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濛細雨令古都益發枯寂,當大地為了不辜負赤腹衝向天空的燕子背影而逐漸濃綠時,下京和上京均肅靜地淋著淅瀝細雨,三十六峰的嫩綠底層,所有聲音都融入友禪染的朱紅流水中,筆直注入油菜花田。
——夏目漱石《虞美人草》
在所有人眼中,能代表日本的不是首都東京,而是「千年之都」京都。古稱平安京的京都,名字裡便流淌著歷史的古樸與厚重。
歲月更迭,京都猶如一壇陳釀,在時光的浸潤下越發醇香,充滿了古典的韻味。
而這古典優雅的氣質,都要從她靜默千年的建築說起。
二 條 城
江戶與德川家康
慶長七年(1602),在關原合戰中大勝豐臣家的德川家康命人在京都修建二條城,以方便自己下榻京都、接見大名和處理日常事務。
在這裡,天下名門望族曾共睹他權傾天下的殊榮,也見證了他的後代還政天皇的最終謝幕。可以說,二條城象徵了日本江戶時代的起點和終結。
無論是建造之初還是歷經滄桑的現在,城內的二之丸御殿都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除了顯赫瑰麗的建築與風雅的庭園,裡面由知名畫師狩野探幽率弟子為殿內障子牆壁所繪的壁畫也流傳至今。
殿內三千面門壁,均配以相稱的畫作。可以說,二條城的恢弘與奢華,一半都源自狩野探幽。
金 閣 寺
毀滅與新生
似乎不管是什麼旅行指南,只要講到京都,必定會提到金閣寺。它始於室町幕府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原本是皇室別院,義滿死後人們遵其遺囑改成寺院。因義滿法號鹿院,所以又名鹿苑寺。
著名禪師一休之父後小松天皇,也曾在這裡下榻。
金閣寺這個別稱之所以廣為流傳,一是因為寺內舍利殿周身以金箔築之,名「金閣」。二是因為三島由紀夫依據發生在1950年的,寺內僧人出於「對美的忌妒」放火燒毀了整個寺體這件事,撰寫的成名作《金閣寺》。
1955年,金閣寺得以重建,靜靜佇立在庭園湖畔,為每個人留下關於美的恆久印象。
伏 見 稻 荷 大 社
狐狸與鳥居
「說稻荷也是狐,說狐也是稻荷」,千年來,狐狸都被看作是稻荷神的神使,出現在稻荷神社的各個角落。在神社兩旁用於守護的,便是叼著稻穗的狐狸塑像。而用於祈願的「繪馬」,也被製成狐狸的模樣。
稻荷大社的千鳥居,一直蟬聯著最讓人憧憬的京都觀光勝地。鳥居自古便被看作通往神明之門,而稻荷大社的鳥居,更是被視作神降之地。
桂 離 宮
園林與美學
毫不誇張地說,有400年歷史的桂離宮代表了日本造園藝術的巔峰。
在近7萬平米的土地上,三分之二的面積都是園林。自然樸素的桂離宮充滿了侘寂的美學,建材梁木裸露,隔扇障子也都是全白,沒有任何雕琢。它是日本之美的代表,也是皇室審美絕佳的表達。
桂離宮新御殿的「桂棚」,頂櫥繪有李白與林和靖之圖,底部則是狩野探幽的山水畫,是日本「天下三大名棚」之一。
在日本建築史學家看來,桂離宮就像一個王朝幻想,來自人們對優雅、浪漫、詩意的平安時代的追憶。通過眼前的建築,你能看到最完美的日本美學。
除此之外,自平安時代起,號稱「山城國一之宮」的上賀茂神社與下鴨神社;有著1200多年歷史的,歷經10此焚毀重建的最古老的寺廟清水寺;記錄了73位天皇生活的皇家行宮,至今仍是天皇及皇室成員在京都下榻之地的京都御所;有著數百尊菩薩,同時也是皇室離宮的三十三間堂;京都臨濟宗五剎前兩位南禪寺與天龍寺……
17處世界遺產,記錄了京都厚重的歷史,也掩蓋了無數的風流人物。
如何讀懂這座城
從走進這座城的建築開始
自平安到江戶時代的波瀾壯闊
從新選組到維新志士的刀光劍影
京都的建築靜默千年
記錄下這座城市的蕭條與繁華
也擁抱這座城市的現在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