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的圖表繪製中,圖例和標題是兩個重要的組件,尤其在繪圖區域出現多個圖形時,如果這些圖形不添加說明,那麼對於圖表受眾人員來說,就會很難識別出這些圖形中的主要內容,因此這就顯示出了圖例的重要性,因為圖例可以標記每個圖形所代表的內容;同樣,如果想讓受眾人員搞清楚繪圖區域中的內容所代表的意思,就需要為圖表添加標題。
下面咱們就詳細聊聊在Python的數據可視化中,如何為圖表添加圖例和標題!
通過前面咱們多次的講解,大家已經熟知,對於Python的數據可視化,最為常用的是matplotlib庫,因此,在Python的數據圖表中,為圖表添加圖例和標題的函數分別是legend()和title()函數!
為了大家能夠直觀了解,咱們還是慣例,舉個「慄子」吧:
看到了嗎,上面就是咱們所編寫的「慄子」程序,上面程序第15行和第16行分別調用plot()函數對曲線進行了疊加顯示,然後在第19行調用legend()函數來顯示圖表的圖例,且在legend()函數中對關鍵字位置參數loc進行了設置,賦值為「lower left」,表示將圖例顯示設置在左下角,在第22行則調用title()函數將圖表的標題進行了顯示設置。
此外,對於上面程序中第14行和第15行中的label=r'$\sin(x)$'和label=r'$\cos(x)$'參數進行說明一下,希望能夠有助於大家的理解,首先說一下,其實在matplotlib庫中是自帶對數學表達式支持的TeX功能的,可以用Tex對文本內容進行渲染,對於程序中第14行和第15行是通過r』$$』模式分別將表達式\sin和\cos嵌入兩個$符號之間實現的,一般來說,對於在r」$text1\text2$」中的非數學表達式文本text1會以斜體形式輸出,而對於前面的標記r則表示該字符串就是所謂的raw strings形式,這樣字符串就會按照TeX規範來解析了!
下面咱們就調用Python解釋器來運行一下上面程序吧:
運行上面指令後,會生成咱們所繪製的帶有圖例和標題的圖表,如下圖所示:
好啦,上面就是咱們今天所聊的在Python繪製圖表中關於圖例和標題相關的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學會在圖表中這兩個重要組件的繪製方式,今天咱們就聊到這裡吧,下次再見哦!
一文帶你學會如何用Python生成帶誤差棒的並列和堆積柱狀圖
一文講透,帶你學會用Python繪製帶誤差棒的柱狀圖和條形圖
誤差棒圖你真的會嗎?一文幫你用Python繪製,拿走不謝
敬請關注「品位集結號」,使您每天進步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