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原標題:融資性信保迎全流程管理規範
本報記者 薛瑾
銀保監會近日印發《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前管理操作指引》和《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後管理操作指引》(簡稱「兩個指引」),重點針對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前風險管理和保後監測管理兩大環節建立標準化操作規範。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兩個指引」覆蓋保前、保後的全流程管理,尤其針對當前融資性信保業務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操作標準,針對消費者反映較為集中的銷售不規範問題,明確了銷售管理的操作標準;針對保險公司獨立風控能力不足問題,明確了核保和系統功能要求;針對合作方管理缺失導致風險傳遞的問題,強化合作方要求和過程管理。
今年5月,銀保監會印發《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簡稱《辦法》),在經營條件、承保類型、禁止行為、承保限額等方面,對信保業務提出明確監管要求,在規範經營行為、防範金融交叉性風險、強化風險管控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兩個指引」則細化了《辦法》有關要求,建立標準化操作規範,降低保險公司承保風險,強化保險公司風險管控基礎。「兩個指引」主要內容包括強化銷售環節透明性、強化風險審核獨立性、強化合作方管理、建立保後監控指標和標準、明確追償方式及管理要求、明確理賠投訴流程及標準六大方面。
「兩個指引」明確了銷售環節信息披露的具體內容和操作要求;建立銷售可回溯機制,如線下承保要「雙錄」,線上承保要留存電子銷售記錄等;明確承保告知內容,做好投保風險提示等規範。同時,「兩個指引」還對核保政策、客戶準入標準、欺詐管理內容、抵質押物分類以及防範合作方風險傳遞等方面做出了細化要求。
近段時間以來,各大險企信保業務頻頻「踩雷」,使得不少險企將該類業務視為「燙手山芋」,紛紛收縮信保業務規模。
分析人士稱,由於市場違約率上升,信用風險事件增加,信用保證保險風險加大,部分公司信保業務「踩雷」,成為上半年財險業的「不和諧音調」。「信保大戶」人保財險今年上半年承保虧損逾29億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指出,由於市場違約率提升,信用風險事件增加,信用保證保險風險加大,尤其是融資類信用保證保險賠付快速增長,出現較大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