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94歲裸捐1857萬,學生席慕蓉:我無法不愛她

2020-12-10 歷史中人生百味

2016年的5月25日,楊絳先生離開了,當時很多媒體表示了對先生的悼念,標題也是齊刷刷的「中國最後一位被稱先生的女性走了。」

而其實,中國最後一位被稱先生的女性,是葉嘉瑩先生。94載光陰彈指過,未應磨染是初心。

人們常說:若有詩詞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葉嘉瑩先生用她的一生踐行了這句話。她一生都堅守著傳統文化,美麗了一生,優雅了一生,可是卻很少有人認識她。

她從教超過70載,年過九旬,依舊堅持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師。

進入耄耋之年的葉嘉瑩,已經白髮蒼蒼,卻依然有著不懼歲月的優雅氣質。

在《朗讀者》中,她展現了非凡的文採與底蘊,無人能及。

她是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專家,受聘於臺灣大學,哈佛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

她是2015-2016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

她被稱為中國最後一位「穿裙子的先生」。

桃李滿天下

她這一生,不爭不搶,不論遇到什麼苦難,不怨不艾,她一直被命運推著走,只有回到祖國教書,是她此生唯一的一次主動選擇。

她在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湖北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幾十所大學都講過學。

只要有她上課的地方,教室不但座無虛席,連臺階,過道,窗戶外面都擠滿了學生,她進教室上課,得從教室門口曲曲折折地繞,才能走上講臺。

而葉先生站在講臺,就如同一首詩一樣,即使白髮微卷,卻神採飛揚。

從她歸國至今,已經40多年了。她不求名不求利,將全部的光熱給予她的學生們。

其中他的學生席慕蓉說:「我無法不愛她!」

葉嘉瑩先生夢想以己之力守護文化傳承

她在國內幾十所大學講授古典詩詞數百場。很長一段時間裡,往返交通費用都是她自己解決,講課,亦從不求報酬。

坊間流傳最廣的是葉嘉瑩初到南開中文系授課時的盛況。

教室裡的椅子排的滿滿當當,以至於她走上講臺都困難。後來中文系提出「持聽課證入場」,結果在一個女學生的帶領下,很多學生用蘿蔔刻章,自製聽課證。一時間,就連「假冒聽課證」都一證難求。

葉嘉瑩先生曾表示:「要抓住老年的尾巴多多舉辦講座」。

她說儘管自己已經年邁,但還是有一個痴夢,想要以己之力護衛詩詞的生命,就像漢墓裡時隔千年仍能盛放的蓮花一樣。

除了授課出書外,葉嘉瑩還在網絡推出詩詞吟誦課程,教授詩詞吟誦。她一生所獲榮譽無數,但最喜歡的依舊是「教師」這個頭銜。

94歲裸捐1857萬元

2018年6月3日,94歲的葉先生將自己全部財產1857萬元捐贈給南開大學,用於設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國傳統文化研究。

我平生的離亂都微不足道,只要年輕人能夠把我吐出的絲,織成一片雲錦,讓中國傳統文化的種子,能夠留下來。

她說,能夠做到哪一天,自己並不知道。但只要還能站在講臺上,就一定盡最大的力量,把詩詞的美好傳統傳播下去。

「柔蠶老去應無憾,要見天孫織錦成。」這是葉先生對年輕人的一點點希望。

其實守護詩詞的生命、弘揚傳統文化從來就不是葉老先生一個人的事情!

正所謂:「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已經落在下一代人的身上。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精華,從小培養小朋友學習詩詞,不僅是對國學的傳承,更是對自身的提高。中國詩詞裡蘊含著無盡的哲理和智慧,對於小朋友長大成人乃至一生都有巨大的指引作用。

詩詞對孩子的滋養是伴隨一生的。

小時候,詩歌能讓他出口成章,充滿想像力,陶冶美感;長大後,關於詩歌的記憶,會成就他的氣質,讓他在面對現實中的一地雞毛時,仍有一顆「詩心」,心存柔軟,也有勇氣和力量去抗擊一切風浪。

在這裡為大家推薦:

這套每周朗讀一首古詩詞大全,共分為6冊,收集了365首中國古典詩詞,內容涵蓋了小學階段必讀的古詩詞篇目,還精選了一些膾炙人口的名篇,充分的與新課標課本內容結合,旨在讓閱讀這套書的少年兒童在成長和學習的黃金階段打下良好的古典文學基礎,培養他們的古典文化素養,奠定中華古典文化的基石!

學習詩詞要從娃娃抓起,要讓我們國家的孩子熱愛詩詞、熱愛中國傳統文化。讓孩子在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都有詩詞的涵養和鼓舞,迎接每一個挑戰,追求詩意的人生。

全套6冊正版書籍現在只要88元,一頓飯錢換孩子一個不一樣的未來,一個追求詩意的人生!心動不如行動,猶豫就會敗北,趕緊點擊下方連結搶購吧:

相關焦點

  • 96歲的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才是真名媛
    席慕蓉第一次見到葉嘉瑩先生的時候,便直言「她就是詩的靈魂」。 這位中國古典文學詩詞大師、最後一位女先生、最美女國士,在自己96年的人生中,用詩歌譜寫出了中華文明之美,詩歌之魂。
  • ...月在手》杭州路演,揭秘96歲的她為什麼是「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
    提及片名含義時,陳傳興表示,取「水月」為名,是想傳達出葉先生如水月觀音般渡人渡己的精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先生」這個詞是不能隨便亂用的,但葉嘉瑩被稱為中國現今「碩果僅存」的一位穿裙子的先生,她是一名真正的「士」。她一生以弘揚中華詩詞為己任,歷經烽火硝煙、家道變遷,活出了如詩一般的鏗鏘人生。用董卿的話說,葉先生是「一生顛沛流離,卻度人無數」。
  • 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
    「她從生命裡走過來,滴著血,滴著淚。」但這一段回憶,葉嘉瑩在電影中只用一句「我先生不工作」,草草帶過。上世紀50年代,葉嘉瑩在臺灣中學任教時為小朋友講課與情感和婚姻的不幸相反,葉嘉瑩詩詞之旅越走越順。「我真是熱愛古典文學,只要一講課就神採飛揚。」當時葉嘉瑩在中學教書,同時在一些報刊上發表文章,討論中國的詩詞,讓學界驚豔。
  • 一人一電影,《掬水月在手》看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的傳奇人生
    葉嘉瑩先生號迦陵,出生於北京,師從於顧隨先生,曾遷居臺灣、後僑居北美,最後回到祖國定居。前半生顛沛流離,親歷過國土淪陷、年少喪母,背井離鄉、生活困頓、中年喪女等諸多桀難,但她始終沒被壓垮,寄情於詩詞,將畢生心血致力於中國古典詩詞的研究和傳播,足跡遍及世界上百所大學。
  • 《掬水月在手》:如詩影像記錄「最後一位女先生」傳奇一生
    《掬水月在手》是陳傳興導演「詩的三部曲」的最終章,記錄了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的當代詩詞大家葉嘉瑩的傳奇人生。葉嘉瑩一生以弘揚中華詩詞為己任,歷經烽火硝煙、家道變遷,活出了如詩一般的鏗鏘人生。《掬水月在手》海報詩歌與人生交織的娓娓道來96歲高齡的葉嘉瑩先生,一生坎坷多艱,曾歷經戰亂,在海外飄零數十載,在許多次人生的至暗絕望時刻,是詩詞給了她無窮的力量,而她也用自己畢生之力,傳承中華文化,闡述古典詩詞之美。
  • 被稱之為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的人——葉嘉瑩
    他就是葉嘉瑩被稱之為繼王國維之後,中國最重要的詩詞大家,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有雲「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司馬遷也曾經寫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如今這個時代還有誰能擔此評價的文人嗎?如果有的話,他就是葉嘉瑩,被稱為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
  • 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楊絳,她最後的20年,嘗盡了人間的痛和孤
    他不會打蝴蝶結,分不清左腳右腳,拿筷子只會像小孩兒那樣一手抓,全然沒有做學問時的那種瀟灑勁。對此,楊絳就三個字:「不要緊」。她愛他,願意包容他的所有缺點,從不試圖去改變他。家裡大小麻煩,只要她能解決,絕不拿去「煩」他,她深知,錢鍾書的價值在於著書立說。
  • 她是中國最後一位先生,一生只做一件事,95歲為教育捐款3568萬元
    「先生」二字在我國古代大多為對德高望重之人的稱呼,不分男女。到了近代他們似乎已經變成了男子的專用詞,極少有人在稱呼女子為先生。但也不排除一些女子巾幗不讓鬚眉,受人尊重亦被稱為先生,比如楊絳先生,張愛玲先生。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葉嘉瑩先生,而她一生當中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傳承中國古典文化。
  • 楊絳之後,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竟然和慈禧、納蘭性德還有關係!
    國慶黃金周的硝煙已經過去,萬籟俱寂之時,可能是中國最後的一位詩詞大家,悄然走上銀幕。近日有部叫《掬水月在手》的紀錄片上映,講述了當代詩詞大家葉嘉瑩的故事。在流量為王的時代,似乎誰也不願關注,一個「因陋守舊」的老年人,縱然這個老人,終其一生所維護的,是我們中國最珍貴的瑰寶。
  • 錢鍾書只為她而婚,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這樣回答
    「在遇到她以前,我從未想過結婚的事。和她在一起這麼多年,從未後悔過娶她做妻子。也從未想過娶別的女人。」——錢鍾書楊絳先生回應「我也一樣」。從此,這成為愛情的範本,成了流傳開來的佳話。2016年5月25日凌晨,楊絳病逝,享年105歲。中國最後一位被稱為先生的女士走了,正如周國平先生對她評價:「這位可敬可愛的老人,我分明看見她在細心地為她的靈魂清點行囊,為了讓這顆靈魂帶著全部最寶貴的收穫平靜地上路」。楊絳,中國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
  • 比爾蓋茨、巴菲特勸中國富豪「裸捐」!馬雲:80歲把錢全捐了?
    說到做慈善,就不得不提到比爾蓋茨和巴菲特有一次一起來到中國,並特意舉辦了一場慈善晚會,邀請了很多知名的企業家,作為中國最富有的人之一,馬雲自然在邀請名單上。不過許多富有的企業家並沒有出席這場慈善宴會,其中包括娃哈哈的宗慶後和萬達的王健林。醉翁之意不在酒,事實上,巴菲特和比爾蓋茨希望說服中國富人裸捐。
  • 婚後遭丈夫家暴,中年喪女,葉嘉瑩非中國國籍卻為中國裸捐3000萬
    董卿評價葉嘉瑩先生:「她是白髮的先生,她是詩詞的女兒,她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傳承者、傳播者,也是很多人通往詩詞國度的路燈和燈塔。她的一生命運多舛卻才情縱橫,顛沛流離卻度人無數。」」婚後遭丈夫家暴,中年喪女,葉嘉瑩非中國國籍卻為中國裸捐3000萬。24歲那年,老師眼裡最優秀的學生,同學眼中的女神在1948年與趙忠蓀結婚。11月時,國民黨撤退到臺灣,葉嘉瑩便跟隨丈夫前往臺灣。
  • 勞倫娜:賈伯斯的靈魂伴侶,豪氣裸捐250億美元,我對錢沒興趣
    她被自己的丈夫成為「靈魂伴侶」。她在丈夫去世後,繼承了巨額財產,在2012年的福布斯榜單上,她成為矽谷最有錢的女富豪,被稱為「矽谷第一富婆」。她說:我要裸捐所有財產,不打算留給自己的後代。25歲那年,在斯坦福的一場講座上,勞倫娜遇見了賈伯斯,從此,她墜入情網,和他牽手,走過了22年。多年後,賈伯斯回憶說:我在停車場,車鑰匙已經插上。我問自己,如果這是我人生在世最後一天,我是願意開一場商業會議,還是同這個女人一起度過?
  • 96歲葉嘉瑩傳記片問世:命運把我放在哪裡,我就落在哪裡開花
    母親因病去世時,當時年僅17歲的葉嘉瑩將悲痛寫進八首《哭母詩》:「早知一別成千古,悔不當初伴母行。」52歲時,她的大女兒和女婿又在車禍中喪生,葉先生一口氣寫出十首《哭女詩》:「遲暮天公仍罰我,不令歡笑但餘哀。」1948年葉嘉瑩結婚照在紀錄片中,葉先生卻只是淡淡地談起這些往事。
  • 我國最後一位女先生楊絳: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和誰爭我都不屑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這句話來自一百歲的楊絳先生。楊絳從來都是淡淡的像是茉莉花那樣。即使平淡,卻是如此的有韻味擁有著自己的香氣。
  • 她是17歲的福布斯精英,她是中國運動員谷愛凌
    以「30歲以下」這個區間來限定年齡,對於谷愛凌來說還是顯得太過寬泛,畢竟她才只有17歲。  但這絲毫不會影響她閃光。福布斯中國榜單截圖  9日,福布斯中國公布了2020年30歲以下精英榜,共300位活躍在中國各個領域的優秀青年上榜。
  • 一生未談戀愛,卻遭新婚丈夫家暴,中年喪女的她為一事裸捐3000萬
    她就是中國最後一位穿著裙子的「士」——葉嘉瑩她說的屬於中國人的寶山到底是什麼呢?17歲喪母,盧溝橋事變後父親南下杳無音訊一個女性的一生該怎樣度過才算幸福?24歲結婚,沒有愛情的婚姻因感動而結合,婚後卻遭遇家暴因為葉嘉瑩從小讀書都是第一名,老師都很喜歡她。她的一位中學老師有一位堂弟叫趙忠蓀,便把葉嘉瑩介紹給了堂弟。年輕時的葉嘉瑩滿足我們對於才子佳人的所有想像。
  • 她是大作家翻譯了堂吉訶德,她還是一位好妻子,說說先生楊絳
    那咱們今天就給大伙兒細說一下楊絳先生是如何成為最賢的妻最才女。中國年齡最大的作家楊絳先生,一提出來就很奇怪,先生不是說男的,怎麼這女的怎麼能叫先生呢?其實這是你了解得不夠。先生是過去對有能力的人的一種尊稱,這個不分男女,女的也能叫先生。
  • 賈伯斯遺孀勞倫娜鮑威爾裸捐250億美元,為什麼富豪喜歡裸捐
    那就是賈伯斯遺孀近日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未來會將超250億美元的財產捐出,不留給後代。在採訪時說:「我沒興趣積累財富,史蒂夫也沒興趣。個人累積大量財富並不對,那相當於數百萬人的財富,這樣累積財富對社會很危險」。
  • 一位94歲的老奶奶有五個孩子,但沒有人照顧她
    山西的孤獨奶奶在山西呂梁的一個山村裡,住著一位94歲的卻孤身一人奶奶。劉奶奶的丈夫早逝,育有3個兒子和2個女兒,她曾經和她的大兒子在一起住在一起,但是她的大兒子後來去世了,她的另外四個孩子都在其他國家,她應該把子孫綁在膝蓋上,卻孤身一人住在一個荒無人煙的村莊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