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阿鳳
12月1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一些外資企業擔心,構建「雙循環」格局是不是意味著外資的作用減弱了,未來的國內經濟發展是不是就要拋開外企了?
對此,山東省商務廳副廳長張義英表示,外商投資企業是山東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山東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廣大外商朋友完全可以吃下這顆「定心丸」。
張義英說,今年疫情期間,山東與廣大外資企業攜手並肩,共渡難關,全省外資企業復工復產走在全國前列,實際使用外資保持較快增長,今年前11個月增長35.5%,高於全國31.4個百分點,在全國利用外資規模前六位的省市中增幅排在首位。
張義英稱,這個過程中,省商務系統深有感觸。他在現場,用三句話描述了山東與外資外企的關係。
第一句話是患難與共。在國內疫情爆發初期,外商投資企業發揮渠道優勢,紛紛捐獻口罩,急中國人民所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在國外疫情日趨嚴重時,山東人民又反過來紛紛捐贈防疫物資,向日本、韓國、德國等9個國家的36個政府經濟部門、商協會和企業捐贈口罩等,在患難與共中見證了真情。
第二句話是以心交心。在企業復工復產的關鍵時刻,山東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廣大外資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率先在第一時間協調韓國現代汽車32家配套企業復工復產,暢通了產業鏈供應鏈,韓國通商資源部部長專門致函省主要領導表示感謝。山東建立了「山東穩外貿穩外資服務平臺」,截至12月上旬,平臺共收到企業反映的問題2227個,已辦結2192個。特別是針對外資企業訴求的用地指標問題,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工作力度,盡力滿足企業需求,已為11家重點外資企業協調解決用地2200餘畝,加速了外資到位。
第三句話是互利共贏。疫情期間「出不去、進不來」,山東舉辦了5場「山東與世界500強連線」活動,連線中很多企業家紛紛表達心聲。希傑集團會長孫京植表示,山東是希傑集團在華核心業務區域,一如既往看好山東發展前景和投資環境,將持續擴大投資規模,找到新的合作增長點。林德公司執行副總裁、亞太區執行長藍勝傑表示,林德有信心能深度融入山東高端化工產業的發展,為山東的產業升級轉型作出更多貢獻。從這些500強企業家們的發言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互利共贏的共同理念更加堅定了彼此加強合作的信心。
他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構建新發展格局。但新發展格局是主動作為不是被動應對,是長期戰略不是權宜之計,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意味著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在此,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山東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廣大外商朋友完全可以吃下這顆「定心丸」!」張義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