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到麗江古城來!

2020-12-24 新華網雲南頻道

  鵬程勤蓄勢 風正早騰飛

  麗江市古城區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橫斷山脈向雲貴高原過渡地帶,全區幅員面積1,255.4平方公裡,下轄金山、七河、金江、金安、大東5個鄉和大研、西安、束河、祥和4個街道,共53個村(居)委會。古城區總人口14.2萬人,有納西、漢、白、藏、彝、普米等10餘個民族,其中納西族人口有8.6萬人,佔總人口的60.6%。經國務院和雲南省政府批准,麗江市古城區於2003年4月1日正式設立。

  一、資源狀況

  (一)、自然資源

  古城區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橫斷山脈向雲貴高原的過渡地段,兼有橫斷山峽谷和滇中高原特徵。全區地形地貌複雜,有山地、盆地(俗稱壩子)、河谷三大類型。七河鄉本裡課村海拔3,200米,為全區最高點;金江鄉金沙江出口處,海拔1,219米,為全區最低點。

  屬低緯高原季風氣候,年均氣溫攝氏12.6度,年均降雨量950毫米,雨量豐沛,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立體氣候明顯,在海拔3,2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氣候冷涼;在海拔2,400米左右的壩區氣候溫和,四季不分明;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區冬季溫暖,夏季炎熱,太陽輻射強。壩區年日照數2,500—2,700小時,為全省之冠。

  全區國土面積125,540公頃,土地類型多樣。其中,耕地總面積5,308.08公頃,林地90,947.27公頃,園地799.58公頃,牧草地424.22公頃,水域1,544.37公頃,裸巖地2,042.45公頃,未利用地5,959.06公頃。

  全區共有耕地121,575畝,其中水田面積40,290畝、旱地81,285畝。全區農業人口有79,802人,佔總人口的56.2%,全區糧食播種面積為199,431畝,全年糧食總產量為3.87萬噸;肉類總產8 ,734噸。

  全區有林業用地100,859.7公頃,佔全區總面積的80.3%,森林覆蓋率為54%,活立木蓄積量為310萬立方米。野生動植物種類豐富,珍稀瀕危的保護動物有滇金絲猴、黑熊、狼豺、野豬等11種。珍稀野生植物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雲南紅豆杉、二級保護植物滇山茶和毛紅椿等。

  礦產資源較為豐富。蘊藏有鐵礦、錳礦、銅礦、鋁土礦、粘土、陶瓷土、無煙煤、水泥原料石灰礦、建築用沙礦、頁礦。

  水能資源豐富。奔騰不息的金沙江流經區境5個鄉約80多公裡。金沙江中遊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將對我區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投資140億,總裝機250萬千瓦的金安橋水電站建設已順利實現大江截流,標誌著金沙江中遊水能資源開發正式拉開序幕。

  (二)、旅遊資源

  古城區地處滇、川、藏交通要衝,自古以來就是漢、藏、白、納西等民族文化、經濟交往的樞紐,是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鎮及軍事戰略要地。長期的民族交融、多種文化的匯交、悠久的歷史積澱,使古城區擁有了高品味、獨具特色和具有壟斷性的世界級旅遊資源,並先後榮獲「中國最令人嚮往的十個小城市之一」、「地球上最值得光顧的一百個小城市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歐洲人最喜愛的旅遊城市」和聯合國「全球人居環境優秀城市」等稱號。

  ——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具有800多年歷史的麗江古城,座落在麗江壩子中部,面積約3.8平方公裡,始建於南宋末年,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發源於城北象山腳下的玉泉水分三股入城後,又分成無數支流,穿街繞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門前繞水流,戶戶屋後垂楊柳」的詩畫圖。街道不拘於工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水,小巷臨渠,300多座古橋與河水、綠樹、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極具高原水鄉古樹、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學意韻,被譽為「東方威尼斯」、「高原姑蘇」。充分利用城內湧泉修建的多座「三眼井」,上池飲用,中塘洗菜,下流漂衣,是納西族先民智慧的象徵,是當地民眾節約利用水資源的典範傑作。城中的木氏土司衙署則呈現出一派「宮室之麗,擬於王者」的非凡景象。古城心臟四方街明清時已是滇西北商貿樞紐,是茶馬古道上的集散中心。四方街以彩石鋪地,清水洗街,日中為市,薄暮滌場的獨特街景而聞名遐爾。其四周6條五彩花石街道依山隨勢,輻射開去,街巷相連,四通八達,交通極為便利,置身其中,令人仿佛步入了「清明上河圖」的繁華景象。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建築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轉角樓」式的瓦屋樓房鱗次櫛比,既突出結構布局,又追求雕繪裝飾,外拙內秀,玲瓏精巧,被中外建築專家譽為「民居博物館」。麗江古城文物古蹟眾多,文化蘊含豐富獨特,是我國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風格的古代城鎮。1986年被國務院確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清單,成為全國首批受人類共同承擔保護責任的世界文化遺產城市。

  ——束河茶馬古鎮。束河茶馬古鎮位於麗江古城西北4公裡處,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保護名錄。自玉龍雪山蜿蜒而下的三條主幹水系--青龍河、九鼎河、疏河穿城而過,從古鎮西北處九鼎龍潭中溢出的流水蜿蜒於村中道旁,使束河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清泉之鄉。作為麗江古城的原形和樣板,束河至今仍保存完好的茶馬文化、納西文化、農耕文化和生態文化,從束河古鎮中心老四方街、明永曆年間修建的青龍橋、沿水流依勢而建的幽幽曲巷、遍布古鎮的三眼井中都能看到大研古城的前身。束河曾以發達的文化教育和皮革加工、竹編等手工業聞名於世,至今仍流傳著束河皮匠一根錐子走天下的說法。束河古鎮通過在保護的前提下發展,以發展促保護的開發建設模式,實現政府、居民和企業三贏,成功破解遺產保護與經濟發展這一難題,被譽為「2004中國經驗」的經典之作。2005年,束河古鎮從全國眾多名鎮中脫穎而出,榮獲中國最佳人居環境魅力名鎮和全國4A級風景旅遊區稱號。

  ——國家AAA級名勝區黑龍潭。黑龍潭不僅是麗江古城最重要的活水源頭,也是古城區重要的旅遊景點。以高聳潔白的玉龍雪山為背景的黑龍潭清澈見底,四周綠樹婆娑,五鳳樓、解脫林、龍神祠、鎖翠橋等古建築掩映其間。位於黑龍潭中央的得月樓上,懸掛有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的楹聯:「龍潭倒映十三峰,潛龍在天,飛龍在地;玉水縱橫半裡許,墨玉為體,蒼玉為神」。優美的自然風景與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的最完美結合,使黑龍潭日益成為倍受世人矚目的風景名勝區,曾被列入《中國名泉》、《中國風景名勝》等書。

  古城區高度重視旅遊資源的保護、完善和更新工作,先後實施了黑龍潭拓展項目、世界遺產公園、納西文化走廊精品旅遊線路、龍山萬畝杜鵑園、七河觀音峽景區、大東溫泉山莊和蛇山多元文化旅遊景區的建設。由於注重老景區的品味提升和新景點的開發建設,古城區的旅遊業實現了從「接待事業型」到「經濟產業型」再到「支柱產業」的升級轉變。

  (三)、 文化資源

  ——燦爛神秘的納西東巴文化。大智大慧的納西先民,在漫長的社會實踐和生產勞動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東巴文化。東巴文化以東巴教為載體,以東巴經為主要紀錄方式,它是伴隨著納西族漫長歷史發展逐步形成和演化的活形態文化,約形成於唐宋時期,有近千年歷史。東巴教是納西族原始宗教,且兼收並蓄其他宗教,篤信萬物有靈,為多神教。東巴文是一種兼備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圖畫象形文字。納西象形文字只有1,400多個單字,但詞語異常豐富,能充分表達細膩的情感,也能記敘說明複雜的萬事萬物,還能寫詩作文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用象形文字書寫並保留下來的經文共有兩萬餘冊。卷帙浩繁的經書,內容豐富多採。涉含哲學、歷史、天文、宗教、巫醫、民俗、文學、藝術等各方面,堪稱納西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東巴文化以其自己獨特的科研價值和藝術價值,幾百年來始終吸引著許多中外學者和有志之士,前來研究翻譯和觀賞。東巴文化是納西人民對世界人類的偉大貢獻。東巴古籍文獻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音樂瑰寶麗江納西古樂。納西古樂是古城文化的靈魂與象徵,是麗江古城一道典雅的風景。納西古樂是唐宋以來的一些詞牌和曲牌音樂。在明朝洪武年(公元1368年)以後,這種音樂就陸續地傳到了麗江。這種音樂在中原地區早已成為絕音,但自傳至麗江後被廣泛地傳播開來,在鄉村小鎮隨處都聽到這美妙的樂音。納西古樂保存至今,還有22個曲目,其中有的融進了納西族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演奏風格。納西古樂被中外學者和廣大音樂愛好者稱為「音樂活化石」、「和平之音」、「仙樂天音」。聆聽納西古樂使人真正感受到「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的意境。經過近二十年的弘揚與宣傳,納西古樂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世界樂壇上找到了自己應有的位置。1995年大研古樂會出訪英國引起轟動;1997年2月在香港藝術節演出受到高度評價;1998年在被稱為中國最高音樂殿壇的北京音樂廳演出,進一步證明了納西古樂的藝術價值;1998年5月受挪威國王的邀請,在挪威國慶節上隆重演出;之後,相繼前往法國、比利時、瑞典、臺灣、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演出,受到了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納西古樂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放射出燦爛的光輝,日益為世界所認識和青睞。

  (四)、基礎設施狀況

  交通狀況。作為滇西北通向川、藏連接內地的樞紐,古城區的交通網絡日趨完善。區內有香格裡拉大道、民主路、南過境路、象山東西路、鎮東路、福慧路等主幹道形成的交通中心網絡;大麗路、麗永路、麗寧路、南過境路是通向周邊地區的重要交通幹道。即將成為口岸機場、目前已開通14條國內航線的麗江機場就位於我區的南大門七河鄉。大理通往我區的鐵路已開工建設。壩區基本實現村村通水泥衛生路,山區全面實現村村通公路。便利的交通,為我區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市政建設狀況。通過幾年的建設,城市綠化覆蓋面積達446萬平方米,城市綠化率達26.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8.7平方米。先後建成了寨後南北園、金甲苑、卿雲苑、白龍苑以及祥和、太和、現雲等8個城市休閒綠化廣場。投資3,100萬元的南口垃圾處理場投入運營,投資6,500萬元建設的城市供排水管網,完成古城片區、玉河片區居民排汙工程,啟動北郊居民小區排汙工程;投資617萬元進行盲道和小區路燈建設。實現了村村通電話,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5%。

  小城鎮建設情況。加快了旅遊小鎮建設步伐,完成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步入法治化、規範化軌道。大研古城作為保護提升型代表,束河古鎮作為開發建設型代表榮登雲南省重點建設的60個旅遊小鎮行列。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情況。2005年,先後實施金安龍山、大東十二欄杆、金山東元等人畜飲水工程,解決了4,000人口的飲水問題;扶持新建鄉村水泥衛生路51.4公裡,完成沼氣池建設1,700口;完成社區和貧困村10個衛生室建設。

  (五)精神文明建設情況

  古城區成立以來,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截至2006年7月,全區共有45個區直部門榮獲區級文明單位稱號,18個企事業單位榮獲區級誠信建設示範單位稱號,11個村組榮獲區級文明村稱號,13個社區榮獲區級文明社區稱號,15個小區榮獲區級文明小區稱號,5個鄉(街道)榮獲區級文明小城鎮稱號;共有8個區直部門榮獲市級文明單位稱號,5個村組獲得市級文明村稱號,10戶農戶榮獲市級「十星級文明示範戶」稱號,其中新華社區榮獲市級文明社區稱號,束河街道榮獲市級文明小城鎮稱號;共有6個單位榮獲省級文明單位稱號,4個村組榮獲省級文明村稱號;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古城區寨後上村榮獲全國文明村稱號,古城區一中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稱號,金山鄉德為村榮獲全國創建文明村先進村等榮譽稱號,為我區的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表率。由於在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中措施得力,成效明顯,在2006年麗江市「雙創建」工作檢查評比活動中,古城區榮獲一等獎。

  (六)文化產業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情況

  按照建設雲南省民族文化特色區和「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民族文化」的戰略目標,我區認真實施了文化產業發展和改革工作,將文化產業分為公益性和經營性兩種類型,公益性文化由政府負責,經營性文化則推向市場,從根本上激活了文化產業改革的內在動力。實施文化產業改革以來,先後完成了古城區電影公司的撤消和區電視臺、記者站的改制;重點扶持了一批民營文化企業,形成了文化產業市場主體和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格局;成功實現文化與旅遊業的有效對接,「麗水金沙」、大研納西古樂會、東巴宮等一大批民營企業異軍突起,豐富了我區文化產業的內涵;我區100多家民營文化企業自發組建了古城區文化產業協會,對文化產業的自律與管理工作進行了有效探索;對文化館、圖書館等純公益性文化單位在進行幹部人事改革的基礎上,保證財政投入的逐年增加;全面完成了省級特色文化產業試點區(縣)的報批和文化產業項目的篩選申報工作。目前,全區已形成文藝演出、文化娛樂、音像製品、圖書報刊、文化中介等十二大文化市場,共有200多種經營項目,從業人員達6000多人,有文化經營單位1504個,2005年,文化產業佔地方國民經濟總產值的12%左右。作為全國文化產業改革的試點,我區的文化產業改革和發展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受到了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同志的高度評價。

  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古城區成立以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2005年,全區生產總值完成了21.1億元,同比增長14.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3.5億元,增長30.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4億元,增長25.3%;全年旅遊經濟綜合收入33.7億元,增長49.1%;農民人均純收入2,463元,增長14.7%;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9,290元,增長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億元,增長17.4%。年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63.7億元,比年初增長11.8%;貸款餘額63.7億元,增長18.5%。2005年,全區工業總產值3.9億元,比上年增長23.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9億元,增長35.3%。個體私營經濟完成增加值6.3億元,佔GDP總額的29.8%,成為改革開放以來非公經濟發展的最佳時期。新增就業崗位2,109個,實現新就業2,400人,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為2.8%。全區常年外出務工人員達1.2萬人,短期季節性外出務工4,100多人,勞務輸出總收入約1.2億元。

  區縣分設三年來,古城區社會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三次產業比例由「九五」末的12:34:54調整到「十五」末的8:25:67。在全省的經濟指標排序中,我區地方生產總值從第40位上升至第29位,人均地方生產總值從第12位上升到第10位;地方財政收入從第34位上升到第30位,人均地方財政收入從第9位上升到第7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從第12位上升到第8位。

  今年上半年,全區實現地方生產總值122,869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5%。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7,177萬元,同比增長5.4%;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32,210萬元,同比增長26.7%;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83,482萬元,同比增長8.4%。上半年全區完成農業總產值12,560萬元,同比增長5.4%;完成工業總產值27,634萬元,同比增長63.4%;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296萬元,同比增長12.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415萬元,同比增長11.37%;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85.1萬次,同比增長18.15%,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8.56億元,同比增長13.2%,其中:接待海外遊客13.8萬人次,為去年同期的1.8倍;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7,306萬元,同比增長27.36%,年初人代會確定的發展目標均以過半。

  三、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

  未來五年,是古城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全面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綜合考慮未來五年的發展趨勢和條件,「十一五」時期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構建和諧古城、文明古城、小康古城三大總目標,突出又快又好發展這個主題,著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深入實施環保優先、科教興區、文化立區、經營城市、服務旅遊、開發能源、農業創新、統籌發展、全方位開放和發展外向型經濟十大戰略,培育和壯大旅遊服務、文化、生物資源開發、畜牧、林果、建材、電力和流通八大產業,建設學習型社會、創新型社會、節約型社會、誠信型社會、人性化社會、法治化社會,在全市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社會。

  「十一五」時期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的基礎上,到2010年,人均生產總值達26,000元,全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左右,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其中,旅遊業綜合經濟收入年均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3%。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城鎮化率達到70%。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5%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相關焦點

  • 國慶、中秋來麗江古城景區遊玩的注意了,這個提示很重要
    9月24日,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麗江古城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發布溫馨提示,國慶、中秋期間,麗江古城景區將繼續開展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實行預約、錯峰、限量、實名登記、掃碼、測溫、提醒佩戴口罩等措施。
  • 這位援鄂醫生離開麗江古城時,留下了一封信……
    在這特殊的庚子年之末,有幸到一直夢系已久的麗江古城,並得到麗江古城客棧協會的精心及用心安排,讓我感動滿滿,特別感謝麗江古城客棧協會高(副)會長,感謝麗江古城協會對援鄂醫護人員的「宿暖逆行者」活動。更是要感謝老闆娘及張哥,感恩有你們,歲月靜好,只因有大愛的您們在默默付出。
  • 麗江radio【麗江古城杯】課本劇大賽:永北鎮第一小學:《大青樹下的...
    「麗江古城杯」第一屆中小學課本劇暨 「一滴水經過麗江"課本劇大賽>為進一步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激發麗江市廣大師生對祖國的熱愛,由中共麗江市委宣傳部、麗江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麗江市教育體育局、麗江市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冠名的「麗江古城杯」第一屆中小學課本劇暨 「一滴水經過麗江"課本劇大賽正式開賽。
  • 當麗江古城遇見中外名曲……
    活動邀請到了古典樂隊甘泉室內樂團,讓麗江的樂迷深入體驗古典樂的魅力。多首國內外名曲的演繹,讓現場樂迷如痴如醉一首來自德國音樂家帕海貝爾的《卡農》將現場觀眾帶入音樂的世界。據了解,林怡君2004年就來過麗江,這裡的自然美景深深地吸引了她。2012年,她再次來到麗江,並把古典音樂帶到這裡,希望能讓這項小眾的音樂在麗江有更好的發展。此外,這位來自寶島臺灣的音樂家也打算定居在這裡,享受麗江的慢時光。
  • 麗江radio【麗江古城杯】課本劇大賽:麗江市實驗學校《誰是最可愛...
    、麗江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麗江市教育體育局、麗江市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冠名的「麗江古城杯」第一屆中小學課本劇暨 「一滴水經過麗江"課本劇大賽正式開賽。本期課本劇大賽精彩節目展播帶您走進麗江市實驗學校,一起欣賞他們的節目《誰是最可愛的人》
  • 麗江古城旅遊攻略
    概況:麗江古城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其他三大古城分別是安徽徽州古城、四川閬中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又名大研古城,坐落在雲南省麗江市,海拔約2415米,面積約7.3平方公裡,四面環山。古城鳥瞰圖古城夜景主要景點:四方街(古城入口不遠處的一個正方形廣場,常有當地居民晚上在此打跳,同時也是古城內兩條重要道路「七一街」「五一街」的交匯處)
  • 麗江radio【麗江古城杯】課本劇大賽:大研中心小學把《一滴水經過...
    為進一步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激發麗江市廣大師生對祖國的熱愛,由中共麗江市委宣傳部、麗江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麗江市教育體育局、麗江市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冠名的「麗江古城杯」第一屆中小學課本劇暨 「一滴水經過麗江
  • 麗江古城吹起最炫民族風
    ……10月16日,麗江古城吹起「最炫民族風」,來自麗江市民間藝人協會的百餘名藝人在麗江古城展示傳統民族民間歌舞。展演隊伍身著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服裝,從麗江古城玉河廣場起步,在勒巴舞的長棒鼓點和葫蘆笙的旋律中,一路載歌載舞,沿古城東大街到四方街,最後到古城接風樓進行展演,向遊客們展示麗江各民族的燦爛文化,把麗江各族人民的的熱情譜入了旋律中。
  • 麗江古城新添一座文化院落!
    「以前,麗江的商人去到大理、昆明、上海、西藏經商,都要經過接風樓。過去麗江只能上到初中,好多高中生都要到大理去求學,家長和孩子都要到接風樓來告別,在外經商的人回麗江,其家人也在接風樓為歸來的家人接風洗塵。接風樓是納西族走出去或者取得功成名就回來時舉行重要活動的指定地點。」麗江東巴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和品正回憶著說道。
  • 登獅子山,俯視麗江古城
    獅子山上,通往古城中心的小街巷。顧彼得舊居位於獅子山上的一條小巷子裡。顧彼得,俄國作家,1901年出生在俄國一個貴族家族。1942年,受宋慶齡及紐西蘭友人路易·艾莉等人委託和派遣輾轉來到麗江,創辦中國工業合作協會麗江辦事處。
  • 麗江radio—— 「百花」開古城 墨香潤玉水
    12月2日,百花作家麗江古城創作基地掛牌儀式在王丕震紀念館舉行。百花文藝出版社與麗江古城結緣,在麗江古城設立「百花作家麗江古城創作基地」,是麗江與文學藝術的一次碰撞,是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新舉措、新起點。
  • 麗江古城風情別樣,令不少背包客戀戀不捨,如今卻少有遊客來
    許多人在大都市裡待久了,青睞能離開都市的熱鬧到處去遊玩散心,其實到歷史名城名鎮遊玩是挺不錯的。可是時至今日不少古城古鎮的商業化都太過於嚴重,特別是節日一到就更加是川流不息,對很多背包客來說都不是一次很好的體驗,感受不到一點這個地方應有的清淨。
  • 麗江古城邀你暢享國風二次元
    當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遇上二次元動漫狂歡party;柔情似水古色古香的麗江擁抱o mo shi ro的蘿莉;古城國風和二次元動漫人物碰撞,那必將是一次別開生面的「世紀大戰」。活動之際搭載網易經典爆款遊戲,嗨爆全場!快邀約上你的小夥伴一起在《我的世界》遊戲中建造專屬你的麗江古城,在網易遊戲中暢遊麗江!
  • 手工皮具、紙雕麵塑、麗江特產、東巴文創……匯聚古城,快來逛展!
    手工皮具、紙雕麵塑、麗江特產、東巴文創……匯聚古城,快來逛展!曹先生說,他來自北方,做了20多年泥塑,也在麗江生活了6年。他認為,一個城市需要對傳統手工藝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像麗江古城這樣有悠久歷史的。
  • 麗江古城接風樓開館
    8日,麗江古城接風樓開館暨麗江民族文化傳習院掛牌儀式在麗江古城獅子山上的接風樓舉行,位於麗江古城制高點的獅子山,又多了一個打卡點。麗江音樂世家和文光一家四代現場演唱《月亮姆》,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 遊覽麗江古城、玉龍雪山、觸摸大理王朝的文化脈絡
    打卡三大國家5A級景區-麗江古城 、玉龍雪山、崇聖寺三塔國家4A級景區-大理古城行程安排第一天:廣東— 昆明 — 入住酒店乘機抵達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前往指定酒店辦理入住手續。自行前往市區體驗一下「老昆明風情」,去雲南大學銀杏道餵一下小松鼠,當然還有本地特色美食可以選擇品嘗。
  • 讀書日 在麗江古城品書香
    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聯合麗江三聯韜奮書店舉辦了讀書分享會及主題書展,讀者紛紛走進書店、書展現場,享受閱讀的快樂。  當天,「守望家園 為閱讀留住一束陽光」主題書展在麗江古城四方街舉辦,現場展出了本土文化類、暢銷書及經典名著等書籍,吸引了不少讀書愛好者前來參觀、閱讀。在分享會現場,著名藝術家、設計師王亥分享了主題為「世界讀書日2020——過去我們都是讀書人」的讀書故事。
  • 麗江古城裡的五大民宿,住宿舒服又平價,是必打卡系列哦
    手機前親愛的你們,又跟大家見面啦,上一次跟大家分享了古城裡的美食,今天薇薇要跟大家分享古城裡值得打卡的民宿。薇薇在麗江待了有些時日,個人感覺來麗江就是要放鬆的,放鬆就跟睡覺有關係呀,所以我對住的地方要求比較高,去古城之前最頭疼的就是找民宿酒店,因為網上太多的民宿都超級贊,選得眼花繚亂的。
  • 麗江radio【麗江古城杯】課本劇大賽-圓夢童心研學遊:小小少年暢遊...
    ,從玉泉公園再到玉河煙柳。「從玉龍雪山一路到麗江古城,沿途有玉璧金川、玉湖、玉柱擎天、玉泉公園、玉河廣場、玉泉水等等,玉壁主體為朝霞玉石,故取名為「一滴水玉壁」,與麗江文化一脈相承。 麗江古城歷史文化展示館面積達800平方米,分為「古城溯源」「古城史詩」「古城文脈」「明日麗江」四個篇章,展示了麗江歷史文化、民風民俗、歷史重大事件等內容
  • 明天開始,麗江古城首屆國風盛典將嗨翻全場
    二次元、lo娘、漢服萌妹子看過來 明天開始,麗江古城首屆國風盛典將嗨翻全場當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遇上二次元動漫狂歡party;柔情似水古色古香的麗江擁抱o mo shi ro的蘿莉;古城國風和二次元動漫人物碰撞,究竟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