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最經典一首詩,雖仕途坎坷卻滿懷熱情,冰心讀完都愛不釋手

2020-12-12 每天讀文史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首詩創作於742年,當時的王昌齡正順道與辛漸一起趕往江寧赴任,詩中提到的辛漸是他的朋友,在赴任的路途中王昌齡會陪他的朋友路過潤州,然後他們會在潤州這個地方分開,以後還不知道何時才能再見,滿滿的離別之情湧上心頭,隨後詩人便寫下了這首充滿思念友情的千古名詩。

這首詩主要描寫的是第二天清晨兩人在江邊離別時的情景,充分表達了詩人對朋友離去的傷心之情。人傷心難過的時候,外面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使其感到傷心難過,面對外面灑落在大地上的小雨,也不禁讓詩人有感而發。清晨,當詩人送別朋友之時,感覺自己就像楚山一樣的孤獨寂寞。

當你回到洛陽的時候,故鄉的親朋好友如果向你問起我時,請你轉告他們:我的心永遠像一顆珍藏在玉壺當中的冰,依然保持著晶瑩純潔。"一片冰心在玉壺"這句詩就是全文的核心,"冰心"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清正廉潔,也暗示了詩人想對朋友表達一種即使你不在我身邊,但是我對你的心永遠都不會變的情感。詩人冰心的名字也取自於此。

王昌齡是一位偉大的唐朝詩人,雖然他在文學方面的造詣有目共睹,但是在朝廷上的他卻不盡人意。王昌齡的性情豪放、不拘小節,也因此被朝廷中的一些小人誣告陷害,被貶到嶺南,從嶺南回來後又被分配到江寧,幸好一路上都有辛漸的陪伴。

這首詩也是他被貶後,在江邊送別友人時所寫的,詩中也因此摻雜了詩人多方面的情感,一方面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離去的悲傷之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詩人在遭受打擊後的憤怒,以及被貶江寧的孤獨。全詩也是詩人觸景生情、有感而發,雖然被貶,但是自己依然光明磊落、出淤泥而不染。

早年的王昌齡家境貧寒,一家人主要靠農耕維持最基本的生計,但是他從小便勤奮好學,30歲就進士及第,於是便帶著滿腔的熱血出任秘書省校書郎,後來又相繼改任了很多職位。王昌齡的詩現存達181首,主要的題材就是本文所寫的離別詩,他創作的詩質量都很高,千百年來從不缺乏讀者,也是現如今各大詩歌研究者爭相報導的對象。

《芙蓉樓送辛漸》是一首送別詩,是唐詩中比較常見的詩歌題材。這首送別詩構思新穎、條理清晰,作者依託外面連綿的小雨,襯託出對朋友的離情之情,反而重點的體現了自己冰清玉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優良品德。詩人眼中的友情也顯得格外重要,這也暗示著我們也要用心地對待自己的朋友,用心呵護,才會天長地久。

辛漸即將離去,此時王昌齡的心中總有那麼一絲絲的牽掛,不知身處異地的朋友是否也想念著自己,在這悲傷的日子裡,祝願我們的友情愈久愈濃,留守江寧詩詩人一定會像玉壺中的冰那樣純潔、無暇。

相關焦點

  • 王昌齡送辛漸,寫了兩首詩,只有一首成為佳作流傳千古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詩人王昌齡所做的送別詩,由兩首詩歌組成的組詩,作者採用倒敘的寫作手法,送別的時刻寫的一首收錄在部編教材中,其實,在頭天晚上他就寫了一首,但沒有出名,主要寫了頭天晚上在芙蓉樓為友人辛漸餞行時的情景。
  • 寫出「一片冰心在玉壺」的王昌齡,一生沒有賀知章那樣圓滿
    寫出「一片冰心在玉壺」的王昌齡,也是晚唐詩人中比較有意思的一位。他與王維不同,早年家境貧寒,人近中年,才中進士,仕途不大順暢。多次被貶,甚至做了邊塞地方的一個小小的官。但他的性格豪邁放逸,沒有半點窮酸氣。
  • 寫下「青山一道同雲雨」的王昌齡,在鎮江寫過兩首很牛的送別詩!
    盛唐詩人王昌齡,以七絕見長,特別是邊塞詩寫得極好。他的送別詩也寫得不錯,數量也多,在他現存的170多首詩歌裡,送別詩有大概50餘首,《送柴侍御》便是其中之一。王昌齡在鎮江寫過兩首送別詩,這兩首詩屬於唐詩中頂尖的水準,在中國詩歌史上非常的牛,牛到中小學課本都迴避不了它們。
  • 千古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心是什麼?玉壺又是什麼?
    說起王昌齡,可是唐朝非常了不起的詩人,他有許多頭銜,有人稱之為「詩家夫子」,夫子是對年長而有學問的人的尊稱,相當於老師,就是說他的詩寫得非常好,稱得上所有詩人的老師,自然有誇張成分,但也能證明王昌齡在詩歌方面的造詣之高;又因擅長作七絕,被人稱為「七絕聖手」,有唐一朝,七絕詩執牛耳者;他也是盛唐邊塞詩的代表詩人,
  • 王昌齡很罕見的一首七律,語言淺顯,卻寓意深遠
    王昌齡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聞名,人稱其為七絕聖手。王昌齡28歲進士及第,雖然才華超凡,但一生仕途坎坷。他曾經被流放到嶺南,後來又擔任江寧丞,這期間他與李白、孟浩然、岑參等著名詩人都有詩歌唱和。
  • 王昌齡被貶龍標,李白寫下一首詩相贈,短短4句驚豔千年
    而同樣有被貶謫、遭棄置境遇的王昌齡,他的摯友李白也曾寫過一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以表達對他的同情及關切。對於李白的這首詩,相信大家並不陌生。 詩的前兩句「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主要是用比興手法,渲染了環境氣氛的悽涼哀愁,以此來表達對王昌齡被貶謫、遭棄置境遇的同情。它的意思是說,在這楊花落完、子規鳥啼鳴的季節,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縣尉,貶途更是要經過五溪。
  • 王昌齡最著名的送別詩,情真意切,最後七字道出詩人不變的初心
    在初唐、盛唐尚武精神和崇尚軍功社會風氣的影響下,王昌齡從青年時代就充滿了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王昌齡是一名優秀的邊塞詩人,他生於唐朝,因擅長寫七絕詩而被稱為「七絕聖手」。王昌齡的詩歌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邊塞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第二類是贈友人系列,這都與他的人生經歷相關,戍守邊塞是他最鬥志昂揚的時光, 與朋友的友誼也是他一生最看重的情誼。
  • 陸遊最經典的一首詩,表達出的愛國熱情千古傳頌!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是陸遊罷官後,閒居家鄉山陰農村時,所作的一首經典詩篇。詩人寫下這首詩時已經68歲高齡,但其愛國情懷卻絲毫不減,日夜想念著報效祖國。詩人有著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收復失地的願望,只是現實已不可能實現,於是,在一個「風雨大作」的夜裡,詩人觸景生情,在夢中實現了自己金戈鐵馬馳騁戰場的願望。全詩如下: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僵臥孤村不自哀」,「僵臥」說明詩人老邁的樣子,「孤村」表明詩人此時與世隔絕的狀態。這也正是詩人當時的處境,充滿了悽涼悲哀的情調。
  • 蔡松年的一首鷓鴣天,細膩傳神,幽靜溫馨,讀完令人愛不釋手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們都喜歡吟詠荷花,不僅因為其嫵媚動人,而且在於其品質高潔。李商隱多愁善感,卻驚嘆荷花無色可並,無香可比;李清照經歷坎坷,更借紅藕香殘,流露出一份憐惜和自嘆。南宋一位才子也有一首詞非常不俗,下面介紹蔡松年的一首鷓鴣天,細膩傳神,幽靜溫馨,讀完令人愛不釋手。
  • 王昌齡最經典的一首詩,所向披靡的英雄氣概,千古流傳!
    而說到有關保家衛國的詩句,就不得不提王昌齡的《從軍行》組詩,而其中最經典的《從軍行七首·其四》,更是以將士們所向披靡的英雄氣概,千古流傳!全詩如下: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蘇東坡很有內涵的一首詩,有文化的人一旦汙起來,就是不一樣。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範。他熱情交友、喜好美食,創造許多飲食精品。亦好品茗,亦好遊山林。他雖學術淵博,詩畫精通,卻一生仕途坎坷,不盡人意。
  • 蘇軾最令人叫絕的一首詩:正著讀是經典名篇,倒著讀更是千古絕唱
    迴文詩,顧名思義,就是正讀倒讀皆成章句的詩篇,是古代詩歌的一種獨特表現形式,也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 「奶牛產牛奶」、「蜜蜂釀抄蜂蜜」、「院滿春光春滿院」、「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這都屬於比較低等級的回文語句,可以幫助大家理解迴文詩的具體含義,但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
  • 老和尚夜賞星空寫下首詠月詩,古人不識貨,現在卻成了首網紅詩
    唐代詩僧何其多,他是其中最有個性的之一。首先,他平時不修邊幅,常年用樹皮做帽子,穿著破衣衫,活脫脫一個濟公形象;其次,他不願與人交往,雖是僧人卻不住在廟裡,而是長年住在山洞裡;再次,他寫詩完全隨性,他買不起紙筆,有了靈感就把詩寫在巖石上、竹子上,而且這些詩基本都是大白話。 這樣一位特立獨行,而又不喜與人交流的詩人,在世時自然很少人知道他。
  • 王昌齡的《出塞》,是樂府詩還是七絕?
    也就是說秦漢時期和更早的詩,其實都是為了演唱而作,只要樂府機構收錄了譜子,並註明了歌詞,那麼這首作品就是樂府詩。但是曲子不常換,歌詞是要常換的,否則誰都會膩,所以文人為樂府中相同的曲子填寫不同的歌詞,也統稱「樂府詩」。是不是感覺就是後來的曲子詞——詞牌?所以,我們說「詩詞同源。」
  • 徐志摩撩過冰心嗎?為什麼他的最後一首詩是寫給冰心的?
    韓湘眉在人們通常印象中,冰心對徐志摩是比較冷淡的,兩人似乎也沒有什麼交集,以致於冰心偶爾的熱情讓徐志摩感到非常意外。冰心其實,兩人還是有過不少交往的。比如「說什麼以往,骷髏的磷光」這兩句許多人都喜歡的詩就是徐志摩寫給冰心的。
  • 他只留下了六首詩,卻憑一首絕句力壓高適王昌齡,成為無冕之王
    這三位詩人平日就一直暗暗較勁兒,正好今天趕上這機會,王昌齡便道:「我們三人在詩壇上也算赫赫有名了,但是一直沒分出高低。今天咱們就較量一番,聽聽這些歌女唱的詩,誰入選最多,誰就是老大」。王之渙和高適都沒有意見,於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此拉開了序幕。
  • 冰心的一首朦朧詩,婉約多姿,頗有古詩詞的神韻之美
    下面介紹冰心的一首朦朧詩,婉約多姿,頗有古詩詞的神韻之美。冰心,原名謝婉瑩,現代著名詩人,筆名冰心取自王昌齡的詩句「一片冰心在玉壺」。 她的詩歌滿蘊溫柔,也微帶憂愁,大多篇幅短小,含蓄而不露。詩人善於捕捉剎那間的靈感,以樸樹的語言抒寫內心的感受和思考,卻令人感到意味深長。
  • 王昌齡這首詩充滿了諷刺,借用衛子夫的故事,講述了現實的殘酷
    而在眾多的唐詩中,尤其以王昌齡的詩最具有諷刺意味,他大部分的作品都寫得很深刻,無論是對於性的探討,還是對於現實諷刺,那都是令人震撼,特別是這首經典的《春宮曲》,所描寫得正是漢朝衛子夫,如何從一個普通的歌女變成了皇后,最後又是下場很悽慘的故事。
  • 王昌齡:大唐赫赫有名的邊塞詩人,交遊甚廣,被稱「七絕聖手」
    王昌齡不僅邊塞詩、送別詩寫得極好,閨怨詩生活詩也小有名氣,尤以善作"七絕"著稱,為人又豁達豪爽,喜交朋友,與文人、官吏、隱士和僧道等等都有往來。無論是知己還是普通的朋友,無論是名人還是名不經傳的人,他都真誠以待。
  • 孟浩然:將田園生活過成一首詩
    他每晚都要夜讀,豆大的燈火昏昏暗暗,照得人眼睛疲累,可他始終堅持讀完某一章節,方才放下書卷,沉沉睡去。次日醒來,只見外面鳥聲清脆,陽光刺眼,孟浩然這才意識到,昨夜不知什麼時候竟下了一場雨,那木質的欄杆底部已經生出了綠苔。他步出屋子,四周的紅花也被打得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