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報告|試用即訂閱、一年398元,PicsArt美易深陷惡意扣費風波

2020-12-17 界面新聞

記者 | 袁偉騰

無論是音視頻軟體還是外賣APP,「自動續訂」正在成為備受商家和消費者青睞的付費模式。在免除手動續訂繁瑣過程的同時,自動續訂也會為用戶提供相對優惠的折扣。對廠商來說,自動續訂也意味著擁有更多潛在的長期用戶。

這本應該是一場互利雙贏的交易,然而尚未規範的行業規則帶來了諸多消費安全隱患。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近期,數量相當多的PicsArt美易(下稱PicsArt)消費者投訴在7天會員服務試用期被意外扣費,自動花費398元續訂為期一年的會員服務。

上海的周女士就是一位「被續訂」的PicsArt用戶。今年早些時候,在自拍中後期嵌入「小怪獸貼紙」在微博上非常火熱,網上流行的一種製作方法需要使用PicsArt的「貼紙」功能。周女士隨即按照網絡上的教程下載了PicsArt軟體,打開App,如下的推介頁面彈出到周女士眼前:

周女士沒有多想,點選了「七天試用並訂閱」,趁著一股新鮮勁兒玩了玩,很快就將這件事拋在了腦後。兩個月後,偶然翻查帳單時,周女士發現自己竟然支付了為期一年的PicsArt Gold高級服務,資費共計398元。

周女士感到一頭霧水,她沒有付費的印象,便找到蘋果的客服申訴,卻被告知使用軟體時,她跟PicsArt籤訂了7天免費試用後自動續費一年的協議,「但我根本不知道被籤了這個續費協議。」

軟體是如何在周女士不知情的情況下扣費近400元的?周女士回想,試用軟體服務時彈出的「訂閱」應該是指籤訂為期一年的自動續訂。軟體在試用期結束後,便通過AppStore的免密支付功能扣費。但周女士認為,軟體幾乎沒有扣費提醒,資費說明也很曖昧,以至於「大家根本不知道被籤了這個續費協議,不注意郵箱或者簡訊的人,根本不會發現這筆扣款。」

周女士隨即向蘋果客服申請退款,卻因為超過60天的追訴時限被拒絕。

另一位消費者劉女士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與周女士不同,劉女士留意到了軟體的自動訂閱,在她的印象中,自己在7天試用期內便手動取消了訂閱,不過在到期後的10月4日,還是收到了蘋果發給她的資費郵件。

「周五晚上被扣的款,第二天打電話讓他們給我退的。」劉女士有定期檢查郵箱的習慣,因為發現及時,退款過程很順利,但她仍然感到很奇怪,「我已經取消了,就不該直接扣費了吧?」

除了上述兩位女士,「一年398元」的帳單還出現在了很多PicsArt用戶的郵箱中。在黑貓投訴平臺上,「PicsArt美易」條目下總投訴量已經超過4200條,多數內容都與軟體的不透明扣費條例有關。

由於誤付款人數較多,微博上出現了代為申請軟體退款的服務。某博主聲稱蘋果用戶只要是在付費後兩個月以內,「任何軟體扣費續費都可以百分百退回」,成功後將收取30%退款金額作為手續費。

周女士考慮過委託給博主退款,但因為要提供Apple ID與密碼,出於對帳號安全的擔憂選擇了放棄。

周女士後來向蘋果客服投訴,得到的回答令她有些失望:「蘋果客服的意思說,這種模式賺會員費沒有違反國家規定,很多App都是這種模式。」 但她認為,「這個軟體其實都是20-30歲左右的年輕人在用,所以不是什麼操作問題,就是App惡意的扣費套路。」

PicsArt美易並非首次涉嫌惡意扣費。去年12月,有消費者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PicsArt美易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微信零錢設置為自動扣費,並自行划走178元。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早在2018年,在知乎等網際網路平臺便有多名消費者抱怨因操作不慎被PicsArt美易扣費。

對於上述情況,北京市道可特律師事務所常法中心的有關律師指出,未確定是否得到用戶同意的默認自動續費屬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等相關規定,經營者應當以顯著方式提醒消費者商品的價款、履行期限等具有重大利害關係的內容,並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予以說明。

據官方介紹,PicsArt美易已成為風靡全球的手機圖片和視頻編輯的應用之一,在全球有超過6億人次安裝,含有1000多萬個免費素材圖片,曾多次獲得AppStore精品推薦,並在2015年、2017年被Google評為全球最佳App之一。

界面新聞記者向PicsArt美易發送了採訪函問詢,但截至發稿時,PicsArt美易沒有任何回應。

相關焦點

  • 蘋果App Store重複扣費,消費者被告知:超過60天無法退款
    ■按:扣費容易退費難。不知情被扣2筆錢,只得到1份服務田小姐告訴《消費者報導》,近期她發現自己被蘋果公司重複扣費,跟對方交涉多次也沒有得到解決。去年9月10日,她從App Store訂閱了「Microsoft 365個人版」 一年的服務,標價398元,包含1個月的試用期。
  • 脈脈會員服務惡意扣費涉嫌欺詐消費者 用戶與營收如何平衡?
    當投訴平臺上出現「惡意扣費」等字眼,對脈脈來說註定不是一個好消息。  步入2020年以來,不知是受疫情影響還是IPO前的靜默期,脈脈逐漸低調起來。只不過,對於這家目標千億美金的公司來說,營收和用戶體驗如何權衡已經成為了眼前的最大的問題。
  • APP自動扣費 扣錢沒商量
    央廣網北京9月2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明明還在試用期內,卻被APP自動扣了費,想把錢找回來,卻根本沒有退款的通道。最近,多名消費者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有消費者向經濟之聲《天天315》節目組反映,下載了短視頻剪輯應用「剪影APP」以後,提示可以免費試用三天,然而三天時間未到,就被自動扣除年費228元,並且在剪影APP上還找不到任何退款途徑。黑龍江的韓女士休閒時很喜歡「刷」短視頻,最近她也打算把自己拍的短視頻發布到網絡上,於是向朋友請教可以使用哪款手機APP剪輯短視頻。
  • 聚投訴網友投訴Simply Piano:SimplyPiano強制扣費,未經用戶同意...
    程女士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SimplyPiano這個軟體在剛開始下載的時候有七天免費使用,然後7天一到軟體就強制給我續費一年398元的年卡,在我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此軟體未經我本人的同意下,就強制性扣費,軟體內並沒有明顯的取消訂閱功能,此強制扣費行為,在沒有經過我本人的同意,是不符合扣費標準的,應予以退還398元。」
  • 聚投訴網友投訴蘋果公司、Simply Piano:simplypiano惡意扣費並且...
    韓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軟體剛開始用的時候提示的是免費試用7天,七天後需訂閱再用,並沒有任何強調七天後自動扣費,自動扣費之後去app store申請退款app store也不管並拒絕退款」 投訴詳情:simplypiano惡意扣費並且不能退款相關集體投訴專題: 多家蘋果授權店涉嫌非法「洗白」被盜手機 未成年人蘋果手機充值王者榮耀
  • 手機App刪除之後仍在繼續扣費?事實真相在這裡
    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聊智慧型手機App自動扣費那些事兒。近期,筆者觀察到一些用戶在黑貓投訴平臺發起投訴:App自動扣費,小到幾十元,大到幾百元。發起投訴的用戶在查看詳細扣費訂單時,發現自己手機裡根本沒有這款App,只是之前下載過,試用之後就刪除了,為什麼還在繼續扣費?
  • UBER被指惡意扣費 司機未到反被扣10元
    我還是很奇怪的,我還收到一個簡訊,說我被收了10塊錢,uber扣的。  在被UBER司機拒載之後,劉女士多次撥打該司機電話,都沒人回應。沒有坐上車還花了10塊錢,劉女士覺得自己被UBER惡意扣費了。最讓劉女士不能接受的是,無論是拒載還是扣費,她都是被通知,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  劉女士:我覺得有兩點不對。
  • 聚投訴網友投訴蘋果公司:蘋果商店p圖軟體惡意扣費
    曾女士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2020年2月23日下午,我從蘋果商店下載 p圖軟體app,無法進入使用界面,系統提示需要訂閱,由於開啟了支付寶自動扣費,蘋果商店直接扣除了我378元的費用,我聯繫蘋果商店,多次提交退款請求,客服系統以不符合退款理由為由拒絕退款,此軟體下載前在描述裡功能強大,打開後什麼功能都沒有,只是個騙錢的空殼軟體,評價中5星全是刷的,很多評論都出現了和我一樣的情況
  • 「返利不兌現 規則隨時改」 返利網被控虛假宣傳、惡意扣費
    用戶投訴:虛假宣傳、「私下」刪除訂單、惡意扣費   小楊表示,自己和同寢室的4個同學於7月元可以直接領取。   此外,不少用戶還反映,返利網還涉及惡意扣費的問題:返利網註冊後強制收取用戶9.9元的會員年費,無法退訂註銷,聯繫線上客服也沒得到最終回應。
  • 相互寶陷投訴糾紛:誘導開通、私自扣費、理賠難
    號稱有 1 億人加入、背靠支付寶的互助平臺相互寶,正經歷用戶投訴風波。近日,有用戶向燃財經稱,自己被網絡紅包誘導開通了相互寶,並遭遇相互寶扣費長達一年。他發現後要求平臺退款,但遭到拒絕。" 我覺得被支付寶套路了。" 該用戶說。
  • 花9元看「完整」內容,之後每月扣19元?知乎悄悄扣會費遭質疑
    隨著知識付費平臺的普及付費,「看完整內容」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而不少消費者可能沒想到付費關聯了開通會員,開通會員關聯了第三支付帳戶。某一天突然發現,當初的一時衝動導致長時被「悄悄」的扣費,糾紛由此引發。
  • 起底代扣黑洞:種種「套路扣」 不知不覺被「扣還」高利貸
    這些涉及惡意扣費、不明扣費等針對支付機構的投訴,有的解決率僅16.6%。非法支付通道,近年也是為公安機關所關注。2019年11月14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淨網2019」專項行動的情況,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局長王瑛瑋同時通報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為「套路貸」提供資金支付結算、非法獲取高額利潤的問題。
  • 消費者因無故扣費投訴首汽約車,竟被告知:車輛未註冊網約車
    以黑貓投訴平臺為例,關於首汽約車的投訴累計近千條,投訴內容既包括來自乘客方的「司機拒載」「司機態度惡劣」「亂扣費」等,也有來自司機方的「平臺不管」「亂罰司機」等。 ▲正常搭乘的訂單(左)與未搭乘卻被扣費的訂單(右) 張曉稱,自己隨即向首汽客服投訴,但客服一直沒有徹底回應和解決,加上此前多次用車不順,他一氣之下便向當地運管部門進行投訴
  • 你被APP自動扣費沒?我們發現這4款默認勾選自動續費
    如黑貓投訴平臺中,有用戶在1月投訴稱其在去年2月開通了探探會員服務,被默認開通自動續費,連續扣費10個月,累計花銷432元。若要取消訂閱,需要繁瑣的步驟,如使用IOS系統支付的用戶取消自動續費步驟為打開手機【設置】→【iTunes Store 與 App Store】→【Apple ID】→【查看Apple ID】→【訂閱】→選擇扣費APP→點擊【取消訂閱】;微信付費用戶取消自動續費步驟為【微信】→【我】→【支付】→選擇右上角三個小點→【自動扣費】→選擇扣費APP→點擊【關閉服務】;支付寶付費用戶取消自動付費步驟為【支付寶
  • Juniper報告:安卓惡意軟體上升614%
    ,最典型的惡意軟體形式就是向收費電話發送扣費信息,平均下來,每感染一臺手機可獲利10美元。錢來得很容易據報告顯示,最典型的惡意軟體形式就是向收費電話發送扣費信息,平均下來,每感染一臺手機可獲利10美元。由於監管吸費電話的法律比較落後,所以這種錢很容易就賺到了,Callahan說——在運營商發現之前,犯罪嫌疑人早拿著現金逃之夭夭了。手機銀行也是一個有利可圖的目標。
  • 網友投訴銀泰城365會員「套路」消費者,相關部門介入調解
    近日,網友趙女士在「市委書記專屬版」投訴,荊門銀泰城365會員惡意欺詐消費者。今年7月25日,365會員到期,趙女士突然收到信息,自己的螞蟻花唄扣費365元。「說是我用365會員打9折優惠超過了365元,實際優惠508元。」
  • 歸還「街電」充電寶後仍被持續扣費? 深圳男子99元押金被扣光
    ,之後更遭遇連續6天的扣費,導致其99元「街電」押金全部被扣光。&nbsp&nbsp&nbsp&nbsp王先生向深晚記者展示的「街電」訂單頁面顯示,王先生的訂單最終於10月29日早上7點終止,扣費持續了6天13小時,王先生的99元押金全部被扣光。&nbsp&nbsp&nbsp&nbsp對此,王先生很不解,自己明明歸還了充電寶,為什麼還會被一直計費呢?
  • 聚投訴網友投訴錦鯉花唄:註冊信息時惡意扣費
    熊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提交填寫借款信息時,要綁定銀行卡號並輸入驗證碼,然後莫名從我卡裡扣了287所謂的會員費,扣完錢才知道,為了避免更多人上當麻煩幫忙處理這個平臺」 2020年03月07日 19:52,熊先生補充表示:「這個就是認證銀行卡之後划走的錢,也不是貸款是所謂的會員費,是一個趣錢花的app倒流的,記得不是很清楚了」 投訴詳情
  • Uber爆「幽靈訂單」:用戶被地球另一邊的訂單扣費
    最近,新加坡的大量Uber用戶反映,他們最近竟然為遠在地球另外一邊的網約車訂單付費(和自己毫無關係),有的用戶甚至一次支付了2949美元(約合4000新加坡元)。一位新加坡的Uber用戶反映,她一共為自己並未享受服務的30多個訂單支付了958美元(1300新加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