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只會畫圖紙的工程師去擔任第一書記
他的信心從何而來?
他迎難而上,發揮個人專長
為貧困農村繪製並實現了一幅美好的藍圖
山村風貌煥然一新
播出節目視頻
記者走鄉村
過去的津木村委周邊環境
如果是沒到過津木村的你可能想像不到以前津木村村委附近的破舊不堪以及年久失修已成危樓的辦公基礎設施。
如今的津木村
現在的津木村村委辦公場所650平方,文化廣場1500平方米,有籃球場、小舞臺、健身器材,村民們可以在小廣場上休閒娛樂.一到傍晚開始,村委廣場上籃球場上的歡呼聲,廣場舞的音樂聲把津木村的村民都吸引過來了,讓人感覺到歌舞昇平的景象。
【採訪】博白縣博白鎮津木村村民 秦海芳
村民聽到音響也過來 經常跳對心情各方面都有好處
博白鎮津木村是2016年出列的貧困村,津木村地處博白縣城東南面,距離縣城4.5公裡,全村1451戶,6616人,耕地面積2327畝。人多田少,人均不足三分地。
2018年3月,吳健受玉林市黨組織指派,來到博白縣博白鎮津木村擔任第一書記。他是玉林市住建局和玉林市建築設計院委派的一名工程設計師,和千千萬萬的駐村工作隊員一樣,新的考驗來了。
過去的辦公場所
摸底調查
繪藍圖
吳健書記在對津木村做了摸底之後,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做了村委辦公樓的整體設計,當時村裡的辦公條件有限,吳書記用手繪製作的圖紙。還構劃了幾個村集體經濟的方案,其中包括村委的扶貧車間、產品深加工車間。與他以往的工作性質不同的是,這圖紙畫好了,接下來實施的工作還有最關鍵的資金問題都得他一併去努力。
【採訪】博白縣博白鎮人民政府副鎮長陳鵬任
津木村當時的集體經濟為零 在他的帶領下 從入戶跟生產隊長以及跟群眾打成一片 解決了村集體經濟項目的土地問題 還有親自手繪我們村集體項目的扶貧車間的圖紙 經過圖紙的申報以及縣裡的支持 完成下拔了290多萬元的扶持資金建設我們的扶貧車間
引進新產業
目前扶貧車間正在緊張施工中,工程已經接近尾聲。為了讓津木村的產業能夠有一個持續性的發展,在項目引進上吳健可是使出渾身解數,把自己的人脈資源都用上了。
【採訪】玉林市政協副主席 劉靖森
他想了很多辦法 從玉林找到一些他熟悉的一些資源 利用一些朋友關係 想辦法把玉林的商家廠家 經濟能人 把他們引到津木村 請他們去實地考察津木村 然後津木村裡有什麼適合他們發展的 跟他們進行認真的探討
最後,吳健在經濟能人李旺蘭的支持下成功地把正泰集團引進到了津木村。
根據津木村留守婦女多的實際狀況,正泰集團認為投資縫紉車間投資速度與見效速度都比較快,屬於見效快的實體行業。
【採訪】玉林正菱汽配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科
一條生產線大概需標配三十五號人八小時產量大概生產250套的配套規模 通過計件還有培訓工序的優化 在當地可獲3500-4000元的人均月收入 這樣可達到扶貧標準 而且是屬於長久性的
玉林正菱汽配有限公司在津木村的扶貧模式在廣西是第一次嘗試
為了更快地與生產接軌,吳健一邊組織津木村的貧困戶到正菱汽配公司去打工學習,一邊抓緊資金的落實到位,一邊監督扶貧車間的工程進度,在政府部門及後盾單位的全力支持下,在博白鎮駐村工作隊員的協助下,津木村人家門前就業的願望今年可望實現。
特別的牽掛
作為一名駐村書記,來到津木村之後,他就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另一個故鄉,這裡有他熱愛的土地,有他熱愛的村民。既然扶貧是他們的工作任務,剛到津木的開始,吳書記首先把貧困戶這一塊摸清,全村70多戶貧困戶,他一家一戶地全部遍訪過,摸清、了解,宣傳國家的扶貧政策,一對一的作工作培訓等等。
津木村有兩家特別貧困的他就特別關注他們的情況。
5月中旬的一個周末,吳書記趁著回玉林辦事的機會,一大早等著青年廣場的獻血車到點就趕著去獻血,他說這是為他們村的貧困戶秦海彬獻的血,秦海彬正在醫院救治,吳健是從朋友圈知道這回事的。
【採訪】博白縣博白鎮津木村第一書記吳健
他這個家庭也是很特殊的 四個小孩還在讀書 他老婆身體也不是很好 他又得了尿毒症 他每個星期都要透析的
【採訪】博白縣博白鎮津木村貧困戶秦海彬父親
非常感謝吳書記 黨和政府照顧我們的家庭
【採訪】博白縣博白鎮津木村貧困戶秦海彬
給我們搞了低保 小孩上學也得到了保障 房子不夠住 後來吳書記幫我們申請了補助 現在房子夠住了
在另一戶貧困戶王祥華家,他兒子有精神病,所以只有他老人家在家務農,兒媳婦作為主要勞動力,5個孫子在讀初中高中大學。這位中專剛畢業的孫子還代表家裡曾經給吳書記的後盾單位寄去了一封感謝信。
【採訪】博白縣博白鎮津木村貧困戶王天武
我們姐妹比較多 現在讀書比較困難 吳書記幫助我們申請了雨露計劃低保這些都有的
以前喝的水很髒 還要去外面挑回來 沒有乾淨的水喝 現在吳書記幫我們引進飲水工程 現在的水乾淨得可以直接接來喝
飲水工程
在津木村,吳健和其他的工作隊員與村委幹部一起,解決了村民飲水難的問題,爭取自治區和市級縣級扶持資金598.6多萬元,完善村屯曬場、亮化、水、電、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改造等8個項目,全力推動村莊面貌煥然一新。他每天勤勤懇懇地忘我工作,用行動去換得津木村人的真心,成為他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洪災的考驗
【採訪】博白縣博白鎮津木村小學校長秦義平
2018年5月10日博白鎮遭遇一場特大洪水,津木是重災區。接到群眾報警,有兩個3年級小學生在放學路上沒見到回家失蹤了,所以一下子縣委、鎮、村還有村工作隊挨村挨戶、村前村後每個角落進行搜尋。後來過去兩個小時了,有的群眾說不用找了,看來是沒希望了,但吳書記堅定地說:「不!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他一轉身就要踏過那個橋淌水過橋到村那邊去尋找,後來他在一個破舊的民房裡面發現了那兩個小學生。當他安全地把這兩個小學生送到家長手裡的時候,在場的人都為之動容。
脫貧攻堅戰
吳健從2018年3月駐村至今,幫扶的貧困戶中已有67戶286人實現脫貧,今年計劃幫扶7戶36人脫貧,實現「八有一超」脫貧目標。同時,大力推廣「公司+貧困戶」的模式積極推進村級特色產業的發展。
【採訪】博白鎮津木村村民委員會主任 藍政權
這些是從廣東引進回來的砂糖桔 果甜 皮薄 是村裡的 有300畝 帶動村裡23戶 貧困戶來這裡施肥 除草 剪枝等
【採訪】博白縣博白鎮津木村村支書秦有慶
到津木村的工作隊員作用大了 在政協劉主席的帶領下 指導下 在後盾單位的幫扶下 使我們津木村的扶貧工作展現了嶄新的面貌
駐村工作隊員經常周末加班加點
檔案管理工作
每家每戶進行遍訪
上下聯動
上級組織及後盾單位
大力支持駐村工作隊員的扶貧工作
無怨無悔
作為一名駐村幹部,要適應的不僅僅是艱苦的工作環境,還要摸索合適的工作方法,更要轉變個人的心路歷程。為了完成上級委派的任務,吳健舍小家為大家,把照顧家庭的重擔放到妻子身上,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安心地為脫貧攻堅戰出一把力。
吳健對母親懷有深深的愧疚
【採訪】博白縣博白鎮津木村第一書記吳健
我母親在世時 我下去她也知道 我下了5個月之後她就不在了 她說下去就好 是為黨工作就行 所以我得到她這句話 她在天之靈也會支持我的工作
【採訪】博白縣博白鎮掛職副鎮長,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分隊長 吳穎
他原來從工程師繪藍圖 到真正為我們的脫貧攻堅戰場來繪藍圖 所以我們感覺看到他這個廠房以後 可以作為村集體經濟的來源 這就是源頭 村裡也覺得很欣慰
【採訪】博白縣博白鎮津木村第一書記吳健
我也感到很欣慰 沒白來 付出的代價也值得
今年的10月31日,我們的脫貧攻堅工作即將進入收官階段,我們期待吳健書記和他的扶貧工作隊員們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好的消息。
講三農故事 看美麗鄉村
來源 | 《今日鄉村》欄目
本期編輯 | 劉金鳳
本期責編 | 呂 萍
值班主任 | 黃 毅
玉林廣播電視臺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