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橋:「三融三創」促黨建與教育同頻共振

2021-01-18 浙江在線

  螺洋小學運動會開幕式盛況。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去年以來,路橋區將學校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素質提升及學校發展目標相融合,全區推行創領校園紅色基因、創培立德樹人先鋒、創辦人民滿意學校的「三融三創」黨建工作法,促進黨建與教育同頻共振,形成良性循環,為教育事業追趕超越提供了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路橋區委書記潘建華在今年區黨代會報告中指出,要深化「三融三創」黨建工作法,統籌推進城市基層、學校等領域黨建工作,以紮實舉措築牢戰鬥堡壘。

  春到商都,滿目生機。如果把學校黨建工作比作一顆種子,那麼現在這顆種子已經在路橋生根發芽,正在茁壯成長。

  3月28日,在櫻花盛放的路橋區政府大院裡,路橋區教育局黨委副書記張靈錦告訴記者,去年以來,隨著「三融三創」黨建工作法在全區中小學校的推開,路橋學校黨建工作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黨建與教育齊頭並進、相輔相成的良性循環正在逐步形成。

  自2017年9月起,原隸屬於鎮(街道)的學校黨組織全部納入區教育局黨委直管。目前,全區教育系統設有黨組織51個,共有黨員1539名。全區學校黨組織覆蓋率達到100%。

  「加強學校黨建工作,對於充分發揮黨員教師先鋒引領作用,全面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實現學校健康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路橋區委常委、組織部長範衛東對學校黨建工作的重要性予以充分肯定。

  「紅色精神」 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學校者,造就人才之地也,治天下之大事也。」學校教育不僅是答疑解惑,更應注重立德樹人。

  「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十年前劉歡和莎拉·布萊曼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唱響的這首《我和你》,其詞曲作者陳其鋼和台州有著頗深的淵源。

  陳其鋼的父親陳叔亮,是路橋區峰江街道下洪洋村(當時為黃巖縣保全鄉上陳村)人,著名的工藝美術教育家、紅色書畫家。陳叔亮早年曾就讀於保全小學並留校任教;上世紀30年代畢業於劉海粟創辦的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38年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任教,曾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1958年後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院長以及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首屆副主席等職。

  走進位於峰江街道李蓍埭村的保全小學,無論是學校的黨建長廊、黨史長廊,還是叔亮陳列室、黨員活動室,甚至教室外的走廊,隨處可見以「叔亮文化」為代表的「紅色基因」。

  「『叔亮文化』是對陳叔亮先生在教育理念、藝術理念、革命精神、鐵漢精神和為人處世五大版塊的文化凝練。」保全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沈仙春說,「我校以此為依託,從叔亮『叔』的諧音延伸開,架構了『四SHU文化』。」

  有著百年傳承的保全小學,出了不少紅色名人。除陳叔亮外,原黃巖縣第一個黨支部書記林泗齋和浙南抗戰宣傳員金匡鑑也曾在此任教,革命烈士林競華和抗日宣傳員林珂兩位進步學生跟著林泗齋也在這裡學習過。

  時光荏苒,革命精神薪火相傳。保全小學黨支部在傳承中推進「三融三創」黨建工作,以陳叔亮等幾位老黨員的革命精神打造紅色黨建教育基地,依託本土紅色資源開展課題研究,推進《紅滿校園》校本課程開發,將黨建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在路橋,黨建工作中凸顯「紅色基因」的學校還有不少。他們把學校文化建設作為黨建工作的主抓手,深入挖掘學校歷史與文化資源,將黨建文化融入學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課程文化、行為文化建設之中,增強校園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響力。

  抗日名將陳安寶的故鄉在路橋區橫街鎮,其「愛國、智勇、廉孝、堅毅」的品質廣為傳誦。橫街中學將「毅將軍精神,做更好自己」作為校訓,並把黨建文化與將軍文化融合,打造成特色紅色文化,在傳承將軍精神的同時,激勵廣大師生胸懷祖國,奮發進取。

  路橋小學嘗試將「紅色文化」課程化、系統化。通過整合語文、道德與法制、音樂、綜合實踐等課程中相關的「紅色文化」內容,讓學生在課堂中學習、感受「紅色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傳承「紅色精神」。

  如今,「紅色基因」已經成為路橋中小學校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主旋律,由此延伸拓展的「紅色文化」正在成為校園的一道風景,而其中閃耀的「紅色精神」則成為引領中小學生學習成長的一面旗幟。

  橫街中學黨支部在陳安寶紀念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路橋區「三融三創」推進會在蓬街私立中學舉行。

  立德樹人 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

  有人說,看一所學校好不好,主要看生源,關鍵看教師。教師不僅傳授學生知識,更是學生人格成長的引路人。路橋「三融三創」黨建工作法中的第二個「融創」,就是深化黨性修養與教師素質提升相融合,創培立德樹人先鋒。

  路橋小學是路橋區窗口學校,文化底蘊深厚,其前身為創辦於清朝鹹豐初年的翼文書院,1944年遷入現址。該校是浙江省文明單位、路橋區德育示範學校,也是台州市第一所獲得「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的學校。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與學校堅持強黨建、鑄師魂,努力建設一支思想覺悟高、業務素質硬的『翼文先鋒』隊伍分不開的。」路橋小學黨委書記王統壽告訴記者,學校現有153名教職工,其中黨員教師74名。在隊伍建設和教學活動中,該校都非常注重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

  學校黨委推行「翼青」工程,紮實開展「雙培」活動,即把黨員培養成為教學和管理骨幹,把骨幹教師發展成為黨員,全力推進青年黨員教師的發展和培養工作,打造富有活力的教改團隊。

  同時,深入開展黨員骨幹「三爭」(爭當教學能手、爭當管理行家、爭當師德標兵)行動,通過黨組織加擔子、搭平臺,一部分黨員中的優秀教師,專業素養、教育教學能力得到提高,逐漸成長為學科帶頭人和各級管理骨幹。

  路橋小學副校長李勇是一名80後青年教師,他是該校近年著力培養的一名黨員教師。作為台州市勞模的他,一直是學校黨員教師的先鋒代表,工作認真負責,默默奉獻,不求回報。他的一舉一動,感染、帶動了身邊的一批黨員和教師,在該校形成了一股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雙培工作也一直是我們學校黨建工作中重點推進的內容。」橫街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陳豪說,「我們明確提出,黨員教師必須要成為管理的中堅,教學的骨幹。學校將共產黨員崗建到了班級,促使他們明身份,擔責任。」

  據介紹,學校在每一期的主題黨日活動中推出了兩個固定環節:我身邊的黨員和一月正能量。通過對身邊優秀黨員的介紹和挖掘,推動黨員各方面的成長。

  為了進一步提高黨員的先進性教育,該校還發起創辦了「黨員書屋」,營造「我是黨員我先進,我是黨員我光榮」的氛圍。同時,鼓勵非黨員的骨幹教師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據了解,2017年,路橋區堅持把政治理論學習與師德建設相結合,開展「最美教師、最美校長、最美班主任」評選活動,共有24名教師獲得榮譽,其中黨員教師16名,佔比67%,進一步激發了廣大黨員教師爭先創優的精氣神。

  同時,深入開展「雙培養」工程,2017年在優秀青年教師和教學一線教師中培養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36名,把38名黨員教師培養成了校級幹部,實現學校黨建與教師隊伍建設同步提升。

  此外,大力實施「名師名校長工程」,2017年共建立9家區級名師工作室,全區132名黨員骨幹教師結對幫帶青年教師,帶動了全區教師隊伍素質整體提升。

  路橋小學黨員學習會。

  保全小學學生參觀叔亮陳列室。

  做強黨建 助力學校發展

  如果說「三融三創」黨建工作法的前兩個「融創」,主要面向學生和教師,那麼第三個「融創」則關乎學校的發展。「三融三創」有機結合,就是要讓黨建工作成為學校發展的強力助推器,從而創辦人民滿意學校。

  為了更好地實現這個目標,路橋區積極推行學校黨組織書記、校長「一肩挑」,選拔29名黨性強、業務精、善於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黨員校長擔任學校黨組織書記,全區學校黨組織書記、校長「一肩挑」的達73%,進一步夯實了學校「一把手」的黨建主體責任,為推進黨建與教育教學及學校發展深度融合提供保障。

  同時,制定並印發《路橋區學校黨建標準化手冊》,以標準化建設促進工作規範化,形成長效機制。紮實開展 「黨建提升年」活動,培育「黨建示範校」6所,帶動全區中小學校黨組織在黨的建設上再提升,在服務教育改革發展上有新作為。

  作為路橋區學校黨建工作示範基地,螺洋小學緊扣「愛」和「責任」,開展「黨建·家」建設,推出了特色鮮明的「螺家黨建」。

  「我們把中國傳統的『家文化』之家國情懷與黨建工作結合,融黨建於學校各項工作中。」螺洋小學黨支部書記、副校長吳凌飛說,「愛」和「責任」這兩個家的核心內涵關鍵詞,是學校全體教師共同提煉得出的。

  視角的轉變,帶來的是角色定位的變化。學校是一個大家庭,每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小家庭,每一位老師都是家人,每一個學生也都是家人。因此,無論大事小事,只要對學校發展有利的,對學生成長有利的,全體教職員工都勁往一處使。學校的黨員教師,在這個大家庭裡也有各自的擔當。

  「在螺洋小學,每一門學科、每一位老師、每一個孩子都重要。」學校校長陳桂明說。

  他告訴記者,學校體育藝術的發展,也源於這個理念。螺洋小學現為全國體育工作示範性學校、全國校園足球試點學校、全國版畫教學實驗學校。學校舉辦的「中國夢·民族情」等系列課程活動,少先隊的「德育課程」開展,都是學科總動員,人人齊參與。學校還專門成立了源於心理健康教育的「愛·心」服務站,並由此開展了基於「5·9班」良好習慣養成的系列黨員志願服務活動。

  蓬街私立中學是一所民辦學校,創辦於1996年。「受政治、經濟體系及舉辦者的認識等條件所限,民辦學校的黨建工作相對比較難做。」學校創辦人、黨委書記、董事長葉林平坦言,「但是,黨建工作又是一項必須要做好的重要工作。」

  葉林平給出了民辦學校應該重視黨建工作的幾個理由。

  首先,黨建工作能促進民辦學校的規範化、制度化建設,提升學校檔次;其次,黨建工作能滿足一部分教師要求積極上進的心理需求;再者,通過業餘黨校這個平臺,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判斷,激發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促進良好校風的形成;第三,學校可以通過黨委、工會等組織,協調化解各種矛盾,維護各方利益,助力學校發展。

  在學校舉辦者的重視和支持下,蓬街私立中學黨委堅持「用黨建引領發展,以發展促進黨建」工作思路,引導學校的教育教學發展方向。

  據介紹,在理論學習方面,該校黨組織定期召開黨員學習研討會,提升黨員教師的理論水平;在教育教學方面,該校黨組織號召全體黨員教師要有「敢為人先,敢當重任」的拼搏精神,主動承擔急難重的任務;在實踐活動方面,學校組織了「蓬私吉尼斯」「蓬私金話筒」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陶冶了師生情操。

  辦學以來,蓬街私立中學先後兩次獲得台州市先進黨支部榮譽,2017年10月分別被授予浙江省民辦學校黨建工作示範基地、路橋區學校黨建工作示範基地稱號,2018年3月被評為台州市首批民辦學校黨建工作示範基地。

相關焦點

  • 路橋:「三融三創」工作法促進「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大提升
    「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作為台州民營經濟的重要板塊,路橋區在「兩新」組織黨建工作中,全面推廣「三融三創」工作法,推進「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實現大提升。
  • 天業集團開展「三融三創兩爭先」創建活動
    中新網兵團新聞6月12日電(陳曉晨 付英科)近期,天業集團在各級黨組織及全體黨員中開展「三融三創兩爭先」創建活動,即通過實施制度建設融合、安全環保融合和經營管理融合,積極創新管理制度、創新活動形式、創建示範平臺,爭創「五星」黨組織,爭當「合格」好黨員,實現將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健康發展的內生動力,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 四川交投中油公司「一綱四目」打造黨建經營同頻共振新格局
    近年來,作為四川省省屬規模最大的成品油零售企業,四川交投中油能源有限公司(簡稱:交投中油公司)始終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為「綱」,圍繞「強陣地」「當先鋒」「創示範」「促發展」四個「目」,綱舉目張,積極探索創新黨建模式,打造企業發展「紅色引擎」,譜寫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強陣地 夯實黨建工作根基「小陣地」發揮「大作用」。
  • 改革開放40周年路橋區教育變遷
    隨著「三融三創」黨建工作推開,我區學校黨建工作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黨建與教育齊頭並進、相輔相成的良性循環正在逐步形成。2018年,路橋區秉承「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思路,繼續以「三融三創」黨建工作法為抓手,做好黨建與教學業務的融合文章,助力教育優質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完善信息化組織機構,路橋區制定了務實可行的智慧校園(數字校園)創建計劃。
  • 「一強三創」崇信縣實施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的具體實踐
    三年來崇信縣認真貫徹落實市委部署要求,緊扣三年總體目標要求,特別是郭書記去年4月份調研崇信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在目標方向、思路措施、分類指導、工作機制上與黨支部建設標準化融合推進,切實以黨支部建設標準化促全面規範,以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促爭創一流,全縣基層黨建工作質量持續提升,全縣基層黨建工作質量持續提升,為建設城鄉融合發展先行縣、新型工業化創新發展縣、現代循環農業示範縣、宜居宜遊宜創業的生態文明縣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 夯基礎+創品牌+促融合——白銀稅務構建機關黨建工作新格局
    本微訊 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以來,國家稅務總局白銀市稅務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在夯基礎、創品牌、促融合上升級加力,開創了機關黨建工作新局面,為推動白銀稅收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 「一強三創」崇信縣融合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和黨建統領「一強三...
    、項目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等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因此,只有站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市改革發展大局,教育引導各級黨員幹部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和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才能確保市委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取得實效。二是融合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和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壓實責任是關鍵。
  • 靜寧縣實施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側記
    「實施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的重要舉措,是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實踐載體,是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有力抓手。」靜寧縣界石鋪鎮繼紅村黨支部書記張生貴介紹,為推進「一強三創」行動,在「靜寧發布」定期推送,鎮政府「界石之聲」也常常播放,前些日子他還通過「空中課堂」參加了視頻培訓會。
  • 三明市舉辦「黨建引領助三創 青春啟航促發展」青年創新創業活動
    三明市舉辦「黨建引領助三創 青春啟航促發展」青年創新創業活動 2020-08-31 1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萊山區第七小學黨建引領守初心 三抓三創擔使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慧慧 通訊員 張貝貝 煙臺報導  為讓全體黨員補好「鈣」、加好「油」,煙臺市萊山區第七小學黨支部通過創立「三抓三創,品牌黨建」,實現了抓黨建、強管理、
  • 強黨建 促發展|長房集團事業三部:樹戰鬥堡壘 共畫同心圓
    編者按:近年來,長房集團堅持把黨建工作品牌作為激發創新活力、促進轉型發展的強大動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攻堅克難,形成了黨建引領與業務發展同頻共振、齊頭共進的良好格局。各基層黨組織品牌創建成效顯著。紅網長沙站聯合長房集團推出《強黨建 促發展》系列報導,記者探訪長房集團旗下的黨支部,展現長沙國有企業—長房集團在黨建引領下的強大凝聚力。紅網時刻記者 彭超 長沙報導基層黨組織是凝聚力量、發展事業的「前沿陣地」。
  • 常州海事局「三轉 三抓 三促」 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
    2018年,常州海事局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在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中著力「三轉」、堅持「三抓」、深化「三促」,有力夯實了基層基礎,為在「二次創業」中開創新局面、建設「業精質優」的現代化海事強局,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 增強基層黨建,助推「三創四建」
    開展「三創四建」活動,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快河北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基層是黨聯繫群眾的「最後一公裡」,是黨的執政根基和力量源泉。
  • 杭錦旗「三帶三創 」帶出源頭活水 創出品牌特色
    黨的十八大以來,旗委政法委充分結合地方實際,自主創新,在全旗政法系統深入開展了「三帶三創」(「三帶」:即以黨建帶隊建、以班子帶隊伍、以黨員帶群眾。「三創」:即創新立體化社會面治安防控體系、創新社會矛盾風險多元防控化解機制、創新完善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體制機制)活動,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地方政法系統特色的補短板,促業務的融合發展之路。
  • 黨建統領「一強三創」的生動實踐——新時代平涼市基層黨建工作紀實
    近年來,平涼市通過開展以「強化政治建設,推進組織創先、機制創新、作風創優」為主要內容的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與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深度融合、滲透貫通、協同推進,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把黨員幹部鍛造成新時代擔當作為的先鋒隊伍。
  • 讓青春夢與中國夢同頻共振
    他們讓青春夢和中國夢同頻共振、同心同向,讓青春年華在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走進新時代,不論是衝刺脫貧攻堅的火熱一線,還是茫茫大漠戈壁的火箭發射基地;不論是駛向深藍海洋的護航編隊,還是守護國家動脈安全暢通的鐵路職工;不管是衝鋒陷陣疫情防控的勇毅前行,還是突發災害險情的的前沿陣地,到處都是廣大青年大顯身手、建功立業的疆場。
  • 唐縣供電公司:「一強三創」推進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
    『四個意識』和政治擔當,推進組織創先、機制創新、作風創優」為主要內容的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進一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有效推動各項工作創新發展。制定完善了《關於實施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的實施方案》和唐縣供電公司「下抓兩級抓深一層」和「條主動塊為主」工作機制及《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黨委會議制度》等35個黨建制度,建立健全黨建工作績效考評辦法,用制度保障各項黨建工作落到實處;推行「三查四評五驗收」黨建工作督查督辦機制和「三帶三推三延伸」一線工作法,確保各支部把各項工作任務抓在手上、落在實處;認真總結提鍊形成富有特色、成效的支部工作法
  • 聚焦三個導向 實現三「有」成效——看信豐如何推進基層黨建「三化...
    前不久,贛州市基層黨建「三化」建設現場推進會在信豐縣召開,該縣抓基層黨建「三化」建設的做法獲得了與會者的點讚。今年以來,該縣將「三化」建設作為基層黨建「一號工程」「書記工程」來抓,聚焦「問題、示範、成效」三個導向,推動「三化」建設有力、有行、有實,形成了大抓基層、大抓「三化」、大抓支部的良好態勢。
  • 駐馬店農商銀行系統以「三比三創」黨建品牌引領高質量發展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馬景閣 通訊員 姚志奇 潘文洲 張智玉 李依靜)駐馬店農商銀行黨委深入貫徹落實省聯社年度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以黨建帶隊建、以黨建促業務這個根本,在全系統開展了以「比忠誠、比乾淨、比擔當,爭創良好環境、爭創優秀業績、爭創先進單位
  • 平涼市舉辦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理論研討會
    一強三創」行動向縱深發展。平涼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狄生奎主持研討會,並就全市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開展情況作發言。  蘭州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郭愛君,延安幹部學院教學科研部黨史教研室教授徐建國,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副主任王銳受邀出席研討會,並分別以《發揮黨建統領作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從弘揚延安精神談新時期黨的作風建設》《健全完善基層黨建機制制度的幾點思考》為題,緊密結合理論與實踐,從不同角度、不同領域作了精彩發言,為平涼市實施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提供了科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