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邦麵包是麵包家族中一個比較獨特的品種,它的發酵是酵母和嗜酸性乳桿菌共同作用的結果,嗜酸性乳桿菌產生的乳酸和醋酸也給了酸麵包一種特有的清香。
2017年11月20日世界麵包大使團中國區常務副秘書長羅明中應邀參加在日本東京愛工舍總部進行魯邦發酵種交流。
魯邦種麵包的面種通常要提前2-4天製作,面種由溫水、麵粉和酵母按一定比例做成,佔整個麵團比例的10%-25%左右,發酵完成後需要添加新的麵粉和水和成麵團。而這個新和好的麵團還可以留一小團下來做下一次的面種(類似以前做饅頭留的老面),只要每天繼續餵以水和麵粉,面種就可以在室溫下保持活力並且被多次使用。由於面種的水面比例、環境的溫度溼度,甚至麵包作坊所處的海拔高度,都會對最後的發酵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各家各戶做出來的麵包風味都不盡相同。近年來魯邦種在國內的麵包上應用比較廣泛,很多烘焙師其實並不清楚,關於魯邦種的應用請看下面中日文對照。
本次由愛公社烘焙師伊藤老師為大家示範兩款麵包。
分享一個小編的魯邦種配方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