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你身邊的「安嘉和」!專家教你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

2020-12-16 澎湃新聞

警惕你身邊的「安嘉和」!專家教你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

2020-12-01 2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

遭到傷害時如何報警最有效?

央視《聯播小課堂》特別節目邀請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湖北退休民警、「萬家無暴」發起人萬飛、北京海澱法院少年法庭法官秦碩及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馮遠徵一起探討。截至今天下午,微博話題 #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 閱讀達到了2.2億。

視頻 | 馮遠徵談家暴

全世界家暴受害者中80%是女性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家暴的受害者一般是女性,但實際上,家庭暴力發生於有血緣、婚姻、收養關係以及生活在一起的各種家庭成員之間,施暴者無論是丈夫、妻子、子女還是兄弟姐妹,都屬於家庭暴力。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教授介紹,全世界家暴受害者中80%是女性,20%是男性。

家暴有五大類表現形式

毆打

捆綁

殘害

限制人身自由

經常性謾罵和恐嚇

戀愛時如何識別對方是否有家暴傾向?

有些人婚前婚後會性情大變,婚前溫文爾雅,婚後可能會大打出手,沒有社會經驗的年輕人如何識別這種偽裝呢?彭凱平教授指出了這種人的三類問題:

控制欲特別強。

家暴的人都是有控制欲的,希望控制對方的行為、甚至生活,如果一個人總說:你必須這樣,我要求你這樣,你不得不這樣等類似的話,這個人肯定是有非常強烈的控制欲。

猜忌心理特別強。

總猜忌你有外遇,總監督你的電話,如果一個人總用「你是不是有這個意思,你是不是跟別人來往,你為什麼要打電話」這樣一種猜忌的方式對待伴侶的,這個人肯定有問題。

情緒容易失控。

突然無緣無故發脾氣、摔門而走,沒結婚他可能不敢打伴侶,但他能會摔杯子、敲桌子,他可能打別人、踢狗。可以通過情緒暴躁行為看出來這個人是有問題的。

視頻 | 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

為何很多被家暴的人不敢反抗,一再忍受?

對此,彭凱平教授指出,在家庭暴力中,所有施暴者一定會有情緒操縱,一是使對方憤怒,二是使對方恐懼。家暴中還常有「以愛之名」的精神控制,彭凱平教授介紹,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煤氣燈效應」,施暴者常常利用示弱示愛來操縱對方的心理和行為——

讓受害者產生自我懷疑。

施暴者總說是「愛你」,但受害者覺得這不是愛,最後受害者搞不清楚到底是不是愛,對自己的判斷、智商、自尊等都開始產生懷疑:「我是不是有病?我是不是錯了?」

讓受害者產生依賴。

施暴者時好時壞,受害者就不知道是否應該離開,從而對施暴者產生了情感依賴,並對其產生了「希望」,希望他能夠慢慢好轉,這種「希望」讓受害者待在惡劣關係中出不來。

讓受害者自暴自棄。

受害者完全喪失任何希望,完全被施暴者控制。

視頻 | 警惕「以愛之名」進行情緒控制

如何報警更有效?

有些人在被家暴之後選擇了報警,這也是面對家暴時的正確做法。如何報警更有效?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了解下↓

通過視頻,我們可以看出報警是項技術活,一定要掌握三點:

準確說出你所在的地點;

說明關鍵詞:我被誰打了,我被誰挾持了等;

報警一定要拿到結果,而不是走過場。

對精神暴力能否報警?

湖北退休民警、「萬家無暴」發起人萬飛表示,只要有經常性的謾罵和恐嚇,遭到精神暴力都可以報警。公安機關接警後會進行調查,只要發現有施暴行為,不管有沒有後果,都要依法處置。

如何留存有效證據?

證據對於整個案件來說非常重要,但相較於行為上的暴力有直接的證據,精神暴力的證據往往很難直接找到。北京海澱法院少年法庭法官秦碩建議,對於受害者來說,可以證明家暴行為的證據很多,如若遭受家暴一定要注意留存證據,保護好自己。施暴人長期發送電子郵件或簡訊、微信等騷擾消息都可以作為有效證據留存。

此外,秦碩表示,相較於其他家暴的證據,告誡書最為有效。萬飛指出,告誡的形式由口頭告誡轉變為了書面告誡後,家暴的復發率大幅下降。

但截至目前,告誡書並沒有全國統一的文書形式,對此,海霞在現場呼籲,希望公安部門儘快出具全國統一的告誡書模板,這對於制止家暴非常重要。

出品|武昌區婦女聯合會

來源|新聞聯播 中國婦女報

編輯|鄧馨

【版權所有,轉載請標明來源】

原標題:《警惕你身邊的「安嘉和」!專家教你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警惕!有家暴傾向的人具有這些特徵
    ,自己或身邊人正經歷著家庭暴力。>△《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電視劇片段全世界家暴受害者中80%是女性三類表現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彭凱平教授介紹,家庭暴力還可能發生於有血緣、婚姻、收養關係以及生活在一起的各種家庭成員之間。施暴者無論是丈夫、妻子、子女還是兄弟姐妹,都屬於家庭暴力。全世界家暴受害者中,80%是女性,20%是男性。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彭教授提出3點:控制欲特別強。經常說「你必須這樣,我要求你這樣,你不得不這樣」等類似的話。
  • 你被PUA了嗎?警惕!這些行為,說明TA有家暴傾向……
    ,給不少人留下了童年陰影,也讓更多的人意識到,自己或身邊人正經歷著家庭暴力。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電視劇片段 全世界家暴受害者中80%是女性 三類表現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
  • 家暴,無休無止的噩夢!和一個有家暴傾向的人生活有多可怕?
    今天,#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登上了微博熱搜。在繼各種家庭暴力的事件登上熱搜後,這個令人期盼已久的科普貼終於出現了。其實,家庭暴力,一直以來都是存在的。所以,身處弱勢的一方,務必要以清醒的頭腦,敏銳的雙眼,早早識別出具有家暴傾向的人,並及時遠離,免受傷害。
  • 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如何報警最有效?專家支招→
    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遭到傷害時如何報警最有效?《聯播小課堂》特別節目邀請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湖北退休民警、「萬家無暴」發起人萬飛、北京海澱法院少年法庭法官秦碩及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馮遠徵一起探討。△視頻丨馮遠徵談家暴。馮遠徵曾出演《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的施暴者安嘉和,後來他被網友當成反家暴代言人。
  • 家暴男婚前溫順,前後的反差特別大,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
    最近國際反對家庭暴力日,反對家暴的主題一直在不斷升溫。那麼怎樣辨別有家暴傾向的人?受傷時怎樣報警是最有效的?筆者就此問題請教了相關心理專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這類人長大後,身上也會多帶點暴力傾向,但也不例外,如今社會提倡的是文明講禮貌,暴力會傷害人的人際關係,如果和這樣的人發生衝突,就會傷害人的身。心理學家指出,有過家暴傾向的人,婚前婚後性情大變,婚前溫順,婚後可能暴跳如雷,沒有社會經驗的年輕人該如何辨別這種偽裝?專家指出,這些人一般具有以下特點,遇到一定要注意。
  • 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
    近期,短跑名將張培萌妻子、主持人漠寒稱自己長期遭張培萌家暴引關注。11月8日,漠寒接受媒體採訪稱,張培萌施暴後會非常用力地道歉,自己也會選擇原諒,現在自己已經放下了感情,只想女兒快點回家。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電視劇中,馮遠徵飾演的安嘉和也是家暴,他並非天生就是一個壞人。他對弟弟關心備至。對所愛的人,溫柔體貼。努力上進,年紀輕輕便成為當地有名的外科醫生。他最初家暴,源於前妻的外遇,對於一心憧憬溫暖幸福的家庭生活的他來說,無疑致命一擊。這個打擊不便跟外人說,壓抑的情緒通過暴力宣洩,加上前妻的軟弱,使得他變本加厲。
  • 抓住這兩個特徵,輕鬆識別有家暴傾向的男人
    提到家暴這個詞你會想到什麼?也許你會想到電視劇裡那個傷痕累累的女主角,或者在女主角身邊咆哮摔東西的男人,也許你會想到知乎上各種和家暴有關的熱搜和討論,也許你會想到網上鋪天蓋地的有關女明星被家暴的新聞,其實家暴離我們並不遙遠,相反它是一件很高概率會發生的事情。
  • 如何判斷你的對象是否有家暴傾向
    >甚至是男性深陷家庭暴力中苦苦尋求一條逃離的路也許這些事就發生在你我身邊中國的家暴有多嚴重?也很少有在遭遇家暴後拍攝視頻、報警和留存醫院診斷證明司法講究證據家暴往往伴隨著其他事情的連鎖反應夾雜著雙方的過錯行為又增加了司法認定的難度
  • 判斷一個男人有沒有家暴傾向,不妨留心這些方面的細節,一目了然
    事實上,在現實當中,我們的身邊存在很多很多有著家暴傾向的男人,對於女人來說,稍不留神就容易落入家暴的泥潭當中。劇中的男主角安嘉和在家庭以外,是一個眾人眼中的好男人,與此同時,他還是一個很出名的醫生,在工作中兢兢業業,受人敬仰。可是沒想到這樣的一個好男人,在婚內卻是一個動不動就拿老婆開打的暴力丈夫。這部電視劇播出以來,可以說給很多女人留下過心理陰影,也是從這部劇開始,人們才慢慢開始認識到家暴的可怕性。
  • 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父母要告訴女兒,遠離這些男人
    面對家暴,有的人選擇隱忍,有的人選擇正面剛,畢竟家暴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為了不讓自己受到傷害,必須得學會保護自己,讓丈夫不敢動手。家暴真不是男人該有的作為,像白巖松對此的說法:就不是人。尤其是在網絡發達的年代,家暴男已經成為大家詬病的一個對象,極其不願意女兒嫁給這樣的人,卻因為不了解和疏忽大意,讓他鑽了空子,毀了女兒的幸福,作為父母不能時刻陪在女兒身邊,無法了解她身邊人的品性,所以告訴她有家暴傾向男的特徵,讓她遠離這些男人。
  • 識別家暴的潛力股、家暴零容忍的定義、其實家暴雙方都有貢獻
    多次且沒有任何改善的家暴我們必須零容忍,你可以容忍,但是請別放縱!家暴!現在真的有很多,無論身邊的朋友同事!但是很多都選擇了容忍,所謂家醜不可外揚!如果真的是零容忍,那離婚分開的人有多少?我們可以容忍的是有改善悔改的那種,別放縱那種毫無悔改、底線的家暴!家暴我們要及時制止,通過自己,更多的是通過外力!家人、警察!別不好意思,別心軟,對別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在最好的年齡處理,你的選擇會更多!結婚標準可以沒錢,人也可以不帥!但是必須要沒有暴力傾向!
  • 怎樣判斷你的對象是否有家暴傾向
    還記得那部2001年上映讓無數人夢魘的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嗎?外人眼裡一等一的好男人然而卻是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家庭暴力一直是嚴重的社會問題每年都有很多女性甚至是男性深陷家庭暴力中苦苦尋求一條逃離的路也許這些事就發生在你我身邊中國的家暴有多嚴重?
  • 如何在婚前識別「家暴男」?教你三招,讓女人遠離傷害
    萬千人海裡,幸好遇見你。點擊右上角「關注」,你的心事有我願意聽。結婚對於男人和女人,都是事關一輩子幸福的大事,尤其對於女人來說更是如此。因為遭遇不幸的婚姻,對女人的身心都是一種摧殘,而且女人的離婚成本要遠遠高於男人。
  • 面對有家暴傾向的男人,女人該如何選擇?
    細心觀察有家暴傾向的這一類男性人群,還是可以發現一些問題的,比如:容易激動,有破壞傾向,甚至會有一些極端的想法,黑暗人格,無法控制自己等行為特徵等等。在交往初期,男人會故意克制,但是隨著交集的越來越多,肯定有他們暴露馬腳的時刻。
  • 女子被家暴16年才擺脫,如何預防家暴,三點教你識別家潛在家暴男
    去年時尚博主宇芽站出來,與家暴男友對陣鬥爭,爆出來的視頻更是可怕。家寶他已經逃到了電梯口,家暴男追了進來對他進行拖拽,毆打一直在拼命的掙扎,逃脫這個惡魔的手掌。當時已是凌晨,如何的呼救都沒有旁人過來,那種感覺是多麼的絕望。視頻的最後他還是被偷了回去,電梯門被關上了。
  • 這幾種人90%有家暴傾向,請趁早遠離!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曾發布的報告,全球有30%的女性遭受過來自親密伴侶的家暴行為,其中只有7%的女性選擇了報警。 據世衛組織在2013年發布的《暴力對待婦女行為的全球及區域概況》中所製作的「全球家暴地圖」顯示,家庭暴力嚴重泛濫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女性權力低下地方。如:中東有37.7%和北部非洲37%這樣的極高概率。
  • 人身安全保護令,給遭受家暴的你一道「護身符」
    人身安全保護令,給遭受家暴的你一道「護身符」 2020-11-25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婚戀心理:「老實人」的家暴傾向更高?
    很多女人在嘗盡人間的酸甜苦辣,受盡渣男的情感傷害之後,反過頭還是覺得那些沉穩踏實的老實人更可靠,也更有安全感。可惜的是,今天老師就要給大家潑一潑冷水,有些老實人並沒有外表那麼人畜無害,他們甚至是隱藏很深的家暴男,為什麼外表老實的男人往往家暴傾向更高呢?
  • 有家暴傾向的人有哪些潛在特徵?遇見家暴又該採取什麼措施?
    有家暴傾向的人有哪些潛在特徵?遇見家暴又該採取什麼措施?
  • 您好,請問家暴是如何界定的?什麼程度的家暴才可以立案?如何判斷其...
    什麼程度的家暴才可以立案?如何判斷其是有家暴傾向,還是只是一時情緒激動?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