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減肥的時候會選擇看「大胃王吃播」,望梅止渴,看著主播吃香喝辣、瘋狂攝入碳水,仿佛自己大飽口福。
然而在昨天,央視批評有的所謂大胃王吃播浪費嚴重,有的甚至吃了再把食物吐掉。
央視批評吃播亂象
其實早在去年3月,人民網就曾點名批評過大胃王密子君、朵一、紅姐等吃播「為了吸睛博取點擊量,賺到更多的打賞」,引得不少大胃王紛紛改名暫避風頭。而這次央視的點名,更是讓這一領域的前景和發展再次打上問號。
說起大胃王,不得不提起吃播鼻祖木下佑譁。2009年,由電視節目《元祖!大胃王決定戰橫斷女王挖掘線》出道的大胃王木下佑譁開始在Youtube發表自己品嘗美食的視頻。
日本著名大胃王木下佑譁
雖然比賽中她的食量絕不算出類拔萃,但卻因為發布得早,關注度算是同批中提升得非常快的,僅僅是自己畫的美食相關四格漫畫,多的時候一天都能夠有14萬的訪問記錄。
2015年,木下大胃王視頻基本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超大的碗,固定沙發位置,計算總卡路裡,和展示最後的空盤已經成為了「大胃王」這個吃播流派的基本套路,似乎觀眾們也開始真正不單單以獵奇的態度,而是作為普通內容,開始熟悉並且定期觀看。
木下的吃播視頻風格統一
而隨著木下視頻在海外的備受關注,國內的視頻網站也開始將木下的視頻同步進行搬運,在自媒體尚未被專業機構完全接手的5年前,吃播看上去,幾乎是一個普通人最能直接上手的內容形式了:能吃,最好漂亮一點。
於是大胃王密子君在2016年,作為國內第一批打著大胃王旗號的主播出現了。
令無數人好奇的是,密子君,Mini等一些大胃王吃播播主的胃就像個無底洞,輕輕鬆鬆就能吃下常人無法接受的食物份量,仿佛無論吃多少都能「秒消化」,並能一直保持纖瘦的身材。
大胃王密子君
物極必反,當「吃100個半熟芝士」、「挑戰250個元宵」、「吃100根烤腸」等這些反身體需求的操作越來越出現在大眾視野裡,網友開始懷疑這些反人類吃播的真實性。
很快,有人發現一些主播看似狼吞虎咽地大吃大喝,背後卻通過剪輯、卡點等手段來掩蓋假吃;還有些大胃王表面上越吃越香,實際上邊吃邊吐。
大胃Mini應該算大胃王中的「頂級流量」,在全網擁有2200W+粉絲,「人瘦漂亮還能吃」是她的人設,然而有網友扒出Mini在直播吃100根烤腸時,實際上並沒有真的吃完,而是將烤腸藏在盤子後面的角落。假吃還聲稱「挑戰成功」,真把觀眾當傻子糊弄。
盤子下面堆了不少烤腸
隨手翻了下Mini的其他吃播視頻,有被明目張胆的剪輯手法驚訝到:
一到吞咽就切鏡頭
想來可能是「假吃」慣犯了,只是這次團隊剪視頻時審核不嚴才初次暴露。
B站一個3.7萬粉的吃播up主孫狗子和劉老虎也翻車了。可能是在吃播時撐糊塗了,誤把未剪輯的原片上傳,等他發現為時已晚,B站已經審核通過,幾分鐘之內無碼原片已迅速傳播。
邊吃邊吐
視頻中,全程有人指示他擺姿勢和假吃,嚼一口吐一口。只要導錄說「吐吧」,助理遞給他一個白盆,嘴裡的東西全吐出來。
吃播up主在視頻裡不停地打嗝,似乎有胃脹氣,看起來反胃,聽起來難受。
胃脹氣引起打嗝
網友@艾瑞克卡特曼的頭2018年就在微博上傳過一段吃播主直播翻車的視頻,吃播主播@吃不飽的晴子 中途離開直播間之後,視頻中就傳來一陣嘔吐的聲音,疑似催吐。
大胃王晴子被指催吐
大胃王們一樁樁的翻車事件,不斷刷新著我們的認知。
而更令人難過的是,有人為此付出了生命代價。
去年9月,一位名叫李蕙的華裔女性的去世就在外網引發討論。這位身高152cm,體重45kg的嬌小女士,卻能一次吃17斤方便麵、10分鐘11塊披薩。
華裔職業大胃王李蕙
不久前,瀋陽的一位大胃王在準備吃一大碗紅燒肉時,突然出現身體發麻、頭暈目眩等症狀,送醫搶救,7天後不治身亡。在生前半年多的「吃播」生涯裡,為了獲得打賞,他曾在3分鐘內消滅掉1斤多重的肘子,體重也從200斤升到了280斤。醫生表示,王先生血壓和血脂過高,腦出血死亡。
吃播中還有一種土味大胃王,他們慣以獵奇吃法吸引視線,走的是黑紅路線。如果說密子君、Mini等吃播畫面還相對「乾淨」,那麼這類土味吃播就容易讓人反胃。
為博眼球吃播內容無下限
這些主播們為了獲得更多的關注和打賞,開始了無下限地battle。今天你生吃雞蛋,明天我就敢生吃大腸,你吃動物內臟能獲得那麼多點擊量,我就活吃海鮮......在這場流量爭奪戰中,健康反而成為最輕量級的犧牲品,「反人類」成為賺取關注的噱頭。
吃播博主吃活體八爪魚
為了滿足網友們的獵奇心理,這些大胃王們一味地突破身體極限,將吃播變成誰吃得更多更快更變態的競賽,甚至更有一些無底線的博主,直接吃一些具有性暗示意味的食物,暴食加上色慾,用人類七宗原罪裡的兩宗一併刺激觀眾的感官。
無底線博主的吃播中含有性暗示
這些吃播幾乎難以享受到美食的愉悅,並不斷透支著自己的身體健康。
一些嗅覺靈敏的大主播們已經開始逃離「大胃王」領域。大胃王密子君作為最早依靠大胃王稱號大範圍出圈的網紅,早已將ID中的「大胃王」刪去,在過去的一兩年中逐漸減少食量,開始轉型做美食探店博主。但仍有無數人在鋌而走險。
密子君已轉型為探店美食博主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為了做吃播毫無下限?痛苦又傷身,他們為何還要堅持?因為高流量帶來的,是直接經濟利益的轉化。
密子君轉型之前,打著「大胃王」的噱頭,靠吃播3個月積累了超過220萬微博粉絲,吃播視頻全網播放量突破17億,在鬥魚的直播平均觀看人數能夠穩定在在20萬左右。
大胃王桐桐
大胃王桐桐,身材瘦小,卻能以超出常人N倍的飯量進食,一年上千萬的收入對她來說並不算什麼,有媒體爆料稱:她憑藉著吃播這一行業,達到了三千萬的身價。
韓國的人氣大胃王奔馳小哥,憑藉做吃播一年能入帳人民幣大概592萬元,是韓國普通愛豆收入的幾倍。
韓國大胃王奔馳小哥
隨著網紅經濟的崛起,吃播行業的暴利,衍生出越來越多企圖走捷徑賺快錢的人。為什麼大胃王吃播行業能在國內外擁有如此廣大的受眾呢?
首先,大家喜歡看吃播發洩情緒。在現代社會工作和身體的雙重壓力下,許多人樂於從各個大胃王視頻中獲得解壓體驗,享受心理慰藉。
就連小動物吃播,都有固定的觀眾:
動物吃播
中國人民很早就認識到了「吃」的樂趣所在,甚至很早就萌芽了「大胃王」的笑點。早在1989年,在春晚小品《胡椒麵》裡,陳佩斯大搖大擺地上場後的第一句臺詞就是「來二斤餛飩」;1984年春晚小品《吃麵條》就更加典型了。陳佩斯通過無實物表演吃了滿滿一大桶麵條,一個空碗演盡了食慾,也讓人們快樂了三十多年。
陳佩斯小品《吃麵條》
如今為什麼再沒有這樣高級的喜劇?因為將吃播作為牟利手段的博主、沉迷於本能宣洩的觀眾越來越多,所以精神性的愉悅就註定越來越少。
大胃王是可以存在的,吃播的初衷也是美好的。吃播可以,但不要吃了吐來表演,也不要將浪費糧食和透支健康作為賺取KPI的籌碼。
其實很多網友說的有道理,我們不是抵制吃播,而是抵制那些吃播造假,而且還造成大量浪費的吃播。回歸生活、回歸健康,營造健康愉悅的飲食氛圍,才是「吃播文化」的應有之義。
文案丨李婧琨
設計 | 王媛媛 李夢丹
運營丨李廣博 盧月麗 李婧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