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吾恩淇
我在六六以前的作品《蝸居》裡,就看到了郝平和海清的身影。這次的《安家》,郝平和海清雖然只是配角,但他們「劉斯禮」和「宮蓓蓓」的角色,也同《蝸居》一樣,太有話題感了。
宮蓓蓓因為兒子的教育的問題和公婆鬧翻了,作為丈夫的劉斯禮,在面對自己父母和老婆之間的矛盾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站在父母一邊。
我看到這時,真的有些憤怒。
我的憤怒,源自於身為這個家庭裡最重要的、能起到「調和」作用的男人劉斯禮,真的太「拎不清」了。
如果劉斯禮不願站在老婆的一邊,起碼要站在「理」這一邊吧?
劉斯禮也是個「高知」,他有高學歷,也有著穩定體面的工作,這樣的人,是懂得怎樣科學的教養孩子的。
但劉斯禮工作忙,宮蓓蓓的工作也忙,於是,教養孩子的工作落在了劉斯禮的父母身上。很多老人帶孩子都是一個「慣」字,劉斯禮的父母也是如此。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飯,他們會樂此不疲地親手喂,他們也不介意孩子邊看動畫片邊吃飯。
宮蓓蓓接受不了這樣教養孩子的方式。
而劉斯禮,在面對宮蓓蓓提出的抗議時,他的做法實在有些偏頗。其實,他只需要客觀地分析利弊,然後向父母闡述事實,再拜託父母按照正確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即可。這件事也許就以最妥善的方式解決了。
可劉斯禮並沒有那麼做。
他太「拎不清」了。
當時,他腦子裡想的是用最快的速度平息這場矛盾,於是,他站在了父母一邊,因為他覺得,父母一直都是這樣帶孩子的,生活也一直都是平靜的。宮蓓蓓的抗議,簡直就是憑空多出來的事,抹殺掉即可。
劉斯禮一邊倒的態度,肯定了父母錯誤的做法,同時否定了宮蓓蓓正確的做法。如此,不僅是對兒子的不負責任,更是對整個家庭的不負責任。
我們都知道,溺愛,根本就不是真的愛。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裡寫道:「愛只會導致好的結果,而不會導致傷害,導致傷害的一定不是愛。」
也就是說,劉斯禮父母對待孫子的那種愛,就是錯的,就是該改正的。那麼,作為兒媳的宮蓓蓓,若在發現問題時不指出,那就是對孩子不負責任。但她始終和公婆隔著一層,說深了不好,說淺了又不如不說。
這時候,就要看家裡男人是否能主持公正了。
劉斯禮顯然低估了自己在這個家的重要性,他以為,自己和一下稀泥,生活就又能風平浪靜了。
殊不知,他的不作為,只會讓這個陷入更難的境地。
《知否》原著裡,盛長柏深知家宅若不寧,家族就必然會沒落衰敗的道理。所以,家內家外,他都立身極正。
長楓在有了兒子後,曾提議要接回他的生母林姨娘,長柏知道後,狠狠地教訓了長楓,他是這樣說的:「領回來作甚,再來禍害人。咱們身為男兒的,成人前靠出身,成人後靠本事。你如今已經不是父母膝下的稚子了,有了妻子兒女,將來還要獨個兒撐起一個家,若沒個定算,只由著心中情義擺布行事,豈非與婦人無異。」
盛長柏就是心中有定算的男人,所以,他能在得知生母王氏毒害他的祖母盛老太太時,堅持為祖母主持的公道。他嚴懲了王氏,給了整個盛家一個交代。
這樣的他,帶領盛家走向了鼎盛之勢。
我一直覺得,一個家庭走向的好壞,跟這個家裡的男人是否有「定算」有直接關係。
劉斯禮雖然念過很多書的人,什麼道理,他都懂,可他卻立場不明,沒有定算。他這種男人,真的太傷老婆的心了。
宮蓓蓓和劉斯禮再次看房時,他們因為選房的問題產生了爭論,進而引發了一次激烈的戰爭。其實,這場戰爭,是必然的,只是早晚爆發的問題。
因為,宮蓓蓓的心裡,對劉斯禮早已積壓了太多不滿,當不滿到了不能承受的地步,必然會一朝爆發。
劉斯禮給了老婆宮蓓蓓那麼多委屈,他竟全然不知。
劉斯禮不是個體貼的丈夫。在家庭生活中,他腦子裡只有自己工作的那點事。孩子有父母幫他管,對於老婆,他更是顧及不到,甚至,他覺得沒必要顧及。因為他覺得,宮蓓蓓也是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
那麼,夫妻生活在一起,真正的意義又是什麼?
宮蓓蓓指責他時說:「我有很多委屈我想找時間跟你講,你不聽。我不想生老二,你讓我生,我生了兩個孩子你什麼都不管。兩個孩子長大了,老大你一塊尿布都沒有換過,你到現在,老二你都不會用尿不溼。你給我一雙父母,強制性給我一雙父母,讓我這些年一直面對他們,在一個屋簷下,我是一個婦產科大夫,我知道怎麼教育孩子,但是我要聽他們的。我在單位那麼大壓力,我在家裡那麼大壓力,我沒有辦法跟人說。我跟你說你不聽,我跟誰說,我自己父母那麼遠,我說得著嗎?」
宮蓓蓓向劉斯禮說出了自己積壓了多年的怨念,這時候,劉斯禮才恍然大悟,自己的婚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完美。
慶幸的是,劉斯禮為了守住婚姻,他妥協了。
但劉斯禮的妥協,跟宮蓓蓓無不關係。
宮蓓蓓是有能力的獨立女性,劉斯禮左右不了她買房的決定,更左右不了她過那種想過的人生。
只是,就像徐姑姑跟房似錦所說的:「並不是所有女人都是宮蓓蓓。」
現實生活裡,很多女人並沒有宮蓓蓓那種說一不二的能力,那麼,在面對老公的「拎不清」時,日子就會變得十分難過。
所以,我真的很想告誡那些面對老公「拎不清」,卻無能為力的女人:唯有自己努力,才有能力主導生活。
馬伊琍說過:「與其讓別人打傘,不如自己給自己打傘。」
女人終其一生,是要靠自己的。當你足夠強大時,在面對男人的拎不清時,你也會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而不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