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大明(增九)朱標是不是馬皇后所生?有人說他的母親是李淑妃

2021-01-09 驚心鳥

由於明成祖朱棣通過靖難之役上位,所以稱帝後在政治上極不穩定,受到千夫所指。為了穩定自己的皇帝權位,朱棣下令修改了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的很多史料記載,給後人認識洪武年間的歷史造成了很大的阻礙。尤其是在皇室內部資料方面,包括《太祖實錄》在內的史料大量被刪改,於是留下了不少歷史謎題。其中懿文太子朱標的身世之謎便是如此產生的,也在後世引發了很大的爭議。《明史》上說朱標是馬皇后所生,但朱標出生前後卻沒有馬皇后懷孕的記錄。而《南京太常寺志》中記載朱標為李淑妃所生,與《明史》說法截然不同。

朱標到底是不是馬皇后的兒子,在歷史上一度引起了不少的爭議。雖然現在主流的歷史學觀點認為朱標是馬皇后的兒子,但在史料證據上卻存在很多矛盾之處。又因為有著《南京太常寺志》的文獻史料,所以這一直是研究明史的學者們討論的焦點話題。

從《明史》上看,朱標的出生記錄是非常模糊的。按照記載,朱標是至正十五年出身於太平富豪陳迪的家中,母親是馬皇后。但這個記載中有個很大的疑點,那就是馬皇后什麼時候到的太平?根據史書記載,至正十五年是朱元璋攻打集慶的重要一年,也是他事業的轉折點。

這一年朱元璋先是攻佔和州有了自己的根據地,然後和州被元軍包圍,戰況緊急。然後朱元璋率軍突破包圍,順勢向集慶進發,路上攻佔了太平。朱元璋在第一次攻集慶時,太平又再次被元軍所包圍,直到第二年三月集慶城破,元軍才撤退。這個記載中有個問題,是元軍七月時包圍和州,此時馬皇后正在和州,還組織軍中將領的家眷支援前線。九月初朱元璋攻佔太平,九月底時第一次集慶之戰便拉開了序幕。從這個時間節點來分析,馬皇后只有不到一個月時間進入太平,否則根本趕不到在太平富豪陳迪的家中生產。

最為碰巧的是,朱標的生日正是在這個九月份。也就是說馬皇后是在臨產的最後一個月從和州抵達太平,然後非常匆忙地完成的生產。這在現在社會或許可能,可是在戰亂頻繁的元末戰爭時期簡直就是奇蹟。除此之外,馬皇后生子的頻率也被人質疑。按照《明史》的說法,馬皇后除了生朱標外,還有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和周王朱橚。令人驚訝的是,這是發生在至正十五年到至正二十一年的六年間。也就是說馬皇后六年生了五個兒子,其中朱標和朱樉的出生間隔僅僅只有一年零三個月。

在戰爭時期,如此高頻率的生產簡直讓人感到恐怖。可到至正二十一之後,馬皇后就沒再生子,直到十七年後的洪武十一年,才生了朱元璋的長女寧國公主。然後又過了三年,她才生次女安慶公主。這個生產頻率與之前連生五子的高頻產出截然不同,不得不讓人感到懷疑。

要知道至正十五年是朱元璋的事業最關鍵的一年,也是戰爭頻率最高的一年。他們兩口子聚少離多,很多時候馬皇后在後方組織後勤,而朱元璋在外地打仗,哪裡有機會生孩子?即便是攻佔集慶後的前幾年,朱元璋也面臨元軍和張士誠部的聯手攻擊,根本顧不上家庭生活。

因此從歷史背景來推測,朱標的出生是存在很多疑點的。後來《南京太常寺志》的公開,這個疑點就更加顯著了。按照這部史料記載,太廟配享時馬皇后所在是沒有子嗣的。朱標和朱樉、朱棡是配享在李淑妃下面,而朱棣和朱橚是配享在碽妃下面。在關於朱棣身世的文章中已經分析過,朱棣不可能是馬皇后的兒子。他的母親碽妃的身份可能不是高麗人或元朝人,應該是朱元璋在戰爭時期的其他妾室。朱棣登基後為了讓自己變得合乎明朝法理,故意隱藏了母親的身份,把自己強行的安排到馬皇后名下。

如此說了《南京太常寺志》應該是可信的,似乎朱標就是李淑妃的兒子。可從其他的史料推測,朱標又不太可能是李淑妃所生。從李淑妃父親李傑的墓志銘看,李傑是在至正十六年投靠朱元璋的。如此看來,李淑妃到朱元璋身邊的時間在朱標出生之後,那怎麼可能是朱標的母親?而且李淑妃只比朱標大三歲,這就排除了李淑妃生子的可能性。如果這個推測成立,那《南京太常寺志》中的記載就存在重大錯誤。可是從這些記載來看,這是經過嘉靖皇帝朱厚熜批准的,是為了修改朱棣的廟號而專門修訂的,理論上不應該存在錯誤。

實際上從這部分內容出現的歷史背景來看,也是存在很大爭議的。朱厚熜改朱棣的廟號,從太宗改為成祖,目的是為了強化自己的皇帝地位,使自己的皇位具備正統的合法性。所以在管理皇室內部事務的太常寺方面,對應的記載文檔一定會進行相應的修改。他將朱棣從宗改為祖,也有著把朱棣即位看作明朝重建的意思,而朱元璋時期就成了單列的另一個王朝。從這個角度看,朱棣是不是歸屬於馬皇后已經不重要了,所以把朱棣擺在碽妃的序列上是可以的。因此只需要把朱棣和朱標並列,就能夠讓朱棣的皇位符合法理。

從這個角度看,《南京太常寺志》似乎是故意壓下朱標的地位,使其與朱棣平行,目的是讓朱棣符合明朝皇室的繼承制度。所以朱標等其他皇子都不能放在馬皇后之下,否則朱棣都不具有合法繼承權。為了將朱棣提升為成祖,朱棣也不能放在馬皇后之下,這就使得馬皇后的子嗣被懸空了。如果這種解釋成立,那朱標被列在李淑妃之下很可能是朱厚熜故意為之,目的是為了給自己皇位增加合乎法理的地位。那麼問題又回到了最初的層面,那朱標到底是不是馬皇后的兒子呢?為什麼史料中存在如此多的疑點呢?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確定一點就是,《南京太常寺志》所記載的內容是朱厚熜為了維護朱棣的合法地位而做的修改。如此看來,關於朱棣的內容是可信的,而關於朱標等其他皇族的內容存在很大疑點。所以朱棣是碽妃之子的可能性極大,而朱標是李淑妃之子的可能性極小。依照這個推論,那朱標幾乎百分百就是馬皇后的兒子了。可是從朱元璋的嬪妃序列來看,這種說法也是具有疑點的。至少馬皇后三年產三子的疑點就沒法解答,她怎麼可能有如此高的生產頻率?這種現象在古代是非常罕見的,尤其是在戰爭年代。

其實在馬皇后和李淑妃之間,朱元璋還有位孫貴妃。這位孫貴妃的地位很高,僅在馬皇后之下,輔佐馬皇后管理後宮的。雖然從時間段上看,朱標出世時孫貴妃只有十三歲,而且她在十八歲才被朱元璋納為妾,但從朱元璋對待孫貴妃的特殊態度上卻讓人生疑。

孫貴妃無子,但朱元璋卻對他恩寵有嘉,很多生兒子的嬪妃在地位上遠不如孫貴妃。這種現象在封建時代是非常少有的,不得不讓人懷疑朱元璋的出發點。更讓人質疑的是,孫貴妃去世時,朱元璋讓所有皇子為孫貴妃戴孝,甚至於朱標發生衝突,這就非常不正常了。

孫貴妃地位雖高,但畢竟不是皇后。馬皇后還在世的情況下,朱元璋讓所有皇子給孫貴妃戴孝,這已經是非常過分了。最為過分的是,居然讓皇太子朱標服喪三年,這就太奇怪了。為了這個事情,朱標這麼老實的人都跟朱元璋起了衝突,氣得朱元璋拿劍砍朱標,這是多大的火氣?雖然最後在馬皇后和大臣們的勸阻下,朱標沒有以太子身份服喪,但周王朱橚還是代替朱標服喪三年。這種明顯有違皇族禮法的事情,朱元璋竟然逼著兒子幹,這就太過反常了。所以有理由懷疑,這位孫貴妃才是朱標的親身母親,而馬皇后只是嫡母和養母。

朱標拒絕給孫貴妃服喪的理由很明確,就是嫡子不跟庶母服喪,這是完全符合禮法的。朱元璋強迫朱標服喪,還逼著其他兒子戴孝,這是非常不合理的。如果是馬皇后的葬禮,這麼做到無可厚非,但孫貴妃畢竟不是皇后,而且皇后還在世。但如果孫貴妃是朱標的親身母親,那事情就合情合理了。

根據朱標出生的時間來看,他從孫貴妃改為馬皇后之子並非不可能。當時朱元璋剛剛打下集慶,開始以此為根據地發展自己的勢力,謀求脫離紅巾軍的序列。為了讓自己的地位更穩固,也讓手下的將軍們有個盼頭,搞個世子出來也是很正常的。將朱標作為馬皇后的兒子,在政治上是有很大象徵意義的。

有人可能會對孫貴妃的年齡,和她被納妾的時間提出質疑。這個倒比較好解釋,多半是朱元璋故意為之。畢竟那時候是戰爭年代,時間上就是朱元璋說了算,也沒有專門的起居注。為了讓孫貴妃的嫌疑少一些,穩固朱標的太子地位,把兩人關係說得越淺,對朱標也就越有利。從這個角度推測,孫貴妃也很有可能是朱標的母親。如果這個成立,馬皇后在進入集慶後三年生兩子就合理多了,至少朱標的出生不會那麼突兀。畢竟進入集慶後局勢相對穩定,馬皇后生子的可能性還是有的。從上述分析來看,孫貴妃是朱標母親的可能性也是極大的。

相關焦點

  • 《大明第一太子》:大明完美太子——朱標,居然也是穿越來的!
    【簡介】洪武元年,奉天殿上,龍椅上的明太祖朱元璋一揮手,禮部尚書捧起冊封詔書宣讀起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之長子朱標,為皇后所出,宗室首嗣,天資粹美,品格貴重,茲恪遵初詔,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
  • 燕王朱棣能力最強,太子朱標死後,為何朱元璋不傳位給燕王?
    太子朱標死後,眾皇子都對皇位虎視眈眈,從能力上來說,燕王朱棣的優勢最大,為何朱元璋不選擇燕王朱棣,反而讓嫡長孫朱允炆繼承大統?筆者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儘管史料真假難辨,但是假如真的由燕王朱棣繼承皇位,確實會引起他的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晉王朱棡的不滿,朱元璋百年之後,兄弟之間免不了又要為了大明江山的皇位掀起一番血雨腥風。
  • 假如朱標不死,還會有人跟他爭皇帝嗎
    不過我們如今觀史者是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論證歷史,假如建文的父親朱標不死,那麼還會有人跟他爭奪皇位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朱標如果在世,朱元璋其他的26個皇子沒有一個敢跟朱標爭。,而朱標在朱元璋稱吳王的時候就被立為世子,一直盡心盡力的輔佐父親,直到他登上皇位稱帝。
  • 朱元璋眾多兒子當中,朱標並不是能力最佳,為何卻最受他寵愛?
    但在《名山藏》和《奉天靖難役》這兩本書裡面記載:朱標不是正常死亡,而是被人害死的。朱標在朱元璋面前告他兩個弟弟秦王和晉王的狀,說這兩個人怎麼怎麼壞之類的話,朱元璋很生氣要廢了二王,所以秦晉二王起了殺心,合謀將他毒死。同時也由此可見,朱元璋是多麼深信朱標的。
  • 正說誠孝昭皇后張妍:大明賢妻良母,與朱高熾相敬如賓的真實人生
    隨著劇情的推動,張妍又成了溺愛孫子寵信弟弟的扶弟魔糊塗蟲,令廣大網友都憤憤說不要黑我大明女中堯舜。那麼,在歷史上,明仁宗皇后張氏到底是什麼形象呢?她真的是賢妻良母的模範榜樣嗎?真的和太子丈夫無比恩愛恍如民間夫妻嗎?
  • 靖難之役後朱棣是如何對待大哥朱標的妻子和其他兒子們的呢?
    根據《明實錄》記載,朱棣在攻克南京之後,第一時間就找到了嫂子呂太后,朱棣無恥的對嫂子呂太后說自己是迫不得已才起兵靖難,主要意思就是為了大明江山,為了剷除朱允炆身邊的奸佞小人。朱棣在這時對嫂子呂太后還是比較謙恭有禮,大半夜安撫完嫂子呂太后之後就派衛兵護送呂太后回宮,也就是在這時南京皇宮中起了大火,朱允炆自焚了。
  • 《大明風華》大結局,人生贏家孫皇后是真實存在的嗎?
    ,數度救大明王朝於危難,見證了一個偉大時代的誕生」。 作為女性,她有一個天然的原始資本——顏值很高,史書說她「幼有美色」,從小就長得漂亮。 我們不清楚永樂皇帝是不是外貌協會成員,但她確實被朱棣確定為自己孫兒的妻子之一。
  • 孫皇后:大明風華如何魔改?痛失後位的她是怎樣的奪回後位的?
    《大明風華》當時雖然打著正劇的旗號來進行宣發,但你只要入坑就會發現,全員魔改才是這個劇的核心奧義。《大明風華》對胡皇后的黑有多深,對孫皇后的洗白就有多厲害。下面我們就沿著《大明風華》來扒一扒這位孫皇后的傳奇一生。
  • 《大明風華》中被黑化的胡善祥:皇后不過一場夢,生前身後俱寒冷
    胡皇后的無奈大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早春,中宮皇后胡善祥忽然上表,說自己身體多病,又沒有兒子,請求讓出皇后位置。她說,剛生下皇長子不久的孫貴妃德才兼備,可以擔任皇后。眼見胡皇后辭職,推薦自己當皇后,孫貴妃心花怒放。不過表面上卻不敢表露出來,她隨即上表辭謝。她說的倒是誠懇,說皇后病好了,自然還能生嫡子的,自己怎麼能取代皇后呢?眼見孫貴妃如此虛偽做作,胡善祥無奈,只能陪著她繼續演戲。
  • 歷史上的宣宗孫皇后:堪稱宮鬥高手,被《大明風華》洗白
    最近,電視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這部劇以明宣宗的皇后孫氏為主角,講述了她不平凡的一生。然而,歷史上的宣宗孫皇后卻和劇中有著很大的差別,也可以說電視劇在某種程度上為孫皇后「洗白」。那麼歷史上的孫皇后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其實在歷史上,宣宗孫皇后的名聲不好,甚至可以說很差!
  • 為什麼朱元璋的兒子朱標,並非馬皇后親生子嗣,還是被立為太子
    朱標是朱元璋第一個兒子,據史料記載,因朱元璋常年徵戰,朱元璋一直沒有子嗣,多少年後已經擁兵數萬的朱元璋連年徵戰,這一年正在攻打一座城池,也就是後來的明朝都城「南京」。就在大戰正酣之時,接到後方消息一個已經懷孕都是個妻妾,為自己生了一個兒子,這就是後來的太子「朱標」,當時朱元璋以經27歲了。在古代這算是很晚才有子嗣的年齡了(現在也是晚了一點)。
  • 靖難之役後朱棣嚴苛對待朱標妻子兒女,甚至有數人遇害
    朱標的第一任妻子是明初大將常遇春的長女,被稱作「元妃」,追贈為孝康皇后。她為朱標生下了長子朱雄英,三子朱允熥,另外生下了兩個女兒,據推測應該是江都郡主和宜倫郡主。洪武十一年(1378年)11月21日,死於產後後遺症(推測)。
  • 藍玉一生戰功赫赫卻被朱元璋所殺,沒有藍玉能有大明嗎?其實不然
    他是有些赫赫戰功的開國元勳,也是被剝皮實草的叛賊將軍,藍玉的一生可以說是大起大落,藍玉的叛亂也引起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藍玉案」。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朱元璋》這部電視劇,陳友諒舉全國之兵,揮師60萬進攻洪都城,朱元璋需要有人在洪都堅守三個月,以便他籌備戰船,擊敗陳友諒。在眾文武或撤或降的言論中,小將軍藍玉提出了抗爭到底的理念,備受朱元璋的喜愛。
  • 大明風華中,皇太孫後來廢掉胡皇后,真是因對孫皇后情深義重嗎?
    最近大明風華熱播,很多人又對明史有了興趣,尤其電視劇的主人公朱瞻基。雖然他在位只有10年,但是政績還是很好的,他跟他父親一起被稱之為仁宣之治,簡直堪比漢代的文景之治。但是這樣一位有作為的好皇帝,他卻有一個汙點,什麼呢?他廢后了。就像電視劇演的一樣,實際上朱瞻基是有兩個老婆的,胡皇后和孫皇后。
  • 明初若朱標不死,哪怕只當1年皇帝,10個朱棣也不敢反!
    明朝初期的靖難之役,朱棣擊敗了自己的侄子,奪得了帝位,大明王朝的國運也隨之而改變,那麼如果當時的太子朱標沒死,他繼任了帝位,朱棣還有沒有造反成功的機會。朱標是嫡長子,太子都當了幾十年,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況且他們兄弟倆感情很好,朱棣根本沒有理由造反。
  • 大明王朝16帝結局盤點,正說、實說或戲說
    大明王朝為明太祖朱元璋開創,1368年建都南京,明成祖朱棣於1421年遷都至順天府,即北京。南京作為陪都。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滅亡,共計276年。大明王朝的皇帝寶座上,坐過16位皇帝,其中有有為的,有平庸的,還有胡鬧的,最終都走了。今天,只說他們的結局,有正說,有實說,也有戲說。
  • 史上最牛的母親:生了八個孩子,四個兒子是皇帝,兩個女兒是皇后
    而作為偉大的母親,她一生生育了八個孩子,其中四個兒子成為了皇帝,兩個女兒被封為皇后,剩餘的兩個兒子也榮封為王。這位堪稱史上最牛母親的女性,就是南北朝時期東魏王朝的大丞相兼北齊奠基人神武帝高歡之妻婁昭君。據史料《北齊書·神武婁後傳》記載:「神武明皇后婁氏,諱昭君,贈司徒內幹之女也。少明悟,強族多聘之,並不肯行。及見神武於城上執役,驚曰:"此真吾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