夏抓住機遇,下定決心:搬!;扶貧揚黃灌溉工程移民——1998年,按照《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1994—2000年)》,寧夏在「雙百」扶貧攻堅中,確立了「興水治旱、以水為核心、以科技為重點、扶貧到村到戶」的思路,伴隨寧夏扶貧揚黃灌溉工程建設,累計搬遷安置中南部8個縣(區)30.8萬人;易地扶貧搬遷試點移民——2001年,藉助黨中央易地扶貧搬遷試點移民工程,寧夏堅持「政府引導
  • 寧夏有一個神奇的地方,大漠、黃河、高山、綠洲為一處,全國少有
    中國西北部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南北狹長,與陝西省、內蒙古、甘肅省接壤,說到寧夏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回族人多,還有著名的旅遊勝地沙坡頭,沙坡頭集戈壁、黃河、高山、綠洲於一身,既有西北風光的雄奇,又兼有江南風光的秀美。
  • 寧夏中衛:沙水之都開啟「數位音樂產業」新篇章
    滾滾黃河在中衛穿城而過,中衛市區湖泊溼地錯落分布,水域面積達225公頃,佔城市建成區的20%。在這裡,浩瀚無垠的大漠靜謐深邃,奔流不息的黃河氣勢磅礴,這是唐代大詩人王維寫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千古絕唱的地方。在這裡,既能目睹大漠風光之雄渾豪邁,也能領略到江南景色的秀美,盡情體驗沙和水的奇妙融合,以「沙水之都」聞名遐邇。
  • 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走出文旅融合扶貧路
    中國文物報記者 文冰 見習記者 張麗卉近年來,在文旅融合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作為國家文物局定點幫扶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在地方相關部門的有效舉措、國家文物局系列幫扶項目的有力實施下,在國家文物局歷任扶貧幹部的擔當作為下,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充分激發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在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文旅融合扶貧路愈走愈穩。
  • 講好「黃河故事」,為黃河文化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沿黃九省區的相關文旅工作者,看各地如何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為黃河文化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寧夏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景區 景區提供 「為了實現打造黃河文化旅遊精品景區的目標,為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注入更多鮮活的生命力,我們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新時代價值,開發深受遊客喜愛的黃河流域非遺產品以及研學遊覽項目,用好寧夏引黃古灌區這塊金字招牌。」
  • 冠名國民級綜藝《奔跑吧·黃河篇》,度小滿金融打卡黃河綺麗美景
    該系列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市場影響力,已經成為一檔傳播積極正能量、有超高人氣度、話題度的國民綜藝。特別篇《奔跑吧·黃河篇》將在本周五在浙江衛視播出,常駐嘉賓仍然是上一季《奔跑吧》的原班人馬,由李晨、鄭愷、楊穎(Angelababy)、蔡徐坤、沙溢、郭麒麟等明星參與,節目主旨突出扶貧,以黃河沿線為主軸,將在青海、陝西、寧夏展現扶貧取得的成果,並通過直播帶貨、短視頻拍攝等有趣線上互動遊戲,來帶動當地經濟、旅遊等發展,未開播就已經賺足了話題和眼球。
  • 賞櫻花何須去武漢,鄭州人家門口的賞櫻花聖地,就在黃河邊上
    等疫情過後,待春暖花開,我們一道沐浴春風;幾天後豔陽高照,春回大地;黃河邊上的古柏渡早櫻已經綻放,蝸在家小夥伴們出門賞櫻花啦,它不在武漢,而是在黃河邊上;經過這幾年的培植栽建古柏渡櫻花已經達到規模化賞櫻啦,在金黃的油菜花映襯下的雪白色的櫻花,隨手一拍就美如大片古柏渡黃河賞櫻節持續40天左右,在建設初期就把各種櫻花品種培植為早期、中期、晚期櫻花;花期可持續開發40天,是鄭州市民賞櫻踏春的絕佳之地在浪漫的櫻花叢中拍照
  • 那事、那河、那群人……讀懂習近平寧夏之行念茲在茲的牽掛
    回顧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的考察足跡,始終離不開脫貧攻堅這件大事,此行寧夏,有何深意,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採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督學、教授洪向華,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鄭敬斌,吉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忠雙,寧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黨銳鋒等多位專家進行解讀。
  • 「渤海之濱·黃河之州」濱州文旅推介走進河北滄州
    11月24日,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2020濱州文旅資源(滄州)推介會走進河北滄州,百餘家滄州旅行社以及濱州市各縣市區文化和旅遊局、重點景區、旅行社代表和當地媒體參加活動。2015年5月,滄州、濱州、德州、聊城、衡水五城市旅遊部門協商發起成立"魯冀邊城市旅遊聯盟",從而合作和聯繫更加密切,兩市在資源整合、產品開發、市場開拓等方面展開了緊密合作,實現了兩地旅遊業跨越發展。滄州市與濱州市文旅資源各具特色又具有互補性,旅遊合作前景廣闊。
  • 寧夏成全國首個逆轉沙漠化省區
    原標題:寧夏成全國首個逆轉沙漠化省區 國新辦日前召開省(區、市)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石泰峰向記者表示,70年來,寧夏人民戰天鬥地,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和沙化、荒漠化、小流域綜合治理,在全國第一個實行全區域封山禁牧,推動山川大地由「黃」向「綠」轉變。
  • 奔跑吧黃河定檔什麼時候播 開啟不一樣的黃河奔跑之旅
    奔跑吧黃河定檔什麼時候播 開啟不一樣的黃河奔跑之旅時間:2020-11-23 17:07   來源:北青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奔跑吧黃河定檔什麼時候播 開啟不一樣的黃河奔跑之旅 今天,浙江衛視《奔跑吧黃河篇》正式公布嘉賓陣容,跑男團李晨、楊穎(Angelababy)、鄭愷、沙溢、蔡徐坤
  • 被您的愛心照亮的王龍飛-中巴友誼星光村紀實
    「並不是每一件算得出來的事,都有意義;也不是每一件有意義的事,都能夠被算出來。」人生有無限可能,別給自己設限,別讓任何人打亂你的節奏,餘生漫長,莫要慌張!大家好,我是王龍飛,來自河南漯河,非常感謝你們一直以來的陪伴,你們辛苦了!
  • 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助力寧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10日訊 11月30日,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與寧夏農林科學院固原分院籤署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助力寧夏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2000年退耕還林工程啟動以來,森環森保所在寧夏固原及周邊涇河流域等地開展了長達20年的生態水文和森林多功能管理等長期研究,並在六盤山建立了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寧夏六盤山是黃土高原的重要水源地,也是涇河等多條河流的發源地,在維持區域生態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稅務扶貧故事薈| 水鴨飛 土雞躥 卯足幹勁奔小康
    星光村早在2016年整體脫貧,劉廷興家庭情況特殊,他是一家五口唯一的勞動力,且手部還患有殘疾,無法外出務工,收入來源十分有限,一直以來是村裡為數不多的未脫貧戶。  「多虧了李書記幫忙!為了我們家,前前後後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把這養鴨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一樣。」談起養的水鴨,劉延興總是要念叨一個人——城口縣稅務局稅務幹部、駐高燕鎮星光村第一書記李曉東。
  • 《奔跑吧·黃河篇》12月4日晚開播!跑男團帶你感受壯美黃河壺口
    「暢遊」黃河,感受黃河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作為國家廣電總局2020年重點項目,《奔跑吧·黃河篇》將於12月4日起,以6期特別季的形式與觀眾見面,開啟黃河奔跑之旅,在九曲黃河的波濤壯麗中,以生動的方式深度探索祖國西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