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發布《餐飲服務單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技術指南》,其中重點明確,對合餐顧客,餐飲服務單位應提供「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服務。
戰疫一年,很多人已經意識到,科學防疫必須重視細節。在日常用餐中使用公勺公筷,是安全衛生的要求,也是阻斷病毒傳播的重要一環。但就現實來看,公勺公筷、分餐制的推廣還不盡如人意。不少餐飲場所缺乏意識,要麼嫌太麻煩,要麼怕擔成本,大都不會主動提供相應服務,更不用說「一菜一筷」了。而從整個社會看,這場「觀念革命」也不夠徹底。在很多人看來,餐桌不僅是吃飯的地方,更是熱絡情感的場所。無論家宴,還是小聚,氛圍是第一位的。有人認為,使用公勺公筷顯得「生分」,給人「窮講究」「不合群」之感。
健康重要還是看著熱絡重要?答案不言而喻。事實上,病毒最「認」熟人,大家越是滿不在乎、卸下防護,病毒就越有傳播擴散的可能。近段時間,全國各地已經出現多起聚集性疫情,很多都與家庭朋友聚餐有關。就拿那起「1傳33」的超級傳播來說,其中一例病例僅通過一次家庭聚會,就造成11人全部感染。而據最新報導,近日石家莊這波嚴峻疫情,也呈現家庭聚集性特點,更有確診病例4天跑了3趟婚宴。凡此種種都反覆提醒我們,病毒狡猾,其致病機理、傳播路徑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任何紕漏差池都可能成為潰壩之穴。
疫情防控是對病毒的戰鬥,也是對健康習慣的重塑、文明素養的培育。每個人都要認識到,健康是所有事情的前提,守護彼此才是最大的情誼。無論公共用餐,還是在家吃飯,對「舌尖上」的安全決不能掉以輕心。各餐飲服務單位更要意識到自身之責,對各項防疫規定主動遵守、嚴格踐行。除及時、足量提供公勺公筷之外,還要堅持在店內外候餐區、取餐區、結帳區等區域劃設「一米線」,儘量建立顧客預約制度,嚴格控制人流密度。將所有舉措落在實處,才能做到安全、生意兩不誤。
防控疫情是一場持久戰。從改變觀念開始,從細節小事做起,我們能贏得戰疫勝利,更能為美好生活凝聚文明力量。
點擊查看全文 最新評論
木棉
人民日報網友 Redmi 4X
健康是所有事情的前提,守護彼此才是最大的情誼。無論公共用餐,還是在家吃飯,對「舌尖上」的安全決不能掉以輕心。
醉了醉了
人民日報網友 iPhone XS Max
習慣不好改
打開人民日報,參與評論
打開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