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活塞式飛機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在戰爭的最後階段各航空大國都有不同的噴氣式設計,並且有一些實用型號已投入戰場。
本文以試飛時間順序列舉二戰結束前出現的噴氣式飛機,包括純噴氣機以及混合動力飛機——鑑於大名鼎鼎的梅塞施密特Me 262首飛都裝著活塞式發動機,這個標準想來大家不會反對。
這裡選取的飛機都是離開過地面的,純紙面「黑科技」和做出來上不了天的不在其列。另外也不包括火箭動力飛機,因為火箭發動機和噴氣發動機畢竟是兩碼事。
因為數量較多,我們還是分為兩部分介紹。
1、亨克爾 He 178
飛行中的He 178
現代複製的He 178
He 178是亨克爾公司的老闆恩斯特·亨克爾博士自行開發的項目,該機於1939年8月27日首飛,當時離德軍打進波蘭都還有幾天。這是航空史上第一架成功飛行的噴氣機,但當亨克爾向烏德特和米爾希展示後卻使他們勃然大怒,聲稱不允許再用這種屁股上冒火的玩意兒冒險。
其實德國空軍的高官並不是愚鈍到完全看不出噴氣式的前景,他們只是單純不喜歡亨克爾本人而已,轉身他們就去安排其他公司開發噴氣飛機和引擎去了。
2、卡普羅尼-坎皮尼 N.1
飛行中的卡普羅尼-坎皮尼 N.1
存世卡普羅尼-坎皮尼 N.1
卡普羅尼-坎皮尼 N.1也被稱為C.C.2,是義大利第一種噴氣式飛機,該機於1940年8月27日首飛。卡普羅尼-坎皮尼 N.1的特點是採用了熱噴射引擎(motorjet),這種發動機的特點是壓氣機部分不是使用燃氣渦輪,而是用一臺活塞式發動機驅動。因為活塞式發動機增加了死重,所以只在早期試驗型號上出現過。
當時義大利高調測試卡普羅尼-坎皮尼 N.1主要是希望在國際上顯示義大利航空的實力,由於德國He 178對外保密,卡普羅尼-坎皮尼 N.1一度被國際航聯記錄為首架飛行的噴氣機,33個國家(甚至包括一些正和義大利交戰的國家)發送了賀電。
卡普羅尼-坎皮尼 N.1試飛表現不佳,最高速度不過375千米/小時,性能甚至不如常規活塞式飛機。一架樣機在戰爭中被毀,另一架被保存下來了。
3、亨克爾 He 280
He 280實機照片
He 280
雖然沒有官方支持,亨克爾仍繼續研究噴氣飛機和對應的噴氣發動機。He 280是世界第一種噴氣式戰鬥機,該機於1940年9月22日依靠噴氣動力首飛。He 280採用前三點起落架,安裝了壓縮空氣彈射座椅,並且是第一次使用彈射座椅成功救生的飛機。
在模擬空戰中He 280成功壓制了Fw 190,該項目得到德國空軍部分認可。但由於亨克爾的噴氣發動機開發前期缺乏資金存在缺陷,被指定使用容克斯JUMO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對He 280來說顯得太大太重,導致在各項指標上都不如後來的梅塞施密特Me 262。
最終德國空軍決定終止He 280發展,此事令亨克爾至死引以為憾。
He 280共建造了9架原型機,但都沒有保存下來。
4、波利卡爾波夫 I-153DM
I-153DM
I-152DM照片
I-153DM照片
線圖
I-153DM是從更早的I-152DM延續下來的試驗項目,在老式的雙翼戰鬥機翼下掛載兩具衝壓式發動機形成的混合動力飛機。這種衝壓發動機被特別設計以適應很低的進氣壓力,並且和活塞發動機使用相同的汽油燃料,由戰鬥機主油箱供油。
I-153DM於1940年9月首飛,共飛行74次。使用DM-2發動機時速度可提高30千米/小時,推力更大的DM-4發動機則可提高50千米/小時。不過據說這種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嘗試提高飛機爬升能力。
5、格洛斯特 E.28/39
飛行中的格洛斯特 E.28/39
格洛斯特 E.28/39存世實機
格洛斯特 E.28/39是英國也是同盟國第一架噴氣飛機,也是世界第四種純噴氣動力飛機。該機於1941年5月首飛成功。
E.28/39的測試比較成功,顯示了噴氣飛機的優越性。但與實用型飛機相比,該機缺乏很多輔助系統,該機的成果被用在雙發的流星式戰鬥機上。
一共製造了兩架E.28/39,其中一架在測試中墜毀,另一架保存至今。
6、麥克唐納 TD2D 螽斯
存世TD2D
存世TD2D
TD2D 螽斯起源於1941年3月美國海軍給麥克唐納的合同,要求生產一架無線電遙控靶機,用於射擊訓練。TD2D全重145千克,採用V型尾,以一臺脈衝噴氣發動機驅動。時速約400千米/小時,可飛行40分鐘。
該機於1942年首飛成功並裝備部隊,可用彈射器發射,也可由卡塔琳娜水上飛機搭載發射,採用陀螺穩定,任務完成後用降落傘回收。
隨著美國海軍編號系統改變,該機也被稱為KDD-1和KDH-1,一直服役到上世紀40年代末。
7、梅塞施密特 Me 262
野馬戰鬥機照相槍拍下的Me 262
現代複製版Me 262
Me 262是第一種投入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1941年4月18日該機首次使用活塞式發動機首飛,而使用噴氣動力首飛則要遲至1942年7月18日。
Me 262總計生產了1400多架,但取得的戰果和損失不成比例。除了飛機本身在不成熟狀態下投入作戰外,當時的材料和加工質量和飛行員素質也很成問題。
但是不可否認Me 262是一種極有魅力的飛機,它代表著新時代的到來。
8、貝爾 P-59 空中彗星
XP-59A為保密在機頭安裝了木製假螺旋槳
與P-63編隊飛行的P-59A量產機
存世P-59A
1941年4月,美國陸航接觸到英國E.28/39計劃,遂委託貝爾公司秘密開發噴氣式戰鬥機。P-59於1942年10月1日首飛,安裝兩臺英國提供的噴氣發動機。這是美國第一架噴氣戰鬥機,也是第一架把進氣道和發動機融合進主機身的戰鬥機。
雖然P-59走的路子很正,但遺憾的是性能不足,後期型最大時速勉強超過600千米/小時。英國飛行員測試後表示其性能不但無法與流星式相比,同樣也比不過野馬。因此P-59最終只用於訓練和拖靶飛行,沒有參加實戰,但該機為後來的美國噴氣戰鬥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P-59在愛德華茲試飛時被Van Nuys機場的P-38飛行員發現,他們降落後報告遇到了一架沒有螺旋槳的飛機。這個消息很快傳回了P-59試飛員那裡,一個試飛員想了個辦法。下次飛行時他戴了個大猩猩面具,頭上是一頂德比帽(一種圓頂硬禮帽),還叼了根大雪茄。遇到P-38之後,他故意飛到近處讓他們看個夠。那些P-38飛行員落地後報告說這次遇見了一個戴大猩猩面具和德比帽,叼著雪茄的人在開一架沒有螺旋槳的飛機,結果再沒人相信他們了。
9、格洛斯特 流星 F.1 & F.3
1945年駐比利時的流星F.3
以色列空軍流星F.8
流星是英國第一種噴氣式戰鬥機,也是二戰中盟軍方面唯一一種投入實戰的噴氣戰鬥機。該機於1943年3月5日首飛,1944年8月投入實戰。
與Me 262相似,二戰期間的流星同樣是不完善的機型,事故率很高。但與德國人相比,英國人有更多資源和時間對其進行改進。1945年11月7日,一架流星F.3創造了官方認可的975千米/小時速度紀錄。
與曇花一現的Me 262不同,流星的服役期要長得多。如瑞典空軍的流星就一直服役到1974年,而馬丁貝克公司的兩架流星直到2018年都還在作為彈射座椅試驗臺使用。
流星存世機不少,但比較遺憾的是二戰期間的F.1和F.3型似乎沒有遺存。
10、阿拉多 Ar 234
四發的Ar 234C性能更優越,但已來不及生產了
存世的雙發Ar 234B-2
綽號「閃電戰」的Ar 234是第一種噴氣式轟炸機。該機於1943年6月15日首飛,1944年9月投入實戰。
事實上在Me 262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插曲可以用Ar 234完美解決,盟軍活塞式戰鬥機很難攔截它。但這種飛機出來太晚,幾乎對戰局沒有影響。
如果德國還能再堅持幾個月,可能典型的Ar 234形象會是一架四發轟炸機。
11、德哈維蘭 吸血鬼 F.1
1945年拍攝的第一架生產型吸血鬼
存世的吸血鬼 F.1
吸血鬼是英國第二種噴氣式戰鬥機,作為開發出「木頭奇蹟」蚊式飛機的德哈維蘭的產品,吸血鬼的機身也大量使用了木質膠合板材料。
吸血鬼於1943年9月20日首飛,在德國投降前只來得及生產12架,未投入作戰行動。由於性能較好,該機戰後被30多個國家裝備,其中羅得西亞(現辛巴威)的吸血鬼直到1979年仍在實戰中使用。
12、洛克希德 P-80
飛行中的P-80A
存世P-80A
P-80「射擊星」是美國第一種投入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該機從設計到交付只用了143天,1944年1月8日首飛。
1945年初4架預生產型YP-80A被運到歐洲,其中兩架在義大利執行過有限的偵察任務,但沒有和德國飛機交手。
以二戰時期的標準看,P-80的性能相當不錯。但當該機在朝鮮大量投入實戰後,不敵新銳的米格-15,後來被改用於對地攻擊,該機因翼尖的副油箱被稱為「油挑子」。P-80的變種NT-33在美軍中一直服役到1997年。
13、梅塞施密特 Me 328
Me 328的簡易機體只安裝了滑撬
Do 217與Me 328組合的槲寄生,可見後機身兩側的發動機
現代複製品,發動機在翼下
Me 328是一種一次性的小型飛機,在木質機體外的機翼下和後機身兩側吊掛兩臺或四臺V-1飛彈的脈衝式噴氣發動機。無動力的滑翔機身曾由著名女試飛員漢娜·萊契進行過試飛,動力飛行在1944年中期進行,但脈衝式發動機的強烈振動使機體和人員難以承受,兩架原型機因此墜毀。
Me 328可通過彈射、火箭助推、大型轟炸機牽引和槲寄生組合體的方式起飛,設想的用途包括護航戰鬥機、一次性轟炸機、自殺撞擊機等。但由於發動機問題無法解決,最終還是只能放棄。
Me 328共建造了九架,但沒有一架保存下來。
14、雅克福列夫 雅克-7PVRD
雅克-7PVRD照片
雅克-7PVRD模型封繪
雅克-7R和正常的雅克-7對比
在戰爭中,掛載衝壓發動機以提高現役飛機性能的想法被多次重拾。1942年曾用兩架拉格-3和一架雅克-7UTI進行試驗,但效果不佳。1944年在一架雅克-7B上掛裝兩具自重30千克、推力158千克的DM-4S衝壓發動機,稱為雅克-7PVRD,於3月至12月間進行了試飛。試飛顯示開啟衝壓發動機後時速可提高不到20千米/小時,但油耗驚人,而關閉衝壓發動機後由於額外阻力增大,速度降低很明顯。
雅克福列夫在1942年8月還曾完成一個稱為雅克-7R的設計,去除活塞式發動機,座艙前移,動力為翼下的兩臺衝壓發動機和機尾一臺用於起飛的液體火箭發動機。由於當時無法造出能夠單獨維持飛行的衝壓發動機,這個設計沒有變成現實。
蘇聯人對低速輔助衝壓發動機的興趣一直持續到二戰結束後,1946年還在測試同樣布局的拉-7PVRD。不過隨著渦輪噴氣發動機的成熟,最終還是走上了正常的道路。
好了,今天就這麼多,剩下的敬請期待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