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胃王吃播被點名後:市民狠批浪費糧食,多平臺重拳治亂象
大胃王吃播正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
被央視點名批評,大胃王吃播的相關話題持續發酵,引發網友熱議。抖音、快手、微博等平臺紛紛作出回應,禁止在直播中出現假吃、催吐等行為,呼籲珍惜糧食。
記者走訪了解到,多數市民曾在網上看過大胃王吃播,但不認可胡吃海塞、造假浪費等不良現象。市民們表示,好的吃播應該在分享美食的同時,傳遞良好消費觀念,杜絕浪費糧食。
吃播亂象:極端的大胃王吃播秀
近年來,一邊看直播視頻,一邊流口水下單,成為吃貨們的常態。在許多網際網路平臺上,美食類視頻擁有較高的關注度和穩定的受眾群體。快手2019年發布的《美食白皮書》顯示,2019年1月1日至9月20日,快手美食垂類累計發布視頻6億條,播放時長超過800億小時。
而《2019淘寶美食直播趨勢報告》指出,美食直播已成為淘寶吃貨經濟的新風口,僅2018年就有超過16億人次在淘寶「蹲守」美食直播,直播間賣出的美食同比增幅超400%。
美食視頻大受歡迎的態勢下,吃播博主應運而生。他們將在鏡頭前吃飯,變成了一種職業。其中,「大胃王吃播」作為美食類主播的一個分支,經常以挑戰超出常人的食量,吸引眼球。
2016年,密子君上傳了一則16分20秒內速食10桶火雞面的視頻而走紅。由於食量驚人,她依靠「大胃王」稱號迅速火出圈,此後還有挑戰8斤白米飯以及40個鮮花餅等紀錄。
此後,大胃王吃播層出不窮,不少人粉絲數量超過百萬。點開這些吃播的主頁,10斤海鮮飯、12斤墨西哥卷餅、20碗花甲米線等噱頭比比皆是。高流量加持,主播收入也水漲船高,帶貨推廣等廣告邀約不斷。
與此同時,大胃王吃播也出現一些假吃、催吐等病態極端行為。有的主播用後期剪輯製造「吃很多」的假象,有的是通過特殊拍攝讓食物顯得很大,還有的吃完就催吐,用健康換取流量。今年5月,B站UP主「孫狗子和劉老虎」在上傳自己的吃播視頻時,失誤上傳了自己未經剪輯的原片,暴露了「邊吃邊吐」真相。
早在2019年3月,人民網便曾點名批評過大胃王密子君、朵一、紅姐等主播,稱其「為了吸睛博取點擊量,賺到更多的打賞,在吃的食物和方式方法上無所不用其極」。今年8月11日,央視針對國內餐飲行業糧食浪費的現象進行報導,「大胃王吃播秀」被點名批評。
市民呼籲:量力而吃,避免浪費
記者走訪了解到,多數市民在網上看過大胃王吃播視頻,有的是主動關注,但更多是在平臺推薦下偶然看到此類視頻。陳小姐指出,這類視頻往往不難發現,「宣稱量大多吃的標題挺吸引人的」。
有市民表示,觀看吃播視頻確實會刺激食慾,雖然一開始抱著減肥解讒的想法看視頻,但是往往抵不住美食誘惑,「看完就感覺餓了,忍不住開始找東西吃」。
而市民更多提及的是視頻中主播們暴飲暴食的現象,以及造假、浪費等質疑。
在喻小姐看來,長期的暴飲暴食,對身體有害無益。有的美食主播為了減肥而反覆催吐,更會嚴重傷害身體,導致厭食、食道損傷等不良反應。
許多市民向記者表示,大胃王吃播的假吃、催吐等行為,會造成嚴重的糧食浪費。
謝小姐在看大胃王吃播視頻時,常常看到網友討論此類主播的假吃現象,「有些人確實胃部比較強大,能吃下很多,但有些人可能催吐了。」謝小姐指出,大胃王在視頻中吃的東西,大多數以桌來計算,如果是催吐假吃,整桌菜就會浪費。「還有人生吃章魚博關注,很噁心,難以接受。」杜小姐認為,不能為了博取流量,就肆意浪費糧食,應該珍惜食品的來之不易。
市民們紛紛表示應該對此類大胃王吃播加強管理,避免出現極端病態的現象,浪費糧食。他們認為,好的吃播應該是真實的,在分享美食樂趣的同時,倡導大家量力而行、健康飲食。
平臺嚴管:情節嚴重可直接封號
對大胃王的吃播亂象,一眾網際網路平臺近日已開始加強監管。
快手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旦發現用戶創作中有暴飲暴食,以假吃、催吐、宣揚量大多吃等方式博眼球的行為,將根據情節嚴重程度,給予刪除作品、關停直播、封禁帳號等處罰,「平臺堅決反對餐飲浪費,倡導勤儉節約,請大家合理膳食,杜絕浪費」。
抖音同樣表示將嚴格管理此類行為。鬥魚也回應稱,將積極響應中央相關號召,加強對之後的美食類直播內容審核,杜絕餐飲浪費行為,共創風清氣朗的直播氛圍。
目前,記者在抖音、快手、小紅書、B站等平臺搜索「吃播」「大胃王」等關鍵詞,均出現「珍惜糧食,合理飲食」「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等相關提示語。
記者發現,不少大胃王吃播網紅,也在陸續去除「大胃王」標籤。「大胃王朵一」等人在帳號名上去掉了「大胃王」的字樣,而知名網紅「小馬吃草」已經在多個平臺清空視頻內容。
大胃王吃播網紅「小馬吃草」目前的作品頁。
8月13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發出通知,提示各會員企業要進一步加強直播內容管理,特別是要重點關注以美食類為主要內容的直播,加強引導樹立正確的飲食消費觀,堅決禁止在直播中出現假吃、催吐、獵奇、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以及其他鋪張浪費的直播行為。
該分會亦提醒廣大美食類主播,追求刺激、過度娛樂、博取眼球、舌尖浪費等行為不可取。推薦美食,分享快樂,適度適量方能行穩致遠。
【記者】歐楚欣
【拍攝/剪輯】歐楚欣 實習生 龔菊 張盈盈
【作者】 歐楚欣
南方探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