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阿拉伯死亡18500人,以色列主動展開大猛攻,6天損失800名士兵

2020-12-17 花熊出沒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動全部空軍對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等阿拉伯國家發動了大規模的突然襲擊,隨後其地面部隊5個師以坦克裝甲車為前導,從加沙、阿里什和阿布奧格拉向對手發起猛烈進攻,而與阿拉伯世界相比以色列軍隊的規模其實很小。

戰爭的起因是埃及從西奈半島驅逐了聯合國緊急部隊,並在陸地上向以色列邊界部署了10萬部隊和1000多輛坦克,從而封鎖亞喀巴灣入口並控制住所有進入以色列的海上交通。

面對可能會從世界地圖上被「抹掉」的危險,以色列實施先發制人的戰術以獲得主動權。在這樣背景下,埃及空軍這支阿拉伯世界最現代化,規模最大的部隊幾乎被以色列方面完全「殲滅」,大多數埃及戰機被摧毀在地面。

以色列隨後轉而對約旦,敘利亞和伊拉克發動空襲,僅12小時這些國家的戰機也被以色列空軍大部分摧毀,而在先發制人的戰術下阿拉伯世界是損失了416架戰機,完全喪失制空權。

在掌握制空權後,以色列士兵搭乘坦克裝甲車,在大炮,步兵,傘兵和工程部隊的協助下從各個方向攻擊埃及軍隊;他們準備在短時間內消滅西奈半島上的敵人,以絕對勝利結束戰鬥。

應當指出的是,埃及方面在該地區以縱深防禦方式部署一支部隊,他們有堅固的陣地和坦克等;而這是蘇聯制定的一種最常見策略,但埃及軍人並沒有蘇聯紅軍所具備的頑強戰鬥精神。

經過一天的戰鬥,儘管埃及方面很多部隊並沒有出現重大的人員損失,但他們接到總部發出的撤軍命令,這大大降低埃及士兵的士氣,因為他們認為所有盟軍都被擊敗,儘管事實並非如此。

結果,以色列軍隊是抓住機會乘勝追擊;據統計,幾天的戰爭中阿拉伯方面約有18,500人死亡,30,000人受傷,數千人失蹤;而以色列總共只損失了800名士兵,2563名士兵受傷,46架飛機被摧毀。

1967年6月5日至1967年6月10日,以色列發起的戰爭只持續6天但卻控制了東耶路撒冷,加薩走廊,西奈半島,西岸和戈蘭高地,讓領土是增加兩倍。迄今為止,這場戰爭的結果還深刻影響該地區的地緣政治局勢。

相關焦點

  • 以色列是如何做到屹立不倒?6天一場摧枯拉朽的勝利,奠定地位
    一個國土面積2萬多平方公裡、人口只有數百萬的國家,卻在阿拉伯國家的圍剿和封鎖中始終屹立不倒,除了離不開美國的支持之外,以色列人在戰爭思維和戰鬥意志方面的表現也可圈可點。特別是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僅用6天便取得了摧枯拉朽的勝利。也正是這次大勝,徹底奠定了以色列的地區霸主地位。
  • 為何以色列800萬人口毫不畏懼阿拉伯4億人口?
    由於各自的政治訴求不一樣,世界上誕生出了不少國家,當然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經之路,有些國家發展至今,國土面積比較大,就像是俄羅斯,但是也有國土面積不那麼大的國家,比如說以色列。不過世事無絕對,有些小國家並不比大國弱,比如說中東地區,就存在一個國家,它的國土面積並沒有周邊國家的多,而且人口也比較少,只有800萬人口,但是這個國家,一直在那些人口眾多的國家包圍中過得風生水起,即使面對擁有4億人口的阿拉伯也毫無壓力,輕鬆吊打,其實它就是大家可能並不是很熟悉的以色列,很多人都比較好奇,想知道以色列是如何發展到今天的。
  • 五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輸了五次,他們為什麼沒有獲勝一次?
    阿拉伯國家歷史悠久,但是在近代的社會發展中,阿拉伯國家似乎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強。在以色列建國後,和阿拉伯國家一共發生五次中東戰爭,其中有兩次是阿拉伯國家主動挑起的,但是在五次戰爭中,阿拉伯國家失敗了五次。這麼多年中他們難道沒有一點進步嗎?曾經強大的阿拉伯帝國再也不復存在了嗎?
  • 美大選第10天!一架黑鷹直升機突然墜毀,6名美軍遇難拜登發聲
    6名美軍遇難,拜登發聲了 就在美國大選日的第10天,一架黑鷹直升機突然意外在埃及墜毀,最終導致包括6名美軍在內的11月13日據以色列通訊社消息,就在過去24小時內,地點位於埃及西奈半島,一架美國生產製造的黑鷹直升機,在當日載有8名「多國觀察員部隊MFO」執行任務,卻不曾想到「死神」突然降臨,黑鷹直升機在飛行過程中意外墜機,直升機一共有9人,最終只有1名美軍倖存了下來,其餘人員全部斃命。
  • 不可思議的戰爭,800萬人的以色列,是如何吊打4億阿拉伯人的?
    戰爭的爆發往往意味著雙方會遭受巨大的傷亡,一旦傷亡人數過大,各個國家就會徵集新兵,保證軍隊永遠有源源不斷的戰鬥力。光看這一方面的話,人口多的國家似乎更容易進行兵力的補充。在如今的世界範圍內,中東地區可以說是戰爭發生最頻繁的一個地區了,不過在中東地區,人口只有800萬的以色列卻能夠把有4億人口的眾多阿拉伯國家吊起來打,在很多人眼裡這完全不可思議,甚至是不可能的,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 美國損失慘重,12000名士兵離奇死亡,外媒:還在不斷增加
    5月12日,據伊朗新聞電視臺報導,從2006年到2018年,美國軍隊意外死亡人數累計12000人。眾所周知,美國為了打壓其他國家,一直對潛在威脅的國家進行挑釁,作戰次數更是數不勝數,而隨之意外死亡人數也在逐漸增多。
  • ...種報復手段,自殺式襲擊曾導致5名以色列人死亡,這一次會發生什麼?
    案發3天以來,關於案情的描述出現了多個版本,卻未聞任何一位肇事者落網。這一怪象其實不怪。2010-2012年間,先後有4名伊朗核科學家在境內遭暗殺,伊朗「忍看朋輩成新鬼」;2018年年初,以色列神不知鬼不覺地從伊朗境內竊取有關伊核研發的絕密檔案,重達0.5噸,伊朗後知後覺;2020年7月,伊朗納坦茲鈾濃縮工廠某離心機車間離奇爆炸,損毀嚴重。
  • 沙特梟雄崛起,借勢美國,與以色列和好,率阿拉伯國家,對付伊朗
    沙特作為阿拉伯頭牌國家,海合會領軍人物,遜尼派領頭羊,實力其實很強勁。在最近的一系列操作中,沙特更是布局未來,攜手以色列,力促阿拉伯人和猶太人握手言和,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事實上實現聯合,一致對外,一起對付死敵伊朗。 阿聯和以色列全面建交,對中東地緣政治而言,是一個裡程碑式的事件。
  • 20世紀的戰爭神話:只用6天時間,幹翻三個敵國,領土擴張四倍!
    1967年的六日戰爭,也稱為「六五戰爭」,堪稱戰爭史上的最大奇蹟,因為人口僅數百萬的以色列,竟然憑藉一己之力就擊敗了數千萬人的阿拉伯世界各國,埃及、敘利亞、約旦等國的所謂聯合大軍,竟然在短短6天的時間內就被徹底打敗,讓世人為之驚嘆。
  • 五次中東戰爭,為何22個阿拉伯國家加起來打不過1個以色列?
    最主要的戰爭還是要數中東戰爭了,從猶太人建立以色列之後,中東就從來沒有太平過,阿拉伯國家向以色列發起了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以一己之力對抗著整個阿拉伯世界,最多時是1V22的局面。800萬人打1億人,可在長期的戰爭中以色列卻保持不敗神話,最終獲得全面勝利,成為中東最強大的國家,那為什麼面對阿拉伯世界聯盟,以色列卻能一次又一次地贏得勝利呢?
  • 凌晨,以色列不宣而戰,空軍兵分三路發動強襲,數十個基地被摧毀
    該事件發生後,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對以色列的行為,進行了強烈譴責,還聲稱以色列的行為是非法的,三個國家的領導人還威脅稱將進行報復性的打擊,讓以色列付出沉重的代價。據阿拉伯媒體報導,以色列不宣而戰,出動了至少6架戰機,穿過戈蘭高地,闖入了敘利亞境內,對其首都的南部郊區發動了攻擊,導致伊朗駐守在該地區的士兵嚴重傷亡,軍事設施和基地也都受損嚴重。
  • 中東局勢要變天?阿拉伯國家竟集體向以色列求購武器,巴:叛徒
    據環球網援引陸軍情報網站報導,近日,有多個海灣阿拉伯國家通過外交渠道主動向以色列示好,還表示「希望採購以色列的先進武器裝備」,其中包括「鐵穹」防空系統、LORA戰術彈道飛彈系統和以色列航空航天工業公司研發的一系列戰鬥機用電子吊艙等
  • 誰教美國人暗殺?以色列!
    被確認死亡的是戴夫的一個妻子和她8個月大的兒子,現場還發現另一具屍體,但無法確定是否為戴夫。不管怎樣,哈馬斯武裝卡桑旅因此受到重創,因為戴夫是該部隊最高指揮官和精神領袖,也是幾十年來巴勒斯坦反抗以色列的傑出代表。如果戴夫死亡,他將留下巨大的權力真空。
  • 以色列轟炸敘首都南部 造成至少8名軍事人員死亡
    示威途中,反政府人士和什葉派穆斯林領導人穆克塔達·薩德爾(Muqtada al-Sadr)的支持者發生衝突,造成6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反政府人士對半島新聞表示,什葉派支持者在反政府抗議中向他們開槍,並放火燒毀了抗議帳篷。「我們擔心會發生更多暴力事件。」一位衝突中的反政府人士對法新社說。
  • 以色列阿拉伯政黨的崛起:以巴衝突的新玩家?
    當下關於以色列政府難產比較流行的觀點主要聚焦在內塔尼亞胡的個人原因,利伯曼與右翼的決裂,以及左派政黨對內塔尼亞胡的強硬態度等方面。但是在筆者個人看來,造成第二次選舉組閣失敗和第三次困難依舊的還有一個原因:以色列阿拉伯政黨的崛起。本文試圖從以色列阿拉伯政黨——「聯合名單」在這三次大選中的表現來探討阿拉伯政黨對以色列政治,乃至今後巴以問題產生的深遠影響。
  • 第一次中東戰爭:連正規軍都沒有的以色列何以厲兵秣馬,血色開國?
    倉促發出的榴彈炮,其命中率或許只有天知道,可偏偏有一發炮彈像長了眼睛似的,擊中了敘利亞的一輛坦克。敘軍大慷失色,誤以為以色列的大部隊趕到,他們突然停止戰鬥,匆匆撤離陣地,連早先佔領的3個居民點也自動放棄。 6月3日,幾架用美制運輸機改裝的埃及軍用偵察機像以往一樣,毫無顧忌地闖入了以色列上空,展開軍事偵察。
  • 同樣是大國打小國,亞塞拜然能贏,阿拉伯國家為啥就贏不了以色列
    同樣是大國打小國,中東戰爭打了這麼多次,阿拉伯國家聯合起來擁有一億人口,但仍然不是只有800萬人口以色列的對手。如果說是代理人戰爭,中東背後也有大國的支持。這只是背後勢力的問題嗎?亞塞拜然能打贏亞美尼亞,土耳其的確出了很大的力氣。這場消耗戰之所以亞美尼亞最後認輸了,跟消耗不過有很大的關係。除此之外,亞美尼亞自身問題也是因素之一。
  • 美國穿針引線,伊朗、土耳其神助攻,阿拉伯—以色列聯盟成立在望
    出生即面對死亡的以色列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國,隨後,埃及出兵7000人,約旦 7500人,敘利亞5000人,伊拉克1萬人,黎巴嫩2000人等,阿拉伯國家軍團開始「第一次中東戰爭」的進程。然而,最終的結果竟然是人數和裝備佔據優勢的阿拉伯聯軍失敗。96萬巴勒斯坦人淪為難民,流落四方。
  • 「阿拉伯之春」後的伊朗、沙特、以色列三角關係
    但是這畢竟是在世人毫無意料的「阿拉伯之春」之前的分析,上述預測今天還有多少可信度?以色列突襲伊朗可能性大增6月3日,《紐約時報》從耶路撒冷報導:不久前卸任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首腦的達幹(Meir Dagan),新近一反在任時的習慣,頻頻對公眾和傳媒發表講話,質疑以色列現政府尤其總理內坦亞胡和防長巴拉克無視風險的決策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