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鄉民免費看病、訓練士兵、修建廁所……盧作孚把北碚人民的...

2020-12-17 上遊新聞

盧作孚初到峽防局,峽區內正流行天花。

其實天花這個病,一直都在發作,只不過時多時少。作為中醫,熊明甫自然知道可以通過種痘預防天花,中醫也有種痘的方法,但效果不穩定。

北碚地方醫院為峽區兒童免費注射防疫針

盧作孚說,既然峽區人民有困難,我們就要幫忙克服。他開辦醫務室,請來西醫,主打種痘和接生這兩樣,並長期在重慶和上海訂購痘苗。還逐步把醫務室發展成地方醫院,設置手術室,配備護士,雖仍嫌簡陋,也還像模像樣,彌補了中醫的不足。所有種痘、接生、看病、拿藥,都是免費。峽局經費再困難,盧作孚都要保證醫療支出。

光是叫鄉民上門種痘,數量甚少。盧作孚又培訓峽局職員和少年義勇隊隊員,都學會種痘。然後三五人一組,奔赴遠近各鄉場宣傳種痘,帶兵還評比成績。數年下來,種了幾萬例。真是一舉四得!既宣傳了峽防局,又救治了鄉民,還培養了人員,更了解了民情。

熊明甫這才確定,盧作孚可不是光說不練的人,他說了一定要做,一做就要全力以赴。

在北碚搞這麼多事業,需要場所。

北碚場鎮不大,廟宇卻多,素有九宮八廟之說。這些廟子由各種各樣的菩薩盤踞,僧道不拘,燒香拜佛極為盛行。有土地廟、關廟、東嶽廟、禹廟、王爺廟,還有帝主宮、文昌宮、萬壽宮、天上宮,不一而足。

那時一無錢、二無地、三無房,廟子就是現成的場地。

鄉公所在帝主宮,峽防局設在廟嘴文昌宮,但那只是名義上,並未去清理打掃,文昌宮還是那個破舊的文昌宮,趙仲舒他們辦公,都是在文昌宮旁的碉樓。盧作孚來了,就一步步安排打掃,清理,把文昌宮變成一間間辦公室。

關廟便駐進了常練隊、學生隊,還辦起了圖書館,現在幾乎完全成了三峽染織廠。地方醫院設在天上宮,後來多了《嘉陵江報》。天上宮、關廟、禹廟、萬壽宮、王爺廟、東嶽廟,都各有用處。

場地問題在解決,事業更要開展。盧局長可不會讓士兵學生們閒著,用他的話說,沒事幹,那就會胡思亂為,閒出事來。

以前莫管訓練認不認真,訓練完了兵士就是放敞。現在,不僅訓練嚴格,訓練完了還要安排乾活,清淘石灘、疏浚河道、測量水位、標註水錶、駕船習水、整理市政。

看了這一切,熊明甫自覺有些慚愧:自己也是讀聖賢書出來的,守著這些地方幾十年,帶著這些兵四年,怎麼就沒點想法?更沒有行動!北碚的團丁,結夥出去搶劫,事發被抓槍決,有幾十個了。這是既害人,又害己。若早就約束好他們,不是既保全鄉民,又保全他們自身性命,還建設了北碚麼?自己也讀了這麼多聖賢書,上合川下重慶跑過不少碼頭,做過不少事,怎麼就沒想到做到?

北碚的盛夏,時常是一晴就十天半月,一下雨也是十天半月,並且雨勢不停,只有大小之別,然後嘉陵江的水就漲起來了。北碚市場位於面江的高地,一般不會被淹,後面卻被會龍溪和凹地、淺溝圍繞,每年都會因漲水成為幾次孤島。光是孤島倒還罷了,還有你想像不到的災難。

如果把方便之處統稱為廁所的話,北碚的廁所,與其他鄉村的廁所比,並不差,也不會好。因為那時的北碚就是正二八經的鄉村。

一個敞口瓦罐,就可算廁所,一家人的排洩問題,均在這裡解決。原因也很簡單,一則沒有公共下水道,再則這屎尿也是一寶,田裡土裡都需要。需要,必然產生價值,自己可以施肥,也可以賣給需要的人,這就成了一樁產業,無須投資,無須管理,自動生錢的產業了。瓦罐一裝,便於轉運。這個瓦罐,就被命名為尿罐。

既稱鄉場,便會有許多過路客人,他們若要方便,怎麼辦呢?有經濟頭腦的人馬上來了靈感:在自己家房後屋角也放個大瓦罐,還埋在土裡,免得別人惦記,搭兩塊木板,用竹篾子一圍,既為過路客人提供方便之所,也為自家留點小錢,這被稱為過路財喜。

與人方便,坐地生錢,你看,這是多好的事!至於說有那麼點味道,蒼蠅也會多一些,這算事麼?農村不都是這樣?

鄉民都開始仿效。於是,北碚場鎮上就多了些這種搭建,在場口,在街巷,都設置了這種「公廁」。大家各管各的,相安無事。甚至有人合夥在靠近碼頭的河壩修起壕塹式糞坑尿池。當然,更多的還是瓦罐,畢竟便於收集保存和轉運。

在嘉陵江邊,河壩上常有尿罐六七十個,都是各有主人的。

而北碚最著名的,是場口埋了九口大缸,好氣派!這條街也被叫成了九口缸。這也成為一個大產業了。

時常四處飄散的臭味那不用說,一遇漲水,必然把「廁所」裡的汙物帶出來,水一退,北碚場就成了糞場。這豈不是災難?

盧作孚整理市政,就從這九口缸入手,帶著學生隊去砸。剛砸一個,就被鄉民阻止了。最兇的是一個外號「九條命」的老頭:「從有北碚場,就有九口缸;砸了九口缸,糞便朝哪裝?」鄉民紛紛附和。

盧作孚退讓了。

熊明甫安慰盧作孚:「盧局長,鄉民不知好歹,慢慢來吧。」

「不,這是我欠考慮。」盧作孚首先自我批評,「應該先修好廁所,再去砸缸才對。」

三天後,幾個小板屋分散在市鎮建好了。這是專用的公共廁所。再砸缸,鄉民就沒理由制止了。

接下來,盧作孚開始主持清掃街道,疏通水溝,改成陰溝。破損的路面,加以修整,然後栽花種草,設置路邊花臺。

作為一個讀過經、學過醫、經過商、當過鄉長的人,日日從這些汙穢之處經過,怎麼就沒覺得骯髒,可以去改變一下呢?熊明甫又看到一面鏡子。

熊明甫成了盧作孚建設事業的積極支持者,也不再覺得這峽防局是一個苦差了。

北碚場街道狹窄,格局凌亂,盧作孚提出清除臨街的搭設、屋簷,以擴展街道,熊明甫也主動去做鄉紳的工作,勸說大家配合。盧作孚提議填埋市場周圍的凹地淺溝,讓場鎮不再成孤島,熊明甫帶頭動員親友、佃戶參與勞動,推動全體市民共同加入,擴大了市鎮,北碚的市容大改觀。更重要的是,大家共同參與的事,大家就會共同維護,良好效果才能長久保持。

北碚市民也開始擁護盧局長了!

熊明甫知道,普通市民或許會在一些具體事情上對峽防局有怨言,那是因為看不懂,不理解,但不會反對峽防局。想搗亂的,該是一些豪強劣紳。

峽防局的整頓建設,需要北碚地方的支持。以前的配合,並不是太順暢,成了峽防局幹、鄉公所看。雖無明顯掣肘,亦乏同心協力。盧作孚希望熊明甫出任鄉長,自然是為了地方建設的推行更為順利,熊明甫也覺得這是個可行的好思路。初以為自己表個態就行了,沒想到,既因接待楊軍長安排的廣安石筍鄉的考察團,又想的是等熊耀卿出殯後再議,拖了這麼幾天,鄉公所居然傳出支持馮純嘏出任鄉長的消息。失了先機,竟像是要搶著爭當鄉長了。好笑!有點棘手!

原標題:北碚的春天二3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重慶掌故 | 北碚鄉民為什麼把盧作孚叫盧鬍子?
    在1932年底,著名的電力專家惲震參加三峽水利勘測隊,測量了宜昌葛洲壩後,同交通部揚子江水道整理委員會工務處長宋希尚一道專程來北碚參觀。他們來後,自己到處看,宋希尚先生去問北碚和溫泉的鄉民,對盧作孚先生的感想。結果回答都是沒有好感。原因呢?有一點點過失,即遭峽防局責罰甚至拘役。宋希尚先生問盧先生為鄉民謀福利,怎麼沒一點感恩呢?
  • 鄉村建設:盧作孚的實踐與遺產
    這段嘉陵江三峽有30多公裡,以北碚為中心,正是盧作孚就任北碚峽防局長、推動鄉村建設的核心區域。  出北碚城區,向北驅車約半小時,便來到了天府鎮。沿著盤山公路行至半山腰,從路邊岔道進入,有小路通往群山深處,這裡有修建於上世紀30年代的四川第一條鐵路——北川鐵路。  時間能淹沒一切,舊時鐵路的遺蹟已難找尋。
  • 盧作孚不是北碚人,但整個北碚都是他的,為什麼重慶人都愛戴他?
    在重慶北碚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他不是北碚人,但整個北碚都是他的。這,說的就是盧作孚先生。作為中國著名的愛國實業家,盧作孚先生在民國時期創辦的民生公司,幫助了宜昌大撤退的進行,將武漢的各種物資、設備以及一百多萬人順利送達四川,保護了中國民族工業的命脈。
  • 重慶珍檔 | 辛亥革命的先驅林森,在北碚題字的故事
    因為閒情逸緻,他優哉遊哉,成了北碚的座上賓,在北碚留下許多有趣而難忘的故事。抗戰初期,國民政府西遷,林森率政府機關於1937年11月到達重慶,12月初,原北碚峽防團務局局長盧作孚便登門拜訪,請求他為北碚平民公園慈壽閣更名題字。慈壽閣系盧氏親朋好友為紀念盧作孚母親60壽辰的壽禮——眾鄉親的初意是因為盧母在北碚無住宅,送禮為其建造一幢別墅。
  • 重慶珍檔 | 1931年取消少年義勇隊畢業典禮,是因為盧作孚重病臥床了?
    後來,盧作孚先生還鄭重其事地在峽防局周會上講,自己生了病,如何通過找事做,來緩解疼痛,迅速轉移了注意力。總結起來就是,精神這東西,越用越有,越不用就越沒有。當然,黃主任也不以為意。因為,盧作孚先生有資格這樣說。不是因為他是局長,而是因為他向來以身作則,凡是要求下屬應該做到的,他自己必然率先做到。累了,換件事做;身體有病,盡力堅持,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 融入北碚的復旦
    法律系成立法律學會,選張宗浚,李載彭等為幹事,在黃葛樹人路23號開法律諮詢處,為鄉民士紳免費義務服務。校方增設了四川資料研究室。6月底,復旦劇社在北碚民眾會場表演了話劇《生路》,居然用的是四川話。總務長沈十善則宣布學校將自購發電機供電,並惠及東陽。不過,黃葛東陽用上電,還是在高坑巖水電站發起電,並把電線牽過河以後。
  • 北碚因何得名?「碚」字到底什麼意思?聽聽這段故事
    北碚發布消息,從2月22日起,北碚區博物館下屬的北碚區歷史文化陳列館、盧作孚紀念館、四世同堂紀念館、梁實秋紀念館正式恢復開放,市民可按照要求線上預約參觀。如果你暫時不便走出家門,但又想要逛館,不要急!
  • 恐龍、熊貓...北碚老社區彩繪外牆成「爆款」
    都市熱報消息,繼金渝站塗鴉牆、棗子嵐埡塗鴉步道、馬房灣塗鴉村後,重慶主城區又一處塗鴉打卡地——北碚老社區塗鴉外牆成為爆款,吸引了許多人前去拍照。到底,北碚的這一處塗鴉打卡地在哪?與主城其他幾處塗鴉牆有何不同?近日,記者前去實地打探。
  • 重慶珍檔 | 氣象研究所曾建在北碚,它的名字叫象莊
    北碚曾有個象莊。這不是大象的象,而是氣象的象。北碚在1934年即設置了一個測候所,在東陽石子山,這是個三等測候所,由氣象所派趙錫鵬管理。盧作孚先生想把它升為二等,但氣象研究所所長竺可楨沒同意。1937年底,氣象研究所從南京北極閣撤離,一路選址,1938年暫時落腳重慶曾家巖穎廬。
  • 模擬帝國士兵訓練方法 模擬帝國士兵怎麼訓練
    在模擬帝國手遊中士兵訓練有什麼方法呢?訓練士兵,具備一定的軍事實力後,就可以考慮殖民擴張了,佔領資源領地可以更多的資源,佔領其他玩家的城市可以按比例收取一定的稅金。那麼想知道士兵訓練方法的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上遊•讀書丨詩意北碚的文本呈現 ​- 張昊
    ,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資源;以重慶自然博物館、北碚博物館、盧作孚紀念館、張自忠烈士陵園、雅舍、老舍舊居、縉雲寺、溫泉寺等為代表的文物古蹟和紀念館、展覽館、名人舊居等星羅棋布,使北碚擁有「百館之城」的美譽。
  • 鄉規民約如何重獲新生
    在中國的「鄉治」傳統中,鄉規民約佔據重要的地位。傳統鄉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能發揮獨特作用,是因為自《呂氏鄉約》以來,它就主要是民間性的,是「人民的公約」,是村民族人共同約定的規範,自然認同它,遵從它。同時,傳統的鄉規民約雖然也不乏懲罰條款,但更主要是「德治」性的規範,德業相勸、患難相助等,包括明清時的講讀制度,都訴諸道德教化,通過內化的道德影響眾人。
  • 發揮鄉規民約在脫貧攻堅中的獨特作用
    發揮鄉規民約的規範作用源遠流長的鄉規民約,發軔自春秋戰國,成型於秦漢時期,歷久不衰,至今依然在鄉村治理中發揮著獨到的規範作用。鄉規民約是由鄉民自主自發地制訂出來,用以處理和規範眾人生產生活中的各種關係,為解決民事糾紛提供簡單易行的處理方式和大眾機制,本質上屬於村民族人合意的行為規範,旨在實現人與人之間「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的社會理想。作為國家治理的大眾參與模式,鄉規民約成為中華傳統價值原則本土化、具體化、生活化的表現形式。
  • 鄉民眼中的周至柔:樂善好施,沒有一點當大官的架子
    不過,抗戰勝利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卻不顧全國人民反對,悍然發動了內戰。 在內戰中,周至柔作為蔣介石的幫兇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他的失敗也是理所當然的。
  • 讓鄉規民約「活」起來(代表之聲)
    充分挖掘優秀鄉規民約、家風家訓的內涵魅力,有效發揮其在家庭建設、鄉村社會治理、城市社區管理等方面的作用鄉規民約、家風家訓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既有深厚的群眾基礎,也有廣泛的社會認同,成為法律之外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對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 濱州市人民醫院:看病有了「電子膠片」 省錢又方便
    大眾網·海報新聞濱州4月7日訊(記者 紀學敏)4月7日起,濱州市人民醫院「電子膠片」正式上線啟用,醫院為就診群眾免費提供電子膠片替代原傳統膠片
  • 蘭州民百實控人涉嫌犯罪被捕 昔日快遞之鄉首富折戟
    蘭州民百(600738)一則簡短公告,宣告昔日「快遞之鄉」杭州桐廬首富、中國紅樓集團董事長朱寶良「折戟」。昔日「快遞之鄉」首富被捕1月17日晚,蘭州民百公告,公司於2020年1月17日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朱寶良家屬提供的桐廬縣公安局出具的《逮捕通知書》。獲悉經桐廬縣人民檢察院批准,朱寶良已於2020年1月15日因涉嫌犯罪被執行逮捕。
  • 重慶北碚67歲高齡糧倉再迎藝術盛事!2020「百校百村百藝:中國鄉村...
    即日起一直到明年1月18日,市民都可以前往北碚柳蔭鎮藝術糧倉,近距離感受藝術和鄉村結合的帶來的改變和魅力。開幕式上揭幕的中國鄉建三傑「梁漱溟、晏陽初、盧作孚」塑像毫無疑問,本次活動的主展場柳蔭藝術糧倉是最惹人注目的所在。這座共有4個倉庫的糧倉建於1953年,佔地面積達到了兩三千平方米。
  • 論「廁所革命」——農村旱廁改水衝式廁所的利與弊
    現在部分農村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廁所革命」,國家免費為農村的廁所進行改造,由原來的旱廁改造成水衝式廁所。現在,就農村改造廁所談談利與弊。好處是:材料是免費的。改造廁所使用的大塑料桶(埋在地下收集廁所大小便和汙水)、手按式出水小塑料桶、蹲便器、水管等安裝材料都是免費的,並有挖掘機免費挖土深埋大塑料桶,免費安裝水管等。有效改變環境衛生,預防傳染病。
  • 2020CITY-HONOR北碚靜觀蠟梅節公路自行車賽等你來...
    將於12月26日在重慶市北碚區靜觀鎮臺農園舉行的「2020CITY-HONOR北碚靜觀鎮蠟梅節自行車賽」將為你帶來這樣一次極佳的參與機會。自行車賽等你來挑戰 美麗北碚,香約靜觀——中國花木之鄉·靜觀第十八屆蠟梅文化藝術節暨第三屆CITY-HONOR北碚靜觀公路自行車賽將積極響應國家「全民健身、全民健康」號召,由中共北碚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