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天才能收穫,國內大量種植專供日本,如今100元1斤,太瘋狂了

2020-12-16 小喬的三農趣聞

國外被當作高檔菜,國內大量種植卻沒人吃,如今100元1斤大量出口。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知識。農曆新年馬上就要來了,雖然最近氣候一天比一天寒冷,但仍然抵擋不住人們置辦年貨的熱情,今天我也去集市上湊了個熱鬧,人真的非常多,很多人都在抓緊置辦年貨,購買一些瓜果蔬菜和零食,我也購買了不少的美食,準備過年的時候給家人分享。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食材,以前的時候根本沒有人會吃它,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也會接觸到它,雖然它的名氣並不大,但是國內種植的卻比較多,大多數都是專供日本,售價高達100元一斤,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每年過年的時候很多家庭都要吃年夜飯,在年夜飯上必不可少的菜就有涼拌菜,涼拌菜一定少不了各種佐料和調味品,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食材,就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調味品,很多人可能已經猜到了,那就是山葵。很多人聽到山葵的名字比較陌生,其實山葵是一種十分特殊的保健性食材,在國際市場上一直被認為極為珍貴的調味品。

山葵一般使用的是地下塊莖的部分,它地下塊莖的部分呈現淡綠色,吃起來比較辛辣,類似於芥末,研磨以後口味更加的濃烈。根據相關歷史記載,我國大約在2700年前,就已經有關於山葵的記載,可以說中國和日本都是種植山葵比較早的國家。

以前的時候,山葵也曾作為一種野菜被人們食用,如今山葵只是作為一種調味品存在,因為它口感好,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c而且還有硒元素,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所以在國際市場上,一直十分的受歡迎。

因為山葵十分特殊很難保存,所以一般都是現磨現吃,尤其是在日本地區,很多人吃生魚片的時候都會搭配山葵一起吃。雖然國內山葵的名氣並不大,但是仍然有很多農民種植,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主要的原因是山葵的經濟效益比較好,雖然山葵在國內的名氣並不大,很少有人食用,這是因為我國的飲食習慣造成的,很多人並不喜歡吃生魚片,所以毫無山葵用武之地,而日本就不同了,日本可以說是山葵最大的需求國,我國很多農戶種植的山葵都是專供出口到日本,售價更是高達100元一斤。

很多人感覺這個售價十分的瘋狂,其實是因為山葵對生長環境要求十分嚴苛,不僅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溼度,而且一定要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才可以種植山葵,種植以後需要700天左右才可以收穫,所以山葵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山葵的美食吃法(山葵生魚片)

很多人感覺山葵作為一種調味品,只能搭配其它的菜一起吃,其實山葵也可以做成美食,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道山葵生魚片的做法,喜歡的小夥伴也可以嘗試一下。

首先把新鮮的山葵清洗乾淨,用特定的工具把山葵磨成山葵泥備用。準備一些自己喜歡吃的堅果打成粉末,把粉末倒入碗中,再加入山葵泥攪拌均勻。取出乾淨的小碗,在碗底鋪蘿蔔細絲和生魚片,再在上面鋪一層山葵堅果泥就可以直接吃了。

你見過或者吃過山葵嗎?你感覺山葵的口味怎麼樣?你覺得在國內種植山葵有沒有市場前景?一起交流討論一下吧。

百度精選:

畝產6000斤,一到年底就熱銷,如今5元1斤,農民:年都過不好

國外很多孩子當成玩具,國內卻被商家炒作成高檔水果,如今6元1個

以前北方家庭過年少不了「它」,如今5元1斤不好賣,小販卻不愁

果實都愛吃,葉子卻直接丟掉,如今成了寶貝賣6元1斤,農民:瘋了

以前吃不起,如今成了必備年貨,40元1斤供不應求,農民卻不願種

相關焦點

  • 國內大量種植卻沒人吃,出口到日本賣90元1斤,真能賺錢嗎?
    國內沒人吃,出口到日本卻成了高檔菜,如今90元1斤,太瘋狂了。大家好,我是小巽,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美食知識。因為最近武漢疫情的事情,很多企業推遲了上班時間,大家只能待在家裡休息,還好大家都置辦了很多的年貨,就算不出門,吃2個星期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 一年收2次,畝產低至700斤,售價卻高達35元1斤,農民為啥不願種
    一年收2次,以前3元1斤不好賣,如今35元1斤卻熱銷,農民:騙人。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美食知識。相信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對農村的野外一定不陌生,在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去農村的野外玩耍。丹參除了食療價值,它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優勢,那就是一年可以採挖2次,春、秋二季都可以採挖,雖然它一年可以採挖2次,但它的畝產量並不高,農友告訴我丹參的畝產量一般只有700斤左右,但是考慮到如今35元一斤的售價,所以丹參的經濟效益還是十分不錯的,但是很多農民卻直言根本就不願意種植丹參,更有農民直言這都是騙人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 在國內被大量種植,沒幾人吃,出口日本成高價貨,一斤3400元
    但一聊到他們種植的作物時,他們總表示集市上買不到的,農民種植了根本沒人吃。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在國內被大量種植,沒幾人吃,出口日本成高價貨,一斤3400元。
  • 俗稱野地瓜,價值卻比地瓜高,農村娃曾把它當糖吃,如今100元1斤
    導讀:俗稱野地瓜,價值卻比地瓜高,農村娃曾把它當糖吃,如今100元1斤今年要不是多了一個閏四月,這個時候早已經是農曆六月份了。馬上就要迎來農曆的六月份了,而在南方的農村有一種長在地裡的野果也成熟了。在過去農村的小孩子就常把它當糖吃,一次能吃一兩斤,如今卻能賣到100元左右一斤,但是卻幾乎沒人種植它。南方農村長大的朋友們,應該都有聽說過「六月六,地瓜熟;七月半,地瓜爛」這句童謠了。不過這裡的地瓜可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紅薯,而是一種長在土裡的野果。它酷似地瓜,香氣濃鬱,但是價值卻比地瓜還要高很多。
  • 農村孩子當玩具,6年才結果,如今35元1斤,農民:誰種誰賠
    農村孩子當玩具,6年才結果,如今35元1斤,農民:誰種誰賠。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知識。農村生長著許多千奇百怪的植物,主要是因為農村野外土地面積廣闊,有生長野生植物的空間。但是今天我要說的這種植物,它生長在農村,不僅形狀奇特,名字也十分怪異,以前的時候根本嗯會採摘,只有一些農村的孩子拿它當玩具,如今這種植物售價高達35元1斤,種植它真的能賺錢嗎?一起了解一下。其實,我說的這種植物叫厚鱗柯,很多人一聽這個名字都懵了,因為從名字中完全猜不出這種植物的樣子。
  • 曾經禁止平民食用,國內少有人問津,在日本卻供不應求
    在日本,最好的芥末是用山葵現磨的,每年的需求量極大,在日本有很多山葵的種植農場,但依然供不應求。國內也有部分農民從事種植山葵,國內很少有人吃它,山葵收穫後主要出口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山葵一直以來都是日本人極為喜愛的天然調味品,它的辛辣甘爽滋味搭配生魚片既可以提味,還可以促進消化,只是產量比較低,如今農業種植技術如此發達,山葵的畝產量也只有五百斤左右。
  • 車釐子價格「斷崖式下跌」,一斤60元降至5斤100元,為何?
    「車釐子100元5斤,大家買不買?」「真的假的啊?別是騙人的啊?」車釐子價格大幅度下降的消息成為了近期的熱點話題,往年提到車釐子,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貴,一斤60元是普遍,不少區域能達到70-80元,而今年的車釐子價格大幅度下跌,每斤30-40元,價格直接「腰斬」,一些地區只賣到20元/斤,下跌了3-4倍,並且還賣不動,一些網友戲稱「終於能嘗嘗車釐子什麼味道了」。
  • 5月大量上市,今年行情下跌,3元1斤不好賣,其實果仁含毒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水果,5月份就會大量上市,不過今年的行情卻不好,3元一斤都不好賣,而且很多人並不知道這種水果的果仁含有毒毒素,其實我說的這種水果就是杏。杏在國內可以說名氣特別大,很多人都聽過這種水果,而且不少人聽到它的名字就感覺牙齒發酸,因為杏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吃起來特別酸。
  • 南方的水果,4元1斤少人吃,改個名字在北方賣12元1斤,咋樣了?
    導讀:南方的水果,4元1斤少人吃,改個名字在北方賣12元1斤,咋樣了?文/農夫也瘋狂因為種植技術更先進了,再加上交通運輸的便利,之前好些水果只有應季才有,可是現在多數的水果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比如有些水果是夏季成熟,可是現在卻能在冬季成熟,並且大量上市,這對於廣大的吃貨朋友們來說,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同時對於種植的農民,也增加了收入。
  • 人稱「糖罐子」,曾被用來熬糖釀酒,如今18元1斤,農民能種植嗎
    導讀:農村1種刺果,人稱「糖罐子」,曾被用來熬糖釀酒,如今18元1斤前些天在山裡幹活,就遇到了一種小時候經常吃的野果子。它長得很像葫蘆,但是卻布滿了細刺。不過農村娃過去卻把這種刺果當零食吃,一次性能吃下十幾個。
  • 性價比之選 100元喝好威士忌
    導語:上世紀50年代,100元=800斤大米;上世紀70年代,100元=685斤大米;上世紀80年代,100元=476斤大米;上世紀90年代,100元=330斤大米;2000年,100元=100斤大米;2010年,100元=40斤大米;現在:100元=12公斤東北大米。然後你就會傷心的發現,這錢怎麼就越來越不值錢了呢?
  • 農村有一種植物,人稱「沙氏鹿茸草」,曬乾後100元1斤,有價值!
    由於這幾種植物的用處比較多,比如藥用價值高,所以就很值錢了,前段時間有花友要買七葉一枝花,100元1斤也買不到。其實,在農村還有許多值錢的植物,比如下面的一種植物就特別有價值,當花友們不認識這種植物,那也會以為它是沒有價值的雜草,有時候還會將這種植物給剷除掉,那就太可惜了。而這種有價值的植物,它的名稱是沙氏鹿茸草,這個名稱聽起來有點奇怪,但這也是它的大名。
  • 「網紅」李子黑布林滯銷,從10元1斤到2元1斤,讓果農很犯愁
    有的地方1斤黑布林就賣到了10元,網上有的甚至高達30元1斤 ,這種果子的市場波動很大,各地的價格都不同。但是現如今這種「網紅」李子卻滯銷了。市場上從10元1斤降到2元斤都沒什麼人買了。很多種植黑布林的地區,人們都會看到黑布林李子樹下掉落了一大堆已經壞掉,發愁的李子,讓果農很犯愁。
  • 西安農民多種經營致富 草莓種植戶人均收入2.1萬
    去年,張亞尼偶然發現這片荒灘無人願意耕種,便以每畝700元的價格流轉了全村40多戶村民的122畝河灘地,又拿出了30萬元,平整了土地,購置了種植土豆所需的材料和大型機械。如今大筆的生產投入,眼看著就要見到成效了。
  • 地下一寶物,價值比「人參」還高,1斤10000元以上,有種植過嗎?
    文|小銳導讀:一地下罕見之物,身價超過「人參」,1斤一萬元以上,太值錢!有種植過嗎?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多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雨水充裕,四季溫差略小,非常適合一年兩熟或三熟的農作物種植。大地的平坦與氣候的適宜,孕育著萬千優質植被的生長,大部分的植被人們都可以見到,但是有一些卻是極不容易被人看到的。比如生長在地表之上的,就能夠輕易發現,而生長在地下的呢?就不好發現了。
  • 農民種植的小青果,畝產2000斤,一斤40元,一年收入幾十萬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農民種植的小青果,畝產2000斤,一斤40元,一年收入幾十萬生活在農村的地區的農民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水果,常見的就是蘋果、香蕉、橘子、梨等,但有很多不常見的水果,往往價格高,數量少,珍稀而珍貴。
  • 100斤做出不來6斤「天價」小吃,1斤賣80元,老人堅持不懈手工製作
    本期導讀:100斤做出不來6斤「天價」小吃,1斤賣80元,老人堅持不懈手工製作 100斤做出不來6斤「高價」特色小吃,一斤賣八十元,老年人堅持不懈手工製做!現如今衣食住行變得越來越好,大伙兒的生活品質也是連續不斷的提高,尤其是現如今的大伙兒,變得越來越追求健康養生。
  • 曾是我國救荒野菜,如今成高檔調味品,300元一斤,常用於出口
    比如之前筆者就介紹過一種叫做「牛蒡」的蔬菜,它長得像山藥,在我國北方不少地區都有種植,但是味道卻沒有山藥那麼好吃,於是乎在國內很多人不愛吃,但出口到國外之後就成了香餑餑。除了牛蒡之外,還有不少類似的蔬菜,其中就有一種叫做「山萮菜」作物,它曾是我國救荒野菜,如今成高檔調味品,300元一斤,常用於出口。
  • 農村一「野味」,過去貧窮當主食,如今40元一斤種植年賺幾十萬
    在幾十年前,農民的日子過得不是太好,當時大家還沒有擺脫貧困,因此總會將葛根挖取出來,從而更好的食用,成為農民的主食。正是有了葛根這種東西,因此不少人才能活下來,不過吃得時間久了,大家也會膩歪,認為它不是太美味,且它本身就不是太甜,也會脹肚子,因此吃了幾天後就不願吃,但為了能吃飽飯,還是要繼續吃。
  • 曾被封為「金殿玉菜」,與武昌魚齊名,1周採摘2次,貴時100元1斤
    導讀:我國特產的蔬菜,曾是貢品被封為「金殿玉菜」,現在8元1斤正上市文/農夫也瘋狂這幾天國內多個地區都下起了雪,就連一向很少下雪的長沙,今年也早早下了一場雪,雖然下的雪不大,沒一會就都融化了,但是很多的長沙人還是很喜慶的,可能這也是為了給新一線城市長沙的一個「賀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