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感恩的孩子,相當於「惡魔」在人間,父母不要將溺愛當成真愛

2020-12-22 哎呀當媽腦瓜疼

「媽媽,幼兒園畢業了,我要感謝很多人。」「哦?那你都需要感謝哪些人呢?」「我要謝謝爸爸媽媽、老師同學、外婆、舅舅等等。」「媽媽,你有想要感謝的人嗎?」小話嘮話鋒一轉,突然問起了我。「我要謝謝你啊,還要感謝我的爸爸媽媽、感謝我的老公、姐姐等所有幫助過我的人。」 「可是你為什麼要謝我呢?」「媽媽謝謝你做了我的兒子,而且做得這麼好,讓我感覺很幸福。」

聽到這話後,兒子突然沉默了,緊緊地抱著我,久久不肯放手,我知道他感動了,只是他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而我說的話,也確實不是在忽悠他,我確實很感激他,因為有了他之後,我才有了明確的人生方向;有了他之後,我才感覺到那麼幸福。

懂得感恩的孩子,人生的路更好走

每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都是最純真的天使,都擁有著這世界上最溫暖、最可愛、最吸引人的面孔,即使從未謀面的成人也會忍不住默默為他豎起大姆指。

玲姐女兒丹丹是一個非常內向的女孩子,平日裡話不多,朋友也不多,她貌不其揚、成績也很普通,有一次玲姐告訴女兒如果第二天自己趕不及來接她的話就自己步行去舅舅家等媽媽,舅舅家離學校就五分鐘的路。

第二天玲姐忙完事情發現孩子放學時間馬上到了,就急匆匆趕去接孩子了,快到學校時發現孩子和同學已經在馬路對面了,因為是下班、放學高峰期,來來往往的車絡繹不絕,以致於她們都無法穿越這條小小的馬路。

終於,一輛最靠路邊的小轎車緩緩停下來了,可是丹丹還沒走兩步,旁邊其他的汽車又呼嘯而過,讓她始終舉步艱難。這時讓所有人都被驚呆了,平日裡內斂害羞、不善表達的丹丹轉過身朝剛停下來的小轎車深深鞠了一躬後,再退回到原來的位置,正是丹丹這個動作使旁邊其他的車慢慢地都停下來了,而且所有的車都等孩子們全部順利通過馬路後才又重新啟動了。

不懂感恩的孩子,相當於「惡魔」在人間

急著回家的人們,在看到丹丹鞠躬的那剎那都被感動了,所以大家都心甘情願地停下回家的腳步讓她先走,懂得感恩就是一種美德,一種可以吸引別人、感染別人的優良美德。可有的父母傾其一生,付出所有,卻也沒能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兩個新聞:

母親耗盡家底,自己省吃儉用,不惜向銀行貸款也要供孩子在日本留學的巨大費用,可是孩子卻因為媽媽實在拿不出錢,而在機場連刺媽媽九刀,此舉何其瘋狂。男子因為向母親索要2萬元還銀行信用卡,母親聲稱沒有,男子便要她向親戚借錢,因此母子發生了口角之爭,在索要不成後,男子當街毆打母親,讓人簡直不敢置信。

兩個極其相似的案例背後站著的是同一款媽媽,在被孩子毆打、行刺之後,兩個媽媽都做出了相同的行為:都沒有怪罪孩子的行為,煞費苦心處處為孩子求情。俗話說的好:「慣子如殺子。」父母們總是寧願默默承受一切,也要極力隱藏生活的艱苦,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只重視物質上的養育,卻忽視了精神上的餵養。

都說「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可是這些擁有高等智商的人居然連動物都不如。父母溺愛孩子,看似真的愛孩子,實則是在一步步將孩子推向犯罪的深淵,也勢必會慢慢「親手」將他送入監獄的大門。

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養出一個感恩的孩子

多少大人喜歡比較孩子,喜歡炫耀自己的孩子有多優秀,但我聽過的最美的一句話是:「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就是養出一個感恩的孩子。」是啊,想要孩子更優秀,先要教會他如何「感恩」,孩子將來才會更有出息。

讓孩子養成隨口說「謝謝」的習慣。不管是父母、還是別人幫助過孩子的時候,都應當讓孩子跟人家說「謝謝」,這是在告訴他任何人都不是理所應當幫助你的,也讓他明白說「謝謝」是做人最基本的禮貌。

讓孩子知道他時刻都在承受著他人的愛。看到過這麼一個故事:媽媽問孩子作業的情況,但孩子卻大發脾氣,讓媽媽傷心難過,並哭了一天,可是當孩子晚上回家時,卻像沒發生過任何事情一樣。

後來,爸爸在紙上寫下了15條媽媽為孩子做過的事情,並讓孩子「打勾確認」(15條太多了,文中就摘取其中的幾條為例)

媽媽給你買衣服沒?

媽媽給你買好吃的沒?

媽媽從小餵你奶沒?

媽媽有沒有送你許多禮物?

媽媽有沒有帶你看電影?

在孩子確定完15條媽媽為她做的事情後,爸爸又問她:「你為媽媽做過什麼呢?」

最後爸爸跟她說,如果她能寫出15條為媽媽做過的有意義的事情,那以後隨便她怎麼對媽媽都行。孩子終於忍不住眼裡的淚水了,主動跑去抱著媽媽,跟媽媽道歉。

作家梁曉聲曾寫到:「愛是雙向的。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孩子對父母的愛,這種愛是不完整的。」所以「愛」要讓孩子知道,只有讓她明白你這樣是因為愛她,才能激發他的愛心,才能激起他潛藏內心的感恩情懷。

父母以身作則。我經常帶孩子去超市、水果店裡買東西的時候,順便都會買點家中老人喜歡吃、能吃的東西,買好後會讓孩子或者跟孩子一起送給爺爺奶奶吃,時間久了後,兒子吃東西的時候經常會這麼說:「這個鹹的給爺爺,那個甜的爺爺不能吃,因為爺爺有糖尿病。」父母的行為,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自然地學習並進行模仿。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的這句話不也正是這個意思嗎?

父母錯誤的「愛」會折斷孩子自由飛翔的羽翼,孩子終究要自己學著長大,父母終將要退場,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孩子的指明燈,而不是他的指揮官或永遠的保護傘。

相關焦點

  • 22歲海歸男殺死父母: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是養出不知感恩的孩子
    8月4日,將親生父母殘忍殺害的黃某陽,將屋內空調溫度調低後,冷靜地準備了多張銀行卡,出逃國外,去了柬埔寨。 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8月20日,警方在柬埔寨一家四星級酒店將這抓獲。 令人心寒的是,殺害了雙親的兒子,被抓時竟然沒有顯露出絲毫畏懼和悔恨。
  • 孩子成為「無用人」,都是溺愛惹得禍,認識3點培養優秀的孩子
    孩子日後的生活條件越來越艱難,但即使是這樣當孩子想要遊戲機時媽媽沒有想著拒絕,直接將自己的一顆腎賣了。 後來的結果我們也能想像到,母親身體不適去世而兒子餓死,這其實就是溺愛帶來的危害。 可能很多家庭的模式沒有到這樣的情境,但是我們也應該了解到:如果不懂得糾正,必然會出現上述的結果。
  • 感恩節:做父母的要學會感恩孩子,中國父母都缺一堂感恩教育課
    他的老師跟我說過,現在的孩子,很少懂得感恩,在家是小公主、小祖宗,在學校也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感恩身邊人的幫助,社會責任感也很差。看起來,感恩教育更應該面向孩子。但我認為,孩子無條件信任父母,不管你給了他什麼,沒有給他什麼,他都會無條件的愛你。
  • 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父母的溺愛成為孩子永久的傷害
    但也因為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百般寵愛。可以用「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來形容」。林老師覺得寵愛沒有錯,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下長大的孩子未來會更加的自信和大方。一旦寵愛過了度,好事也會變成壞事!在雙節那一天,林老師跟朋友逛完街,想買杯飲料解解渴。剛好門口有家奶茶店,人也不多,就決定去這排隊。
  • 小男孩看到媽媽的剖腹產疤痕時強忍眼淚:教會孩子感恩,是為了誰
    網友評論:看到這麼懂感恩的孩子,感覺所遭的罪都值了;有這種孩子,經歷十次剖腹產都願意……也有家長感嘆:這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家的孩子永遠都是一個小「惡魔」。為什麼這些孩子,會把父母的付出當成了理所當然?不但不感恩,回到過頭還開始嫌棄自己的父母。同樣是一個10歲小男孩,拿著自己全部的壓歲錢共8800元,去商場給媽媽買鑽戒。
  • 「孫儷養了我4年,我只想毀了她」,孩子不懂感恩,優秀有什麼用
    他把孫儷對自己的資助當成理所當然,完全不懂得什麼叫感恩。最後上演了這齣農夫與蛇的大戲,真的是讓人感慨人心不足蛇吞象。所以孩子不懂感恩,有他們自身的原因,也有外界的原因。我們不能一概而論把責任推到孩子身上,嘗試改變環境,也許孩子就會有所不同。
  • 三流的父母溺愛孩子,二流父母縱容孩子,而一流父母都在做什麼?
    人民日報曾經發表文章說:「教育好孩子,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學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給孩子裝上什麼硬體,孩子就會擁有怎樣的內核。父母給予孩子什麼教育方式,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一個孩子未來的成就與高度,都與家庭的教育密不可分。
  • 為孩子辛苦付出,媽媽生病連一杯水都不倒,孩子為何不懂心疼人?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莎士比亞曾寫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能噬痛人心。而等到父母在將來的某一天不得不拒絕的時候,這樣拒絕的傷害,將會大過孩子不曾得到過滿足的傷害。所以有時候,孩子不懂得心疼大人,不是父母付出得少,而是付出得過多,讓孩子當成了理所當然。
  • 不懂感恩的孩子有多可怕
    小男孩名字叫盼盼,他爸媽常年在外地打工,前幾年盼盼父母在城裡買了房。讓盼盼奶奶在城裡看著盼盼上學,然後盼盼爸媽又出去打工了。盼盼奶奶為了孫子,離開生活幾十年的老家。每天在城裡給孫子洗衣做飯,接送孫子上學放學。她對孫子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有點私房錢都花在孫子身上。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自己的兒子她也從來沒有這麼上心過。
  • 南懷瑾:溺愛是害,要讓孩子知道人生的艱苦!
    我經常感覺這二十多年在臺灣長大的這些青年們,大學畢業了,乃至研究所也畢業了,這二十多年中,從幼稚園一直到研究所,連一步路都不要走。在這麼好的環境中長大,學位是拿到了,但因為太幸福了,人就完蛋了,除了能念些書,又能夠做些什麼呢?人情世故不懂。 真正要成大功、立大業、做大事的人,一定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
  • 震驚:飯桌上發生的那一幕,看過之後,你還溺愛孩子嗎?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可是有的父母卻分不清什麼真正的愛,什麼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庭裡有沒有溺愛。有一位專門從事蝴蝶研究的生物學家,在研究蝴蝶從蛹中掙扎出來的實驗,發現其艱難程度令人憐憫。
  • 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就像被折斷翅膀的雄鷹,永遠無法展翅飛翔
    但若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極盡溺愛之事,這對孩子來說,不是愛,而是拉著他不斷下沉的枷鎖。在父母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容易變成惹是生非的熊孩子。⑤孩子無法具備長遠的眼光如果父母一直溺愛孩子,將孩子放在身邊,孩子想做的事情都替孩子去做,孩子想要的東西都替孩子去拿,讓孩子成為一隻被折斷翅膀的鳥,只要一直呆在父母身邊受盡寵愛地長大就好了。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無法具備長遠的眼光和更加開闊的眼界。
  • 佟麗婭遭4歲兒子「嫌棄」:感恩的孩子,是父母生命裡的光
    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孩子對父母的愛,這種愛是不完整的。父母養育孩子,子女尊敬父母,愛是人間共同的情懷和關愛。」 父母最大不凡,便是養出感恩的孩子。 父母最大的悲哀,便是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那些不懂感恩的孩子,哪一個不是在父母親手操縱下,慢慢滋生出來的毒瘤。
  • 辛苦養大的孩子,卻成了白眼狼,只怪父母用了「養狼」的教育方式
    其實在這位媽媽的講述當中,我也大體聽出了其中的問題,媽媽是一個非常負責的人,對於孩子的照顧是無可挑剔的,但是對孩子的愛是溺愛。平時不僅嬌生慣養孩子,而且在平時的教育當中,並不教孩子要學會感恩。所以孩子只是理所當然的索取,卻並不知道該如何付出。
  • 心理學:孩子不懂感恩?自己心裡沒點數麼?想到父母,就充滿恨意
    59歲的馬某自幼喪父,母親改嫁後將12歲的他丟給了叔父撫養。接連失去雙親的愛,讓他在心埋下了怨恨的種子。被拋棄的時候多絕望,將來就有多怨恨。孩子的品性都是父母通過點點滴滴的小事調教來的。不要和父母的不認可糾纏,分清什麼是父母的事情,什麼是自己的事情。父母不認可我是父母的事情,我做我該做的事情,過我想過的生活,我也依然可以對父母好,帶父母出去玩,送父母禮物,關心他們等,但是不表示我的內在要和父母糾纏在一起。要為自己而活,而不要為了父母的認可而活。
  • 孩子要體諒父母的辛苦,感恩父母
    然而,在這樣日復一日的說教中,原本還能想到父母辛苦的孩子,漸漸變得麻木,對於父母的一切付出都習以為常。作為父母,對於孩子的愛當然是不求回報的,但是為了孩子的成長考慮,父母最好不要把這顆不求回報的心完全展示給孩子看。否則,孩子就會無視父母的付出,也根本不會主動體諒父母的辛苦,更不會感恩父母。
  • 溺愛之下多半都是「白眼狼」,父母不放手,孩子很難凌空展翅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一生衣食無憂,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即使不吃不喝,也要為孩子付出一切。 但是,沒有底線和原則的愛,會讓父母失去自我,把孩子培養成為沒心沒肺的"白眼狼"。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一溺愛對待兒童,只會造成兒童的不誠實、虛偽和自私自利。" 老嚴夫婦的結局令人同情,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結局也是自己造成的。
  • 孩子狂妄怎麼辦?可能是父母過於溺愛,良好的引導很是重要
    不過很多父母都表示好奇,為什麼孩子會變得這麼狂妄呢?其實都是有著其中的原因存在的。 2.父母溺愛 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平常父母太過於溺愛自己的孩子,導致孩子會忽略別人的感受,或者是覺得別人是不如自己的。
  • 3種典型的溺愛做法,易導致孩子性格缺陷,家長別再這樣做了!
    文:超媽法國教育家盧梭說:「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為人父母都愛孩子,但寵愛不是溺愛。要知道,當過度的愛變成溺愛,很有可能會「坑」了孩子一生。莎士比亞說:「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能噬痛人心。」被溺愛的孩子,不懂得感恩;不懂得感恩的孩子,走不長遠。為人父母要記住,在家中,每個人都沒有什麼特殊的,因為每一個家庭成員從人格上都應該是平等的。
  • 2020感恩父母的勵志經典句子,朋友圈分享給朋友們的感恩說說
    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她將照耀我人生的旅途。5. 學會感恩,孝敬父母。感謝父母,因為父母給予了我生命,使我來到了人間,長大成人,走自己的路。對父母的感恩不僅在母親節、父親節的那一天,感恩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送一枝花,泡一杯茶,幫母親做家務,洗一次碗,拖一次地,洗一次腳,捶一次背,打一個電話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