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武警戰士與汶川地震倖存者妻子在抗疫前線與後方譜寫家國情懷

2020-12-16 武漢裡

本網訊(通訊員 徐鳳嬌 宋華華)「老婆,我不在家的這段時間,你辛苦了!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老婆,我愛你!」5月20日這天,忙完工作的羅小奇給妻子發去了這條微信。羅小奇5年前曾是一名武警戰士,還擔任了戰鬥班班長。

羅小奇和妻子的婚紗照

2015年武警退役後,他來到東湖風景區城管執法局渣土應急中隊,成為該局渣土專班一名外勤隊員。1993年出生的羅小奇,今年1月6日剛剛當上父親。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他原本幸福平靜的生活。2月1日,因疫情防控需要,羅小奇接到了返崗任務,來不及與妻子和父母做深入的交流,他就收拾好行李,第二天便啟程奔赴前線。

此時,他的女兒才出生25天,妻子還在做月子,母親過年期間被機器攪斷了一節手指,此時有一大家子需要被照顧的人,但這個鋼鐵般的漢子帶著「若有戰,召必回」的使命感和對家人的惦念,毅然決然回到了工作崗位。

24小時待命搬運防疫物資 迎著風雪建方艙醫院

為了支持他返崗抗疫,羅小奇所在村的書記在封路的情況下,用鏟車給他開出了一條路,讓他得以在接到指令後的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回到工作單位後,羅小奇立即投入到緊張的防疫工作中。作為風景區城管突擊隊成員,羅小奇常常24小時待命搬運防疫物資。

疫情期間搬運防疫物資

不論多晚,何種天氣,他都要第一時間趕去搬運、整理。在寒冷的冬天,一趟物資搬運下來,羅小奇的衣服總是裡外全部溼透,有時還沒來得及換洗就要趕赴下一批物資搬運。搬運酒精、84消毒液、礦泉水、蔬菜等生活、防疫物資,他總是搶著幹,最苦最累的事情,他常常衝在最前面。用他的話說:「在疫情最吃緊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抗爭。我們早一點搬運完物資,早一點讓方艙醫院順利開艙,就能讓病人早一天接受治療。」踏踏實實做事,不言苦和累,是他作為一名退役武警戰士一貫的風格。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他和渣土班突擊隊的同事們一起,前後一共搬運了300多噸生活、防疫物資。

白馬方艙請戰書

為了積極應對疫情,實現更多的「床等人」,2月12日,風景區正式籌建白馬方艙醫院,作為抗疫突擊隊成員,他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方艙醫院的籌建工作。白天轉運方艙醫院的全部防疫物資,大到冰箱、取暖器、空氣淨化器,小到牙膏、牙刷、拖鞋,還有易碎、勿壓物品,所有的物資都需要迅速準確搬運、卸貨,羅小奇和他的25名戰友每天來回奔波在物資轉運的路上,卸下的物資不計其數,可他們誰都沒喊過一聲苦,叫過一聲累。

轉運防疫物資

為了全身心投入白馬方艙醫院籌建,他和其它抗疫夥伴一起,剃光了自己的頭髮,頂著「光頭」在白馬方艙「請戰書」上按下了鮮紅的手印,表達了隨時聽從黨組織召喚的堅定決心。隨後的一個月裡,他一直在為方艙醫院的籌建努力。白天忙完物資轉運,晚上還要在方艙醫院值守。就這樣,經過了一個月的奮戰,全市疫情形勢總體向好,全市方艙醫院陸續休艙,風景區白馬方艙醫院經過20多天的籌備後,就地封存。然而新的任務也接踵而來。

轉戰隔離點 至今仍在一線戰鬥

羅小奇曾當過5年的武警戰士。作為一名老兵,他的骨子裡有股軍人的熱血和韌勁。服役期間,他曾多次參與搶險救災任務,特別是2013年7.13汶川泥石流造成特大險情,那一次他連夜奔襲50公裡,終將被困於草坡的村民轉移到安全地帶。

隔離點工作照

他說,在大災大難面前,人都是渺小的,我們唯有爭分奪秒,才能搶救更多的生命。可能正因如此,當風景區城管執法局接到境外歸國人員隔離點保障任務時,他再一次挺身而出,自願加入隔離點保障工作。3月15日,風景區華電小路漢庭酒店隔離點正式開始籌建,3月17日晚,第一批從義大利歸國的留學生入住漢庭酒店。此時的羅小奇每天穿著厚重的防護服6個小時不吃不喝,幫助入住人員運送行李,全身消毒,接送他們去做核酸檢測,一個流程下來,防護服裡面的衣服常常溼透。直到現在,羅小奇仍然戰鬥在隔離點。

隔離點工作照

境外返漢人員入住的時間不確定,不論白天還是夜間,不論或早或晚,都要幫助他們把行李及全身進行消毒,辦好入住手續後把他們送至房間門口。然後,安排好他們分批次前往醫院做核酸檢測。因工作需要,他們每天都要與境外歸國人員近距離接觸。直到4月底,漢庭酒店隔離點搬到東湖·家,他跟著一起轉戰至新的隔離點,繼續堅守在防疫一線。因為離家太遠,羅小奇每天只能抽空和家裡人通視頻,看看日漸長大的女兒。

情定汶川 愛在武漢

談起羅小奇,最為傳奇的還是他和妻子的浪漫愛情故事。他的妻子在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時,正好在映秀中學讀書,地震來襲的一瞬間,她的腿被水泥塊壓住無法動彈,後來,正是四川武警總隊阿壩支隊汶川縣中隊的武警戰士將她從水泥塊下抬出,由直升機送往附近醫院救治,這才撿回了一條命。

四川服役期間照片

也許正是因為武警戰士把自己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羅小奇的妻子對武警官兵有一種特殊的敬仰和愛戴。兩年後,羅小奇也來到了四川武警總隊阿壩支隊汶川縣中隊,開始了5年的武警生涯。因一次機緣巧合,在羅小奇服役的第四年,他遇到了現在的妻子。他和妻子結緣於汶川,安家於武漢,兩人於2019年1月步入婚姻殿堂,今年1月寶寶出生,成為了幸福的三口之家。在疫情最嚴重的的時候,他只身前往抗疫前線,離開家後,他再沒有盡過一天為人夫、為人父的責任。

年前他的母親被絞肉機絞斷了一節手指,沒辦法照顧剛剛生產的兒媳。月子裡,羅小奇的妻子既要照顧自己又照顧婆婆和孩子,一個人扛下了照顧家庭的所有重擔。幸運的是,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他們的女兒白白胖胖,十分乖巧,特別是從出生到現在沒有生過一次病。母親的手指也因為護理得當,日漸好轉。也許正是因為妻子經歷過汶川地震,所以她的身上有著與眾不同的堅韌和勇敢。當災難來襲的時候,她「大度」地把自己的丈夫奉獻給了「大家」,讓丈夫可以全身心的幫助和溫暖需要幫助的人。

正是她的善良、堅強和勇敢,讓羅小奇在疫情防控崗位上可以心無旁騖,勇挑重擔,一往無前。也許,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像羅小奇妻子那樣,在戰疫前線的後方默默守候和奉獻,才有了前方戰役的碩果纍纍和防疫形勢的好轉。

女兒的笑容最「治癒」

為了讓羅小奇每天都能看見女兒,讓女兒從小能為有一個勇敢逆行的爸爸而驕傲,羅小奇的妻子每天不論早晚,總會在電話那頭等著,因為她深知丈夫對女兒的思念。因為一直在隔離點工作的原因,羅小奇已經4個月沒有回家了,離家後也再沒有抱過女兒。

羅小奇四個月大的女兒

從寒冬到初夏,他通過手機屏幕看著女兒一天一天的長大,女兒會抬頭了,逗她會笑了,每一天都有新的變化……正如他自己所說:「能每天通過手機屏幕看到女兒,特別是我逗她時她會笑,我感覺所有的辛苦和疲憊都是值得的,我能感覺到愛和希望一直包圍著我,讓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對羅小奇而言,女兒不僅是天賜的禮物,更是他從疫情之初堅持到現在的動力所在。

談及疫情結束後他最想做什麼,他說:就想趕緊回家,最想親親抱抱已經四個月大的女兒,把女兒的戶口上了,然後和妻子、女兒、父母一起吃一頓久違的團圓飯。

的確,在這場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相關焦點

  • 汶川地震VS武漢抗疫,紀念這一輪跨越了12年的生死營救!
    回首這一段備受歧視和指責,甚至在部分西方人眼中「逆全球化」的防疫史,我們似乎依稀能夠看到當年汶川地震的影子。從汶川地震到武漢抗疫,可變的是時,是勢,不變的,是藐視一切困難,「人定勝天」的舉國動員能力。何謂「集中力量辦大事」?
  • 汶川地震10年了,那些讓人潸然淚下的畫面依舊觸目驚心!
    十 萬 緊 急 ,十 二 萬 火 急 從擠壓的瓦礫中,從死神的黑手中從時間的深淵中,從企盼的眼神中他們只為在災難的底色上找到哪怕一絲絲躍動的希望△ 2008年5月13日 四川綿陽北川縣,武警戰士奔向房屋坍塌現場,搶救被困傷員。
  • 今天,我們致敬抗疫戰鬥女英雄
    祝賀各條戰線上光榮的婦女勞動者,這讓我們首先想起你們——正在抗疫救護前線衝鋒陷陣的白衣女戰士!1月26日,正月初二,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帶領專家組進駐武漢。她說:「我是一個母親、一個女兒、一個妻子,我希望我的家人健康,同樣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健康。」
  • 5月12日回顧汶川地震感人故事,再次淚溼:他們走了,孩子護住了
    日曆又翻到了5月12日,回顧汶川地震8個感人故事,每一個感動的畫面都歷歷在目,讓人再次淚溼。讓我們緬懷遇難者,致敬英雄,祝福倖存者!二、真情1、一男子把亡妻綁在身上,用摩託送往太平間一個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的男子飽含深情,將其身體與自己綁在一起,用摩託車載著她前往當地的太平間。在極大的悲痛中,他努力給妻子一些死後的尊嚴。英國媒體稱,這是大毀滅後的人性象徵。
  • 我從汶川地震死裡逃生,12年了,我決定說出我的慘烈經歷……
    這篇文章,是一個汶川地震的親歷者的投稿。12年過去了。那些哭聲與呼救聲猶在耳邊......文 | 西西里明天是汶川地震12周年了。許多人在重提當年事。為逝者默哀。可是之於我,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12年前熟悉的恐懼,又捲土重來。
  • 汶川大地震時,叫總理讓路的解放軍戰士,後來怎樣了?
    還有一個例子,那就是汶川大地震,在這個歷史性的災難中,我們的團結體現的更加明顯。我們第一時間派遣救援,捐款捐物共同救災,這次地震中也發生了很多讓人感動的事情,比如說,有一位讓總理讓路的解放軍戰士。這次地震我國經濟損失達8000億人民幣,包括災後各種設施的重建,對災民的補助。並且還多次發生餘震,頻繁的餘震讓救災工作難上加難,當地道路基本被毀,交通癱瘓,救援人員想盡一切辦法進入汶川實施營救。
  • 當初陪我經歷了汶川地震的貓,回喵星了……|汶川地震12周年祭
    汶川地震12周年祭⑴今天焦了嗎:記得地震後我跑出來第一件事就是著急打電話給他,確認他的安全,像瘋了一樣不停的打,等我找到他的時候看到他在和朋友談笑風生,問他貓在哪也只回了就不知道⑷欣欣給你:樓下超市裡有兩隻貓,一隻叫北川,一隻叫汶川,雖然每次去都很想問超市老闆為什麼給貓起這個名字。但我想每個親身經歷過2008年5月12日這一天的人,都知道答案。
  • 花開疫散,援鄂回川,上士丈夫守得護士妻子抗疫凱旋
    武警某部機動第九支隊油庫——忙碌一上午的上士管理員張寵換上了乾淨整潔的迷彩服。今天,是護士妻子帥蓉從湖北武漢抗疫凱旋的日子,兩人約定好通過視頻見面。護士妻子帥蓉打來電話告訴他,市衛健委緊急通知,南充市中心醫院赴湖北醫療隊加緊準備,即日出發趕赴武漢抗疫。聽了妻子在電話裡的匆匆一番話,張寵立刻驚坐起來,以前總是自己出去任務的他,對這樣突然的角色轉變還不夠適應。此時,他也更加明白以往自己參加高原駐訓、機動演習、蘆山抗震救災離家時妻子的心情。醫療隊臨行前,妻子再次打來電話。
  • 從「無腿蛙王」到「心靈導師」汶川地震親歷者代國宏的重生路(組圖)
    5月8日,在某媒體整版的報導中,這位從地震廢墟中重新站起來的「無腿蛙王」向大家講述了自己的涅槃重生的經歷。5月9日,代國宏便帶著他的妻子一道,又重新回到了新橋醫院,回到了讓他心心念念的醫護人員中。代國宏,汶川地震倖存者。當時讀高二的他被埋廢墟近50小時,獲救後雙腿截肢。10年過去,他在和傷痛鬥爭的過程中堅持下來,還收穫全國遊泳冠軍獎牌和畢生摯愛。
  • 汶川大地震時,總理的名字為解放軍戰士讓路,那時過得好嗎?
    2008年汶川地震,那位給總理打電話讓路的解放軍戰士目前情況如何?相信大家都不會忘記,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地震。這場災難造成汶川傷亡無數,中國一半以上地區都受到了影響,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震感。可以說,這是我國建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地震。七萬人在地震中遇難,數十萬人遇難,中華大地頓時籠罩在一片悲傷的氣氛中。
  • 汶川地震中的「讀書女孩」,在廢墟下打著手電讀書,後來怎麼樣了
    時光飛速,距汶川地震已經過去了十載有餘了,曾經的山河移位,滿目瘡痍依然歷歷在目,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大的一次地震。而在這場地震中,還有很多感人的事跡,其中就有一位「讀書女孩」,那麼這麼長時間過去了,她怎麼樣了呢?
  • 汶川地震中,說要嫁給救援軍人的12歲女孩,已經步入婚姻的殿堂
    汶川大地震發生在2008年5月12日的一場震驚全國的汶川大地震。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發生了一場震級為8.0級的地震。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以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境內都受到了波及。
  • 當年汶川地震中,那位敢讓總理為其讓路的士兵,到底是什麼身份?
    當年的汶川大地震可謂是牽動了所有華夏兒女的心,據當時的地震局專家的勘測,該地震級指數已經高達8.0,是中國在上個世紀遭遇的唐山大地震以後,受災程度最嚴重的一次,整個事件總共造成了六萬多名民眾死亡,三十多萬民眾受傷以及一萬多民眾成為了失蹤人口,但是就是在這令人悲痛萬分的災情下,全國民眾的齊心協力以及世界各國絡繹不絕送來的援助,也是溫暖了許多遇難民眾的心,其中有一抹平凡的身影就成為當時最亮眼的風景線
  • 武警雲浮支隊退役戰士翁佳浩勇救溺水兒童犧牲
    武警雲浮支隊退伍戰士翁佳浩勇救溺水兒童的事跡,在其服役的部隊官兵中廣為傳頌。縱身一躍,生命定格在23歲6月26日下午,翁佳浩與朋友在深汕合作區鮜門鎮百安海灘上遊玩時,聽到一名女子高聲呼救:「救命!我的孩子被浪帶走了!」循著女子手指方向,只見一名六七歲的小男孩套著遊泳圈已經被海浪推離岸邊三四十米開外,外海水情複雜,如果再不把孩子拉回來肯定會有危險。
  • 汶川地震12周年:遙憶悲傷 致敬堅強與重生
    正文 來源:荊州電視臺 時間:2020-05-12 16:35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陳明陽 覃茜)今天是5·12汶川地震12周年,12年前的那場驚天動地的災難,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危難時刻,各方救援力量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災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 只因12年前的汶川地震,無意間暴露了實力
    而2008年的5月12日,是一個註定會被歷史銘記的時刻,短短時間內,汶川的一場8級地震猝不及防帶走了將近七萬人的離開,成了中國人心中永遠的傷痛。但是地震無情人間有愛,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中國人表現出自己的大愛,全力支援汶川和四川。國家幾乎派出所有能派出的軍隊和醫護以救援汶川。在民間,也有不少的人自發組織奔赴一線,也有不少的人捐出物資支援汶川。
  • ''青海王'':戰敗逃沙特,汶川地震後,其後裔捐款5000美元
    早些年,馬步芳入寧海軍軍訓,1917年退役,任寧海巡邏隊。隨父馬麒於1926年投西北軍。馬步芳和父親在中原大戰期間,除了暗中搜集蔣的情報外,還密切關注馮玉祥、閻錫山等人的情報。不只是探聽消息,也是正確地進行大規模擴張。
  • 汶川地震倖存者:「媽,我一切都挺好,就是想你了。」
    2008年5月12日14:28,汶川一場8級強震猝然襲來,那一刻,山河破碎、滿目瘡痍,無數人失去至親,流離失所。那一刻,天地同悲。2020年,距離地震已經過去了12年。可災難留下的傷口,沒有癒合。地震發生時,譚千秋老師正在教室上課,他立即喊道:「大家快跑,什麼也不要拿!快!」聽到老師的喊聲,同學們迅速衝出教室。房子搖晃得越來越厲害,可有四名同學來不及衝出去,譚老師將他們拉到課桌下,自己弓著背,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蓋著四名學生。隨著轟隆隆一陣響,水泥板重重地砸了下來,房子塌了。
  • 汶川地震中,那位背兒子遺體徒步25公裡回家的父親,如今怎樣了?
    這個人就是程林祥,一個汶川大地震中的倖存者。他是地震的倖存者,但是他也在地震中永遠地失去了自己的大兒子。痛失愛子的他一個人默默地承擔著父親的責任,正是他作為一個父親心裡懷抱著想要帶兒子回家的愛,讓他背著自己的兒子,徒步走完了25公裡回家的信念。
  • 在2008年汶川地震,一個22歲少女答應回報救命恩人,如今他們怎樣
    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戰勝不幸,因為人有著驚人的潛力,只要立志發揮它,就一定能渡過難關導語: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是很多人心中抹不去的傷痛,在那一場地震當中,我們失去了太多的東西,有的人,他們失去了至親,有的人,他們失去了自己身體的部位,有的人失去了生命,有的人失去了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