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幼兒園畢業了,我要感謝很多人。」「哦?那你都需要感謝哪些人呢?」「我要謝謝爸爸媽媽、老師同學、外婆、舅舅等等。」「媽媽,你有想要感謝的人嗎?」小話嘮話鋒一轉,突然問起了我。「我要謝謝你啊,還要感謝我的爸爸媽媽、感謝我的老公、姐姐等所有幫助過我的人。」 「可是你為什麼要謝我呢?」「媽媽謝謝你做了我的兒子,而且做得這麼好,讓我感覺很幸福。」
聽到這話後,兒子突然沉默了,緊緊地抱著我,久久不肯放手,我知道他感動了,只是他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而我說的話,也確實不是在忽悠他,我確實很感激他,因為有了他之後,我才有了明確的人生方向;有了他之後,我才感覺到那麼幸福。
懂得感恩的孩子,人生的路更好走
每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都是最純真的天使,都擁有著這世界上最溫暖、最可愛、最吸引人的面孔,即使從未謀面的成人也會忍不住默默為他豎起大姆指。
玲姐女兒丹丹是一個非常內向的女孩子,平日裡話不多,朋友也不多,她貌不其揚、成績也很普通,有一次玲姐告訴女兒如果第二天自己趕不及來接她的話就自己步行去舅舅家等媽媽,舅舅家離學校就五分鐘的路。
第二天玲姐忙完事情發現孩子放學時間馬上到了,就急匆匆趕去接孩子了,快到學校時發現孩子和同學已經在馬路對面了,因為是下班、放學高峰期,來來往往的車絡繹不絕,以致於她們都無法穿越這條小小的馬路。
終於,一輛最靠路邊的小轎車緩緩停下來了,可是丹丹還沒走兩步,旁邊其他的汽車又呼嘯而過,讓她始終舉步艱難。這時讓所有人都被驚呆了,平日裡內斂害羞、不善表達的丹丹轉過身朝剛停下來的小轎車深深鞠了一躬後,再退回到原來的位置,正是丹丹這個動作使旁邊其他的車慢慢地都停下來了,而且所有的車都等孩子們全部順利通過馬路後才又重新啟動了。
不懂感恩的孩子,相當於「惡魔」在人間
急著回家的人們,在看到丹丹鞠躬的那剎那都被感動了,所以大家都心甘情願地停下回家的腳步讓她先走,懂得感恩就是一種美德,一種可以吸引別人、感染別人的優良美德。可有的父母傾其一生,付出所有,卻也沒能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兩個新聞:
母親耗盡家底,自己省吃儉用,不惜向銀行貸款也要供孩子在日本留學的巨大費用,可是孩子卻因為媽媽實在拿不出錢,而在機場連刺媽媽九刀,此舉何其瘋狂。男子因為向母親索要2萬元還銀行信用卡,母親聲稱沒有,男子便要她向親戚借錢,因此母子發生了口角之爭,在索要不成後,男子當街毆打母親,讓人簡直不敢置信。
兩個極其相似的案例背後站著的是同一款媽媽,在被孩子毆打、行刺之後,兩個媽媽都做出了相同的行為:都沒有怪罪孩子的行為,煞費苦心處處為孩子求情。俗話說的好:「慣子如殺子。」父母們總是寧願默默承受一切,也要極力隱藏生活的艱苦,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只重視物質上的養育,卻忽視了精神上的餵養。
都說「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可是這些擁有高等智商的人居然連動物都不如。父母溺愛孩子,看似真的愛孩子,實則是在一步步將孩子推向犯罪的深淵,也勢必會慢慢「親手」將他送入監獄的大門。
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養出一個感恩的孩子
多少大人喜歡比較孩子,喜歡炫耀自己的孩子有多優秀,但我聽過的最美的一句話是:「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就是養出一個感恩的孩子。」是啊,想要孩子更優秀,先要教會他如何「感恩」,孩子將來才會更有出息。
讓孩子養成隨口說「謝謝」的習慣。不管是父母、還是別人幫助過孩子的時候,都應當讓孩子跟人家說「謝謝」,這是在告訴他任何人都不是理所應當幫助你的,也讓他明白說「謝謝」是做人最基本的禮貌。
讓孩子知道他時刻都在承受著他人的愛。看到過這麼一個故事:媽媽問孩子作業的情況,但孩子卻大發脾氣,讓媽媽傷心難過,並哭了一天,可是當孩子晚上回家時,卻像沒發生過任何事情一樣。
後來,爸爸在紙上寫下了15條媽媽為孩子做過的事情,並讓孩子「打勾確認」(15條太多了,文中就摘取其中的幾條為例):
媽媽給你買衣服沒?
媽媽給你買好吃的沒?
媽媽從小餵你奶沒?
媽媽有沒有送你許多禮物?
媽媽有沒有帶你看電影?
在孩子確定完15條媽媽為她做的事情後,爸爸又問她:「你為媽媽做過什麼呢?」
最後爸爸跟她說,如果她能寫出15條為媽媽做過的有意義的事情,那以後隨便她怎麼對媽媽都行。孩子終於忍不住眼裡的淚水了,主動跑去抱著媽媽,跟媽媽道歉。
作家梁曉聲曾寫到:「愛是雙向的。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孩子對父母的愛,這種愛是不完整的。」所以「愛」要讓孩子知道,只有讓她明白你這樣是因為愛她,才能激發他的愛心,才能激起他潛藏內心的感恩情懷。
父母以身作則。我經常帶孩子去超市、水果店裡買東西的時候,順便都會買點家中老人喜歡吃、能吃的東西,買好後會讓孩子或者跟孩子一起送給爺爺奶奶吃,時間久了後,兒子吃東西的時候經常會這麼說:「這個鹹的給爺爺,那個甜的爺爺不能吃,因為爺爺有糖尿病。」父母的行為,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自然地學習並進行模仿。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的這句話不也正是這個意思嗎?
父母錯誤的「愛」會折斷孩子自由飛翔的羽翼,孩子終究要自己學著長大,父母終將要退場,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孩子的指明燈,而不是他的指揮官或永遠的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