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鋼鋸嶺》幾乎是我今年最為期待的電影之一,梅爾.吉布森息影十年的復出之作,美國上映的一致好評,比肩《拯救大兵瑞恩》戰爭場面,當然,最重要的是信仰的加持,一個因為聖經中不可殺人的誡命而上戰場不帶武器,卻救了70多條人命的震撼故事,這樣題材的電影拍不好也難,我甚至在微信號上提前做了預告,呼籲大家去看。
電影一開始,還是滿吸引人的,古典風格的敘事和攝影風格,悠揚的音樂,動人的愛情,全然沒有當前美國大片的鬧騰,讓我漸漸進入了故事。然後情節繼續向下發展,主人公開始主動報名參軍,到了軍營因為自己不碰武器的立場受到戰友們的歧視,這時我覺得節奏開始變得緩慢,有些枯燥了,讓人變得有些期待後面的戰爭場面。
真正改變我觀感的轉折點到來了,當主人公道斯向上司告白自己的信仰時,他盡然說他自己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後面簡稱安息日會)的信徒,安息日會?我的心一下子就沉下來了。我不是歧視安息日會,安息日仍然講耶穌基督受死復活的救恩,但要命的,它把舊約的律法引入了新約的恩典,教導人們依然守舊約的律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守周六安息日,這就不對了,已經大大違背新約恩典的原則。
從聖經中,我們知道,律法並不是來救人的,而是來定罪的,沒有人能夠守得住律法,因為律法是非常嚴酷的,你甚至心裡的想法都不能觸犯律法,而且犯了一條律法就犯了所有的律法,因此,守律法基本拋棄了耶穌慈悲的救恩,走向以好行為來換取救恩的道路,最後的結果就是頑固、剛硬、虛偽,就像耶穌在聖經痛斥的法利賽人一樣。
從這個時刻開始,我的觀影體驗就急轉直下,正如我預感的,電影後面的走向變了,走向某種虛無和愚蠢,主人公對信仰的堅持更像某種頑固,當你缺了對主耶穌深深的愛,僅僅是為了守住某個命令而去救人的時候,給人的滋味並不那麼美妙: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 ……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哥林多前書 13:1,3 )
帶著這種心情,後面的戰爭場面更加殘酷無情,而道斯與戰友的對話則變得空洞無物,可能最為反映這種無情的就是電影對日本士兵的無視,他們被簡單刻畫為一種殘酷的戰爭機器,好像一種非人類一樣,沒有憐憫,這點可比《拯救大兵瑞恩》差多了,但《拯救大兵瑞恩》可沒有掛上信仰的名號。從某種角度而言,律法就像電影中的鋼鋸嶺一樣高不可攀,而攀上去的結局就是死亡。
也許,這是電影拍攝的問題,我知道安息日會也會有人得救,沒有神的幫助,一個不帶武器的人很難在戰場上救下70多個人,這個我們不必論斷,但電影給人的觀感就是如此,我得對自己保持誠實。
當我在煎熬中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聖經上說,這個末後的時代,有人會: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提摩太後書 3:5 )不知怎麼地,就像商量好的(應該就是商量好的),現在西方(包括日本)幾乎所有的電影,要麼就是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虛偽電影,要麼就是像《奇異博士》一樣宣揚巫術、邪術、精靈的電影,讓人真的知道,最後的末日已經不遠了……
然而,我們也不必嘆息直到沉淪,他們不再講耶穌基督的真救恩,不表示真正的救恩就不存在,耶穌依然藉著聖靈和聖經來吸引我們,我們只要在這末後而危險的日子睜開眼睛,驅散迷霧,轉向他,轉向他就好,我們不需要再遵守舊約的律法,我們只要接受恩典就好了,耶穌可以帶我們度過任何艱難困苦和迷惑。
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主大而明顯的日子未到以前。到那時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徒行傳 2:20-21)
———————————————————
以撒迦恩典傳媒(jesusgrace77)
以色列計劃 (IC-7777777)
以色列時報 (timesofisrae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