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就像是花朵一樣,美好又脆弱,像是童話一樣的生活基本上只能是在夢裡了,人間不值得。
我們不可能有永遠的單純,也不會有永遠的快樂。
永恆是一個謊言。走到下一秒發現上一秒的自己真實可憐。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這句話來自一百歲的楊絳先生。
楊絳從來都是淡淡的像是茉莉花那樣。即使平淡,卻是如此的有韻味擁有著自己的香氣。她可能今天綻放也可能是明天,在你毫無準備的時候她就這麼開了,一瓣一瓣的往外邊兒側過去,極其優雅又惹人心憐。
她經歷過亂世又像是被亂世打磨的十分晶瑩剔透,她綜合著許多的美有柔和婉約的美又不缺那些剛強的有著鐵骨的,即像是水鄉女子又帶著北方女子。兩個看起來相反的東西,她卻把她們混合的十分妥當,仿佛與生俱來。我們稱呼她為先生,即崇尚她的智慧,又喜歡她的淡薄,也讚嘆她的榮辱不驚。
江南多出柔弱無骨卻又堅韌異常的才女,她便是其中一戶書香世家出來的女子,她是水的女兒。有一位能說善辯的律師父親,自己的姑母又是第一位女大學校長。書香世家為什麼要有頭上兩個書香二字當然是要有書了,書的香氣是獨特的不管是什麼時候手上拿著一本書看看都能夠快速的靜下心來。所以她從小就是書堆裡泡大的,後來她就考上了清華的研究院外國語研究生,先後師從吳宓、朱自清等名師。
一個才女的一生中不能缺少的就是愛情了,她的愛情就是在書的天堂她的讀研時期遇見的,錢鍾書。
大概是哪一天風和日麗,天氣很好空氣中瀰漫著香氣。她遇見了她一生的愛人。
其實她早就已經聽過錢鍾書的大名了,但是一直以來都沒有見過一面。錢鍾書見到她的第一面就看上了對方所以一直都記著她。
這就是緣分啊,不那麼早也沒有這麼晚,恰好就是這麼神奇,她們第一次見面就定下了之後的好幾十年生活。
在她老年的時候還回憶她們一家三口平常的點點滴滴,在回憶中出現流出時在筆下,文字間盡顯溫柔。所以建議夥伴們可以去讀讀這本《我們仨》,學會如何去平靜的生活,如何去真正的愛,讓自己的心既溫暖又平靜。
《我們仨》講的是一個女人對丈夫和女兒的想念,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無奈。
就如同封面上所寫的: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我們仨》
105歲的楊絳,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與女兒錢媛,丈夫錢鍾書一家三口那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在書的最後,楊絳說:「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樣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守,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我一人。」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經走到盡頭了。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
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這本書由著名的三聯書店出版,是中國當代文學散文隨筆文集中很暢銷的一本。
作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楊絳將愛情和家庭都經營的如此幸福的秘訣,盡在《我們仨》中這本書中體現,
懂得理解、欣賞自己的伴侶,楊絳把錢鍾書看得比自己重要,比自己有價值。
懂得在婚姻中保持「自我」楊絳一生追隨錢鍾書,甘願站在丈夫身後,但她的才情並沒被婚姻所埋沒,也沒被丈夫錢鍾書忽視。
人間沒有永遠,錢氏夫婦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了盡頭了。
所以推薦看一下楊絳的《我們仨》,看過後才會覺得,婚姻的本身並不是圍城,而是背後的靠山。
現在恰逢出版社活動,這本精裝版的經典只要35塊錢,僅僅是一頓午飯的價格,但是卻能去找尋那最美好的溫暖。還是十分划算的!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