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讓您足不出戶遍覽古今!
歷史上種種重大事件從現在的眼光來看,無非就是各種機緣巧合恰巧湊成的,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三種加在一起你才能達到你想要的成功,靖難之役就是機緣巧合下如此的結果,用現在的眼光看,哪怕是建文帝做了隨便一個「錯誤「的決定,朱棣也不會成功,但是歷史是沒有如果的。不過我們如今觀史者是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論證歷史,假如建文的父親朱標不死,那麼還會有人跟他爭奪皇位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朱標如果在世,朱元璋其他的26個皇子沒有一個敢跟朱標爭。

名正言順
朱標被立為太子,在朱元璋還沒開國的時候,那時候的他只是個顛沛流離的小軍閥吳王,而朱標在朱元璋稱吳王的時候就被立為世子,一直盡心盡力的輔佐父親,直到他登上皇位稱帝。而朱標也順理成章的被立為了太子,這講究的就是一個名正言順,並且朱標是朱元璋和第一任馬氏生的,是嫡長子。在古代時候講究的就是一個嫡長子繼承制,「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從法理的角度也坐穩了朱標以後繼任大統的事實,而且明朝開國後,朱元璋也明確了皇位的繼承制度是嫡長子繼承制。

人格魅力
不光是朱元璋立捧嫡長子朱標。他自己也非常爭氣。據史料記載,朱標出世後,朱元璋對這個長子抱有極大的希望,不僅請儒家名師宋濂給他傳經授道講授儒家知識,自己還親自帶朱標體會人間疾苦訓練他將來為人君的道理。朱標的德行也對得起朱元璋的良苦用心,他在學習上不僅刻苦認真,更是在一言一行中都恪守禮法行事,治國理政更是英明果斷。在眾皇子眾兄弟中,大哥朱標的言行舉止,溫文儒雅也是受到眾皇子欽佩,大家無不敬佩這位大哥的。

朱標當太子時,眾多皇子都被分封出去,其中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都是實力比較強大的,而靖難之役的主角朱棣還是排名老四,就算朱標死後,不立建文,排在他前面的都還有秦王朱朱樉、晉王朱棡。朱棣的實力是洪武后期分封到北京,經常出戰韃靼立下戰功再慢慢起來的,在前期朝野局勢中根本就沒有他說話的份。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當上了皇帝,此時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已經先後賓天,對他最有威脅的還是燕王,建文他還是太心急了,一個月連著削了三位親王,再加上內部因削蕃引起的矛盾,直接導致朱棣起兵造反。

說到底,朱標死得太早,建文的手段太稚嫩,朱棣的野心太大。如果朱標活得夠久,順利登上皇位,在他的壓制下解決藩王問題,那麼後期建文再上就能得到一個平穩安定的政權。當然歷史不會有那麼多如果,所有事情的發生有其必然性,但我們讀者卻可以從中感受到歷史的「酸甜苦辣」,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