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中的聶懷桑,世人都道他「一問三不知」,殊不知他才是仙門百家最終的贏家。
他深藏不露,身上有很多秘密,可以說在他的統籌全局下,魏無羨才得以重生,揭穿金光瑤的陰謀和野心,洗刷自己前世的惡名,也讓藍忘機16年的「悔」有一個圓滿的結果。
不得不說聶懷桑是整部劇中最智慧的人,看似不入世卻在世中行走自如,並能全身而退。
仔細想想現實生活中也一樣,往往越有智慧的人就越懂得謙虛,而不是把自己打造成強者,好像自己什麼都能行,什麼都比別人強。
生活中不乏一些看起來很精明的人,總覺得自己比別人都聰明,但若真和他接觸,就明白他那其實是小聰明,並不能算作大智慧。
父母家小區裡有位女鄰居很精明能幹,做小生意賺到了一些錢。然而就是因為此她便覺得自己比誰都聰明,誰都看不上眼,甚至待老公也一直很苛責。
就因為她的精明和容不下人,夫妻倆三天兩頭吵架,無非就是嫌棄男人沒用就知道花她的錢。
男人有次爭吵過後血壓升高話都說不出來,女鄰居卻覺得老公是在裝一直不往醫院裡送,結果男人當天晚上沒熬過去,便去世了。
葬禮上女鄰居哭得暈了過去,可是再後悔也沒用了。而精明一世的她,到了晚年兒女卻並不待見,因為從前她待老公的那些作為,給孩子做了最壞的榜樣。
越是不聰明的人,越喜歡顯擺自己,總想要以自己的行為來彰顯自己高人一處。
聰明反被聰明誤,有些人總是以為自己比別人精明,事事、處處計較,最終卻讓自己陷入到很尷尬的境地。
殊不知世上的人都不傻,自作聰明只能讓人產生反感。
而反觀那些很少計較,總是給人一種「傻傻的」感覺的人,大都擁有幸福平靜的生活。
這其實是一種真正的智慧,懂得隱藏自己的鋒芒,看破不說破,自己心裡清楚,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
《紅樓夢》中,很多人都覺得薛寶釵虛偽,然而她的做人處世卻充滿了大智慧。
她無意中聽到丫鬟的私情,怕彼此難堪,裝作撲蝶一溜煙地跑開;她的貼身婢女鶯兒和賈環玩骰子,賈環耍賴,她讓鶯兒受委屈;賈母為寶釵過生日,她卻專門挑老人喜歡的戲曲......
有人說寶釵處世圓滑不過都是為了自己的目的,然而人生在世,誰活著沒有目的,能夠憑藉自己的智慧活得更從容,何嘗不是一種能力。
薛寶釵無論對誰,都儘可能地體貼、周到,不給人難堪。她表面裝傻,實際上卻最精明。
鄭板橋說:「難得糊塗」,其實講的就是做人的智慧。而懂得適時裝傻,才能活成最後的贏家。
真正有智慧的人,大都是很低調的,很少會炫耀自己的聰明。
相反越是聰明就越懂得謙虛,越知道要示弱,他們總能夠在別人的身上看到長處,並學習到其優點。
而到處炫耀自己的人,大都是不聰明的,甚至還會惹來別人嫌棄的目光。
他們從來都覺得自己比別人強,往往會過度自信,結果卻造成了無可挽回的錯誤。
如父母家那位女鄰居,她是有些小聰明的,原本她該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和老伴相互依靠相互照顧。
倘若她懂得在婚姻中做個傻子,不要太過計較付出,可能她會擁有更多的快樂,然而卻由於自己的斤斤計較和目中無人,不懂得尊重對方,結果坑害了自己。
人生在世,學會裝傻,不把自己所有的智慧都表現出來,這其實對於自己是件好事情。
聶懷桑知道金光瑤害了自己的大哥後,憑藉自己的實力硬拼是完全沒有勝算的。
所以他採取了迂迴的方式,把自己打造成人畜無害的模樣,經過縝密的布局,才得以實現心中的夙願。
正是聶懷桑的大智慧才保全了自己,讓金光瑤對他沒有任何的防備,報了殺兄之仇。
魏無羨聰明是聰明,但他就錯在讓太多人知道他的聰明,雖說他是為了心中的正義,但卻給別有用心之人了可乘之機。
金光瑤最後在觀音廟中所說,說他的做法說好聽了是俠肝義膽,說不好聽了就是到處惹事,他惹的人要麼一輩子相安無事,不然只要出了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很多人都懂得的道理。這就是江湖。魏無羨重生後顯然明白了這個道理。
其實,這何嘗不是我們的人生,活得通透,懂得適時的裝傻,低調的做事情。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