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道超車?晶片架構RISC-V新勢力迅速崛起 睿思芯科產品今年底量產

2020-12-2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彎道超車?晶片架構RISC-V新勢力迅速崛起 睿思芯科產品今年底量產

  晶片設計的新格局將如何變化?

  今年以來,晶片架構RISC-V這股新勢力正在快速崛起。面對著異構計算的趨勢、以及中美科技摩擦的持續,甚至有業內專家預測,未來X86、ARM、RISC-V有機會三分天下。

  發展至今,CPU主要有兩大指令集,複雜指令集(CISC)架構x86,精簡指令集(RISC)架構陣營有ARM、MIPS和RISC-V。而RISC-V正是基於「精簡指令集」原則的第五代指令集架構,並且對外開源,由於開源、中立、精簡的屬性,且不太受美國政策的影響,因此被不少國家視為彎道超車的機會。

  參與其中的企業也越來越多,不僅有阿里巴巴、華為這樣的巨頭,也有睿思芯科、SiFive、芯來科技等創業公司。其中,睿思芯科成立於2018年,創始人兼CEO譚章熹,師從提出精簡指令集的David Patterson教授。

  在近日由21世紀經濟報導發起的「觸摸智造——2020中國製造業價值發現之旅」活動中,睿思芯科副總裁李軼向記者表示,雖然現在RISC-V生態還是早期,但是目前生態的發展速度很快,正日新月異地推進著。

  睿思芯科主打產品為基於RISC-V開源指令集的低功耗、高效能的核心處理器晶片,其Pygmy平臺是面向AIOT的RISC-V多核異構AI SOC,可應用於智能語音、智能玩具、機器人工業視覺、可穿戴等應用場景,睿思芯科的晶片將在今年年底量產。

  李軼告訴記者,在支持的作業系統方面,Linux沒有問題,Linux生態本身就很成熟,也有用戶,同時,睿思芯科面向華為的鴻蒙作業系統也有一些計劃和溝通,但是現在鴻蒙生態才剛開始。

  面對RISC-V的逐步崛起,終端廠商們、晶片客戶們基本都保持開放的心態來積極布局。

  李軼向記者介紹道,第一類就是在中國有很強業務需求的國際終端廠商,他們是最急迫地想要切換。比如他們之前用的是ARM架構,但是70%-80%的銷售在中國,或者比如它的大客戶就是華為,就願意快速地擁抱RISC-V,即使目前主流產品還是ARM架構,也會籌謀RISC-V;

  第二類是國內的公司,包括華為、字節跳動等,都已經在RISC-V上進行投入,大公司需要進行長遠布局,而不僅僅是看當前的出貨量;第三類是中間的集成商、方案商,他們的動力並不大,因為本身沒有太多核心技術,主要看哪一類架構的產品銷量更好。

  對於RISC-V的計劃,紫光展銳產品規劃總裁夏曉菲接受記者採訪時就曾談道:「我們在處理器的合作上是比較開放的態度,要在手機類的處理器上面還是無法替代的,因為它的生態跟安卓綁定得比較緊,但是對RISC-V我們也在密切關注,我們也會在RISC-V後續有更大的動作,希望在MCU類晶片去嘗試一些RISC-V的方案。」

  在紫光展銳高級副總裁黃宇寧看來,RISC-V在工業電子領域有比較好的契機,「5G可能會帶來一個更大的市場,就是當傳統的MCU加上5G工業的應用,不管是在低延時或者高可靠的場景,特別適合工業的場景,存在一種新的可能性,工業的控制器和基礎連接的功能連在一塊,有這樣一個新形態的工業控制器,在這個控制器上有很多新的機會,這是一個新的品類,不管是新的品類還是新的技術,並沒有一個比較重的歷史包袱。」

  在國內的RISC-V賽道上,參與者也不少,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中天微已經推出支持RISC-V第三代指令系統架構處理器 CK902,平頭哥推出了運用12納米工藝,搭載16個核心的RISC-V處理器玄鐵910;芯來科技已經推出通用MUC產品,並在今年獲得新一輪戰略融資,由小米集團領投,12月1日,芯來科技發布了芯芯來900系列IP;華米科技2017年啟動RISC-V晶片研發計劃,2018年發布了基於RISC-V開源指令集打造的可穿戴處理器黃山1號。

  但是目前RISC-V還在發展初期,這股新興力量的商業化仍在探索階段,睿思芯科副總裁王衛認為:「主要的挑戰在於,CPU領域不是靠自己單打獨鬥,還需要更多生態環境的配合,包括編譯器、工具鏈等,需要更多的夥伴參與生態的建設,RISC-V早期產生和發展都是在國外,發展節奏裡,國際協作是非常關鍵的。作為新的指令集,RISC-V現在在早期階段,生態環境不夠完整。在發展初期,主要是一些軟體生態環境的成熟性和豐富性,需要一定時間發展,但是在特定的邊緣應用領域對這個依賴度沒有那麼高,發展的會更好一些。」

  西南證券報告指出, 在半導體的歷史上,X86、ARM作為主流架構一直都佔有著很大的市場。隨著物聯網時代的來臨,而RISC-V作為新興架構,以其精簡的體量,或許在未來的IoT領域中能取得絕對的優勢,其他的應用場景還包括手機、伺服器、存儲等市場。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150)

相關焦點

  • 公開課二十一期筆記:睿思芯科如何基於RISC-V架構打造AI晶片
    睿思芯科基於RISC-V開源指令集打造CPU睿思芯科是一家基於RISC-V開源技術,為智聯網提供核心處理器的晶片公司。2017年,睿思芯科創立於矽谷,創始團隊來自於UC Berkeley RISC-V原創項目組,公司創始人兼CEO譚博士是David Patterson教授唯一的中國博士學生。與國內 RISC-V團隊相比,睿思芯科是接觸RISC-V早且積累經驗豐富的團隊。
  • 中國晶片將靠它彎道超車!RISC-V架構全解構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西南證券的研究報告《布局RISC V,進軍IoT》,從RISC V的技術特點、設計理念、歷史沿革、優缺點等多方面解析RISC V架構。一、什麼是RISC V?CPU(中央處理器),也被稱為微處理器,相當於電子產品的大腦。在通信領域當中,幾乎所有的重要信息都要由這個「大腦」所掌控,CPU晶片和作業系統是網信領域最基礎的核心技術。
  • 完全開源、無專利掣肘,RISC-V會是晶片自主的關鍵解嗎? 年度行業研究
    在此之後,英特爾 x86 架構和ARM 架構相繼迎來高速發展期,迅速崛起逐步佔有市場主導,下一代RISC被擱置。  2020年12月,芯來科技又獲得了天際資本領投,中關村芯創集成電路基金、臨芯投資和啟榕創投跟投,老股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藍馳創投、新微資本繼續追投的融資。  5.芯啟科技  2014年,芯啟科技開始涉足了RISC-V領域,並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陸續推出了SAR-T6系列、SAR-D9系列和TNA-300系列產品。
  • 中科院傳來好消息,晶片或實現彎道超車
    目前這兩家企業可以量產5nm晶片工藝,不過一個出貨許可就已經阻斷了國內企業與晶片代工廠商之間的合作。自研成為了唯一的出路,唯一的突破口。首先自研晶片非常的有必要性,我國是晶片進口大國,在2019年,進口晶片的花費上,高達三千多億美元,直接超過了國內原油的購買量。而外購的道路已然切斷,因此自研迫在眉睫。
  • ...聯席CEO米磊:半導體晶片只能換道超車「卡脖子」問題正迎刃而解
    據清科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PE/ VC市場共計有548億元的資金流向半導體領域,涉及項目322個,該行業也首次超越網際網路成為中國第一投資賽道。資本與創業者空前的熱情一方面拉動了國產晶片產業的快速增長。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3539億元,同比增長16.1%。與此同時,部分「卡脖子」的問題也正在迎刃而解。
  • ...星米磊:半導體晶片只能換道超車,但一些「卡脖子」問題正迎刃而解
    據清科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PE/VC市場共計有548億資金流向半導體領域,涉及項目322個,該行業也首次超越網際網路成為中國第一投資賽道。資本與創業者空前的熱情一方面拉動了國產晶片產業的快速增長。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3539億元、同比增長16.1%;與此同時,部分「卡脖子」的問題也正在迎刃而解。
  • 量子晶片能否實現彎道超車,解決光刻機的難題?答案並不樂觀!
    量子晶片能否實現彎道超車,解決光刻機的難題?答案並不樂觀!國家手機當中使用的晶片,一直是我們心中的痛。只是在以前事情還沒有到緊急關頭,所以大家都還是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在大部分選擇臺積電以及高通的晶片。會有這樣的提議,是因為我們如今在量子晶片的研究當中確實處於領先的地位,將機會寄托在上面也屬實是正常的思維。但成功性很小,量子晶片跟半導體晶片完全是兩個概念,量子晶片是將量子線路集成在基片上,進而承載量子信息處理的功能。可半導體的晶片是將大量的晶管體以及其他的電子器件集成到一塊矽片上所集成的電路。
  • 1瓦功耗,5GHz頻率:全球最快Risc-V晶片出世,效率超越蘋果M1
    新的 5GHz 處理器僅僅是一個原型,而不是一個車庫起家的初創公司的產物。它是由矽谷晶片智慧財產權設計公司 Micro Magic Inc 製造的,該公司為矽谷所有的大公司提供諮詢服務已有 25 年。一小隊經驗豐富的晶片設計師能夠完成這樣的任務,這意味著一場設計復興可能即將到來。
  • 1瓦功耗5GHz頻率:全球最快Risc-V晶片出世,效率超越蘋果M1
    新的 5GHz 處理器僅僅是一個原型,而不是一個車庫起家的初創公司的產物。它是由矽谷晶片智慧財產權設計公司 Micro Magic Inc 製造的,該公司為矽谷所有的大公司提供諮詢服務已有 25 年。一小隊經驗豐富的晶片設計師能夠完成這樣的任務,這意味著一場設計復興可能即將到來。
  • 國產芯再傳好消息!中芯國際巨資購買晶片機器:加速量產14nm晶片
    —中興國際,已經正式實現了14nm晶片投產,同時也更是拿到了華為海思14nm晶片的代工超級大單,而中芯國際為了能夠加速14nm晶片的全面量產,最近也是再次此巨資購買了一系列半導體生產機器。在2月18日,中興國際正式對外發出公告:「中芯國際已經於2019年3月12日至2020年2月17日期間,已經向美國泛林半導體設備公司發出一系列購買單,購買單的總代價為6.0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億元)」,相信大家都知道,美國泛林半導體公司是全球半導體裝備行業的巨頭之一,主要對外提供蝕刻機、CVD、清洗、鍍銅等相關的半導體生產設備,而此次中芯國際斥巨資購買一系列的半導體生產設備
  • 中科院院士突破矽基半導體技術,未來將會彎道超車
    中科院院士突破矽基半導體技術,未來將會彎道超車蘋果12已經成功上線,好多人都覺得綠色的版本十分好看,但是在到貨當天,也有好多顧客發出了差評。這就說明,蘋果手機依舊是存在缺陷的。今年最為激烈的競爭應該就是蘋果12與華為Mate40系列手機。
  • 兆易創新全球首發RISC-V通用MCU,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具體到產品,GD32VF103系列首批是14個型號,如上圖所示,除了快閃記憶體容量主要差別外,包括四種不同的封裝類型選擇。這些產品已「全部實現量產,且上市銷售」。相比經典GD32的Cortex-M3內核同型號產品,這個分數提升了15%;此外在功耗方面,最大動態電流降低50%,待機電流降低25%。實際針對CoreMark測試項,以及指令集本身的特性,這個分數可能還有商榷餘地,不過這組數據依然十分優秀,可能會是諸多客戶選擇轉向RISC-V新產品的一大動力。
  • 睿思科技(Fresco Logic)發布新一代USB Type-C™與USB Power...
    6月6日 ,睿思科技發布一系列新一代USB Type-C™ 與USB Power Delivery 3.0 產品,其中包括 FL5500—— USB3.1 Gen2(10Gbps)Hub 控制晶片, FL7031——下一代用於高規USB Type-C傳輸線的USB PD3.0 E-Marker ID控制晶片,FL7112
  • 「RISC-V 篇4」十步搞定GD32VF103單片機之RISC-V單片機硬體介紹
    上篇給小夥伴們全面介紹了,我們要開發的RISC-V單片機具體是哪家公司生產,何時設計生產的,具體有哪些產品型號,種類,封裝大小等單片機產品應用需要考慮的內容。了解這些信息,相信對於大家使用這個RISC-V單片機開發產品應用,有很大幫助!
  • 國產晶片有希望了!獲兩大晶片架構力挺:可打破英特爾的壟斷地位
    【12月13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蘋果推出了基於ARM晶片架構的自研M1電腦晶片以後,無疑也是向intel「晶片霸主」地位發起了衝擊,並且蘋果自研M1晶片有著不弱於Intel X86晶片性能表現,同時又打通了PC、平板、手機等智能終端設備的使用場景,整體表現更加給力,並且蘋果還會在所有
  • 【CIOE2017】嘉納海威:以晶片感知世界 引領未來
    此次,嘉納海威攜TIA、LA、PD、APD等產品重磅亮相光博會,吸引眾多國內外來客。   國內多家大型企業的主要人員甚至部分領導層都到場溝通並給予支持,公司推出的產品也得到了界內人士的廣泛認可。嘉納海威在行業內的滲透力有目共睹,並引起臺灣及海外主要廠商的關注。他們都對近年來嘉納在光通信晶片領域的崛起表示了讚賞,肯定了國內半導體企業的快速發展。
  • 年終盤點 | 2020年披荊斬棘迎刃而上,我國晶片產業能否突出重圍?
    ,是荊棘坎坷的一年,華為晶片斷供、中芯國際被列入實體清單等等,卡脖子的滋味不好受。晶片是信息社會的發動機,可以說得晶片者得天下。不過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國產晶片自給率僅僅30%,這也就意味著我國有70%的晶片依賴進口保障,目前進口金額已經達到了驚人的3400億美元(約22251.3人民幣),超過了石油,成為我國進口額第一的產品。而近年來,美國一直在利用各種方法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今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修改直接產品規則,再度升級對華為的打壓力度。
  • 車企紛紛自研晶片 造車新勢力「芯」事重重
    原標題:車企「芯」事重重來源:36氪未來汽車日報文 | 蘇鵬當特斯拉實現了晶片自由,在這個車企很容易被外人卡脖子的重要領域裡,陸續掀起一陣「自研晶片」的狂歡。車企到底需不需要自研晶片的討論仍在繼續,新造車們則已經紛紛入局。
  • 擁抱RISC-V的開發世界 兆易創新推GD32VF103系列RISC-V MCU
    2019年8月22日,北京 — 業界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兆易創新GigaDevice(股票代碼603986)宣布,在行業內率先將開源指令集架構RISC-V引入通用微控制器領域,正式推出全球首個基於RISC-V內核的GD32V系列32位通用MCU產品---GD32VF103系列,提供從晶片到程序代碼庫、開發套件、設計方案等完整工具鏈支持並持續打造RISC-V開發生態。
  • 小鵬汽車(XPEV.US)能否憑藉NGP實現彎道超車?
    過去的2020年是造車新勢力們的「轉運年」,經歷一番大洗牌後逐漸形成「一超四強」的新格局。小鵬汽車(XPEV.US)作為「四強」中一員,似乎意識到2021年將是造車新勢力的「決戰之年」,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就曾在微博表示:據我了解今年大概有數家科技企業可能會成為不同模式的造車新勢力,這對智能汽車市場和新的移動生態真正的到來,會產生非常正面的加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