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烏鴉喝水》這篇課文嗎?
圖片來自百度圖片
烏鴉為什麼能喝到水?當然是因為它聰明。那我們關心的是它聰不聰明嗎?不是。我們關心的是它為什麼會這麼聰明?作為一隻鳥,烏鴉每天都飛來飛去,到過很多地方,見到很多事情,學會了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都會讓它越來越聰明。我們想要變得聰明,就要像烏鴉那樣,到處去學習。
聰明不是與生俱來的,與生俱來的叫智商。智商的高低只能決定學習知識的快慢,而不能決定學到知識的多少。你所學會的知識的多少才能在生活中反應出你能力的大小,你聰不聰明。
我們再來看看《坐井觀天》。
圖片來自百度圖片
看到青蛙的回答,是不是覺得很可笑,或者說可悲。
學這篇課文的時候,大寶回來專門和我說過:「媽媽,青蛙為什麼會這麼可笑啊,天怎麼可能只有這麼一點大?」我告訴大寶:「天當然不是只有這麼一點大,只是因為青蛙看不到,所以才認為小。」
是看不到?還是不願意看到?我們都知道,青蛙只要跳出來看一看,就能知道天有多大。但真正的問題是,它願意不願意跳出來看一看。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從小我們就開始學習,可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結束了學生生涯之後,大部分的人都不再學習了,慢慢的變得和井底的青蛙一樣,在自己生活的一方區域裡墨守成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想要改變,又害怕改變,就這麼一天天的混過去。
有時候面對孩子提出的一些問題,雖然很簡單,卻不知道要怎麼回答。
我問過大寶,對青蛙的回答,老師是怎麼說的?大寶告訴我,老師說過,青蛙要跳出來,多學習就好了。看,其實答案就這麼簡單。但是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卻總是習慣性的找出各種各樣的原因來。
多學習,改變自己,改變生活。
大寶畫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