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傳》:讓大禹從歷史迷霧中走出來

2020-12-10 今日速訊

原標題:《大禹傳》:讓大禹從歷史迷霧中走出來

▲李德書

綿陽新聞網訊 從「禹生石紐」到「禹奠山川」,再從「禹建夏朝」到「禹葬會稽」,通過多角度的引述和考證,以17章30萬字的篇幅,生動地介紹了大禹的一生……日前,綿陽學者李德書編著的《大禹傳》出版。該書是「四川歷史名人叢書」之一,專家評價此書,「讓大禹從歷史的迷霧中走了出來」。

撥開歷史迷霧:大禹事跡信而有徵

▲2003年六月初六石紐山禹王廟祭禹

「北川是大禹故裡,保存著大量有關大禹的歷史遺蹟,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於一體。40年前,我首次踏入北川,便對大禹文化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李德書說,從川大中文系畢業後,先後在綿陽文教部門和政府機關工作,立志守護綿陽本地文化遺產。

4000年前,中國曾經發生過一次世界性的大洪災。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堵」洪水為疏導洪水。為了治理洪水,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水13年,大禹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但是,有人卻說中華治水英雄大禹是傳說人物。為此,李德書決定好好研究一番,以事實來證明大禹是歷史人物!從那時起,他利用工餘時間,開啟了大禹歷史文化的研究。

2002年,經過多年的研究,李德書首次提出了「禹羌文化」的學術概念,很快被中科院歷史研究所和四川省社科院認同,並在北川成立了研究機構。李德書認為,依照《史記》的體例,《史記》中《夏本紀》應該是專載夏王朝一代數百年興亡史,但《夏本紀》中記載夏禹治水的事跡為1376字,佔全篇的45.4%;若加上禹的施政事跡,則佔全篇50%以上。也就是說,在專載夏王朝歷史的本紀中,主要突出的是大禹治水的英雄事跡,成為一部歌頌大禹的治水史詩,這在司馬遷撰寫的十二本紀當中是獨一無二的。司馬遷把《禹貢》之文錄入《夏本紀》,也是在突出禹得天下,是為民興利除弊,施政仁慈的結果。

▲北川禹王廣場的大禹雕像

十大歷史名人:大禹位列四川首批之首

新中國成立前,考古滯後及受「疑古派」影響,有人認為大禹是傳說人物。但隨著考古發現的推進,進入21世紀以來,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標誌性成果《夏商周年表》公布:夏朝起於公元前2070年,大禹是夏朝第一個王。隨後啟動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不斷取得新進展:安徽省蚌埠禹會村遺址,距今4100年,證實了古籍中「禹會諸侯於塗山」的記載。2018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公布中華文明探源成果:考古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非神話。這些最新的考古學成果終於驅散了疑古的陰雲和迷霧,讓人們重新認識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先祖聖王大禹。

這些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證明了李德書「大禹就是歷史人物」的觀點。「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是四川啟動最早、影響最廣的一項文化工程。這十位歷史名人,來自政治、文化、科技、藝術等多個領域,他們是四川歷史上名人巨匠的首批傑出代表,其中,大禹位列四川首批十大歷史名人之首。

李德書認為,大禹的重大功績在於發展國家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結束了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

▲北川禹王廟

傾情著書立說:生動介紹大禹的一生

「大禹位列四川首批十大歷史名人之首,天地出版社約我撰寫《大禹傳》。」李德書說,之前有過《禹本紀》,但司馬遷沒有採用,後來就失傳了。傳世的眾多史料中,有關大禹神話傳說的很多,讓人眼花繚亂。

▲李德書撰寫的《大禹傳》

李德書在編著的《大禹傳》時,首先根據《竹書紀年》等古籍和《夏商周年表》,推算出「大禹生平大事年表」,然後按照《竹書紀年》中的時間順序,依據《史記》《尚書》《左傳》等史書中若干大禹的記載,本著大事有依據、小事有情節的原則,編寫大禹一生的主要事跡,刻畫大禹這個血肉豐滿、栩栩如生的上古人物。

▲《大禹傳》新書發布會現場

近日,國內首部《大禹傳》新書發布會在大禹故裡北川舉行。唐代以前,北川境內就建有眾多的大禹廟,每年農曆六月初六大禹誕辰舉行祭祀活動的民間習俗延續至今。在發布會上,專家認為,《大禹傳》兼具史料性、學術性和文學性,把傳說、神話以紀實的筆法進行演繹,對於一代賢君大禹的生平事跡進行了忠實的還原,對於那個時代的社會、民族、經濟、政治等都有極為生動的描繪,「讓大禹從歷史的迷霧中走了出來」。《大禹傳》對於在新時代弘揚公而忘私、艱苦奮鬥的「大禹精神」,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川人的歷史記憶、文化記憶,具有積極的意義。

▲北川新縣城大禹雕像

▲夏氏宗親在北川禹王廣場參加紀念大禹誕辰4145年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田明霞 文/圖 )

相關焦點

  • 大禹的兒子啟為何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考古發掘發現夏朝真相
    對此,史書中是這樣記載的「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舜對此憂心匆匆,趕緊請來中國第一個水利專家鯀去處理,此人採用了「堵」的方式,並沒有解決問題,甚至還讓水患更加嚴重了。舜看了結果之後非常生氣,於是便將鯀殺了。令人詫異的是,在這樣的時刻裡,大禹竟然從鯀的肚子裡爬出來了。
  • 民間故事《大禹降妖》
    水官大帝,也叫暘谷帝君,傳說他是大禹的化身,大禹因為治水有功,被封為了神仙。 這妖怪一出來,便搞得烏雲滾滾,天昏地暗,一時拔樹倒屋,水漲船翻。而且,這妖怪每次出來都要吃人,有時發起野性,張口噴出洪水,淹沒沿江村莊,不知吞噬了多少生靈,弄得周圍百姓無法生存。 後來,這件事情被大禹知道了,他非常生氣,便特地來此降妖。 大禹來到山前,從山上到山下走了一圈,找不到妖精。
  • 大禹歷九州,山海世界中的奇異國度!歷史與神話的分歧!
    大禹想要治水就必須走遍天下,在走遍天下的過程中,大禹也充當了一個遊客,遊歷了整個九州,經歷了九州萬國,可以說是真正的行萬裡路(可能還不止)。從《呂氏春秋》的記載來看,大禹在治水的過程中的確曾經遊歷過許多地方,而這些地方還有不少神話傳說中的國家。大禹治水治理的是九州的洪水,既然大禹在治理洪水週遊天下的時候,遊歷過這些神話傳說中的國家,那我們是否可以猜測,這些神話傳說中的國家曾經存在於九州,或者說,其實現在的華夏並非是完整的九州,而是九州的一部分。
  • 夏朝神話傳說—大禹滅蛟龍
    大禹率領民眾,歷經十三年,不辭辛苦,戰勝洪水災害,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其豐功偉績為世人所傳頌,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大禹治水過程中發生的神話故事。在東海有一條「蛟龍」名叫巫支祁,傳說此龍身長百尺青軀白額,金目雪牙,搖頭晃尾,直達雲霄,並對於舜的帝位垂涎欲滴,在得知舜想將帝位傳給大禹後非常生氣,並多次找舜提出要求,但都被舜拒絕了,對此惡龍懷恨在心。
  • 《禹神傳之王者少年》揭秘少年大禹如何戰勝水神共工
    很多人都聽說過大禹在治水過程中,得到了許多能人神獸給予的幫助,才讓大禹一路斬妖除怪,治水成功。今天就來做個劇透,告訴大家在電影裡有哪些人給予了大禹堅定的支持。 當王城和多數部落被洪水圍困,族人們命懸一線的時刻,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戰勝洪水背後的主謀「水神共工",於是大家提議,讓女嬌、伯益陪同大禹,去尋找傳說中隱居於「盤古聖山」的戰神應龍。
  • 《禹神傳之王者少年》揭秘少年大禹如何戰勝水神共工
    根據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大禹治水」改編的動畫電影《禹神傳之王者少年》8月15日即將上映。很多人都聽說過大禹在治水過程中,得到了許多能人神獸給予的幫助,才讓大禹一路斬妖除怪,治水成功。今天就來做個劇透,告訴大家在電影裡有哪些人給予了大禹堅定的支持。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汶川縣 北川縣舉行大禹誕辰4147周年祭祀...
    舉行特別的華誕慶典大禹是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大景篇 上午9時,在陣陣羌鼓聲中祭祀活動拉開序幕。貢品篇 據歷史記載,大禹生於汶川,歸隱於紹興。大禹是阿壩、四川乃至全國最知名的歷史文化名人之一,更是中華人文聖祖。大禹公而忘私、為民造福的奉獻精神,勇於探索、務實求真的科學精神,艱苦奮鬥、堅韌不拔的創業精神,九州一家、共同發展的民族團結和諧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據了解,當地羌族同胞認為農曆六月初六是大禹誕辰,每年都會自發舉行祭祀活動,以此教育後代要學習大禹精神。
  • 孫悟空是天降靈石,孕育而出,而歷史上的典故,卻和大禹生啟有關
    而且,大禹治水十三年,兢兢業業,三過家門而不入。等到大禹回到家時,他的兒子啟已經十餘歲了。啟到底是不是大禹的兒子,我們先不做討論。而在神話傳說中,啟的出生,則是一個神奇的故事。話說大禹在軒轅山治水時,準備打通一條洩洪的通道。
  • 中國神話歷史中的四大兇神是什麼?最厲害的大禹差點打不過
    在中國神話的歷史中,不只有造化萬物,以天下為己任的正神,還有一些無法無天,興風作浪的兇神。雖然在記載中這些惡神,相繼都被制服,但是他們惡的本身也讓人看來心有餘悸。這君臣二人在人間聯手興風作浪,作法湧起大洪水,相柳更是在人間食人無數,惹怒了治理洪水的大禹,大禹為了治理洪水之禍源,親自出手放逐了共工,沒想到沒有一次性殺掉相柳,而相柳不知悔改,依然作惡,大禹一怒之下將相柳斬殺,沒想到相柳身體流出的血液也是能將一片大地化為沼澤,大禹三次填上沼澤,三次塌陷,最後無奈只能在旁邊,建起眾神之臺,看管這片土地。
  • 大禹的婚姻居然是《山海經》中一隻異獸牽的紅線
    大禹的婚姻居然是《山海經》中一隻異獸牽的紅線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經出現過很多王朝,而在秦始皇建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之前,還存在著更加古老的王朝,比如夏朝,相傳,當初打禹治因為理洪水有功 ,接受帝舜禪讓,繼承部落首領,接著在諸侯的擁戴下,正式即位,建立了夏朝。
  • 汶川縣:6月初6祭大禹
    2010年7月17日(農曆庚寅年六月初六),在大禹出生地:汶川縣綿虒鎮石鈕山下,隨著老釋比高唱起古老的經文,十二個身著祭祀服飾的羊皮鼓舞者緩緩步上祭壇。在大禹的誕辰日:農曆六月初六,汶川人懷著無比感激之心,在首屆中國汶川大禹文化旅遊節上,用羌族傳統的祭祀儀式,緬懷、祈福。9時30分,全縣幹部群眾立祭壇,面向16.1米高的大禹雕像全體肅立,鼓撼雄山,鐘鳴地靜,獻鮮花,頌祭文,行三鞠躬禮,禮成……在綿虒鎮新建的大禹祭壇隆重舉行的大禹誕辰祭祀典禮,標誌著大禹故裡景區正式落成並對遊客開放,也標誌著大禹在這塊出生的土地「重生」。
  • 神編劇:孫悟空是大禹的兒子,而七龍珠是孫悟空的孫子
    《我的情敵是自己》其中有一個片段引起了網友們的討論,因為臺詞一出來,網友們都覺得這編劇的腦洞大得不止一點半點!神編劇:孫悟空是大禹的兒子,而七龍珠神編劇:孫悟空是大禹的兒子孫悟空是大禹的兒子,因為大禹老婆最後是變成瞭望夫石的,而孫悟空也恰好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 山海經:大禹的老婆是九尾狐,她為什麼不吃「人」
    要說這塗山氏真給九尾狐族丟臉,在《山海經》中對九尾狐是這麼記載的:「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說九尾狐長的樣子像狐狸,但擁有九條尾巴,能發出嬰兒般的聲音,喜歡吃人,若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會被蠱惑。
  • 大禹建立的國都究竟在哪裡,在史籍上裡有什麼記載?
    夏王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家天下」模式的王朝,在我國歷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雖然在《史記》等典籍中對於夏王朝的帝王世系有著較為明確的記載,而且有不同版本可以相互印證。但是對於其部分細節依然無從得知,其中最重要的問題便是夏王朝的國都究竟在哪裡。
  • 治水的大禹也有美好的初戀,可惜也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這部動漫以單元劇的形式展現出來,基本上每一個故事都是前半段詼諧幽默,最後又揪心的令人落淚。其中,王權富貴的故事在高潮階段更是成為B站彈幕覆蓋了整個界面的名場面之一。事實上,塗山在我們的神話世界中,也是一個了不起的存在,因為這裡有大禹的初戀。《呂氏春秋·音初篇》說:「禹行水,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於塗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說的就是大禹大概在三十多歲的時候,忙於治水的他邂逅了塗山女,兩人一見鍾情,這也是愛情故事的開始。
  • 塗山大會:大禹定鼎九州、分封天下,建立夏王朝之盛會
    遠古時代,在我國黃河中遊地區有著許多的氏族、部落,他們在發展過程中,佔據著中原地區,逐漸聯合起來組成了一個很大的部落聯盟,這就是被後世稱為的「華夏部落聯盟」。起初,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由陶唐氏部落的酋長堯擔任,堯也就是被後世尊為「三皇五帝」之一的「堯帝」。
  • 閃耀克勞銳,大禹網絡及旗下紅人一舉奪得八項大獎
    第四屆克勞銳中國新媒體峰會現場7大主流平臺數據作支撐,100多個維度指標作基礎保障,綜合克勞銳自有算法及眾多專家評審的意見進行獎項的綜合評定,在這場權威盛典中,大禹網絡成功蟬聯克勞銳「年度最具商業價值MCN」獎項。
  • 大禹三過家門不入,治水有方造福後世,始創夏朝功在千秋萬代
    那個男人,穿著一身青布袍子,背後一隻籮筐,裝著鐵鍬,手擷一隻測水尺,走在中原的名山大川上,偶爾望著初升的朝陽,微微眯上疲倦的雙眼。然後再埋頭前行,治水,是萬千人的努力,也是他一個人的戰爭。大禹檢討父親治水失敗的原因,決定改變治理水患的方法。他與益和后稷一起,召集所有的百姓前來協助。為了更好更有效地治理水患,他不辭辛勞,視察河道,翻山越嶺,測度地形,樹立標杆,規划水道。改變了父親鯀堵截洪水的方式,對河道進行了疏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洪水的大規模泛濫。治理洪水,大禹殫精竭慮,從來不敢懈怠。
  • 石峁遺址亦大禹之刑法官獄神皐陶城堡禁地
    石峁遺址亦大禹之刑法官獄神皐陶城堡禁地倪寄如(退休工人)8月30日央視10的《探索發現/考古進行時》再對石峁遺址釋疑,使人感到對宏大的石峁遺址缺乏史料難於尋找考古訊息,但靜下心來深感只要堅持「創造性轉化
  • 禹城:大禹龍神酒業成功重整 9日正式投產出酒
    (記者 梁民 馬林 許文)1月9日,禹王亭酒投產出酒儀式舉行,標誌著大禹龍神酒業成功實現重整,建廠73年的老企業又重新煥發生機。德州市關工委原常務委員、副秘書長孫嘉祥致辭,他說,在禹城全市上下揚帆徒駭河、邁步十四五新徵程的開局之年,我們迎來了大禹龍神禹王亭酒重獲新生的喜悅時刻,這是禹城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熱切期盼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更是禹王亭酒幹部職工開拓進取的結果,將在禹城發展史上留下閃光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