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袁偉騰
無論是音視頻軟體還是外賣APP,「自動續訂」正在成為備受商家和消費者青睞的付費模式。在免除手動續訂繁瑣過程的同時,自動續訂也會為用戶提供相對優惠的折扣。對廠商來說,自動續訂也意味著擁有更多潛在的長期用戶。
這本應該是一場互利雙贏的交易,然而尚未規範的行業規則帶來了諸多消費安全隱患。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近期,數量相當多的PicsArt美易(下稱PicsArt)消費者投訴在7天會員服務試用期被意外扣費,自動花費398元續訂為期一年的會員服務。
上海的周女士就是一位「被續訂」的PicsArt用戶。今年早些時候,在自拍中後期嵌入「小怪獸貼紙」在微博上非常火熱,網上流行的一種製作方法需要使用PicsArt的「貼紙」功能。周女士隨即按照網絡上的教程下載了PicsArt軟體,打開App,如下的推介頁面彈出到周女士眼前:
周女士沒有多想,點選了「七天試用並訂閱」,趁著一股新鮮勁兒玩了玩,很快就將這件事拋在了腦後。兩個月後,偶然翻查帳單時,周女士發現自己竟然支付了為期一年的PicsArt Gold高級服務,資費共計398元。
周女士感到一頭霧水,她沒有付費的印象,便找到蘋果的客服申訴,卻被告知使用軟體時,她跟PicsArt籤訂了7天免費試用後自動續費一年的協議,「但我根本不知道被籤了這個續費協議。」
軟體是如何在周女士不知情的情況下扣費近400元的?周女士回想,試用軟體服務時彈出的「訂閱」應該是指籤訂為期一年的自動續訂。軟體在試用期結束後,便通過AppStore的免密支付功能扣費。但周女士認為,軟體幾乎沒有扣費提醒,資費說明也很曖昧,以至於「大家根本不知道被籤了這個續費協議,不注意郵箱或者簡訊的人,根本不會發現這筆扣款。」
周女士隨即向蘋果客服申請退款,卻因為超過60天的追訴時限被拒絕。
另一位消費者劉女士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與周女士不同,劉女士留意到了軟體的自動訂閱,在她的印象中,自己在7天試用期內便手動取消了訂閱,不過在到期後的10月4日,還是收到了蘋果發給她的資費郵件。
「周五晚上被扣的款,第二天打電話讓他們給我退的。」劉女士有定期檢查郵箱的習慣,因為發現及時,退款過程很順利,但她仍然感到很奇怪,「我已經取消了,就不該直接扣費了吧?」
除了上述兩位女士,「一年398元」的帳單還出現在了很多PicsArt用戶的郵箱中。在黑貓投訴平臺上,「PicsArt美易」條目下總投訴量已經超過4200條,多數內容都與軟體的不透明扣費條例有關。
由於誤付款人數較多,微博上出現了代為申請軟體退款的服務。某博主聲稱蘋果用戶只要是在付費後兩個月以內,「任何軟體扣費續費都可以百分百退回」,成功後將收取30%退款金額作為手續費。
周女士考慮過委託給博主退款,但因為要提供Apple ID與密碼,出於對帳號安全的擔憂選擇了放棄。
周女士後來向蘋果客服投訴,得到的回答令她有些失望:「蘋果客服的意思說,這種模式賺會員費沒有違反國家規定,很多App都是這種模式。」 但她認為,「這個軟體其實都是20-30歲左右的年輕人在用,所以不是什麼操作問題,就是App惡意的扣費套路。」
PicsArt美易並非首次涉嫌惡意扣費。去年12月,有消費者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PicsArt美易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微信零錢設置為自動扣費,並自行划走178元。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早在2018年,在知乎等網際網路平臺便有多名消費者抱怨因操作不慎被PicsArt美易扣費。
對於上述情況,北京市道可特律師事務所常法中心的有關律師指出,未確定是否得到用戶同意的默認自動續費屬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等相關規定,經營者應當以顯著方式提醒消費者商品的價款、履行期限等具有重大利害關係的內容,並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予以說明。
據官方介紹,PicsArt美易已成為風靡全球的手機圖片和視頻編輯的應用之一,在全球有超過6億人次安裝,含有1000多萬個免費素材圖片,曾多次獲得AppStore精品推薦,並在2015年、2017年被Google評為全球最佳App之一。
界面新聞記者向PicsArt美易發送了採訪函問詢,但截至發稿時,PicsArt美易沒有任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