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為何沒對中國下手?

2020-12-12 文史風雲

常言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面對國際社會的兩極分化現象,我國毅然的選擇了一邊倒的政治策略,在美國和蘇聯這兩位超級大國稱霸全球之下,華約和北約成為了兩個主要的陣營,很難有國家能夠保持中立。

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直接成為了當時綜合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再也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對其造成威脅,而中國作為與蘇聯結盟的一個重要國家,美國可謂是早已經看不順眼,但是為何沒有對中國下手呢?

"誰不為蘇聯解體而惋惜,誰就沒有良心"這是俄羅斯總統普京說過的一句話,的確蘇聯如果還是那個超級大國,或許美國也不會在全世界那麼囂張跋扈了,但是蘇聯的解體在俄羅斯全體民眾的眼裡已經成為了不可避免的。這不僅僅是領導政治上的失誤,還有來自蘇聯各國內部的分散和不團結,所以蘇聯的解體已經成為了歷史的必然,那麼蘇聯解體後的美國怎麼樣呢?

一超多強,它日益囂張

眾所周知:"一山不容二虎"所以兩虎相爭必然會有一方會受傷,蘇聯的解體自然就有意味著美國在這場冷戰中的中國。的確無論俄羅斯人怎麼樣去回顧自己當年輝煌的歷史,回顧那段在國際舞臺上叱吒風雲的歲月,但是這段光輝燦爛的歲月依舊只是鏡花水月,面對蘇聯解體,冷戰的落敗,一些與蘇聯結成聯盟的國家難免會遭受到美國的打壓和部分的制約,所以美國也變得日益囂張,那麼為何沒有對處處看不順眼的中國下手呢?

其本質還是在於美國和中國之間並沒有十分嚴重的利益衝突,畢竟利益才是資本主義國家首先考慮的第一位,所以美國在與蘇聯進行多年後的抗戰,即使美國已經成為了世界霸主,但是在蘇聯解體後也並沒有下定決心和中國再來搏一搏,況且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如果貿然對中國動手,那麼無疑會阻礙世界經濟的發展,為美國內部的經濟帶來弊端。

所以從利益角度來考慮,美國也並不希望得罪太多的大國,其本身已經和解體後的蘇聯有著很深的矛盾,如果再多結下幾個敵對國家,那麼自己的日子恐怕也很難過吧!所以即使美國成為了超級大國,但是在那個時代還有著不少的強國存在,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軍事武器也成為了美國畢竟忌憚的一個國家,自然沒有必要對中國下手了。

動蕩與和平並存,它並非能夠一手遮天

即使美國成為了超級大國,但是整個世界還是和平與動蕩並存的,美國也並非能夠獨攬一切權力,消除自己國內的隱患。隨著一聲炮響,9.11事件的爆發,美國也漸漸地認識到自身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即使自己成為了超級大國,即使美國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但是當恐怖分子不滿美國的一系列行為選擇劫持民航客機轉向紐約世界貿易組織,美國表示猝不及防。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襲擊,華盛頓的標誌性的建築五角大樓頓時冒煙,在這次突如其來的災難之中有2977名平民不幸遇難,造成美國經濟損失直接逼近2000億美元。這無疑是讓當時美國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對於發動戰爭留下的隱患問題,本身9.11事件的主導來自其對於阿富汗的進攻。所以再次貿然對其他國家下手,美國也需要掂量掂量自己。

在恐怖主義依舊沒有完全消失的情況之下,美國將自己的工作重心和打擊對象的注意力轉移到恐怖分子之上,對於未來的決策也開始有意思的改變。這場9.11事件的悲劇其實說到底,在沒有陰謀論的說法之中,認為完全是美國自導自演的悲劇,其利用自己"世界警察"的身份開始不斷的幹預他國的內政,挑起戰爭,自己從中獲利。

格局多變,歐盟等組織成立

面對蘇聯的解體,美國對於自己的野心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但是結局並沒有讓美國想像,本以為蘇聯解體自己可以肆無忌憚的去攻城略地,積累財富,獲取利益,但是沒有想到世界格局又發生了新的變化,一些如歐盟這樣的組織紛紛出現,在一定程度之上制約了美國的霸權主義,達到了合縱連橫的效果,也讓美國頗為忌憚。

歐盟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有著對於蘇聯和美國抗衡的意味,但是在蘇聯解體後歐盟就成為了抗衡美國的一個重要組織。雖然在外界看來,美國和歐盟之間的關係十分友好是互相成就的,但是第三方的倒塌,利益衝突變得也更加的強烈,所以成為了與美國競爭關係中最為強烈的一個組織。

同樣在利益的默許下,美國和歐盟一直在競爭與合作之中發展,固然有過對抗但是美國依舊將主要的關注點放在俄羅斯上,同樣歐盟也不會讓繼承蘇聯武器的俄羅斯得到恢復當年的光彩,不會讓第三方的人來獲取自身的利益,來瓜分原本屬於自己的利益。

中國快速發展,實力也不容小覷

面對蘇聯的解體,其實早在蘇聯時期其對於中國內部發展的指手畫腳,成立的同盟關係早在韓戰就已經破除,而在中美開始建交之後,中國和蘇聯的關係自然開始惡化,所以美國對於中國的態度在之前的基礎之上有了很大的改觀,所以即使蘇聯解體,美國對於中國並不是十分的仇恨。

其次在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在冷戰期間,中國一直在謀取自身的發展,國內的政治,經濟,文化逐步的呈現繁榮之態,一系列的軍事武器也是相繼問世,所以在蘇聯解體之後,中國的快速發展也不得不讓美國明白,中國也不是好欺負的,中國並非是美國當年腦海中的"軟柿子"。正所謂:弱國無外交,中國的強大自然讓美國無從下手。

相關焦點

  • 中國比蘇聯弱小,為何蘇聯解體了,中國卻不斷崛起呢?
    但是這個也有例外,西方為此也想不通的是,中國比蘇聯要弱小很多,為何蘇聯解體了,中國卻不斷崛起呢?原因主要是三點。 二戰後,蘇聯成為唯一可以媲美美國的超級大國,無論經濟水平,工業水平,還是科技水平,軍事力量等各個方面,都比中國要強大很多。
  • 都是超級大國,美國如果解體了,會不會走蘇聯的老路?
    上個世紀有兩個超級大國,一個是現在的美國,一個是蘇聯!不過,人們現在提起蘇聯時,喜歡在前面加一個「前」字,叫他前蘇聯。把蘇聯喚作「前蘇聯」,卻不把美國喚作「前美國」,就是因為蘇聯已經是過去式了,早已不復存在!
  • 91年蘇聯解體!美國為何沒有順勢對同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中國下手?
    1991蘇聯解體,對於當時世界上的另一超級大國美國而言,無疑是除了一個心腹大患。蘇聯一分為十五,驟然間中國成了當時世界社會主義陣營最顯眼的代表。美國為什麼沒有趁著蘇聯解體的時機,進一步對中國動手,迅速瓦解社會主義陣營,而是看著近年來中國國力越來越強,直追美國呢?主要原因有3點。
  • 為何說中國才是當今世界真正的超級大國呢?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幾乎每個國家都希望成為超級大國,因為只有獲得超級大國地位,那麼才能強大無比,整個獲得最大的世界利益,讓國家能夠快速的發展。而從近現代歷史來看,公認的超級大國有西班牙帝國、大英帝國、蘇聯和美國四個國家。
  • 美國成為冷戰最大贏家?冷戰專家:蘇聯解體給美國帶來巨大災難
    1991年12月25日,當時的蘇聯總統、蘇共總書記戈巴契夫發表辭職演說,宣布蘇聯不再存在,給世界以極大的震撼,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隨後發表演講說美國在冷戰中獲得了勝利,老布希的觀點構成了我們今天熟悉的一個解釋,那就是蘇聯解體標誌著美國在冷戰中贏得了最終的勝利,在長達40
  • 美國是下一個蘇聯?為何說未來美國不會像蘇聯解體那樣分崩離析?
    就像就像明星吃飯放屁都能引發粉絲們的評頭論足一樣,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一直以來都是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焦點連起來可繞地球三圈。而國際社會對美國的關注,除了閃閃發光的「民主自由」,更有欲罷不能的「平等光明」。當然,就像「人無完人」一樣,任何國家也不可能完美無缺。
  • 為何蘇聯解體時,我國不對其伸出援手,拉一把?原因很簡單
    二戰結束後,世界產生了新的格局。格局一方是以美國為主的老牌資本主義陣營,另一方是以蘇聯為代表的新興社會主義陣營,史稱冷戰格局。上世紀九十年代,戈巴契夫宣布「蘇聯解體」後標誌著冷戰格局被打破,也讓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造成了今天「一超多強」局面。
  • 2050年,誰將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美國認為3個國家最有可能
    超級大國這個頭銜最早誕生自冷戰時代,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對於美國和蘇聯這兩個龐然大物一般國家的尊稱。二戰結束後冷戰開始,作為主要戰勝國的美國和蘇聯掌握著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以及政治影響力,國際地位空前高漲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分別成立了以蘇聯為首的華沙公約組織和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兩大軍事結盟團體進行著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激烈對抗。而在冷戰結束以後,曾經的紅色超級大國蘇聯分崩離析、華約組織不復存在,只留下了國力依舊強大的美國這個唯一的超級大國。
  • 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在世界上有多少盟友?中國為什麼不懼美國
    蘇聯於91年解體之後,世界上僅存的超級大國就是美國了。而美國藉助自己突出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拉攏盟友,為其爭奪霸權服務。美國在世界上有多少盟友呢?按照密切程度可以劃分為四檔,多達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既然美國的勢力這麼大,又處處爭奪利益和話語權,中國為何不與其結盟,並且也不懼怕美國呢?美國最親密的盟友,當屬以色列與日本這兩個國家。
  • 上世紀70年代後,中國周邊消失的3個國家:1個超級大國,2個小國
    在1975年至1991年的這一時期,中國周邊消失三個國家,一個超級大國和兩個小國。 第一個國家是超級大國前蘇聯。蘇聯是一個曾經和美國戰鬥過的國家,但它最終被美國搞解體了。 1919年,十月革命在俄羅斯爆發。
  • 蘇聯已解體,俄羅斯為何依然被西方敵視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蘇聯解體,自二戰後進行了數十年的冷戰結束。原華約集團締約國乃至原蘇聯加盟國紛紛擁抱西方,東歐已然重新進入西方體系。然而,身為蘇聯的主要繼任者俄羅斯一直不被西方所接受,北約在蘇聯解體後持續推進東擴對俄羅斯實行全面圍堵。
  • 若蘇聯沒有解體,世界將會怎樣?專家:3件事情美國永遠無法做到
    眾所周知,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但在成為超級大國之前,美蘇經歷了幾十年的冷戰,蘇聯解體後,世界格局才變為「一超多強」的局面,美軍仗著自己的優勢,經常欺負一些弱小的國家,各國對美國的印象並不好,所以,有人假設,如果蘇聯沒有解體,現在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呢?專家表示,這3件事情永遠不會發生。
  • 二戰後,蘇聯很快能成為匹敵美國的超級大國?靠的是什麼?
    蘇聯在經濟上確實無法與美國一較高低,但是在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短短數年的時間裡,蘇聯就有了與美國一較長短的的能力,這是為什麼?其實蘇聯之所以能夠成為匹敵美國的超級大國,從頭到尾也不是因為經濟強大,而是因為它的政治強大和軍事力量。
  • 1991年蘇聯為何主動解體?這4點原因很關鍵,其中一個和中國有關
    俄羅斯之所以能夠位於世界前列,就是因為自身的重工業發展得很好,軍事力量完全不亞於美國。其實俄羅斯在之前屬於蘇聯,曾經的蘇聯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共同體,由15個國家組成。也正是因為有如此龐大的表現,所以在與美國冷戰期間,蘇聯能夠處於不敗地位,絲毫不會懼怕美國的威脅。然而,蘇聯最後還是宣告解體,並且分裂成了15個國家。
  • 冷戰時期美國唯一的對手,蘇聯解體後留下了多少黑科技?
    目前世界上的霸主是美國,美國之所以能夠稱霸全球,是因為在上個世紀90年代在軍事實力上唯一能夠與美國齊頭並進的蘇聯解體了。而蘇聯可能是整個20世紀唯一一個能夠與美國直接對抗的國家,當初美蘇兩國之間的冷戰使得世界針鋒相對了幾十年的時間,這也就意味著當年蘇聯的科技是非常先進的,畢竟如果沒有先進的科技支撐,蘇聯又如何能在冷戰中與美國抗衡呢?那麼當年的蘇聯到底留下了多少黑科技呢?
  • 蘇聯解體後的各國,為何沒能再次一統呢?四個字是根本原因
    【千古浪】蘇聯解體後,在前蘇聯的國土上新成立了15個獨立國家,其分布也基本上延續了蘇聯時期對加盟共和國的劃分格局,整體來說包括:波羅的海三國、外高加索三國、中亞五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以及摩爾多瓦。
  • 別被美國人騙了,根本不是軍備競賽導致的蘇聯解體,實則另有原因
    我們都知道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個世界超級大國的軍備競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最終隨著蘇聯的解體才宣告結束。此後美國諸多的學者都一直宣稱所謂的:軍備競賽是拖垮蘇聯根本原因,那麼事實又真的是這樣嗎?首先可以肯定的,軍備競賽並不是拖垮蘇聯的根本原因。
  • 蘇聯解體美國成最大受益者,如今卻將步上蘇聯舊路,局面不容樂觀
    只是最終因為經濟原因導致蘇聯面臨著最終解體,在許多國家看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烏克蘭成為了最大受益者,畢竟這兩個國家獲得的武器裝備以及研發技術最多,同時還擁有了大量的核武器。但是仔細分析下來就可以發現,這兩個國家在繼承軍事力量的同時,也繼承了經濟能力不佳的局面,令其實力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 如果蘇聯不解體,現在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對美國有什麼影響?
    這段時間稱為冷戰,沒有明面上的戰爭,但是蘇聯和美國在軍事、政治、科技以及經濟方面不斷的競賽,也就是互相之間達成了一種默契,都不開啟戰爭,就「動口不動手」,就看誰能撐得更久。最終由於蘇聯領導人在決策上的錯誤,以及在和美國接近40年的競爭中讓國家的經濟和體制面臨崩潰的邊緣,最終蘇聯解體,之後再也沒有和美國抗衡的實力,所以這次冷戰以蘇聯的失敗而告終。
  • 蘇聯解體給中國的三個歷史教訓
    由於意識形態和國家體量的相似性,1991年蘇聯的解體,某種程度上就能給中國帶來很多歷史教訓。那麼,中國能從蘇聯解體中學到哪些歷史教訓呢?一、要注重民生。蘇聯不夠注重民生,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過分追求霸權俄國(蘇聯)和美國都是在近代崛起的國家,對世界霸權都有很大的欲望。二戰後,兩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搞垮對方,都花了很大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