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威士忌的火,越來越旺。
前有WS網站搜索結果,10大最暢銷威士忌的排名,日本威士忌佔據榜單六席!
近有,山崎55年,單瓶破記錄HK$620萬成交。
一瓶酒,就是一套房。北上廣深的房!
可明明日威以前不僅賣的很便宜,而且銷量慘澹,蒸餾廠一個接一個破產倒閉。
如今怎麼卻被人們競相追捧起來?
究竟是何原因?什麼秘密?讓僅有97年歷史的日威,實現增長傳奇?
看日本威士忌歷史,我們也許就能找到真相。
01「黑船」事件與威士忌首現日本
1853年。
美國東印度艦隊,「一炮轟開了日本幕府時期的國門」。
自此,閉關鎖國、愚昧落後的日本,步入被西方列強壓榨時期。
為傾銷商品,掠奪錢財,美國迫使日本籤訂「友好通商條約」。
隨後,大量西方國家商品湧入日本,其中就包括威士忌。
當通商口岸開放後,許多外國人在日本形成了居住區,他們對威士忌有強烈需求。
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休·佩裡,也開始將自己喜愛的威士忌向日本傾銷。
威士忌,這樣一個屬於西方的產物,就這樣被帶到了遙遠的東方——日本。
彼時一些日本商家,因有利可圖,亦開始進口國外威士忌,在日本本土銷售。
由此,威士忌,在西方侵略者和日本商人的共同支配下。
開始形成一定規模。
02明治維新與威士忌的流行
隨著腐朽的幕府時代結束,到了明治維新時期。
彼時不少日本青年,被西方文化影響,認為「西方的,就是好的」「威士忌就是時髦的」「威士忌是潮流的」。
故而,來自西方的威士忌開始進入日本青年日常生活社交中。
日本國內市場,自明治維新始,也開始對威士忌有大量需求。流行一時。
其間有個趣事。
除開西方人的銷售,不少日本商家,看到其中利益,開始在進口酒精中添加色素等來製成所謂「威士忌」,用以滿足大家。
這種粗製濫造的產物,自然長久不了。
不過,這也開啟了日本自己生產威士忌的先河。
日本國內許多進步人士以為,憑什麼西方就能做,自己做不了?
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不少人開始用各種方法製造威士忌。
然而,空有想法卻沒技術,造出來的東西?也只能勉強稱為,「四不像」。
值得慶幸的是。
當種子埋下,時間總會讓種子,生根發芽!
03竹鶴政孝與日本威士忌的不解之情
1918年,日本威士忌出現歷史性人物。
竹鶴政孝。
為釀造本國威士忌,「攝津酒造」的負責人阿倍喜兵衛,派遣竹鶴政孝,去蘇格蘭拉斯哥大學,學習釀酒技術。
竹鶴真可謂天選之子,他不僅順利完成學業,還像被幸運女神眷顧一般,得到了參觀坎貝爾鎮威士忌釀酒工廠的機會。
不僅如此,他還把自己所見所學,全部記錄到他的小冊子裡面,在回國之後,將這些資料交給了自己的老闆阿倍喜兵衛。
這本小冊子就是後來的傳奇筆記:「竹鶴筆記」。
可當竹鶴政孝滿懷熱血回國時,卻遭受了一次重大打擊。
隨著美國「禁酒令」的頒布以及威士忌市場的衰退,阿倍喜兵衛遭到了股東的各種反對意見:
「在蘇格蘭之外不可能釀出純正的威士忌」
「建設蒸餾設備的投入和收穫不成比例」
「賺不到錢!」
阿倍喜兵衛不堪重負,竹鶴政孝也只能在1922年遺憾辭職。
04鳥井信治郎與竹鶴政孝
到了大政年代,日本威士忌開始出現雛形。
彼時,經營壽屋(現三得利)酒店的老闆鳥井信治郎,正為重塑日本威士忌產業苦惱。
當他聽到竹鶴政孝辭職,隨即與他籤約。
合同10年,年薪4000日元!
這是一份超豪華邀約,堪比如今大型企業高管。因為當時日本上層社會,待遇超好的銀行工作人員年薪,也才600日元。
竹鶴早就有釀造威士忌的夢想和雄心。接收到這份邀約,自是義不容辭。
1923年,「山崎蒸餾所」建立。
僅僅幾年過去,1929年,竹鶴政孝所釀製的「白標」威士忌問世。這是使用日本本地種植的大麥釀造的第一款威士忌。
然而,「白標」威士忌雖被寄予厚望,但在市場上並沒有取得預想中的強烈反響。
1930年,壽屋又推出「紅扎」威士忌,銷量同樣令人失望。
1931年,威士忌產品的入不敷出,讓鳥井信治郎不得不選擇「山崎蒸餾廠全面停產」。
太過可惜,也是無奈之舉。
竹鶴政孝和鳥井信治郎積累已久的矛盾,也在山崎蒸餾廠停產後爆發。
鳥井信治郎,始終認為應該生產適合日本人口味的威士忌,但竹鶴政孝卻堅持釀造純正的蘇格蘭威士忌。
信仰的極大分歧,是不可調和的。
這讓竹鶴政孝合約期滿後,決意離開壽屋。
這一離開,卻也成就了彼此!
05NIKKA與「三得利」的崛起
1934年,竹鶴政孝終於實現自己最初的雄心。
他從壽屋離開後,與股東成立了「大日本果汁株式會社」,這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NIKKA。
此後,竹鶴先是在日本北海道建立了「餘市蒸餾所」,後又專心在釀製威士忌的橡木酒桶方面下足功夫。
為此,他更是特地從萬裡之外的蘇格蘭運來釀造威士忌的酒桶,並且聘請來自橫濱的小松崎與四郎進行拆桶工作,以分析蘇格蘭威士忌酒桶釀造的奧秘。
除了堅持使用傳統的橡木酒桶釀造威士忌之外,他還保留了數千種酵母菌,以釀造出不同風格的威士忌。
冰天雪地的北海道,帶有竹鶴萬千期盼的「餘市蒸餾所」。
所有努力,所有熱切,所有希冀,都在1940年得到了應有回報。
1940年,NIKKA推出了兩款暢銷的產品:稀有老尼卡威士忌,尼卡白蘭地。
這兩種威士忌,一經推出,便迅速席捲日本威士忌市場。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NIKKA,也因此有了跳躍式的經濟增長。
另一邊。
與竹鶴政孝分手後的,鳥井信治郎,則轉向研發調和威士忌。
1937年10月8日鳥井信治郎推出了第一款調和威士忌——「角瓶」。
「角瓶」推出後,頗受好評。
而且由於當時日本逐漸進入戰爭狀態,外交惡化之下,日本全面禁止了西洋威士忌等產品的進口,一下子沒有了競爭對手的「角瓶」,迅速佔領了日本威士忌市場,並成為日本海軍、陸軍等的指定軍需物資,被大量採購。
鳥井信治郎與竹鶴政孝,NIKKA和三得利,皆開始了自己的傳奇之路。
怎奈好景不長。
1945年日本投降後。
彼時日本幾乎所有的酒廠,日子都不好過。
經濟低迷,讓威士忌產業備受打擊。
日本本土遭遇美軍轟炸後。
鳥井信治郎公司的大阪總部及工廠等全部被夷為平地,打拼近50年的基業,唯一保住的只有生產威士忌的山崎蒸餾所。
日本威士忌即將毀於一旦。
可為何日本威士忌如今風靡全球?
戰敗後的日本,威士忌產業該如何發展?
請欣賞下篇:
《世界十大威士忌,日本竟佔6席!」:日威為何能夠後來居上?(下)》
下期續-
本文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或對版權有疑問,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