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莞市3歲的小彤7個小時內抽搐9次,家屬連夜將孩子送到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後,醫護人員判斷這很可能是暴發性心肌炎,孩子隨即被轉入兒童重症監護室,緊急施救。「急性暴發性心肌炎是一種嚴重危及生命的急症,死亡率高達80%」,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二區主任黎小秀主任說,「這樣的重症稍有耽誤,孩子很可能就會死亡。」
如果小孩出現感冒或腹瀉等症狀後,家長發現孩子有面色不好,精神疲倦,乏力,腹痛、嘔吐、暈厥、驚厥等不典型表現,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早期識別、及早幹預是跑贏這個「隱形殺手」的關鍵。
7月21日中午,東莞市婦幼保健院住院部4樓兒科二區病房內,媽媽張女士正在給躺在病床上的小彤餵飯。奶奶在一旁哄著孫女,看著孩子一天天好轉,媽媽和奶奶由衷地高興。
就在10天前,孩子還命懸一線。3歲的孩子7個小時內抽搐9次,家屬連夜將孩子送到市婦幼保健院後,醫護人員判斷這很可能是暴發性心肌炎,孩子隨即被轉入兒童重症監護室,緊急施救。
孩子突然抽搐,20秒後恢復正常
奶奶至今都忘不了7月11日下午3點多發生的事:原本一直在客廳跑動的孫女,突然停下來,人站立著,但頭整個往後仰,四肢抖動。
「我叫她,她不應,眼睛緊閉著,嘴唇都青紫了,肩膀這邊還有點僵硬。」奶奶說,正當她焦急時,「孩子卻好似突然醒過來了一樣,看著我,就像看著陌生人」。
那天,小彤的爸爸鄧先生剛好沒上班。他趕緊帶著孩子和奶奶到了家附近的一家醫院,但小醫院的醫生也查不出病因,只是說繼續觀察。傍晚,他帶著女兒到家樓下的公園散步時,小彤又出現了下午的症狀。
「抽搐,呼之不應,頭後仰,雙眼上翻,唇色發紺,伴喘息,無肢體強直,持續約20秒自行緩解。」醫生的記錄準確描述了孩子發病的過程。鄧先生說,看見孩子這樣,他馬上帶著孩子、老人,從虎門趕到了市婦幼保健院。
趕往醫院的路上,孩子又抽搐了;在市婦幼保健院急診就診過程中,孩子再發抽搐兩次。當晚近10點,收治到兒科二區住院時,小彤已經抽搐了6次;到晚上11點多轉到PICU(兒童重症監護病房)時,7個小時內共抽搐9次。
病情危急,診斷為暴發性心肌炎
當天二線值班主任鄭雪芳副主任醫師記得很清楚,孩子收治入院後,心電監護提示孩子可能存在頻發性室性早搏。對孩子的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後,她判斷,孩子「抽搐原因不排除阿斯發作,需警惕急性暴發性心肌炎可能」。
急性暴發性心肌炎是一種嚴重危及生命的急症,死亡率高達80%,病情急劇進展惡化,會出現嚴重心功能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兒科二區主任黎小秀主任說,「這樣的重症稍有耽誤,孩子很可能就會死亡。」
小彤隨即被轉入PICU,當晚值班的唐明生主治醫師考慮孩子有心跳驟停的風險,馬上為孩子插管、上呼吸機。急診床邊超聲提示全心擴大,心臟收縮功能下降,同時肌鈣蛋白等心肌特異性損傷指標回報提示有數十至百倍的升高。
醫生馬上給予了抗休克、抗心律失常營養心肌等治療。為了搶救孩子生命,所有醫護一夜無眠,但是孩子的病情仍沒得到控制。第二天下午及晚上,孩子分別出現了持續性的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伴有面色發紺和血壓下降。
PICU副主任周新龍說,雖然給予積極治療,但小彤的惡性心律失常仍無好轉跡象。一共經歷兩次電擊復律治療,電復律後小彤的心律只能短暫轉為竇性心律,但很快又發生陣發性多源性的室性心動過速。
7月13日下午2時,臨時起搏器置入術開始,在孩子的左側腹股溝皮膚進針,沿血管將起搏器電極送至右心室,測試起搏器感知功能良好,固定起搏器電極。整個置入術在1小時內完成。
周新龍說,安裝了臨時心臟起搏器後,同時改用廣譜的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孩子的病情迅速得到控制。7月19日,臨時心臟起搏器拆除;7月20日,孩子從PICU轉回了兒科二區普通病房,目前正在接受觀察、治療。
孩子生病期間,他一下子瘦了10多斤
7月21日下午,周新龍、黎小秀主任一同來到兒科二區病房查看小彤的恢復情況。媽媽張女士正在給躺在床上的孩子餵飯。看見醫生,小彤有點害羞,把臉蒙住了。
想起孩子的救治,奶奶難過得又要哭了。孩子在PICU的那幾天,她一開始守在外面,可在外面什麼也看不到,兒子就把她送回了虎門家裡。等到了家裡,「感覺心離孫女太遠了,我又讓她爺爺趕緊把我送回醫院」。
孩子從重症監護室出來的時候,孩子媽媽和奶奶都落淚了,堅強的爸爸也差點哭了。孩子生病期間,他一下子瘦了10多斤。孩子轉到普通病房後,他終於回去好好休息了一下。
孩子得救對醫護人員而言是莫大的肯定。周新龍說,生命至上,為了搶救孩子,他們想盡了辦法。去年和前年,他們搶救了兩例更加嚴重的暴發性心肌炎患兒,是專門請了中山市人民醫院的專家團隊帶著ECMO來實施救治。
小感冒也會引起猝死
49歲男子因感冒引發的爆發性心肌炎生命垂危
去年9月,49歲的清遠人潘先生也經歷了這樣的生死一劫,感冒引發的爆發性心肌炎讓他生命垂危,幸好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帶著強大的「魔肺」(ECMO)來到清遠,就地上機,關鍵時刻救回了他的性命。
張敏州教授正在為患者查體。
今年49歲的潘先生是清遠市一家餐廳的廚師。去年9月初,他發現自己出現咳嗽、發熱症狀,覺得也就是一場小感冒。不料到了9月4日,潘先生開始胸悶痛不適、全身乏力、面色蒼白,於是到當地醫院就診,經過全面檢查後明確診斷暴發性心肌炎,隨後病情進展急速,血壓猛降,很快發展到生命垂危。就在此時,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ICU)接到會診任務,馬上組織體外膜肺氧合(ECMO)團隊人員趕赴現場搶救。經過心臟彩超檢查,醫生發現該病人心臟的收縮已經處於蠕動狀態,命懸一線,救治刻不容緩。
ICU周袁申副主任醫師帶領團隊對潘先生的病情進行了詳細評估,發現病人如果直接轉運將有巨大風險,莫如就地派上救命「神器」——ECMO。經過股動靜脈穿刺、儀器調試、管道準備、上機等一系列緊張的操作,ECMO運行下病人血壓逐漸穩定,病人由煩躁轉變到安靜,並很快舒緩了胸痛症狀。因病情尚未穩定,在醫護人員的配合下,由120救護車轉運至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
帶著「魔肺」轉運重症患者
經過醫護人員六天六夜的全力救治,潘先生的心臟功能恢復,病情穩定,ECMO機器順利撤離。並且在後來的康復過程中,運用中醫中藥及八段錦鍛鍊,協助病人恢復心功能。很快即可下床活動,歷經半個月與「死神」的賽跑,病人順利康復出院。
專家提醒
暴發性心肌炎的初期症狀和感冒很難區分
據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張敏州教授介紹,感冒十分常見,而且絕大多數病人經數天至兩周可以自愈。然而如果患上特殊的病毒性感冒,如不及時治療,使病毒進入呼吸道,通過血液循環到達心臟,就會入侵心肌細胞。此時,人的免疫系統就會對病毒展開圍攻,在消滅病毒的同時也誤傷了正常的心肌細胞,從而引發心肌炎。由於暴發性心肌炎的初期症狀和感冒很難區分,心肌炎早期症狀不易引起人們的重視。他強調,暴發性心肌炎起病急驟,進展迅速,常並發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惡性心律失常、猝死等嚴重併發症,被認為是心血管病病人嚴重危及病人生命的急症之一。暴發性心肌炎在臨床中,最主要的是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其中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是在藥物的維持下,儘早使用心肺輔助,特別是ECMO,可使病人度過危險期,並達到痊癒的治療效果。
早期識別、及早幹預是救治關鍵
急性暴發性心肌炎是起病急驟、病情發展迅猛、預後兇險的重症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後發病,發病前可有呼吸道感染及腹瀉等相關病史,病毒多以腺病毒、流感病毒、柯薩奇病毒和腸道病毒等最常見。
急性暴發性心肌炎在臨床上常表現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惡性的心律失常,甚至出現阿斯症候群發作或猝死,因病情發展迅猛,救治難度大,死亡率高達80%左右,稱得上是「生命殺手」。
周新龍提醒,心肌炎起病隱匿,病情進展迅速,臨床診斷困難。如果小孩出現感冒或腹瀉等症狀後,家長發現孩子有面色不好,精神疲倦,乏力,腹痛、嘔吐、暈厥、驚厥等不典型表現,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早期識別、及早幹預是跑贏這個「隱形殺手」的關鍵。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汪萬裡、周潔瑩 通訊員孔勇傑、宋莉萍、李馨妮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王曉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