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弗裡德裡希·威廉·赫歇爾(Friedrich Wilhelm Herschel),德國出生的英國天文學家、古典作曲家、音樂家。恆星天文學的創始人,被譽為恆星天文學之父。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第一任會長,法蘭西科學院院士。
1781年3月13日晚,赫歇爾像往常一樣,用自製的口徑15釐米的反射望遠鏡觀測星空。當把望遠鏡轉向雙子座的時候,他注意到雙子座有一顆很陌生的星,比較亮,可是在星圖上卻查不到它。連續10個夜晚密切地關注著這顆小星,他逐漸發現該星每天在緩慢地移動。赫歇爾根據所得到的觀測數據,計算出它的軌道近似圓形,其距離太陽比土星遠出約一倍。這時他意識到自己發現了一顆新行星,之後, 這顆行星被命名為天王星(取自希臘神話中土星父神的名字)。
7英尺反射望遠鏡複製品
40英尺赫歇爾望遠鏡
故事二
帕西瓦爾·羅倫斯·羅威爾(Percival Lawrence Lowell),1855年3月13日出生,是一位美國天文學家、商人、作家與數學家。在讀過之後弗拉馬利翁(Camille Flammarion)的著作《火星》(La plan te Mars)之後,羅威爾決定利用他的財富及影響力,全心來研究火星與天文學。
1846年天文學家發現了海王星,仍不能夠解答天王星運動中的歧異,它依然從計算的軌道上扯出一點點。羅威爾相信這起因於海王星之外的另一顆行星。他計算了這顆行星在天空可能的位置(根據它對天王星的影響),並且決心尋找他稱之為X的行星。為此,羅威爾在亞利桑那州的弗拉格斯塔夫建立了羅威爾天文臺,最終促使冥王星在他去世14年後被人們發現。
羅威爾天文臺
Abbot L.Lowell望遠鏡
故事三
克萊德·威廉·湯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他自己製作了一架天文望遠鏡,將觀察木星和火星的羅威爾天文臺,因此被勞維爾天文臺僱用。
克萊德·威廉·湯博利用閃閃視比較儀,有計劃的在不同夜晚巡天拍攝的同一天區星空的照片比較,以尋找在背景星中移動的天體。1930年2月18日,湯博利用在當年1月18日與23日在雙子座天區拍攝的兩張照片發現冥王星。3月13日,天文臺正式宣布發現了一顆新行星。5月1日,採納由英國劍橋一位11歲的女學生維尼夏·伯尼她建議,將其命名為Pluto,羅馬神話中冥神的名字。在漢語裡,行星普魯託的名字譯為冥王星。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真實的發生在天上的「三生三世」。3月13日,一個對天文學有著特別意義的日子。一個天文學家在這一天發現了天王星,另一個3月13日出生的天文學家根據其運動軌道的問題推測出新行星的存在,而他設立的天文臺,憑藉第三位天文學家的發現在3月13日正式宣布發現了冥王星。
冥王星和它最大的月亮——Charon
本文圖片來源:高品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