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四、彖傳破解」)
五、爻辭破解
初六:往蹇來譽。
《象》曰:往蹇來譽,宜待也。
(一)釋字(詞):
譽
《說文》:「譽,稱也。從言輿聲。」
筆者認為,譽當從言從舉省。以言相舉,為讚美之意,這裡引申為舉薦。會意字。《禮·表記》:「君子不以口譽人,則民作忠」。《莊子·盜蹠篇》:「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
(二)釋象:
《蹇卦》是由《臨卦》變化而來的,《臨卦》先變為《屯卦》,然後《屯卦》再變為《蹇卦》。《臨卦》是消息卦,根據消息卦特點可知,《臨卦》及其所變之卦的下面,其待息的均為陽爻。《蹇卦》初六與下面待息的兩個陽爻組成一個兌體,「兌為口舌」,這裡換言曰「言」。《蹇卦》初六還在艮體,「艮為手」。有手則可舉也,用手上託是為舉。上「手」下「言」,就是一個「譽」字。《蹇卦》初六有以言相舉之狀,為讚譽之象,故曰「譽」。
《蹇卦》是由《臨卦》變化而來的,《蹇卦》初六原為《臨卦》六三,繼為《屯卦》六三。卦變時,《屯卦》六三下行而初九上行,遂成為《蹇卦》。這樣,《蹇卦》九三就是由《蹇卦》初六抬舉、舉薦起來的。《蹇卦》初六在《臨卦》和《屯卦》中均不當位,幼弱而居武人之位,不堪其任也,故舉九三之剛充其任,以利軍事。《屯卦》六三與《屯卦》初九無比無應,關係疏遠,但《屯卦》變為《蹇卦》後,《蹇卦》初六因為柔弱往蹇,於是不避其疏地來而舉薦九三充其任,故曰「往蹇來譽」。《蹇卦》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象,形勢緊張,國事艱難,需舉薦賢能之士而用之,故《象傳》釋曰:「往蹇來譽,宜待也」。這裡的「待」就是指「待賢」,即禮遇賢者。《蹇卦》初六有舉賢、讓賢而不避疏的美德,這實在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優秀品質。
(三)義理:
《屯卦》六三與初九無比無應,但初九為陽,賢於自己。《屯卦》六三柔居武人之位而不當,故舉薦賢能者初九代替自己,於是《屯卦》變成了《蹇卦》,《屯卦》六三變成了《蹇卦》初六。《蹇卦》初六柔弱,不堪軍國大事,退而致養修德,薦譽賢能以實其位,以利國事,而不是忌賢妒能,營營苟且。《蹇卦·象辭》曰:「蹇,君子以反身修德」,初六所為,適其道也。唐代宰相婁師德明知狄仁傑與己素有不睦,且狄仁傑才能超出自己,但他舉賢不慮私,仍然向武則天推薦。狄仁傑對此毫不知曉,任相後「排斥師德非一日」,但婁師德「未嘗有矜色」,默默承受從未表達。單就此事而言,雖然論才學,婁師德未必及得上狄仁傑,但他這種不避諱舉薦的人才超過自己、甚至排擠自己的伯樂精神,足以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