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5飛行器需由B-52轟炸機在高空投放
現有的固定翼戰機、直升機基本都採用的發動機,無論是渦軸、渦扇、渦噴,甚至是活塞發動機,都是需要在富含氧氣的大氣中才能正常工作的。且對於氧氣含量也是有要求的,如美國在1959年開始試驗的X-15飛行器,由於其飛行高度均在80公裡以上,已處於大氣較稀薄的熱層,因此,X-15飛行器採用的就是兩具XLR-11火箭發動機(後換裝 XLR99火箭發動機),而該發動機使用了液氧與液氨作為推進劑的。
2015年直-18進行的9000米高度升限測試
另一個例子就是直升機的高原飛行能力,如我國的直-18中型直升機,在2015年曾完成9000米高度升限測試。作為對比,UH-60「黑鷹」直升機的實用升限約5700米,俄制米-17的升限就只有5000米。
由於大氣結構不同,空氣阻力也存在較大差異,現有的飛行器能否進行高速飛行還需要依照實際狀況而定。同樣以X-15飛行器為例,數據顯示,該機的最高飛行速度曾超過7馬赫,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在85千米的高空完成的,在低海拔空域是無法達到這一速度的。而就速度本身而言,又是決定戰鬥機的主要技術指標之一,如速度大幅度縮減,戰鬥力也要打很大的折扣。
殲-20戰鬥機
此外,不同的大氣結構對於戰機的氣動布局影響也較大,如殲-20戰鬥機細長的機身和小展弦比鴨式三角翼氣動布局,都是為超音速巡航進行的優化,若大氣結構改變,這些優化的結果還能否發揮作用,也是存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