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無休無止的噩夢!和一個有家暴傾向的人生活有多可怕?

2020-12-16 夏羽墨

今天,#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登上了微博熱搜。在繼各種家庭暴力的事件登上熱搜後,這個令人期盼已久的科普貼終於出現了。

其實,家庭暴力,一直以來都是存在的。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每年遭受家庭暴力而尋求法律援助的女性多達幾百萬人,這其中還不包括那些在家庭暴力中選擇忍氣吞聲的女性,更可悲的人,一些女性在委曲求全下,成了家庭暴力的犧牲品。

前陣子備受人關注的#不孕女子被虐致死#的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家庭暴力事件。23歲方某洋因為不能生育,被公公、婆婆,以及自己的丈夫虐待致死。

一位村民稱:他曾親眼目睹受害女子被其丈夫當街拳打腳踹,當時附近村民看不下去,差點上去揍他,此後不久,女子被虐待致死。受害者方某洋的家人回憶,在方某洋去世的前一段時間曾偷過丈夫的手機打電話向家裡求助。可惜,還是沒有能夠挽救她的生命。

方某洋被公公婆婆、丈夫虐待致死後,法院一審裁定三人構成虐待罪,判處2至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和緩刑。

不禁令人感嘆,家暴致死還只是虐待罪,判處只有2~3年的有期徒刑,並且是緩刑。犯罪成本如此之低,讓家暴之人毫無畏懼之心。在家庭的範疇內,法律對於弱者的保護還遠遠不夠。所以,身處弱勢的一方,務必要以清醒的頭腦,敏銳的雙眼,早早識別出具有家暴傾向的人,並及時遠離,免受傷害。

央視新聞發布具有家暴傾向人的三種特徵:

1、控制欲望特別強,總想控制你的生活,老是說「你必須這樣」;

2、具有強烈的猜忌性,甚至懷疑你和誰打電話;

3、動不動就發脾氣摔東西,可能沒結婚時不敢打你,就摔杯子、打寵物。

說到有家暴傾向的人,安嘉和絕對是「家暴男的代言人」。2002年播出的反映家庭暴力的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馮遠徵老師在劇中飾演的安嘉和,他猙獰的面孔,惡毒的話語,至今仍是讓人感到瑟瑟發抖的「童年陰影」。

在婚前的安嘉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男人,剛結婚的時候,對新婚的妻子梅湘南也是呵護有加。他的改變,是從當年強暴妻子的罪犯越獄再次綁架妻子梅湘南開始的,也是那個時候,憤怒的他第一次動手打了妻子梅湘南。

第一次打完妻子的安嘉和十分後悔,並且用十分誠懇的態度向梅湘南道歉。內心善良的梅湘南選擇原諒他,也正是這一次的原諒,致使了她之後無休無止地被虐噩夢。

安嘉和變得越來越多疑,變得越來越暴力,哪怕妻子和鄰居男人說一句話,也會激起他暴戾的本性,開始對妻子梅湘南大打出手。每當安嘉和想起妻子和罪犯之間的事情時,就會變得暴躁,接著就是一頓對妻子的大打出手。

電視劇中的安嘉和讓所有女性看到了,嫁給了一個有暴力傾向的人有多麼得可怕!嫁給這樣的一個男人,會讓女人的身心俱受摧殘。

由於男女力量的懸殊,我們每說到家暴,人們想到的受害者多是女性。其實,其實,時至今日,家暴的受害者不僅僅是女性,男性也可能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北師大一份報告顯示:男性自認為遭受家暴的比例(66.1%)比女性(64.2%)更甚,尤其是心理暴力。

所以,不管是女人,還是男人,在婚前一定要好好識別,遠離具有家暴傾向的人。

1、 觀察他的情緒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我們看待一個人,不是看他情緒平穩時能夠有多好,而是看他情緒失控時能夠有多遭。當你看到了一個人情緒最糟糕的點,你多半就能夠判斷這個人的秉性了。

如果一個人情緒低落,受到嚴重刺激時,會努力控制自己,不去影響別人,更不會去傷害別人,那麼這個人便不會有暴力傾向。相反的,當一個人情緒不穩定的時候,他會試圖去摔東西,去敲打身邊的寵物,說惡語去傷害別人,那麼這樣的人請遠離,婚後多半是一個具有家暴傾向的人。

2、 觀察他的三觀

一個人的三觀,決定了一個人的做事風格。當一個人的認識裡知道不能傷害別人,他就會時刻注意,不讓自己的言行對他人造成影響。然而,當一個人三觀扭曲,肆意妄為,並且覺得傷害他人是無所謂的事情,這樣的人多半是有暴力傾向的。

3、 觀察他的成長環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很多罪犯從小就會犯罪,這和他們的成長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一個人的原生家庭,一個人的學習環境,一個人身邊的朋友等等,都會影響到這個人的言行和思想。所以,想要了解一個人,就要多多了解他的成長環境,從而判斷他的成長是否是健康的,是否會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

4、 聽聽親屬的建議

對陷入愛河的男女而言,對方的缺點也是優點。更何況,現在有許多人過於相信愛情的力量,或者說盲目相信自己的影響力。很多人明知道喜歡的人是有暴力傾向的,但卻仍會堅信對方會被愛感化,會為了自己而改變。或許會有,但真的是寥寥無幾,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可能會有一時的改變,但誰也無法保證一生。所以,請不要用自己的一生作為賭注。

當身邊的人都覺得那個人有問題,不建議你們在一起的時候,請務必聽信,因為他們是真心對你好的,尤其是自己的父母。

今日互動:你覺得還有哪些識別有家暴傾向人的方法?

相關焦點

  • 面對有家暴傾向的男人,女人該如何選擇?
    這種性格的形成與小時候心理所受的創傷有一定關係。如果小孩子心理的改變沒有得到家長及時的注意或者做心理疏導,很可能就會在心靈上造成陰影,繼而影響成年以後的婚姻生活。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有家暴傾向的男人他們的父親同樣具有家暴傾向的原因所在。
  • 家暴男婚前溫順,前後的反差特別大,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
    最近國際反對家庭暴力日,反對家暴的主題一直在不斷升溫。那麼怎樣辨別有家暴傾向的人?受傷時怎樣報警是最有效的?筆者就此問題請教了相關心理專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眾所周知,暴力是一種很壞的負能量,社會學家們認為,一個孩子如果生活在一個充滿暴力的世界裡,很小的時候就會失去安全感。這類人長大後,身上也會多帶點暴力傾向,但也不例外,如今社會提倡的是文明講禮貌,暴力會傷害人的人際關係,如果和這樣的人發生衝突,就會傷害人的身。
  • 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
    近期,短跑名將張培萌妻子、主持人漠寒稱自己長期遭張培萌家暴引關注。11月8日,漠寒接受媒體採訪稱,張培萌施暴後會非常用力地道歉,自己也會選擇原諒,現在自己已經放下了感情,只想女兒快點回家。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電視劇中,馮遠徵飾演的安嘉和也是家暴,他並非天生就是一個壞人。他對弟弟關心備至。對所愛的人,溫柔體貼。努力上進,年紀輕輕便成為當地有名的外科醫生。他最初家暴,源於前妻的外遇,對於一心憧憬溫暖幸福的家庭生活的他來說,無疑致命一擊。這個打擊不便跟外人說,壓抑的情緒通過暴力宣洩,加上前妻的軟弱,使得他變本加厲。
  • 有家暴傾向的人具有這些特徵
    電視劇播出後,一些家暴受害者勇敢地站了出來。曾有觀眾致電馮遠徵,表示正是因為這部電視劇,結婚4年的姐姐才向家人坦白,自己就是一個「梅湘南」。在此之前,姐姐和姐夫每周都回家和父母團聚,家人從未發現姐夫有這樣的暴行。
  • 判斷一個男人有沒有家暴傾向,不妨留心這些方面的細節,一目了然
    對於女人來說,比起談戀愛遇到渣男更可怕的,莫過於婚後遭遇到男人的暴力對待。曾經有個女讀者跟我留言,她跟我說,老公一直都存在暴力傾向,在家裡稍微遇到點不順心的事,就瘋狂地對她拳打腳踢。聽了她的故事以後,其實我的內心久久都不能平息。
  • 警惕你身邊的「安嘉和」!專家教你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
    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遭到傷害時如何報警最有效?視頻 | 馮遠徵談家暴全世界家暴受害者中80%是女性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家暴的受害者一般是女性,但實際上,家庭暴力發生於有血緣、婚姻、收養關係以及生活在一起的各種家庭成員之間,
  • 有家暴傾向的人有哪些潛在特徵?遇見家暴又該採取什麼措施?
    有家暴傾向的人有哪些潛在特徵?遇見家暴又該採取什麼措施?
  • 怎樣判斷你的對象是否有家暴傾向
    還記得那部2001年上映讓無數人夢魘的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嗎?八年前全國婦聯做了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有高達24.7%的女性在婚姻生活中曾遭受家暴形式涵蓋侮辱謾罵、毆打限制自由、經濟控制等另一項數據顯示在中國2.7億個家庭中遭受過家暴的女性高達30%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遇家暴中國每年大約有15
  • 如何判斷你的對象是否有家暴傾向
    >甚至是男性深陷家庭暴力中苦苦尋求一條逃離的路也許這些事就發生在你我身邊中國的家暴有多嚴重?八年前全國婦聯做了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有高達24.7%的女性在婚姻生活中曾遭受家暴形式涵蓋侮辱謾罵、毆打限制自由、經濟控制等
  • 這幾種人90%有家暴傾向,請趁早遠離!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曾發布的報告,全球有30%的女性遭受過來自親密伴侶的家暴行為,其中只有7%的女性選擇了報警。 據世衛組織在2013年發布的《暴力對待婦女行為的全球及區域概況》中所製作的「全球家暴地圖」顯示,家庭暴力嚴重泛濫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女性權力低下地方。如:中東有37.7%和北部非洲37%這樣的極高概率。
  • 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如何報警最有效?專家支招→
    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遭到傷害時如何報警最有效?《聯播小課堂》特別節目邀請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湖北退休民警、「萬家無暴」發起人萬飛、北京海澱法院少年法庭法官秦碩及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馮遠徵一起探討。△視頻丨馮遠徵談家暴。馮遠徵曾出演《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的施暴者安嘉和,後來他被網友當成反家暴代言人。
  • 抓住這兩個特徵,輕鬆識別有家暴傾向的男人
    在現實生活中,中國有四分之一的家庭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拳頭。根據2010年,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的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二點七億個家庭,大約有百分之二十四點七存在家庭暴力,其中百分之九十受害者是女性,更讓人覺得沮喪的事情是家暴這件事情,其實是很難根治的,男人只要家暴我們一次,就會有後面的無數次,所以在面對家暴這個問題的時候,最好的解決策略就是治不如防,那麼我們該如何識別男人是否具有家暴傾向,下面我就來教大家兩個判斷的方法。
  • 男人有家暴傾向的原因是什麼?專家:有可能受這些因素的影響
    很多人認為,婚姻就是避風港。有人說婚姻就像圍城,裡面的人想要出去,外面的人想進去。 可在我看來,婚姻就像是賭博,贏了自然是最好,但是如果輸了,受到傷害的就不僅僅是一個人了。 例如前面提到的那位被家暴的孕媽媽就是賭輸了,據了解,這位準媽琳琳和老公是大學同學,畢業之後就結婚了。結婚之後,家人都催著琳琳生寶寶,但是在懷孕之後,噩夢就開始了。
  • 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父母要告訴女兒,遠離這些男人
    面對家暴,有的人選擇隱忍,有的人選擇正面剛,畢竟家暴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為了不讓自己受到傷害,必須得學會保護自己,讓丈夫不敢動手。家暴真不是男人該有的作為,像白巖松對此的說法:就不是人。鄰居一家人老實忠厚,孩子們也特別懂事,尤其是老大女兒長得漂亮嘴巴也甜,非常受大人的喜愛,說媒的經常三天兩頭往她家跑,很快大女兒就和相識了不到半年的相親對象結婚了,本以為屬於自己的生活就要幸福開啟了。不料新婚的第一天,喝醉了的丈夫就給了她一個下馬威。
  • 這些行為,說明TA有家暴傾向……
    電視劇播出後,一些家暴受害者勇敢地站了出來。曾有觀眾致電馮遠徵,表示正是因為這部電視劇,結婚4年的姐姐才向家人坦白,自己就是一個「梅湘南」。在此之前,姐姐和姐夫每周都回家和父母團聚,家人從未發現姐夫有這樣的暴行。
  • 有這13個心理特徵的人,可能有潛在家暴傾向
    【有這13個心理特徵的人,可能有潛在家暴傾向】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教授馬丁·赫伯爾特所著的《防止家庭暴力》一書中,總結了家暴者的13條心理特徵:
  • 4位型男看起來全部都有家暴傾向?網友爭執插畫解釋大炎上
    前陣子跟大家介紹過日本高中生畫師「ミリグラム」(mg)畫的「反差萌男子」在推特引發話題,她之後又陸續畫出了以各式各樣型男為主題的作品,然而最近發表的「有事將要發生」系列卻因為網友對作品產生兩種天差地遠的的解釋,引發激烈筆戰大炎上,一派網友稱讚她筆下的型男一如往常富有魅力,另一派網友竟然認為這系列的男人明顯有著家暴傾向,所謂的「有事將要發生
  • 識別家暴的潛力股、家暴零容忍的定義、其實家暴雙方都有貢獻
    多次且沒有任何改善的家暴我們必須零容忍,你可以容忍,但是請別放縱!家暴!現在真的有很多,無論身邊的朋友同事!但是很多都選擇了容忍,所謂家醜不可外揚!如果真的是零容忍,那離婚分開的人有多少?我們可以容忍的是有改善悔改的那種,別放縱那種毫無悔改、底線的家暴!家暴我們要及時制止,通過自己,更多的是通過外力!家人、警察!別不好意思,別心軟,對別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在最好的年齡處理,你的選擇會更多!結婚標準可以沒錢,人也可以不帥!但是必須要沒有暴力傾向!
  • 請遠離家暴,家暴是家庭的導火索,婚姻的破壞者
    家庭暴力直接作用於受害者身體,使受害者身體上或心理上感到痛苦,損害其身體健康和人格尊嚴。家庭暴力發生於有血緣、婚姻、收養關係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間。婦女和兒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殘疾人也會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會造成死亡、重傷、輕傷、身體疼痛或精神痛苦。
  • 老公一個禮拜家暴的頻率有兩次,我該怎麼辦?
    老公一個禮拜家暴的頻率有兩次,我該怎麼辦?這是來自某問答平臺一個網友的求助,看到後我非常震驚,平均每個星期家暴兩次,家暴的頻率恐怕都要超過了夫妻房事的頻率了吧,這是家庭生活,還是人間地獄?一、男人為什麼會有家暴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