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小Q友情提醒
隨著天氣轉涼,
眼下到了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其中有一種病特別兇險,
那就是——主動脈夾層。
國慶假期8天裡,
僅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
就接診了22例主動脈夾層的患者。
8天收治22例
主動脈夾層進入高發期
45歲的陸先生是常州人,有4年多的高血壓病史。9月30日晚,他突然暈厥跌倒在地,到當地醫院初步診斷為升主動脈瘤、心包積液。當地醫生立即通過六小時急救圈轉診到了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
經過爭分奪秒地搶救,陸先生終於在次日凌晨7點轉危為安。醫生介紹,氣溫下降,人體易出現血壓波動,導致血管壁受損,血流衝擊形成主動脈夾層。
「現在在我們國家,高血壓是第一大誘發主動脈夾層的高危因素;另外就是高血脂。」王東進主任說。
主動脈夾層到底有多可怕?
主動脈夾層是心血管領域內最為兇險的疾病,72小時內死亡率為50%,7天內死亡率高達75%,1個月內死亡率超過90%。
主動脈夾層就是血液衝破主動脈內膜,高速、高壓的血流穿過內膜、中膜進出另一個可容納血流的新腔隙,這個在主動脈管腔之外形成的「新腔隙」就是主動脈夾層。
一旦懷疑自己出現急性主動脈夾層,就要儘快完成主動脈CT血管造影,心臟彩超等檢查明確診斷,否則主動脈的外膜一旦破裂出血,往往幾分鐘就會死於失血性休克,搶救成功的機會很渺茫!
一般來說主動脈血管突然撕裂,很可能會形成不同的夾層並累及不同範圍,這時往往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主動脈夾層累及升主動脈,臨床上稱為A型夾層。A型夾層本身破裂的風險也相當高,由於升主動脈與心臟相續相連,一旦累及心臟可引起災難性的致命併發症,如急性心梗、急性心功能衰竭等,任何一種情況都可能引起患者失去搶救機會,在短時間內死亡。
主動脈夾層向下累及降主動脈,臨床上稱為B型夾層。由於降主動脈沿路有很多分支動脈,分別供應腦、脊髓、腹部內臟、下肢等器官,夾層撕裂至相應動脈開口可能引起該動脈供血障礙,引起相應器官缺血,如腦梗、截癱、腸缺血壞死、腎功能衰竭、下肢缺血等。
發病呈年輕化趨勢
控制高血壓是關鍵
醫生建議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定時吃降壓藥,控制好血壓。近年來我國主動脈夾層患者日趨年輕化,國慶期間南京鼓樓醫院接診的22名患者中有7人是40多歲。醫生介紹這主要是跟年輕人壓力大,日常缺少鍛鍊有關。
「平時少吃太鹹的、口味太重的。」王東進主任表示,「有的年輕人這方面很不注意,喝很多的高糖飲料或者啤酒,這樣很容易誘發高血壓;很多年輕人生活不規律,容易熬夜,這個都是非常致命的。」
專家提醒,進入秋季,天氣忽冷忽熱,主動脈夾層進入高發期,高血壓患者尤其要注意控制好血壓。
天氣忽然變冷,
稍不注意,
就會出現疾病,
尤其是進入冬季
要警惕這些疾病!
天氣驟冷,警惕這些疾病
1、溫度驟降,引發心絞痛、心梗
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項目的數據顯示,我國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數比夏天高41%。
因為很多人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而冬季氣溫又比較低,寒冷會刺激人體血管收縮,從而促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復旦大學研究發現,室外溫度每降低1攝氏度,人體收縮壓約升高0.19毫米汞柱,舒張壓約升高0.12毫米汞柱。因而這樣會增加心臟負荷,引發心絞痛、心梗、猝死等疾病!
2、溫差較大,誘發腦卒中、腦血栓
冬季室內外溫差大,晝夜溫差大,容易引起毛細血管收縮引起血壓升高,促進血栓形成,因此上了年紀的人更容易導致誘發腦中風。
這和心梗、猝死非常類似,溫差導致心臟負荷增加,同時也增加了腦溢血等發作的機會。
3、空氣寒冷乾燥,引發肺炎、哮喘
冬季寒冷乾燥,再加上霧霾多發,很容易引起肺炎、哮喘、急性氣管炎和支氣管炎發作,此類患者冬天就開始慢慢增多。
老年人本身抵抗力較弱,對冬季氣溫、溼度等的變化極為敏感,如果長期處於寒冷乾燥的環境中,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而誘發哮喘!
4、日照減少,容易抑鬱導致自殺
冬季可以說是一年四季中最容易抑鬱的季節!冬季抑鬱的發生主要是因為人體生物鐘不能適應冬季晝短夜長、日照時間短的變化,導致生物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造成情緒與精神狀態紊亂,甚至產生自殺傾向。
防寒保命,老人牢記6招!
1
室外戴帽子
氣溫驟降,著衣應以保暖為第一要務。尤其是頭頸、背、手腳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常說「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襖」,就是提示我們冬天注意頭部保暖的重要性。
冬季外出或堅持室外運動的人群,最好戴上帽子、手套等。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體熱就會迅速從頭部散去。這種熱散失所佔的比例是相當大的。冬天在室外即使是戴一頂單薄的帽子,其防寒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
2
中午曬太陽
常說「冬曬太陽,勝喝參湯」。天氣寒冷,人體容易產生情緒抑鬱、懶散昏睡、昏昏沉沉的情況,這是因為寒冷使身體的新陳代謝和生理功能處於抑制和降低的狀態,血液循環變慢、腦部供血不足造成的。
對待這種冬季特有的抑鬱情況,可以通過曬太陽來緩解,早晨10:00到下午2:00之間的陽光最好,每次可以曬20—30分鐘。
3
天冷吃把豆
天氣驟冷,我們的免疫力容易下降。稍有不慎,感冒病菌就會趁機侵襲。「飲食方」裡第一個強調的就是蛋白質的攝入。蛋白質是抗體的物質基礎,而抗體可以幫助人體與外界「異物」作鬥爭,維持正常免疫力。
特別推薦每天吃一把豆,即30~50克黃豆、黑豆或青豆等,輕輕鬆鬆就能攝入豐富的蛋白質,且不會額外攝入膽固醇。
4
戴口罩
在寒冷冬季,很多人外出喜歡戴口罩。戴口罩確實可以防止呼吸道疾病,又能抵禦寒冷。
但戴口罩必須口鼻都要遮著,同時要注意清潔口罩。
5
每天開窗15分鐘
冬季本來就是感冒的高發季節,再加上氣溫低,人們習慣門窗緊閉,這樣的環境為感冒病毒傳播創造了有利的環境。
室內每天應早中晚通風各15分鐘,讓清新的空氣進入室內,驅逐帶有病毒的混濁空氣,但此時一定要注意抗寒保暖。室內溫度最好保持在16-22℃。
6
出門走一走
天氣冷,也應該有一些運動。對於缺乏運動的辦公族,以及大多中老年人,走路是一種很好的運動。
天氣忽冷忽熱
注意防寒保暖的同時
大家要規律作息
適當進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