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塔利班和解:想當年,我們曾在阿富汗一起反蘇聯

2021-01-15 圖文觀世界

阿富汗有句諺語:「不要攔下別人的驢」,意在勸人不要多管閒事。然而綜觀整段阿富汗近代史,其骨皮皆烙滿列強幹預的印記。

這些列強滿懷雄心而來,意欲改變阿富汗的政治圖景,卻都躲不過帝國墳場的詛咒,紛紛陷入進退不得的內戰泥淖,最後只好認賠殺出。如此窘境,前有英國與蘇聯涉足,今則有美國掙扎其中。

自70年代以來,美國在阿富汗扶植聖戰勢力,促成塔利班的崛起,以及極端勢力擴散;911事件後雙方交惡,美軍也於當年入侵阿富汗,雙方纏鬥19年,卻都沒能消滅對方。隨著川普(Donald Trump)近來拋出籤署和平協議的計劃,這段塵封的往事也逐漸浮上檯面。

美國何以介入阿富汗

說到美國對阿富汗的執著,還得從冷戰的對峙談起。當年美蘇競擴勢力範圍,美國為防堵共產勢力進入南亞與波斯灣,遂擇定阿富汗做為反蘇前線,不僅總統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親自於1959年12月飛到此處,進行國事訪問;美國政府也啟動了金援計劃-從1950年代至1978年親蘇聯政變為止,美國共對阿富汗政府提供超過5億美元的貸款、贈款與農產品,用以協助當地發展,提升治理能力。

然而當時的中亞還算蘇聯後花園,美國如此大動作介入,自會令蘇聯芒刺在背,轉而強化反擊力道。於是在1965年,蘇聯於阿富汗成立阿富汗人民民主黨(PDPA),並策動其於1978年發動薩烏爾革命(Saur Revolution),成立社會主義政權,改國號為阿富汗民主共和國。然而,蘇聯對於遙控傀儡政權還是不安心,乾脆直接在1979年把坦克開到首都喀布爾(Kabul)街頭,正式入侵阿富汗。

事情發展至今,美國此前的投資可謂盡皆東流。但其不願放棄,於是也同蘇聯有樣學樣,在當地扶植代理勢力。然而這次,美國看上了一種極為特殊的群體-反叛的伊斯蘭聖戰者組織。當年蘇聯在阿富汗主打共產主義,也推行世俗化教育與土改,導致許多宗教領袖瞬間沒了話語權及土地;此外新上任的社會主義當局領導人為穩下時局動蕩,遂開始對前朝遺老進行大清洗,當中自然包含許多保守派宗教領袖。新仇舊恨加起來,逼出一群誓言與蘇聯不共戴天的宗教民兵,正好給了美國見縫插針的機會。

於是自1979年始,美國中情局便啟用颶風行動(Operation Cyclone),資助當地聖戰士,以擾亂蘇聯統治。其先是在1979年投入了69萬美元,又在1980年代追加至每年3000萬美元,更在1987年將金額提高至每年6.3億美元。最後蘇聯於1989年狼狽撤軍,阿富汗爆發內戰,美國仍持續金援聖戰士至1992年,可謂中情局有史以來時間最長、資金最多的秘密計劃。

然而這份計劃光憑美國也無法成事。所謂冷戰,並非只是美蘇對峙,還有盟友的選邊與效忠。颶風行動中,美國出了大部分的金錢經費,也規劃了整體的訓練教程、宗教教材及作戰計劃,但真正執行作戰訓練的卻是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ISI),一來巴基斯坦與美交好,二來其也不願蘇聯勢力南侵,故而提供場地與專業訓練人員。自1979至1992年,巴基斯坦共培訓超過10萬名聖戰士,成員中既有阿富汗人,也包含不少阿拉伯人與巴基斯坦人,其正好透過鬆散的巴阿邊境管制,源源不絕地湧向中亞戰場。

除巴基斯坦外,其他國家也身涉其中。身懷石油巨款的沙特慷慨解囊,投注了不少資金;英國的秘密情報局(M16)也協助派遣特種部隊的軍訓教官;中國則因中蘇交惡之故,選擇站到了美國這邊,透過新疆向阿富汗輸出軍火與烏茲別克族的戰鬥人員,以換取美國的新式軍火,好抵禦蘇聯勢力。

然而這項計劃最終雖趕走蘇聯,卻為阿富汗留下永久的後遺症-伊斯蘭極端勢力坐大,最後間接導致塔利班崛起;而這些過程中受美動員的「盟友們」,唯有英國遙居海外不受影響,其他例如沙特、巴基斯坦乃至中國,皆在一定程度上受極端伊斯蘭勢力反嗜,形成內政與外交上的宗教治理危機。而美國自己,則在與塔利班的纏鬥中,深陷戰事泥淖而不可自拔。

既是恩人也是仇人

1989年蘇聯自阿富汗撤軍後,各地軍閥群起圍攻中央,導致社會主義政權在1992年垮臺。然而和平卻沒有到來,軍閥們雖組成聯合政府,卻內部派系糾紛不斷,結果最後反把大好江山拱手送塔利班。

而說起塔利班,真可謂由美國一手催生。1994年,在阿富汗東南部的坎大哈省(Kandahar),有位出自霍塔克(Hotak)部落的底層普什圖人-奧馬爾(Mohammed Omar),其對於蘇聯撤出後的軍閥亂政、政治腐敗、世俗統治大感不滿,遂憑自己身為宗教學者的號召力,創立了宗教武裝集團。結果短短幾個月內,便吸引到上萬名難民與聖戰士加入,其核心幹部皆曾參與美國颶風行動,自然將當年在巴基斯坦受訓那套移植進來。這對草創的塔利班而言,簡直如魚得水。

舉例來說,當年塔利班用以培訓兒童的暴力教科書,便是美國之前送至巴基斯坦的教材,書中儘是揀選過的好戰伊斯蘭教義、聖戰思想、武器使用說明與士兵圖像,意在培養孩童的反蘇聯、反現代化意識形態。在軍事優勢與意識形態雙邊加持下,塔利班逐漸由一盤散沙,脫變為一支令人聞風色變的勁旅。

其於1994年建立組織,卻已在1995年就佔領阿富汗31省中的16省,更於1996年攻入喀布爾,宣告成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原先的中央政府則被驅趕至東北,組成所謂軍閥們的「北方聯盟」。但即便僅剩彈丸之地,軍閥們仍不願槍口對外,而是繼續內鬥,結果就是塔利班幾乎併吞了90%的阿富汗。

在此期間,國際雖承認羸弱的北方聯盟為唯一合法政府,但塔利班無疑是阿富汗的實質統治者,其於各地實施極為嚴厲的伊斯蘭法,要求婦女穿戴全罩式蒙面罩袍(Burqa),並極力打壓女權、禁止婦女接受教育。除此之外,由於塔利班成員多為普什圖人,故其執政後屢屢迫害諸如烏茲別克、哈札拉人等少數民族,更下令炸毀巴米揚大佛,種種反人道、反文化的行徑,實令國際反感至極。

然而美國對此反而睜隻眼閉隻眼,原因在於,其選擇了雙邊押寶,既支持軍閥、又因害怕軍閥坐大失控而暗助塔利班,雙方的曖昧關係總共持續5年,這才有了一面倒地翻轉。2011年,美國遭受911恐怖攻擊,布希政府以塔利班窩藏元兇賓拉登(Osama bin Laden)為由,率軍進攻阿富汗。雖說其成功推翻塔利班政權,並扶植了新過渡政府,卻也從此駐軍阿富汗,步上當年的蘇聯後塵,鎮日與聖戰勢力交火,造成無數軍民傷亡。

對塔利班而言,美國既是促其崛起的恩人,也是將其拉下神壇的仇人。如今其雖退守至阿富汗南部,卻仍統治全國4%的領土,行動力更擴及其餘66%的區域。在如今阿富汗的3000萬人口中,就有高達1500萬的人口是生活在受塔利班定期恐攻的區域中。倘若此次美塔真能籤成和平協議,美國成功撤軍,僅憑現今羸弱的中央政府,恐怕很難遏止塔利班的再起。

底層失語的悲哀

阿富汗的悲劇在於,地緣戰略位置註定此處將不斷易主,但底層人民的民族、信仰、意識形態、經濟利益、苦難意識分野卻過於駁雜,導致任何崛起的內外勢力都難以代表整體,故而總有一群人,要被迫當成為失語的一塊。

以塔利班為例,除了聖戰思想外,其也代表一定程度的民族主義與階級要求。阿富汗是個多民族國家,普什圖人雖佔了38%-42%的人口多數,卻算不上具政經優勢的主體民族,坎大哈省當地又多為貧窮的普什圖部落。而在當年軍閥混戰的亂局下,早期的坎大哈剛好沒有任何代表性武裝,因此只能被各路軍閥輪流劫掠,處境艱辛;故以普什圖為多數的塔利班宣布起事後,當地人多視其為揭竿英雄,拯萬民於水火。

此外塔利班的統治雖殘酷,但其嚴刑峻法也確實阻絕了某些陋習。例如阿富汗的軍閥、財主普遍有強迫弱勢男孩成為性奴隸的孌童(Bacha Bazi)傳統;而塔利班強力取締此事,自然受到許多底層人民擁戴。然而其對女性與少數民族的殘害,卻又如此真實。

對阿富汗這塊淌血大地而言,美國與塔利班其實扮演了類似的角色。美國作為最現代化的國家,卻為了達到自身戰略目的,將反現代化思想灌輸給阿富汗的下一代,以解放社會主義暴政為名,成為另一種形式上的壓迫者,又在雙方翻臉後,舉兵入侵;塔利班則要求普什圖民族主義、宗教復興、反軍閥暴政,雖確實解放了某些受迫群眾,卻也手染鮮血、屠戮無數。

如今美國萌生退意,塔利班則摩拳擦掌;但未來的阿富汗,即便少了美塔鬥爭,人民的失語仍要持續,苦難的日子,仍要在都市與山谷間,無盡的徘徊。

相關焦點

  • 美想「逃離」阿富汗?外國學者:塔利班會把美國拖在「帝國墳墓」
    美國在阿的軍事行動已造成2300名美軍士兵死亡,更導致30多萬阿富汗平民傷亡。「美國與塔利班打了近20年,又將阿富汗交還給塔利班。」在這樣一片國際輿論中,很多人想起「阿富汗是帝國的墳墓」這句老話。美國是真想「逃離」阿富汗?還是只是暫時累了,厭倦了?阿富汗的地緣政治重要性還在,塔利班還在,美國謀求全球霸權的目標也還在。就像一場未完的足球賽,美國註定要被拖進下半場。
  • 「擊垮」蘇聯,美國18年「打不死」!塔利班為何來中國商談和平?
    以巴基斯坦和沙特為代理人,美國實際上間接支持了阿富汗的塔利班運動:不僅在塔利班崛起之初就派駐巴大使親自接見其代表,還積極促成了阿富汗武器禁運草案,阻斷「北方聯盟」的軍援補給。說起這個「北方聯盟」,它正是為反塔利班而形成。當時塔利班勢力的迅速壯大,引起了阿富汗內戰各方的警惕。
  • 911恐攻19周年阿富汗與塔利班首度和談!蓬佩奧出席開幕式
    文/中央社 歷經數個月的延宕,阿富汗政府與民兵組織塔利班(Taliban)的首次和平談判將於今天在波斯灣國家卡達首都杜哈登場。
  • 19年阿富汗戰爭結束?為何美國只與塔利班籤協議,卻拋棄阿政府?
    為何美國把阿富汗政府拋在一邊,只與塔利班談判和籤協議呢?局勢而定關於美國只與塔利班談判和籤協議,這是美國與塔利班之間的事,而且有許多因素而定。首先,我們從阿富汗局勢看,塔利班已經佔據了阿富汗大部分領土,而阿富汗政府只佔據北部一小部分。
  • 阿富汗戰爭19年後,美國人快要走了,俄羅斯能否重返阿富汗?
    美國式阿富汗戰爭將結束,俄羅斯能否捲土重來,主導阿富汗局勢?2001年,美國「9.11」事件發生後,美國總統小布希曾向阿富汗塔利班交出賓·拉登,但遭到塔利班的拒絕,於是小布希下令出兵阿富汗,一場「美國式」阿富汗戰爭開打了。在美國眼裡,阿富汗很窮,國家人口少,而且比美國德州還要小。
  • 阿富汗塔利班為何如此強悍,打了19年,最後還能把美國「逼和」?
    但阿富汗戰爭打了19年,也只有川老頭以商人的角度決定撤軍,想結束這場傷亡巨大的戰爭。美國人想不明白,美式阿富汗戰爭,在諸多盟友的支持下,而且美軍有十幾萬人,居然擺不平的一個不到3千萬人口,面積不如德州的最貧窮小國?
  • 俄羅斯懸賞塔利班獵殺美軍?普京特使:美國想為自己的失敗找理由
    近日,自美國媒體爆出俄羅斯懸賞阿富汗塔利班武裝力量獵殺美國為首的西方佔領軍軍人的新聞後,事件撲朔迷離。美國《華盛頓郵報》做了一個跟進報導,試圖回答幾個關鍵問題。美國情報評估顯示,由於俄羅斯懸賞並向塔利班民兵支付賞金,數名美國軍人在阿富汗被殺。俄羅斯官員強烈否認了這些指控。但莫斯科一直公開表示要與塔利班建立聯繫,以阻止伊斯蘭國在阿富汗和中亞地區的發展。
  • 俄羅斯默許,精確打擊,美國戰勝阿富汗塔利班卻陷入戰爭泥潭
    阿富汗被譽為打不死的小強,帝國的墳墓,從亞歷山大帝國、突厥王朝、阿拉伯帝國蒙古汗國,莫臥兒帝國等等歷史上著名的大帝國 ,其鼎盛時期都未徹底徵服過阿富汗,而在近現代,阿富汗拖垮了日不落帝國,拖垮了蘇聯,又將美國拖入戰爭泥潭。
  • 深度:曾是塔利班死對頭,俄羅斯怎樣成功地收買了他們和美國作對?
    尼科爾森將軍一年後說:「曾經有人把武器帶到這個總部,然後阿富汗領導人告訴我們說,『這是俄羅斯人給塔利班的。』我們知道俄羅斯參與其中。」 塔利班士兵 最近披露的一份美國情報評估顯示,俄羅斯曾通過給賞金的方式讓塔利班襲擊美國和聯軍部隊,這令華盛頓的政治領導人感到震驚,也給有關阿富汗未來的審議增添了一劑冷戰式的強心劑
  • 美帝與塔利班籤署和平協議,阿富汗又打跑了一個強大帝國,但和平真...
    從古至今,無論是古代的巨頭亞洲帝國例如波斯、大月氏,還是近現代的世界大國美蘇英,都想霸佔這塊地盤,阿富汗是兵家必爭之地。多年的大國入侵和滋生的恐怖主義,使阿富汗成為世界上最落後的國家之一。 沒想到的是,上世紀的五十年代的阿富汗,國泰民安、經濟發達、開放包容,號稱「小瑞士」,今昔對比,一天一地。
  • 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下月恢復和談
    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下月恢復和談楊舒怡阿富汗官員14日說,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定於明年1月早些時候恢復和平談判。一名負責與塔利班溝通聯絡事宜的阿富汗政府高級官員向媒體記者披露上述消息。多名阿富汗政府談判代表確認,他們下月將從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啟程前往卡達首都多哈參加談判。面對媒體詢問,塔利班尚未作出回應。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9月12日在多哈開始和平談判,因分歧眾多而推進緩慢。
  • 阿富汗前總統拉巴尼之死
    由於生存環境惡劣,30多年的內戰銷磨了阿富汗多少英雄好漢,當年叱吒風雲的一世之雄或死或生,但很難始終保持在阿富汗政治舞臺中心,更難持久保持良好的名譽,惟獨拉巴尼,雖在第一次總統任期內受到濫施暴力的指責,卻大體上保持了令人尊敬的聲望。
  • 副省長剛死,阿富汗軍事基地就遭襲13人死亡,還想開戰?
    畢竟這位美國總統已經下令從阿富汗全面撤軍,留下這個國家的安全部隊根本無力對付塔利班武裝,現在不但副省長沒了,如今又死了13個人,已經歷經數十年戰火的阿富汗,難道還想繼續開戰嗎?圖為阿富汗士兵阿富汗被譽為帝國墳場,因為這樣一個不起眼的中亞小國,卻先後擊敗了英國、蘇聯與美國等超級大國,自從911事件發生之後,美國開始打著反恐的名義進入阿富汗,並且在這個國家建立起了軍事基地
  • 美國和蘇聯這麼強,為什麼都打不下一個小小的阿富汗
    其實不光是美國和蘇聯都在阿富汗栽了跟頭,從古至今,許多帝國都在阿富汗吃過虧,甚至有的帝王都命喪於此。所以又有人把阿富汗稱作「帝國的墳場"。為什麼會這樣呢?有以下原因。公元前329年亞歷山大統治阿富汗,亞歷山大死後阿富汗地區又轉屬塞琉古王朝。後來遊牧民族嚈噠人進入了阿富汗,嚈噠人是白人的一支,俗稱「白波斯」,特別能打戰,公元五世紀初西遷,曾擊敗了波斯薩珊王朝,殺了薩珊王朝的皇帝,是一個令人生畏的強族。總之,阿富汗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從古以來就民風彪悍,四處遊牧,決定了誰去阿富汗都討不了好。
  • 美國本土大亂,反攻時機已到來,塔利班撕毀協議徹底爆發
    今年二月份,美國和塔利班代表在卡達舉行了所謂的「和平談判」,雙方還籤訂了一份和平協議。根據這個協議,美國及其領導的北約聯軍需要在14個月內撤出阿富汗。同時,阿富汗政府軍逐步釋放被關押的幾千名塔利班武裝分子。塔利班則承諾不再發動軍事攻擊。
  • 從美國和蘇聯對阿富汗的戰爭中,了解阿富汗為何難於被統治?
    問題是如果蘇聯能保持國際主義,階級認同大於民族認同,甚至創造出來了蘇維埃族,那蘇聯還需要打阿富汗嗎?那冷戰勝利的就是蘇聯了。民族的劣根自私性是深深刻印在民族基因裡的東西,民族基因反而是後天形成的結果,但這反而比先天基因更加根深蒂固,在民族自私基因前面,所有的國際主義都只能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幌子,因為最終核心還是本位主義。
  • 地球局|美國6年前的老藥方,怎麼在阿富汗不靈了?
    對美國來說,一個政治穩定的阿富汗對美國逐漸減少駐軍的戰略大方向十分有利,而且反恐戰並未結束,遏制塔利班還是一個重要任務。對加尼和阿卜杜拉來說,克裡代表美國介入斡旋,姿態上顯得比較中立,且雙方都不想得罪美國。因而,折中方案被雙方接受,成功化解了阿富汗第一次政治危機,大家皆大歡喜。
  • 炸死多名婦女兒童,阿富汗空襲再惹禍,美國與塔利班停戰全面破裂
    阿富汗平民遭到空襲攜帶屍體的遇難者親屬曾試圖靠近阿富汗該省長辦公室,但阿富汗安全部隊不允許他們這樣做。阿富汗政府當局尚未對此事件發表評論。此前美國與塔利班在多哈籤署協議美國報告說,在阿富汗政府缺席的情況下,美國於2月29日在卡達首都多哈籤署了初步和平協議之後,傷亡人數並沒有下降。
  • 美國人深陷在阿富汗舉步維艱,那麼美國在阿富汗究竟在打什麼?
    阿富汗被稱為「帝國墳場」,200年前,英國人折戟阿富汗。30年前蘇聯敗走喀布爾,現如今美國人深陷在這片「帝國墳場」裡,舉步維艱,那麼美國在阿富汗到底在打什麼呢。2001年9月11日,美國四架民航客機在劫機者的挾持撞向美國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造成近三千人遇難,經濟損失高達數千億美元。
  • 從阿富汗戰爭來了解,美國為何總是陷入戰爭泥潭?
    2001年的「9·11」事件成為了美國人記憶中的一次巨大的陰影,這是美國真正獨立以來,本地第一次遭到外部勢力的襲擊,性質上其實比「珍珠港事件」還要惡劣,於是美國高舉「復仇」大棒,聯合北約盟友向恐怖組織宣戰,並且要求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交出以賓·拉登等蓋達組織高層人物,因為美國人認為是蓋達組織籌劃了這一次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