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去找了一個老朋友玩。
進家門後,我跟朋友聊得非常開心,兩個人還是像以前一樣溝通沒有一點障礙。
在我離開時,朋友的母親突然說了一句話:「幸好你過來了!不然我還以為他這是怎麼了呢!基本不跟別人說話!」
朋友聽後笑了,我也笑了!
原因很簡單,我太理解這朋友了!他就是這麼一個社交「懶」人!對於聊不來的人,連一句簡單的問候都不想給。
因為工作的關係,這些年我接觸了很多人,也深刻地感觸到,越是聰明、有智慧的人,在社交時越喜歡偷懶!
「懶」得生氣,「懶」得計較,是一種灑脫的人生智慧。
「人生像一首曲子,離不開靈動的音符;不必討好所有的人,正如不必銘記所有的昨天。」
俗話說:「懶人自有懶人福, 一日清閒一日仙。」
這個懶並不是好吃懶做,要不是遊手好閒。
這個懶是一種生活的心態,它會讓你心情愉悅,越活越年輕。
有句俗話說,「愛生氣的人,白頭髮會越來越多」,是的,生氣不僅僅會觸發大腦的神經,還會使你越來越老。
在人生道路上,也不要斤斤計較。
周國平,有句名言說,
「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會斤斤計較」。
當你放下了生氣,放下了斤斤計較,你會生活更愉快。
你們有聽過三國時期蜀國蔣琬和楊戲的故事嗎?
諸葛亮去世之後,蔣琬就管理了朝政,代替了諸葛亮。
楊戲是蔣琬的一個下手,楊戲性格非常孤僻,而且很少與人說話,因為他不善言辭。蔣琬有時候會跟他說話,他也只是應而不答。
有一天,有一個人看不慣楊戲,一是因為楊戲是蔣琬的屬下,二是因為看不慣楊戲在蔣琬身邊,因為蔣琬管理朝政,可謂是大官。
便去告知蔣琬,說楊戲的壞話,好讓蔣琬不器重楊戲,但是蔣琬卻沒有理會這件事,也沒有生氣,也沒有計較。
而是非常平靜地說服了看不慣楊戲的人。
所以,不隨意生氣,不斤斤計較的人,往往越聰明。因為他們知道,這些都不能給他們帶來好處,只會讓自己越來越身心疲憊。
真正活明白的人,在與他人交往時,「懶」得討好。
在人生這條道路上,面對職場,有一些人總是會不斷去討好同事或者上司,因為討好了,日子就輕鬆了。
其實不然,這樣子反而越來越會讓你疲憊不堪。
為什麼要討好別人?為什麼一定要去取悅別人?
人不是為了討好別人而存在的,所以不要為了討好別人,就忘記了自己。
這往往是一種沒有能力人的方式。真正有能力的人,他們不會去討好別人,而是去慢慢探討自己的不足,慢慢去改正。
「你不必為了順從別人或討好別人而扭曲自己.一個人的世界,不必順從,不必討好。」
真正聰明的人,與他人交往時,「懶」得去迎合。
「三觀不同,不相為謀」
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明明不適合,非要去迎合。
不僅僅耗費了精力,還損失了金錢,還讓自己活的很累。
前段時間,微博上有一個詞上熱搜了,「名媛拼單」。
當我們看到上海名媛群暴露之後,我們會不由地想,名媛也會拼單嗎?
原來她們這些人不是所謂真正的名媛,只是想加入名媛這個圈子,可惜加入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在這個上流社會裡,不僅僅需要的是財富,還有你的地位。
所以他們就想把自己包裝成名媛,好讓自己能進入上流社會。
「 名媛 」這種充滿了上流社會氣息的詞確實對平民來說充滿了吸引力,但這裡的名媛,卻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名媛。
原本以為這些名媛們是真正的名媛,原本以為她們知道上流社會一些事,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其實就是一個「 拼夕夕 」,只是多了一個高配版。
真正內心充盈的人 與他人交往時,「懶」得去在意別人的目光。
在生活中,如果我們太在意別人的目光,往往就會迷失自己。
唐寅的《桃花庵》中有這樣一段話,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武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寒山和拾得原本是佛界的兩位羅漢,在凡間化做兩位苦行僧。一日,寒山受人侮辱,氣憤至極。
寒山便問拾得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所以,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會去斤斤計較,不會去隨波逐流,不會去討好,不會去迎合,不會隨意生氣,不會在意他人目光。
而是不斷地完善自己,讓自己越來越好,讓自己越來越優秀。
本文來自投稿,作者:夏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