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電影NO.86:《布達佩斯大飯店》——過去的優雅與現世的美好

2020-12-21 虛空先知者

每個人心中都留存著一段最好的時光,隨著時間的流逝,那段時光會被賦予很多的感情意蘊。讚頌、懷念或是遺憾,很多當時故事中的自己並未察覺的細節,反而會在時間消蝕中慢慢呈現,歷久彌新。

有很多詮釋時間主題的作品都非常動人,而在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中,導演韋斯·安德森正是為我們呈現了那種他記憶中不會隨時間消失的美好。主人公古斯塔夫就代表了這樣一種回憶。

少女抱著一本書,踏著和煦的風走到作家的雕像面前,安坐,翻開扉頁。書中作家講述了自己在布達佩斯的大飯店遇到了當時飯店的主人zero。在zero的回憶中,我們得以窺見主人公古斯塔夫傳奇故事的一角。

主人公古斯塔夫為人有禮、進退有度,有非常龐大的社交圈,幾乎所有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的人都是為了這位優雅的先生。但同時他也吝嗇刻薄、與富有年老的女顧客們保持著親密的關係。這一極具魅力的角色,看似不受道德約束,但身上保留著嚴謹的自我約束、優雅的品味格調和極高標準的職業尊嚴和素養。

故事的開始是,古斯塔夫的顧客,一位富有的夫人去世了,因是意外被殺,執行了第二份遺囑,將一幅價值連城的畫與大量遺產留給了主人公,而這位夫人的兒子德米特裡並不打算善罷甘休。就這樣,主人公古斯塔夫不幸捲入一場大家族的財產紛爭中,進而和zero開始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冒險故事。

主人公古斯塔夫和zero盜畫逃亡,面對德米特裡瘋狂的追殺和報復,他們機敏而樂觀,用盡籌謀來堅守自己世界中的真理。整個故事詼諧、浪漫。

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他的對稱構圖和飽滿養眼的色調,以及令觀眾耳目一新的講故事的方式。該片敘事完全不按套路出牌,通過少女看書、作家聽故事、zero的回憶這樣一環套一環的情節將故事緩緩道來。為什麼導演要這樣大費周折的講一個故事呢?因為這是導演在向瓦爾特·本雅明的思想致敬。

本雅明在《講故事的人——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隨想錄》中哀嘆傳統講故事技術(一個情景中有一個信息發出者,一個接收信息的人)的消亡,而導演用這樣的敘事方式來致敬對傳統講故事技術消亡感到惋惜的本雅明,古斯塔夫的故事通過各種媒介不停傳遞,通過講述傳遞給作家、通過書本傳遞為少女,最終通過電影傳遞給觀眾。

「在這個野蠻的屠宰場裡,還是殘存著一些曾被稱為『人性』的文明之光的。」或許這句話看起來對現實抱著非常悲觀的態度,但其中還是包含了對「人性」的希望。

過去的時光令人懷念,相比之下,現世常常不盡如人意。但無論如何,請在心中保存一些美好的「人性之光」。

看過電影的各位一定不會忘記,在影片後半段的一場槍戰中,幾個鏡頭的切換、幾把武器的特寫、用人物的神態動作轉瞬間將戰後的國際形勢表現得淋漓盡致。兩次火車檢查中不同軍官衣服分別代表舊奧匈帝國和德國軍人,表明了當時的戰況,而「z」的旗幟則是因與「ss」象徵的雙閃電形似,在片中暗喻了納粹的肆虐。電影的靈感源於史蒂芬·茨威格的作品,其中有很多對戰爭、猶太人流亡的對應。

這部電影直到現在仍有許多細節和討論空間,導演確實在影迷心中創造了一個永不褪色的藝術品。

相關焦點

  • 豆瓣8.8《布達佩斯大飯店》|緬懷藍圖中的電影美學盛宴
    電影海報如果關注電影美學,一定不能錯過《布達佩斯大飯店》。它像一杯溫暖的熱可可,以復古唯美的色彩情調,中軸嚴格對稱的構圖美學,輕鬆悅耳的配樂,暗含深意的詼諧幽默,將冰冷殘酷的盜竊、謀殺、逃獄、槍戰煉化於無形。
  • 網紅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導演故事板發布,線條豐富堪比動畫片
    在豆瓣TOP250中有這樣一部歐洲童話,其以油畫般美麗的又對稱的構圖、夢幻般的配色、生動又刺激的故事獲得了一片好評,雖然陪跑了第8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評選,但是這部影片在大多數人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小覷的。
  • 《布達佩斯大飯店》最後的童話王國
    它就是——《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影片是美國導演韋斯·安德森執導的第八部電影,全明星陣容可謂十分豪華,榮獲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故事由一個女孩手中的一本小說引出,小說的名字就是《布達佩斯大飯店》,書的封底是已經離世的作者照片。 鏡頭切換,回到1985年,年邁的作者講述自己創作這本小說的靈感來源。
  • 《布達佩斯大飯店》:套娃式結構
    布達佩斯大飯店2014(柏林電影節) 美國 導演:韋斯安德森黑色幽默 劇情 冒險 在遠近聞名、賓客絡繹不絕的布達佩斯大飯店裡,禮賓員古斯塔夫先生經歷了不少聲色犬馬,其中不乏無價名畫的失竊、名門王族望族的財產紛爭等荒謬軼事;不僅如此,他還跟這家豪華酒店一齊見證了歐洲半個世紀間的戰火硝煙,滄海桑田。
  • 每一幀都當壁紙,韋斯.安德森的電影美學——《布達佩斯大飯店》
    每一幀都當壁紙,韋斯.安德森的電影美學——《布達佩斯大飯店》電影是一種視聽的藝術,所以在視覺上的感官是非常講究的,但是因為是動態的,很難做到每一幀都像藝術照片一樣。但是在美國有一位導演,他的所有電影都可以做到幾乎每一幀都可以截圖收藏的技術,他就是韋斯.安德森。
  • 《布達佩斯大飯店》:揭秘教科書式的美學電影
    導演獨特的美學設計,吸引力一大批顏粉,電影畫面讓你仿佛置身於童話世界。對稱、構圖、色彩把握得非常巧妙,呈現了一個美輪美奐的世界。這部電影入圍了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電影裡大量的高飽和度色彩渲染電影,將電影美學發揮到極致。
  • 《布達佩斯大飯店》:揭示教科書式美學電影
    影片中大量高飽和度的彩色渲染影片,將電影美學推向了極致。關鍵詞-對稱,《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每一幀都簡潔悅目。我不得不說,導演真的是個對稱的瘋子,強迫症意味著看太舒服了。這種極端對稱不是簡單的二分法。它追求風景、人物和背景的巧妙對稱,使整部電影簡潔而高度美觀。關鍵詞-顏色。
  • 「構圖太美了,非常的漂亮 乾淨」|《布達佩斯大飯店》
    細緻 不知道以前的歐洲講話是不是真的是這樣感覺布達佩斯大飯店像一座避難所 無論是生活避難所還是精神避難所 人們在裡面奢華度日 外面卻是不同的兩個世界 戰爭開始了 在飯店裡的營業依然門庭若市我對這部電影背後的歷史不了解 但是刷豆瓣的時候發現都在講猶太人 他們的算計 精明和苦難
  • 布達佩斯大飯店 這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美出天際的電影
    風格明顯到即使你對一部電影一無所知,然而只要看幾個鏡頭就會知道這是他拍攝的。就像《布達佩斯大飯店》裡,古斯塔夫和零一起逃跑時,立刻就會讓人想到《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裡,狐狸們在地道裡的逃跑鏡頭。今天本喵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威斯安德森的美到爆的《布達佩斯大飯店》01 構圖美到除了截屏不斷無以表達看《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構圖簡直是強迫症的福音。每一處都是對稱。場景裡連人物都要對稱。
  • 《布達佩斯大飯店》:歐洲的黃金歲月
    《布達佩斯大飯店》:歐洲的黃金歲月「大家經常誤會一件事,總以為作家有無窮的想像力,總是文思泉湧,永遠不缺故事可說,能憑空想像出精彩情節。可是事實恰恰相反,一旦大家知道你是個作家,他們就會帶著人物和故事來找你。
  • 用故事留住過眼雲煙的人生——《布達佩斯大飯店》
    書中年輕的作家(裘德·洛 飾)在1968年來到位於歐洲阿爾卑斯山下虛構的祖部羅卡共和國日漸走下坡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投宿,在與飯店老闆的閒談中聊到了1932年發生在飯店的一段故事。1932年的布達佩斯大飯店禮賓員古斯塔夫(雷夫·范恩斯 飾)對來自各地的客人們的習慣愛好和秘密欲望都瞭若指掌。
  • 豆瓣8.8《布達佩斯大飯店》:歷經戰爭之痛,方知和平之美
    《布達佩斯大飯店》講述了一位門生與他的門童在戰爭年代荒誕而又離奇的故事,也展現了歐洲文明的衰亡史。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於茨威格,在茨威格自傳《昨日的世界》中,導演韋斯安德森看了到茨威格對於歐洲文明逝去的悲痛,並力圖呈現了茨威格筆下「昨日的世界」。
  • 每日小眾文藝電影推薦:《布達佩斯大飯店》,對稱美學下的悲喜劇
    今天想為大家帶來一部畫面極致優美,色彩運用大膽的影片,《布達佩斯大飯店》。該影片拍攝手法多為對稱手法,這對於強迫症而言,簡直是極致的觀影感受。同時,導演善於運用各種色彩,一方面給人以直接視覺上的美的感受,另一方面導演運用各種不同的色調其實也是為了襯託和表現影片的內核所在。
  • 《布達佩斯大飯店》靠陰謀,越獄,槍鬥打開童話世界的驚豔之作
    四維度的時空穿梭,五章節的牽引式敘述電影以布達佩斯大飯店為主線,講述了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時,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經理古斯塔夫先生與飯店門童zero的傳奇故事。電影通過旁白的敘述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現給觀眾,但是與普通的講故事不同,《布達佩斯大飯店》採用了一個四維度的時空穿梭,以「在故事裡講故事」的「套娃」結構展開敘述。
  • 《布達佩斯大飯店》:四層嵌套式敘事結構
    在影片的開始,一個戴著帽子的少女手中拿著一本名叫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粉紅色書來到公園墓地,書上印刷的作者照片成為下一層敘事的主要場景。第二層敘事第二層敘事是女孩手中的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作者在鏡頭前娓娓道來,而敘事場景恰好是書中印刷的作者照片的同樣場景。
  • 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看起來有些荒誕,記錄的是歐洲文明的衰落
    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講述的是一位看門人的傳奇故事,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布達佩斯大飯店還是一個賓客絡繹不絕,世界著名的豪華酒店。在這裡消費的人,全都是名門望族,各有故事。而電影的主人公,並不是他們之中的一個。
  • 精"彩"紛呈 電影與藝術的碰撞—《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藝術細節盤點
    例如《雪莉:現實的願景》、《月升王國》、《布達佩斯大飯店》等,這些優秀的電影憑藉精緻細究的畫面鏡頭感,美感十足的構圖配色,予觀者以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震撼與享受。風雪之中,山崖之上,有這樣一座粉色的明媚建築曾在整個電影屆和藝界掀起了驚濤駭浪——韋斯安德森導演的《布達佩斯大飯店》。
  • 布達佩斯大飯店:攝影構圖經典方法,演繹如何用攝影表達復古
    看過《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的同學們都會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電影中的場景和畫面視覺效果蘊藏了一種浪漫的復古效果。它一方面來自與符合電影敘事時代的真實時間背景,也暗含了一種對過去時代傳統精神的不舍態度。《布達佩斯大飯店》承襲了韋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具有獨立精神的美學風格,在光鮮影像的雀躍下埋伏著一條國家淪陷、文化衰敗的深刻暗線。影片藉由布達佩斯大飯店的興盛沒落,描摹出歐洲大陸世代相傳的精神文明,因戰爭摧殘而走向滅亡的宏大景象。
  • 打開《布達佩斯大飯店》還是熟悉的「韋斯·安德森風格」風格到死
    色彩一直都是電影的重要元素,而韋斯·安德森被譽為「好萊塢的童話導演」,不僅僅是因為他電影的夢幻,也是因為他影片都有很強烈的個人風格,色彩豔麗,能夠給觀眾帶來酣暢淋漓的視覺盛宴!以茨威格小說《昨日的世界》為藍本,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力求再現茨威格筆下歐洲傳統文明的衰亡史。
  • 《布達佩斯大飯店》丨有著業界良心的真正大片
    《布達佩斯大飯店》,2014年上映,到今天豆瓣評分高達8.8分。從演員到情節,再到場景配置,影片到處都充斥著懷舊的影子如果非要用一句話概述這個片子,那必須用一句很通俗的評價——這是一部非常美好的影片。不過影片的開頭有點兒太低開了,當看到裘德洛在那裡文縐縐的一副想要長篇敘述的樣子的時候,便讓我失去了莫大的興趣,以為影片會是一個無聊的講述一家大飯店中,房客之間發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