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科大量子精密測量獲重要進展
這是自從2000年實現量子點單光子源後,科學家通過20年的努力首次在該體系直接觀測到強度壓縮,為基於單光子源的量子精密測量奠定了基礎。論文以「編輯推薦」形式近日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據介紹,單光子源是光量子信息技術中的關鍵器件,不僅可以應用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同時也是量子精密測量的重要資源。
-
我國科學家首次實現海森堡極限的量子精密測量
新華社合肥1月12日電(記者 徐海濤)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近期在量子精密測量方向取得重要進展,團隊成員李傳鋒、陳耕等人設計並實現了一種全新的量子弱測量方法,實現了海森堡極限精度的單光子克爾效應測量。這是國際上首個在實際測量任務中達到海森堡極限精度的工作,可利用的光子數達到10萬個。
-
久之洋:目前 有量子精密測量、量子導航、量子成像、量子通信...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1月6日訊,有投資者向久之洋(300516)提問, 貴公司是否有量子技術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的持續關注,您在10月19日詢問過同樣的問題,我們如期回復過您的提問
-
高新區(濱江)「院士講堂」第五講:房建成開講「量子精密測量與傳感...
11月30日下午,高新區(濱江)舉行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暨「院士講堂」第五講,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常務副校長房建成作「量子精密測量與傳感技術的發展與展望」專題報告。區委書記王敏主持。
-
量子磁力儀測量磁場矢量最終理論精度極限找到
記者7月14日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合作者合作,在量子磁力儀同時測量磁場矢量三個分量的平行糾纏方案中,找到了平衡不同參數測量精度間的最小制衡方法,首次給出同時測量磁場矢量三分量的最終理論精度極限。
-
西安交通大學:打造量子光學排頭兵
在高維光子量子態操控等方面 取得重要進展 李福利的科研領域主要包括介質光學性質的量子調控、原子與量子光場相互作用動力學、量子信息與量子計算等,其研究成果曾獲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陝西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量子信息周報:美國公布量子網際網路藍圖;ORCA獲290萬英鎊的融資
白宮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宣布在全國建立三個量子計算中心,涉及投資7500萬美元。中心一建立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主要負責解決當前以及未來量子計算面臨的問題;中心二建立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將專注於混合量子結構和網絡的研究;中心三將建立在科羅拉多大學,其主要研究方向是量子傳感器,該研究的目的是幫助各領域進行更精確的測量。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研究團隊...
中科大的潘建偉、陸朝陽研究團隊將 50 個全同單模壓縮態輸入 100 模式超低損耗幹涉線路,利用 100 個高效單光子探測器進行高斯玻色採樣,輸出態空間維度達到了 10 的 30 次方,採樣速率比當前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要快上 10 的 14 次方 (百萬億) 倍。
-
創投動態 | 國儀量子入選2020中國隱形獨角獸500強榜單_產業經濟...
12月8日,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隱形獨角獸500強大會」隆重舉行。作為大會重要環節,《中國隱形獨角獸500強榜單》首次發布。成立僅4年的國儀量子憑藉在量子精密測量和量子計算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持續為科學儀器行業創造價值的能力,以及優異的業務增長成績榮耀登榜。
-
成功測量:量子點中一個電子的自旋!離量子計算機的實現不遠了
科學家成功地重複測量了矽量子點(QD)中一個電子的自旋,而不會在這個過程中改變它的自旋,而這種類型的「非破壞」測量對於創造容錯的量子計算機非常重要。量子計算機將使執行某些類別的計算變得更容易,例如多體問題,這對傳統計算機來說是極其困難和耗時的。
-
「九章」量子計算機的三大厲害之處
中科院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先導專項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隱形傳態研究項目組主持人。2017年獲得2016年感動中國人物稱號。2017年9月9日獲得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獲「物質科學獎」。2)提出基於冷原子量子存儲的高效量子中繼器方案,並完成實驗實現。利用冷原子系綜實現高品質的單光子和糾纏光子的量子存儲。利用多光子糾纏實現重要的量子算法和突破經典極限的高精度測量。實現任意子分數統計的量子模擬。
-
利用量子計算幫助研究者展開工作,Strangerworks獲400萬美元種子輪...
)】6月12日報導 (編譯:葉展盛)今日,奧斯汀創企Strangerworks宣布獲400萬美元風險投資,這家公司試圖讓量子計算機的潛力惠及更多開發人員。Strangerworks成立於2017年,它提供的工具能讓開發人員和研究者使用量子計算系統進行工作。如果量子計算能成為日常工作的標準,那麼各行各業的開發人員將必須學習全新的方式進行程序和應用的編寫,許多公司都在一定程度上嘗試這種技術,以期在任何潛在的轉型中取得領先。
-
量子測量發布領先儀器
11月9日,在國儀量子(合肥)技術有限公司,新發布的電子順磁共振譜儀正在安裝。該產品通過對物質的原子或分子中所含的不配對電子進行檢測,研究物質的微觀結構,可廣泛應用於自由基研究、量子計算、輻照食品監測、材料科學、生物結構解析等領域。
-
量子計算正從「玩具」變成「工具」 我國的量子計算正處於什麼階段?
30多年前,在科學家們對量子疊加、量子糾纏等量子力學基本問題的研究過程中,精細的量子調控技術逐漸發展起來,使得人類從對量子規律的被動觀測跨越到對量子狀態的主動精確操縱,由此我們現在所說的「量子科技」便誕生了。量子科技是融合量子調控和信息技術而產生的新興學科。在這一領域,我國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並在部分方向實現國際領先。
-
潘建偉、陸朝陽團隊實現量子優越性:原型機九章登Science
潘建偉 1999 年獲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實驗物理博士學位,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中科院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先導專項首席科學家,主要從事量子光學、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學基礎問題檢驗等方面的研究。作為國際上量子信息實驗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之一,他是該領域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家。
-
中國量子計算新突破 多家A股公司已布局了量子科技
對此,雪梨大學教授史蒂夫·弗拉米亞(Steve Flammia)說,儘管他懷疑光子量子計算能否在遠期和其他量子計算技術競爭,但潘建偉等的工作更有可能幫助建立量子通信網絡和量子網際網路。除了光量子計算機,在另外一條路線超導量子計算機上,我國科學家也有了很好的成果。
-
網絡名人安徽行|國儀量子:打造先進儀器產業集群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國儀量子公司成立於2016年12月,坐落在合肥高新區,是國內第一家以量子精密測量為核心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11月16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探訪了這家公司。圖為量子互感器,能為電網運行精準「把脈」。
-
人類的量子信息革命:上帝擲骰子嗎?
2020年1月12日,由智識學研社、知識分子、賽先生和墨子沙龍主辦的2020年科學新年演講在北京隆重舉行,聚焦量子信息革命,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奉獻了一場關於量子的精彩演講。「量子計算和量子保密通訊技術會引領一場新的科技革命,這個革命和歷史上其他的幾個革命一樣,將深遠地影響著這個世界。」
-
「量子+生活」產品,幾乎都是騙人的
該公司目標是2015年-2020年實現量子酒年產2000噸,產值人民幣12億元。有專家無奈地說,所謂的量子水、量子藥、量子肥料等都是忽悠大眾的名詞,根本跟量子一點關係都沒有,將本應純潔的學術領域炒作得烏煙瘴氣。為了讓這些產品看起來更加可信,商家還會疊加多個科學概念,讓消費者更難分辨。例如,量子共振器就疊加了「負氧離子」「微米電磁波」「太赫茲」等諸多名詞。
-
如何理解量子糾纏,量子疊加和量子塌縮
量子力學苦澀難懂,很多人都避而不談,今天我就冒天下之大不韙聊一下量子糾纏,量子疊加及量子塌縮。大家對量子力學最熟悉的可能是愛因斯坦和波爾的一段對話,愛因斯坦說:「上帝是不擲色子的"。波爾又駁道:"別去管上帝能做什麼"。愛因斯坦和波爾是上個世紀的兩位科學巨人,他們爭論的就是量子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