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水平對外開放正加速形成

2021-01-09 騰訊網

八月盛夏,豔陽高照。在前海世茂金融中心12樓,一家設計風格純港味的公司——香港知名建築師事務所「hpa何設計」正在忙碌運轉。半年前,他們搬入前海,理由就是「未來項目要覆蓋粵港澳大灣區,而這裡將是灣區CBD」。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40年間,諸多外資企業來到深圳安家落戶,見證了深圳對外開放的堅定步伐。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開放,已經成為了現代深圳的鮮明標識:

1980年8月26日,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作出決定,批准在深圳等地設置經濟特區;

1993年起,深圳進出口貿易總額連年居全國各大城市第一位;

2015年4月27日,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正式掛牌成立。這也讓深圳的對外開放水平達到新高度。

40年風雨兼程,40年砥礪奮進,深圳也交出了對外開放的亮麗答卷:

2019年,深圳實現進出口總額29773.86億元,連續26年位居第一。

2020年上半年,深圳對「一帶一路」進出口增長5.5%,總額突破3000億元。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40年崢嶸歲月,深圳意氣風發,激流泛舟,先行先試,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窗口、創新發展的時代標杆。跨入新時代,深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南方日報記者 崔璨 徐烜和

1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主動融入全球化發展

蓮花山下,深圳河畔,2019年末,深圳全球招商大會如約而至。當天共籤約項目128個,總投資超過5600億元,展現了深圳強大的投資吸引力。

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引進了我國多個第一:1981年,中國第一家外資企業——正大集團在深圳誕生;1982年1月,中國第一家外資商業銀行——南洋商業銀行在深圳開業;1990年10月,中國內地第一家麥當勞在深圳羅湖開業……

深圳的開放從「三來一補」起步。憑藉毗鄰香港及土地、人工成本低等優勢,勞動密集型的「三資」企業從香港湧入深圳。據深圳博物館改革開放展廳記載,深圳經濟特區初創時期,主要採用「三來一補」形式辦工業,後來逐步發展到以自產產品為主的「三資」企業。

但當經濟步入高速增長軌道時,深圳自然資源先天不足的瓶頸很快顯現出來,「三來一補」顯然已經不能實現深圳產業的發展。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深圳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和先進工業,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著名高新企業落戶並引進一批著名大學和科研機構,營造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創新的制度環境。

數據顯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深圳的「引進來」依舊不停步:2020年上半年,深圳進出口1.34萬億元人民幣,出口仍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2020年上半年,深圳設立外商投資企業近2000個,吸收合同外資近80億美元,上半年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5.04%,外商投資企業保持良好「深」態勢。

而伴隨著深圳產業的不斷轉型升級發展,「走出去」的力度一點不小於「引進來」。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對外投資存量達1450.83億美元,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一;對外承包工程累計籤訂合同額2024.87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689.65億美元,均位列全國第一。

「看著地圖做生意,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去年9月,深圳出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持續深化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傳音手機在非洲市場佔有率第一,邁瑞、理邦、開立等企業的醫療器械產品成功打入東南亞、歐洲市場……今年上半年,深圳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外貿總額超3000億元,增長5.5%。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深圳企業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擁抱更廣闊的市場。

與此同時,深圳與全球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作為濱海城市,深圳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貨櫃班輪航線已達200多條;國際客運航點41個,覆蓋20個國家;深圳正積極打造國際航空樞紐,寶安國際機場國際客運航線通達全球60個城市,2019年實現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萬人次和年國際旅客量超500萬人次的雙突破;目前,深圳與全球55個國家的85個城市建立了友城關係。

2 從「世界工廠」到「中國矽谷」,創新拓寬開放領域

今年4月,一張「股神」沃倫·巴菲特戴著藍色口罩、雙手豎大拇指的照片紅遍網絡。在巴菲特的胸前,寫著這樣一句話:「我的目標是長命百歲,目前為止進展還不錯,而現在,比亞迪口罩更是助我一臂之力。」

疫情期間,深圳企業比亞迪大放異彩。從1月31日開始,比亞迪啟動轉產口罩和洗手液。在轉產後的一個多月時間裡,比亞迪成為世界產量最大的普通一次性口罩製造商。其自主研製的130臺口罩機,實現一次性口罩日產能500萬片,其具備擴增至200臺口罩機、日產800萬—1000萬片一次性口罩的產能。N95口罩日產量也達15萬片。

40歲的深圳經濟特區早已不僅僅是「世界工廠」,正以不同的形式為全球技術和產業創新提供全方位支持。

比亞迪有關負責人曾表示,深圳對於疫情防控科研項目取消申請人年齡限制,只要有情懷、有基礎、有優勢就可以來申報,同時項目中止或驗收不通過,不列入科研誠信異常名錄,對於疫情防控項目給予了最大力度的鼓勵攻關和寬容失敗。

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和新環境,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深圳從「世界工廠」到「科技創新中心」,再到「世界創新創意之都」,其開放水平在一步步深化。

作為全球第二大航空航天技術公司,2019年2月,世界500強之一、來自歐洲的航空航天巨頭空中巴士在深圳啟用其在亞洲的首個創新中心。「深圳在硬體製造、電子工業、航空航天及其他領域獨具活力。」空中巴士公司首席技術官保羅·艾瑞蒙科說,空客在深圳設立創新中心,吸引了一批深圳高端人才,同時也利用深圳具有活力的創業精神和創新生態系統,幫助企業發展。

集聚的高端人才、發達的產業鏈、國際化的環境,深圳正在迎來越來越多的國際巨頭到來。

去年4月,世界500強企業埃森哲在深圳啟動了全球創新研發中心。談及為何把研發中心設在深圳,該公司大中華區主席朱偉表示,深圳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增長和創新活力的重要源泉,更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

3 從一線城市到全球城市: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之前並未打算到深圳創業,但前海主打深港合作,對外開放程度很高,又有政策扶持。實地參觀後,真的覺得這就是當時環境最好的創業園區之一。」「天空社」深圳公司負責人、香港青年姚震邦告訴記者。

姚震邦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電子工程半導體晶片集成電路與經濟雙學士,2015年在前海成立「天空社」深圳公司,從ALOT(物聯網及人工智慧)軟硬體及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起步,為國內外上市公司和品牌企業提供服務,已獲得兩輪融資,並以每年營收增長兩三倍的速度快速發展,去年實現收支平衡。

今年,「天空社」將專注於智慧健康和智慧醫療的ALOT細分領域,並將市場重心從海外轉向內地市場。「前海一定是我們進入內地的第一站,也想直接參與前海的智慧城市建設。」姚震邦說。

有著類似想法的還有港企「hpa何設計」,「前海是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放水平很高,公司定位與之完全符合。而且我們看重區位,現在就是要搶佔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希望把項目拓展到整個灣區。」

如果說,40年前的經濟特區建立,是中國經濟邁向世界的一次探索;那麼,10年來,前海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則詮釋著新時代對外開放新含義。

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10年來,前海始終把握這一定位,打造新時代粵港澳合作核心平臺。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已累計註冊港資12292家,註冊資本超1.3萬億元。

前海的跨越式發展,得益於其開放的國際化平臺。前海外資「一口受理」全國最快,率先實現外資企業設立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受理」,率先實施「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跨境金融的創新發展,讓前海成為人民幣國際化成效最突出、市場活力最強的自貿片區之一。

如今的前海,生機勃勃態勢更加凸顯,2020年上半年,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主要經濟指標全線飄紅、持續領跑、韌性十足,跑出了經濟社會發展、雙向開放、攻堅戰、營商環境「四個加速度」。

而在前海東邊20多公裡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則是另一個享譽全球的「開放高地」。現如今,老皇崗口岸正式開拆,新口岸開工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皇崗口岸片區城市設計方案評審全面啟動。未來,以「灣區基石、國之重器」為理念,新的皇崗口岸將成為一個超級口岸,同時,皇崗口岸貨檢區近40萬平方米空間的釋放,將全部用於深港科創合作。

「深圳要加快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加快建設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打造國家綜合鐵路和公路樞紐。」去年出臺的《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行動方案(2019—2025年)》提出,深圳要瞄定「全球標杆城市」,率先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對標全球最高最好最優,跑好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第一程」。

特區故事

從「分層驗收」到「自助通關」

羅湖口岸見證特區開放史

1978年後,中國揭開了改革開放的新篇章。深圳也成為連接內地與香港乃至世界各國和地區的「中介地」。而與香港新界僅一河之隔的羅湖口岸,成為連接香港與內地的「第一口岸」和全世界最繁忙的陸路口岸之一。每年經由羅湖口岸經貿往來、旅遊觀光、文化交流、回鄉探親的人數與深圳特區的發展相伴相生,呈現爆炸性增長。

1984年,唐祥貴來到羅湖口岸工作。在他的記憶裡,位於一樓的驗放大廳總是黑壓壓一片人,擠得像沙丁魚罐頭。每驗放一名旅客,就要在入境文件上蓋章。鐵做的印章敲在木製的辦公桌上,大廳裡充斥著此起彼伏的蓋章聲,「像放鞭炮一樣」。

而隨著科技化手段日新月異,邊檢查驗設備和旅客證件都在不斷更新:1986年,羅湖口岸聯檢大樓正式建成,首次採用了出入境分層驗收的模式;1988年,我國第一套邊防檢查計算機查驗系統在羅湖口岸港澳旅客檢驗通道啟用;2005年,羅湖口岸在全國率先啟用港澳居民自助通道查驗,並於2007年開通內地居民「L籤」團隊旅客自助通道查驗。

「改革開放前,我們邊防檢查以『防』為主,如今,變為以『放』為主。」深圳邊檢總站原副巡視員陳濱說。

如今,羅湖口岸熙來攘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人流、物流、資金流自由流通的重要通道。

疫情之前,這裡每年查驗出入境旅客數量8200多萬人次,日均23萬人次,接近當時設計通關流量的3倍,已累計有超過20億人次經羅湖口岸出入境。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目前,羅湖正在製作口岸全面改造提升的相關建設規劃,開啟了智慧口岸建設的全新道路,通關全面提速,實現人流的自助往來,力爭打造為深港交流的重要樞紐,全力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特區啟示

在開放最前沿打造「深圳樣本」

今天,深圳迎來特區建立40周年的輝煌裡程碑。1980年8月26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次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5次會議決定批准,在深圳市境內劃出396平方公裡地域設置經濟特區。此後,深圳開發開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陸續制定出臺,經濟特區的地域範圍也不斷擴大,深圳迎來發展的大好機遇,至今已走過輝煌壯麗的40年偉大曆程。

如今漫步在蓮花山頂,遙望深圳中心城區的城市天際線,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的成就躍入眼前,40年前的河畔稻田和尋常巷陌已蝶變為高度現代化的世界城市標杆,中國乃至世界金融、科技、經貿的脈搏匯聚在此形成交響。

四十不惑。跨入新時代的深圳,探索構建經濟新體制,繼續擴大開放新路徑,持之以恆在開放最前沿打造「深圳樣本」。

在開放最前沿打造「深圳樣本」,需要傳承開放基因砥礪前行。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深圳特區自建立以來,便因改革開放而生而興,成長的血液裡天然流淌著開放的基因。中國第一個出口加工區、新中國引進的第一家外資銀行、中國內地第一家企業自辦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在深圳特區建立的40年曆程中,開放基因綿延傳承,創造了多個全國「第一」。

在開放最前沿打造「深圳樣本」,需要大膽創新勇立潮頭。從「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到「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特區口號,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包容匯通,敢為人先,勇立潮頭當標杆,為開放貢獻了諸多經典案例和樣本。作為我國改革開放排頭兵中的排頭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深圳在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中走出了一條通衢大道,成為中國對外開放最閃亮的標杆。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和著新時代強勁的節拍,「雙區驅動」下的深圳經濟特區,正朝著建設全球標杆城市的目標奮力前行。

相關焦點

  • 以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助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新目標、新任務對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質量、更加安全的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提出了全新要求。 一、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在「十三五」時期打下堅實基礎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 濱海區:實施走出去戰略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濱海區:實施走出去戰略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2020-01-10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蜀山文化貿易產業促進峰會今日舉行!
    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蜀山文化貿易產業促進峰會今日舉行!近年來,蜀山區堅持健全體系、創新模式、深化服務「三步走」戰略,積極引導相關文化產業資源向基地集聚,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加速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2019年,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出口總額實現1.4億美元,佔全省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10%。國家文化重點企業和項目數均佔比全省總數30%。版權貿易、文化用品等出口產品和服務已輻射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一帶一路」沿線35個國家開展業務往來。
  • 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其中第十一部分「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涉及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三大內容,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和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該部分總的要求是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 【地評線】京彩好評:進博會見證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魄力決心
    在全球疫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一些國家暴發二次疫情,世界經濟正面臨巨大困難的背景下,中國能夠如期舉辦第三屆進博會,充分說明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重大戰略性成果,充分顯示了中國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的信心和決心。
  • 深圳龍崗:「雙核引領+多輪驅動」加速城區大發展
    據介紹,目前大運新城新型產業空間正集中建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深圳音樂學院、港中大附屬學校選址落地,片區高快速路網基本形成,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健全,軌道建設加快推進,大運新城建設全面領跑。
  • 【微動漫】第十六篇: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今天推出第十六篇: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來源:商丘廣播電視臺 商丘網絡電視臺 商丘網絡電視臺直播是商丘移動直播第一品牌,系商丘廣播電視臺整合專業人員和技術傾力打造,為政府和各類社會機構以及個人提供會議、慶典、賽事、年會等訂製直播服務。
  • 習近平在深圳發表重要講話:十條寶貴經驗、賦予深圳更多自主權...
    5、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   習近平說,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演進,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長期向好,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大,正在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 深圳:不惑之年正青春
    上半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12634.30億元,同比增長0.1%,在四大一線城市中率先轉正。在陶一桃看來,土壤加翅膀,讓深圳經濟能夠持續高速增長。深圳在1992年就形成了以民營經濟為主導的所有制結構。現在,在整個經濟結構中,民營企業佔比達到96%,在高新技術產業中,民營企業佔比95%。
  • 把準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方向
    這明確了高水平專業群的建設內涵,「引領改革」是基本定位,「支撐發展」是效益要求,「中國特色」是根本屬性,「世界水平」是質量標準,這四個方面有機結合、相互支撐,指引高水平專業群的建設方向。技術管理主要包括結構化教師團隊的重組、實訓基地與實驗室的精益化管理等,進而讓管理制度升華為文化,形成共享開放的建設文化、精益過程的管理文化、標準化特徵的職業文化。三是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統一。校企合作成立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技術技能平臺,形成大規模定製化生產和訂單化育人的智慧服務平臺。
  • 加速科技創新和開放發展 科學城這樣打造區域創新和對外開放高地
    5月19日,記者從重慶高新區獲悉,今年以來,重慶高新區加快科技創新和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對外開放高地。高水平打造一批科技研究創新中心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命脈,而高質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必須是其核心。
  • 政策暖風頻吹 金融業高水平開放加速
    記者獲悉,下一步,我國將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統籌推進金融服務業開放、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資本市場將從局部管道式開放向全面制度型開放轉變,在現有滬深港通、QFIIRQFII、ETF互聯互通等方式基礎上,研究推出更多外資參與境內市場的渠道和方式。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等跨境金融業務將在部分地區先行試點。
  • 2萬字深度解析,看山東將如何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與會人員認為,現在正處在全球資本避險的「窗口期」、產業鏈重塑的「關鍵期」、新業態新模式的「爆發期」,也是實現彎道超車的「機遇期」。能不能育新機、開新局?取決於能否在高水平對外開放上「快走幾步」。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說,疫情必然帶來全球範圍的供應鏈、價值鏈、產業鏈甚至市場格局的重構。
  • 天貓國際推動進口洋酒大幅增長,助其加速拓銷
    本網12月25日訊 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博會的如期召開和圓滿閉幕,這繼續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開放的姿態。
  • 世界500強來了300+,對外開放開啟「加速跑」,武漢正成國際組織和...
    武漢,正在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道路上開啟「加速跑」,隨同國家經濟巨輪,破浪遠航。據統計,目前在漢的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已從2012年的不到100家,增長到目前超過300家,武漢正與全球產業前沿同頻共振。業內人士稱,加速湧入的世界500強們,推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城市服務功能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 從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會看灣區核心加速崛起
    這是優質項目擇良木而棲的行動與表現,城區高質量發展滾滾向前的結果與過程,正見證著灣區核心的加速崛起。項目落地,潤物無聲,一個現代化國際化的城市新中心正在寶安形成。在寶安中央綠軸半空鳥瞰:海邊,新晉「網紅」濱海文化公園遊人如織,「灣區之光」摩天輪拔地而起、濱海廊橋向海「生長」;綠軸兩側,壹方城購物中心躍動城市活力,各總部大廈指向天際……產業大區、人口大區、創新強區寶安發展勢頭不減,城市品質、氣質邁向高端,正成為深圳乃至全國關注的海濱城區之一。
  • 王一鳴:新時代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一、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大戰略選擇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高質量發展要有高水平的制度保障,必須在產權制度、公平競爭制度、要素市場化配置等方面,按照更高標準推進改革,建設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高水平市場經濟體制。
  • 老外說深圳吸引力:包容與開放引領深圳高質量發展 綠色生態理念...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魏宇晨、魏鬱):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創造了發展史上的奇蹟。新時代,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這裡工作生活的各國友人,被深圳的魅力和活力所吸引,也從深圳的開放和創新中受益。他們通過環球資訊廣播講述著自己感受到的深圳吸引力。  今年28歲的波蘭人博勇玄來中國已有六年之久。
  • 深圳機場將迎又一「高光時刻」 三跑道等新一批擴建項目全力推進
    隨著各項目陸續建成投用,未來深圳機場將形成三條跑道聯動運行,多航站樓協同保障,東航站區空鐵聯運的全新格局。同時,深圳機場新一批擴建項目還有這些重要意義:一、提升深圳機場加速邁向全球一流機場的核心競爭力按照初步規劃,未來三跑道建成後,將與現有二跑道作為一組跑道使用,分別用於飛機降落和起飛;而現有的一跑道則作為獨立跑道,既可用於起飛,也可用於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