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中國幫助了俄羅斯多少?

2020-12-17 一劍一念一菩提

很多時候,幫和不幫是相對的,比如你幫了他,但他卻不領情。這種到底算不算是幫助過很難斷言。中俄恰恰就有很多這種情況,除去購買石油和天然氣,大致分為幾個階段:

一、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倒爺」熱

筆者很小的時候,經常有同學拿出俄羅斯望遠鏡等等物件來炫耀,引來一片羨慕。這背後恰恰是蘇聯剛解體時,中俄兩國加強貿易合作的側面寫照。彼時剛成立的俄羅斯在葉爾欽的帶領下,毅然決然走上「休克療法」,一夜之間,俄羅斯物價暴漲,西方國家坐等收割,卻無人關心俄羅斯凋敝的民生,以至於當時俄境內各類日用品價格飆升,民眾難以負擔。

在此基礎上,我國「倒爺」紛紛湧入俄羅斯,為其帶來廉價的日用品和生活所需,這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俄境內因經濟壓力。據統計,當時中俄貿易總額中有一半是有「倒爺」們所貢獻。但後續由於各種問題的存在,導致相關貿易額迅速減少,中俄貿易也進入了低谷期。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民眾

二、中俄加強軍事合作背後的信任危機

2006年以前,我國一直是俄羅斯軍售最大的客戶(07年被印度超越),但隨著軍事技術的突飛猛進,我國希望與俄羅斯加強技術方面的合作,如發動機、大飛機等方面的研究,但俄僅將出口武器視作獲取外匯、以軍養軍、維護大國形象的手段,並不熱衷於和我國聯合發展技術研究。

與此同時,彼時的俄羅斯雖然宣傳實行「歐亞平衡外交」,實際上戰略重心仍在歐洲,只要一有機會,俄羅斯就會努力向西方示好,如911事件發生前,普京已經提前提醒布希可能會遭到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普京承諾降低部隊警戒等級,取消軍演等。此外,普京在隨後還多次發出意欲加入歐盟等聲音。結果是至今為止,俄羅斯依舊在肯前蘇聯軍事技術的老本,而我國已然發展出屬於自身的軍事裝備路線。

中俄聯合軍演

三、大力開發遠東地區農業背後的猜忌

14年爆發克裡米亞事件後,俄遭到歐美制裁,經濟迅速下滑。此後,中俄農業關係發展迅速,而16年更是籤署遠東地區農工業發展協議。一時間,我國又掀起赴俄羅斯當地主的熱潮,短時間內,遠東地區經濟得以迅速發展,速度遠高於俄其他地區平均水平。毫不誇張的說,俄羅斯如今遠東地區的發展當之無愧有著我國的功勞。

但發展遠東地區的背後,卻有著我國民眾被「割韭菜」的嫌疑:如土地被坐地起價;俄羅斯民眾和地方政府刁難,甚至要求撤回;刻意迎合日韓財團等等。這也使得我國民眾開發遠東地區更多的是處於夢想和不安狀態。外加上俄羅斯本身在遠東地區人口僅為610萬,且拒絕從事辛苦的工作,這無疑也讓我國大力開發俄羅斯遠東地區更容易在外媒的攛掇下,引發猜忌和不滿。

遠東地區開發

總體而言,我國與俄羅斯的合作還有很多,這裡只是列舉了不同時期內的典型案例,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便我們認為幫助了俄羅斯,但俄自身並不這麼認為。事實上,普京自己都曾表示,俄羅斯的盟友只有兩個:陸軍和海軍。這也很好地詮釋了俄羅斯對外關係中的態度,所以大可不必過於執著於所謂的幫不幫,因為更多時候是一廂情願和時局所需罷了。

相關焦點

  • 蘇聯解體30年:俄羅斯人怎樣看蘇聯解體?
    1991年,蘇聯宣告解體,隨後出現了所謂「獨立國家國協」。整整30年過去了,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現在是怎樣一幅景象?俄羅斯人又如何看待蘇聯的解體呢?甚至為換幾個錢,蘇聯的一些家庭將自家醃製的泡菜拿到街頭兜售,而買商品排長隊更是非常普遍。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導,1992年有66%的俄羅斯人對蘇聯解體表示遺憾,勃列日涅夫時期的福利制度似乎仍在人們的心頭縈繞。那時俄羅斯老百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就是:「糟透了!」可見蘇聯解體之初俄羅斯社會的艱難處境。
  • 蘇聯解體後,留下眾多技術裝備,中國從中得到多少好東西?
    至於美蘇爭霸的結果,當然已經不需要多說了,最後以蘇聯解體落下帷幕,對於一代梟雄解體,外界也有說法表示:打敗蘇聯的不是美國,而是蘇聯自己,不過無論如何,成王敗寇。蘇聯解體後,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只能靠著變賣祖宗家產度日,中國本著友好交流的目的,開始於蘇聯加盟共和國開展軍事合作,其中,白俄羅斯就是重點。
  • 俄羅斯領土變動史,蘇聯解體讓俄羅斯失去了什麼?
    蘇聯解體,俄羅斯「一夜回到解放前」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期,蘇聯的各項改革逐漸走進了死胡同,各加盟國紛紛獨立。1991年12月26日,蘇聯國會舉行了最後一次會議,通過了蘇聯解體的決議,蘇聯正式解體。新成立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遺產,主要包括77.6%的領土、52.3%的人口、74%的經濟產值、80%的軍事力量以及所有的蘇聯對外債務、借給外國的欠款和在各個國際組織中的合法席位。
  •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共產黨怎麼樣了
    ,戈巴契夫最後的希望,想要讓蘇聯在一種鬆散體制下維持的希望也宣告破產。隨後不久,蘇聯最高蘇維埃特別會議通過決議,各加盟共和國共產黨或被禁止活動,或被迫自動解散。八一九事件但是仍然有許多共產黨人沒有放棄,1993年2月14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共產黨第二次特別代表大會召開,宣布重建俄羅斯共產黨組織,定名為俄羅斯聯邦共產黨,並選舉出生於莫斯科西南奧廖爾州農村的久加諾夫為黨的中央委員會主席
  • 蘇聯解體後,90年代的俄羅斯社會是什麼樣?
    蘇聯解體後,1993年俄羅斯城市諾裡爾斯克的街道一景。俄羅斯遠東地區,人們在商店排隊購物。當時俄羅斯社會生活物質比較短缺,常常出現供應不足現象。當時俄羅斯社會治安也比較混亂。圖為一名被搶劫的老人剛從診所包紮回家。
  • 蘇聯解體後9艘航母今何在?俄羅斯只有1艘,中國有3艘
    我們都知道美國雖然是一個超級大國,但是在上個世界它卻有一個強大無比的對手,那就是蘇聯。在二戰結束後,蘇聯和美國迅速的恢復了元氣,讓國力達到了巔峰水平,面對當時世界各國在戰爭中受災嚴重,戰後相對疲軟的國際環境,美蘇開始爭奪全球霸權,那段時期被我們稱為冷戰。
  • 蘇聯已解體,俄羅斯為何依然被西方敵視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蘇聯解體,自二戰後進行了數十年的冷戰結束。原華約集團締約國乃至原蘇聯加盟國紛紛擁抱西方,東歐已然重新進入西方體系。然而,身為蘇聯的主要繼任者俄羅斯一直不被西方所接受,北約在蘇聯解體後持續推進東擴對俄羅斯實行全面圍堵。
  • 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為何沒對中國下手?
    "誰不為蘇聯解體而惋惜,誰就沒有良心"這是俄羅斯總統普京說過的一句話,的確蘇聯如果還是那個超級大國,或許美國也不會在全世界那麼囂張跋扈了,但是蘇聯的解體在俄羅斯全體民眾的眼裡已經成為了不可避免的。這不僅僅是領導政治上的失誤,還有來自蘇聯各國內部的分散和不團結,所以蘇聯的解體已經成為了歷史的必然,那麼蘇聯解體後的美國怎麼樣呢?
  • 蘇聯解體,對我國幫助有多大呢?你可能想不到,至少有五個方面
    最典型蘇聯的強大,那是俄羅斯歷經幾百年的徵戰,歷經不斷的犧牲,才完成的,可以說付出了血的代價。所以這麼強大的蘇聯,在1991年突然倒下,被稱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國家災難,為此很多國家那是受損嚴重。但是蘇聯的解體,對於我國來說,卻並不是壞事,反而使得我國受益很大。那麼蘇聯解體,對我國幫助有多大呢?
  • 90年代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崛起的7大寡頭,現都什麼下場?
    這個巨無霸國家以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宣布辭職為標誌,在29年前聖誕節的這天晚上,克裡姆林宮上空印有鐮刀和斧頭圖案的蘇聯國旗降下,以俄羅斯白藍紅三色旗取代,象徵著蘇聯正式解體並不復存在,直到今天普京都非常惋惜蘇聯的解體,並認為這是一個錯誤!
  • 冷戰時期美國唯一的對手,蘇聯解體後留下了多少黑科技?
    而蘇聯可能是整個20世紀唯一一個能夠與美國直接對抗的國家,當初美蘇兩國之間的冷戰使得世界針鋒相對了幾十年的時間,這也就意味著當年蘇聯的科技是非常先進的,畢竟如果沒有先進的科技支撐,蘇聯又如何能在冷戰中與美國抗衡呢?那麼當年的蘇聯到底留下了多少黑科技呢?
  • 蘇聯解體後,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
    一個強大的國家最終以俄白烏三國於白俄羅斯別洛韋日籤署協議並向全世界宣布蘇聯解體而停留在了歷史的記憶之中,但此刻蘇聯那支在二戰中所向披靡,一直令美國都惶惶不安的強大軍隊,是什麼樣的命運呢?大廈將傾,軍隊分家成必然在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這三個蘇聯原始開創國籤訂協議決定解體後,首先就意味著其政治上的分家已經完成,但更大的問題是,偌大個蘇聯的巨額家產,解體後各國的分配繼承問題就顯得很難處理,其中最為敏感且具爭議的便是軍事力量的分配。
  • 蘇聯解體給中國的三個歷史教訓
    由於意識形態和國家體量的相似性,1991年蘇聯的解體,某種程度上就能給中國帶來很多歷史教訓。那麼,中國能從蘇聯解體中學到哪些歷史教訓呢?一、要注重民生。蘇聯不夠注重民生,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過分追求霸權俄國(蘇聯)和美國都是在近代崛起的國家,對世界霸權都有很大的欲望。二戰後,兩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搞垮對方,都花了很大的精力。
  • 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的國歌,為何繼承了蘇聯旋律?
    1991年12月25日,曾經十分強大的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國家。其中,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主要家底。按照道理來說,一個新政權建立以後,肯定各方面都是新的。但俄羅斯的情況不一樣,俄羅斯的國歌,基本上繼承了蘇聯的旋律,僅僅是歌詞不一樣而已。作者跟著俄羅斯國歌的節奏,還能把蘇聯國歌唱下來。
  • 為什麼解體後的蘇聯,卻比蘇聯所有國家強了很多
    首先,蘇聯解體並不是國內多數認為的分裂。而是經濟和總體實力最好的主體三國不想拖著蘇聯這個累贅帶著一幫窮兄弟玩了。倒是其他一堆加盟共和國依依不捨的拖到了最後。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即使在蘇聯時期在聯合國也是一直有獨立席位的。特別是蘇聯的絕對主體和創造者俄羅斯一直保持完整。
  • 蘇聯解體時有9艘航母被瓜分,俄羅斯有一艘,其餘的被誰所得?
    導語:蘇聯解體時有9艘航母被瓜分,俄羅斯有一艘,其餘的被誰所得?航母是增強海軍實力的重量級武器裝備,能有一艘航母意味著海軍實力也會有所增強。如今美國擁有的航母數量最多,而俄羅斯只有一艘。其實在蘇聯時期,俄羅斯擁有航母的數量也是相當多的,只是蘇聯解體後,經濟崩盤,不得不把當時擁有的武器裝備售賣出去。蘇聯時期擁有的9艘航母,有的被烏克蘭繼承了,有的賣出去給別的國家,也有的被當成廢鐵賣了出去,如今俄羅斯只剩下一艘航母。我們知道一艘航母的造價非常高,而俄羅斯曾經花費重金打造的航母最終的命運卻不盡相同。這些航母最終的命運都是怎麼樣的呢?
  • 蘇聯在1991年解體,解體後分解為幾個國家?
    不過,在蘇聯解體這一過程中,還出現了多個宣稱獨立的國家,但未被國際普遍承認,此後成為其所在各國的不穩定因素。1922年12月30日,由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共同籤訂《蘇聯成立條約》時,列寧堅持各加盟共和國擁有主權並享有脫離聯盟的權利,並最終寫入了《蘇聯憲法》,這成為了後來蘇聯解體的法律基礎。
  • 蘇聯解體,俄羅斯慘遭美國打壓,中亞東亞成為困頓時候的真朋友
    1991年聖誕節,蘇聯解體,俄羅斯保留了相對雄厚的實力。 葉爾欽積極促成美俄建交 由於長期和美國爭霸、大搞大國主義,政治上忽視民主建設,蘇聯解體可以說是意料之中,解體期間西方國家一片歡呼。
  • 蘇聯曾有很多德國後裔,為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境內德裔很少了?
    蘇聯曾有很多德國後裔,為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境內德裔很少了?蘇聯是由很多加盟共和國組成的一個聯邦國家,即使現在俄羅斯聯邦,也由很多自治共和國組成,這也是蘇聯遺留下來的。蘇聯建立後,曾經有一個叫「」,但此國組成不久,卻在蘇德戰爭期間突然消失了。那這些有由德國人組成的加盟國為何消失,這些德國人去哪裡呢?
  • 蘇聯解體後,士兵們是怎麼被分配國籍的?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國際上可以稱得上是大事件的也就兩件,其中一件就是曾經為二戰勝利做出了不少貢獻的蘇聯迎來了政治危機,之後蘇聯解體。到了勃列日涅夫在任的後半期,蘇聯陷入了發展的僵局,經濟滯後,特權階層的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到了九十年代,特權階層隊伍達到了300萬人,相當於佔據了蘇聯總人口的1.5%。戈巴契夫上臺之後為了扭轉這一局面挽救蘇聯在全蘇聯推行了經濟體制改革,但是所謂的經濟體制改革讓經濟下滑的趨勢沒有得到緩解還導致了民眾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