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喝水》與《坐井觀天》

2021-01-09 寶媽冬月

大家還記得《烏鴉喝水》這篇課文嗎?

圖片來自百度圖片

烏鴉為什麼能喝到水?當然是因為它聰明。那我們關心的是它聰不聰明嗎?不是。我們關心的是它為什麼會這麼聰明?作為一隻鳥,烏鴉每天都飛來飛去,到過很多地方,見到很多事情,學會了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都會讓它越來越聰明。我們想要變得聰明,就要像烏鴉那樣,到處去學習。

聰明不是與生俱來的,與生俱來的叫智商。智商的高低只能決定學習知識的快慢,而不能決定學到知識的多少。你所學會的知識的多少才能在生活中反應出你能力的大小,你聰不聰明。

我們再來看看《坐井觀天》。

圖片來自百度圖片

看到青蛙的回答,是不是覺得很可笑,或者說可悲。

學這篇課文的時候,大寶回來專門和我說過:「媽媽,青蛙為什麼會這麼可笑啊,天怎麼可能只有這麼一點大?」我告訴大寶:「天當然不是只有這麼一點大,只是因為青蛙看不到,所以才認為小。」

是看不到?還是不願意看到?我們都知道,青蛙只要跳出來看一看,就能知道天有多大。但真正的問題是,它願意不願意跳出來看一看。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從小我們就開始學習,可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結束了學生生涯之後,大部分的人都不再學習了,慢慢的變得和井底的青蛙一樣,在自己生活的一方區域裡墨守成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想要改變,又害怕改變,就這麼一天天的混過去。

有時候面對孩子提出的一些問題,雖然很簡單,卻不知道要怎麼回答。

我問過大寶,對青蛙的回答,老師是怎麼說的?大寶告訴我,老師說過,青蛙要跳出來,多學習就好了。看,其實答案就這麼簡單。但是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卻總是習慣性的找出各種各樣的原因來。

多學習,改變自己,改變生活。

大寶畫的畫

相關焦點

  • 烏鴉喝水的典故告訴我們烏鴉很聰明?但其實烏鴉也做錯了!
    烏鴉喝水的典故告訴我們烏鴉很聰明?但其實烏鴉也做錯了!小孩階段,天真活波,遇事懵懂,一些道理對他們的啟蒙就有了重大的意義。一天天長大,來到了成人世界。時而我們發現,遊戲規則絕非孩童時那般單純,那又到底是怎樣的不同呢?烏鴉喝水的故事,相信很多人在小學,甚至在幼兒園都聽過。
  • 《烏鴉喝水》聽課筆記
    一年級陳老師的《烏鴉喝水》課堂全程以學生為主體。值得我學習,上的很精彩!課堂通過一個「渴」字讓孩子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學生愛說,愛學,教師和孩子表現都很精彩!4.烏鴉怎么喝到水的環節?做實驗,讓孩子感受到「漸漸」的意思並感受到烏鴉的機智。5.「漸漸」拓展說話練習,從教課文到教方法,用到句子中去。精彩的內容還有很多……陳佳珂老師很棒!
  • 烏鴉究竟有多聰明?超乎你的想像,「烏鴉喝水」只是皮毛
    對於烏鴉是最聰明的鳥類,相信大家都不會有什麼異議,因為在我們身邊一直都流傳著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那就是「烏鴉喝水」的故事。這個故事生動地詮釋了烏鴉的智慧,充分說明了烏鴉是一種「心靈手巧」的動物。在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排行榜上,烏鴉更是高居第六位,僅僅落後於人類、黑猩猩、海豚、大象和章魚。
  • 烏鴉喝水裡的那隻聰明烏鴉,結果渴死了!墨守成規等於自取滅亡
    烏鴉喝水裡的那隻老烏鴉,經過常年累月的摸索,終於琢磨出丟石子的辦法,從此就把這個方法當作傳家寶,代代相傳。但有一天,這裡飛來了另外一群不會銜石子的烏鴉,但是它們一個個都帶著一根吸管。結果就是這隻老烏鴉,被這群烏鴉搶了水,活活渴死了。這個世界,強者從來都是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
  • "烏鴉喝水"故事被指騙人 實驗顯示網文說法不準確
    「烏鴉喝水」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讀過,烏鴉好聰明啊瓶子太高只要扔幾顆石子進去可以讓水位上漲喝到水。這個《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全國各地的小學教材裡都有。這兩天,一篇關於「烏鴉喝水的故事 扔石子根本喝不到水」的網文在網上瘋傳,文中列舉了四個版本的小學一年級教材《烏鴉喝水》的故事,四個版本中,烏鴉沒什麼區別,但瓶子的形狀都不一樣。
  • 一年《烏鴉喝水》,看教學目標就知道學生掌握得怎麼樣,真準!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第13課《烏鴉喝水》,這篇課文非常經典,也是經典的寓言故事。課文以烏鴉喝水為線索,圍繞「烏鴉急著喝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喝著水了」這一系列變化的過程。文中描寫了一隻遇到困難,能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烏鴉,說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開動腦筋,想辦法才能獲得成功。
  • 烏鴉喝水的故事,兩個不同的版本,告訴我們不同的人生哲理!
    有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終於在河邊發現了一個裝有半瓶水的瓶子,可是,瓶子裡的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到水,怎麼辦?於是它找來石子一顆顆塞進瓶子裡,讓水自己漫上來,課本的結局告訴我們,烏鴉喝到了水!
  • 上演烏鴉喝水,堪稱最蠢「神寵」
    上回說到衰衰在校長的計劃中如願以償毀掉大樹,但卻也因此毀掉了烏鴉的家,於是在交流過後握手言和,從此烏鴉就居住在衰衰的蘑菇頭當中,甚至還讓衰衰成為自己的僕人。衰衰「蚯蚓面桶飯」討好烏鴉哥?上演烏鴉喝水,堪稱最蠢「神寵」各位童鞋大家好,我們都知道烏鴉是一種叫聲很難聽的鳥類,往往烏鴉的出現會代表著不好的事情出現,但其實這只是誇張的說法,不過烏鴉喝水的故事也讓我們知道烏鴉是種不太聰明的鳥類,這天烏鴉想讓衰衰給自己找食物和水,衰衰認為自己對不起烏鴉,所以才會製作「蚯蚓面桶飯」來討好烏鴉哥,甚至還找來了一杯水,可是烏鴉卻認為烏鴉喝水一定要特立獨行
  • 烏鴉口渴想喝水打不開瓶蓋,接下來狠秀一波智商,路人都不敢相信
    烏鴉口渴想喝水打不開瓶蓋,接下來狠秀一波智商,路人都不敢相信想必大家都聽說過烏鴉喝水的故事,當它發現自己夠不著瓶子中的水之時,於是就往裡面投放小石頭,到最後成功的喝到了水,而之前卻有人拍下了現實版的烏鴉喝水,烏鴉口渴想喝水卻打不開瓶蓋
  • 烏鴉喝水新解,幫你做個好家長
    《烏鴉喝水》是小學二年級的一篇課文,相信大家都還有印象。這個故事改編自伊索寓言,它告訴我們的重點是,辦法總比困難多,鼓勵我們動腦筋,解決問題。許多家長都很相信這個道理,所以對待孩子的時候,也總是習慣於找辦法。如果自己找不到辦法,那就去別人那裡找,問專家、問權威要,一定有辦法的!
  • 鸚鵡版「烏鴉喝水」 實驗竟是如此結果?今天18點檔,《正大綜藝...
    鸚鵡版「烏鴉喝水」 實驗竟是如此結果?今天18點檔,《正大綜藝·動物來啦》來找答案! 鸚鵡版「烏鴉喝水」來啦 鸚鵡和烏鴉,誰的智商更高?
  • 坐井觀天的故事 坐井觀天的寓言故事
    《坐井觀天》的寓言故事  一隻青蛙坐在井裡,一隻小鳥飛來,落在井沿上。  《坐井觀天》的故事啟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會和青蛙一樣,自己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 一年級語文《烏鴉喝水》等兩課解析及測試卷,這道題扣分有點冤?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年級最後一個單元的前兩課:《雪地裡的小畫家》和《烏鴉喝水》解析和有關於這兩課的一個測試題。《雪地裡的小畫家》是首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為一體的兒童詩。詩句節奏鮮明,音調和諧,適合學生朗讀,也容易被學生記住。
  • 阿衰漫畫:阿衰惹怒烏鴉,不止給烏鴉抓弄,還恭恭敬敬的伺候烏鴉
    但是也惹怒了樹上住著的烏鴉。一起來看下接下來的故事吧。一:烏鴉哭訴阿衰把大樹啃掉之後,這就意味著樹上的烏鴉的房子就倒了。烏鴉真的是哭都沒有眼淚了。在烏鴉看來,這個房子就是他的全部,而且還欠著貸款的。在阿衰還在炫耀自己把大樹砍掉的時候,殊不知一場報復之旅馬上展開。這隻烏鴉可是一隻睚眥必報的烏鴉。
  • 「烏鴉喝水」的細節竟然都是真的,這本書告訴我們這種鳥有多聰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 「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說起小時候讀過的《烏鴉喝水》,幾乎每個人都能背出幾句,順便心存質疑地稱讚一下烏鴉的聰明。 其實,烏鴉的確會用填塞小石子的方法,使得容器的水位升高,進而喝到水。
  •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預習教案,《坐井觀天》
    聽寫詞語:坐井觀天、井沿、觀看、回答、口渴、喝水、大話、井口、無邊無際。形近字:井(井水)、開(開心)、渴(口渴)、喝(吃喝)。四字詞語:坐井觀天、無邊無際。
  • 烏鴉到底有多聰明?
    聰明的新喀鴉會把工具踩在腳下或者放在小孔洞裡面「保管」,保證工具的安全,防止其掉落地上,下一次利用工具取食時候方便拿取 (Klump et al., 2015)3 邏輯推理(1)「烏鴉喝水」大家小學時候都學過「烏鴉喝水」的故事,一隻烏鴉口渴,四處找水,突然發現一個瓶子裡有水,但是夠不著
  • 親子互動京劇《坐井觀天》登陸寶安
    坐井觀天的小青蛙,總以為天就井口那麼大,直到小鳥飛來。在小鳥、小猴子、蚌精和海鱉爺爺的勸說下,小青蛙鼓起勇氣跳出井口,才明白,天無邊無際,是自己眼界小才會「坐井觀天」。
  • 烏鴉的聰明,讓人驚嘆
    核桃仁雖然美味,但是外殼那麼堅硬,烏鴉怎麼才能吃到呢?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我漸漸發現了烏鴉的聰明之處:烏鴉先把核桃叼起,然後飛到高高的樹枝上,再將核桃摔下去,核桃落到堅硬的地面上,被撞破了,於是,烏鴉就得到了那美味的核桃仁。可是,讓核桃從高空墜落,核桃殼破裂的概率很低,很多時候,烏鴉都是望而興嘆。
  • 上下爬行7小時,只為體驗一回「坐井觀天」,小寨天坑真「坑」
    「坐井觀天」是小寨天坑的一大奇觀,不過要想欣賞到這一奇觀,必須下到坑底,這對你的體力是一大考驗。(賀德敬 文圖)小寨天坑距重慶市500公裡,位於奉節縣荊竹鄉小寨村。小寨天坑雖身處三峽腹地,可一年四季,總有無數人仰慕它的清涼、它的雄偉、它的獨一無二。從奉節縣城過長江沿著蜿蜒的山路到達景區後,沿著崎嶇的小徑走上20多分鐘,便能俯瞰這個巨大的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