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尋真】《血戰鋼鋸嶺》:無法翻越的「律法」鋼鋸嶺

2021-01-21 禧年榮光


《血戰鋼鋸嶺》幾乎是我今年最為期待的電影之一,梅爾.吉布森息影十年的復出之作,美國上映的一致好評,比肩《拯救大兵瑞恩》戰爭場面,當然,最重要的是信仰的加持,一個因為聖經中不可殺人的誡命而上戰場不帶武器,卻救了70多條人命的震撼故事,這樣題材的電影拍不好也難,我甚至在微信號上提前做了預告,呼籲大家去看。


電影一開始,還是滿吸引人的,古典風格的敘事和攝影風格,悠揚的音樂,動人的愛情,全然沒有當前美國大片的鬧騰,讓我漸漸進入了故事。然後情節繼續向下發展,主人公開始主動報名參軍,到了軍營因為自己不碰武器的立場受到戰友們的歧視,這時我覺得節奏開始變得緩慢,有些枯燥了,讓人變得有些期待後面的戰爭場面。


真正改變我觀感的轉折點到來了,當主人公道斯向上司告白自己的信仰時,他盡然說他自己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後面簡稱安息日會)的信徒,安息日會?我的心一下子就沉下來了。我不是歧視安息日會,安息日仍然講耶穌基督受死復活的救恩,但要命的,它把舊約的律法引入了新約的恩典,教導人們依然守舊約的律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守周六安息日,這就不對了,已經大大違背新約恩典的原則。


從聖經中,我們知道,律法並不是來救人的,而是來定罪的,沒有人能夠守得住律法,因為律法是非常嚴酷的,你甚至心裡的想法都不能觸犯律法,而且犯了一條律法就犯了所有的律法,因此,守律法基本拋棄了耶穌慈悲的救恩,走向以好行為來換取救恩的道路,最後的結果就是頑固、剛硬、虛偽,就像耶穌在聖經痛斥的法利賽人一樣。


從這個時刻開始,我的觀影體驗就急轉直下,正如我預感的,電影後面的走向變了,走向某種虛無和愚蠢,主人公對信仰的堅持更像某種頑固,當你缺了對主耶穌深深的愛,僅僅是為了守住某個命令而去救人的時候,給人的滋味並不那麼美妙: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 ……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哥林多前書 13:1,3 )


帶著這種心情,後面的戰爭場面更加殘酷無情,而道斯與戰友的對話則變得空洞無物,可能最為反映這種無情的就是電影對日本士兵的無視,他們被簡單刻畫為一種殘酷的戰爭機器,好像一種非人類一樣,沒有憐憫,這點可比《拯救大兵瑞恩》差多了,但《拯救大兵瑞恩》可沒有掛上信仰的名號。從某種角度而言,律法就像電影中的鋼鋸嶺一樣高不可攀,而攀上去的結局就是死亡。


也許,這是電影拍攝的問題,我知道安息日會也會有人得救,沒有神的幫助,一個不帶武器的人很難在戰場上救下70多個人,這個我們不必論斷,但電影給人的觀感就是如此,我得對自己保持誠實。


當我在煎熬中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聖經上說,這個末後的時代,有人會: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提摩太後書 3:5 )不知怎麼地,就像商量好的(應該就是商量好的),現在西方(包括日本)幾乎所有的電影,要麼就是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虛偽電影,要麼就是像《奇異博士》一樣宣揚巫術、邪術、精靈的電影,讓人真的知道,最後的末日已經不遠了……


然而,我們也不必嘆息直到沉淪,他們不再講耶穌基督的真救恩,不表示真正的救恩就不存在,耶穌依然藉著聖靈和聖經來吸引我們,我們只要在這末後而危險的日子睜開眼睛,驅散迷霧,轉向他,轉向他就好,我們不需要再遵守舊約的律法,我們只要接受恩典就好了,耶穌可以帶我們度過任何艱難困苦和迷惑。


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主大而明顯的日子未到以前。到那時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徒行傳 2:20-21)


———————————————————

以撒迦恩典傳媒(jesusgrace77)

以色列計劃         (IC-7777777)

以色列時報   (timesofisraelcn)



相關焦點

  • 好電影《血戰鋼鋸嶺》
    我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口碑比較很好的戰爭片《血戰鋼鋸嶺》《血戰鋼鋸嶺》是主要講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衝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電影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日本的囂張態勢已成強弩之末,成千上萬的美國大兵被派往衝繩島,任務是解放衝繩,打敗敵人,但是等待他們的是敵軍重兵防守,非常兇險的鋼鋸嶺。這時候的主人公卻是個不願意拿起武器,只想當個軍醫,他就就是道斯。
  • 信仰的力量——影片《血戰鋼鋸嶺》
    《血戰鋼鋸嶺》根據真實歷史故事改編,以二戰時期的衝繩島戰役為背景,講述基於宗教信仰而拒絕持槍上陣的醫療兵戴斯蒙德·道斯,赤手空拳闖入槍林彈雨,隻身勇救75名戰友生命的故事。梅爾·吉勃遜的《血戰鋼鋸嶺》用最傳統的方式和毫無保留的手段,超真實還原了這場戰役的宏大奇景和點滴細節。還原了這場戰爭的殘酷,影片的後一小時幾乎全部是戰爭場面,其血腥程度令人震驚。梅爾·吉勃遜在雪梨郊外炸平了一個農場,打造成被炮火炸成焦土的鋼鋸嶺。而片中所有被炮彈炸飛和被火焰燒焦的場面,全部都是現場實拍。《血戰鋼鋸嶺》是一次對信仰和堅守信仰的人的偉大致敬。
  • 《血戰鋼鋸嶺》難以磨滅的人性
    今天小編來介紹一部最近小編剛剛刷完的一部電影——《血戰鋼鋸嶺》。在以前小編刷了三十幾分鐘,就斷了,前幾天剛剛才刷完了這部非常值得刷一刷的電影。當小編刷完之後,不禁感嘆,斷的地方之後,才是真正抓人的時候!不管在哪裡斷,都一樣!
  • 《血戰鋼鋸嶺》——蜘蛛俠不用槍
    大家好,今天與大家一同回憶的電影是《血戰鋼鋸嶺》一把槍的威力有多大?軍迷們會扔出來一堆數據加上一點帶髒字的形容詞來描述它。那炮的威力呢?估計不用加數據了,帶髒字的形容詞就行了。那飛彈……估計就剩髒字了。我來總結一下吧,地球上,不存在人類殺不死的生物個體,即使是人類本身。
  • 《血戰鋼鋸嶺》:一個有信仰的男人是多麼的可怕
    而就在小編最近看的一部電影《血戰鋼鋸嶺》中,男主道斯的經歷讓我真正明白了什麼才是信仰。《血戰鋼鋸嶺》是2016年上映的影片,完全根據二戰時期的真人真事改編。男主因小時候傷害了他的兄弟,所以他發誓再也不傷人了,從此開始信仰基督教懷抱著和平理想。只要是能動嘴解決的事,他絕不報警。就是這樣的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毅然決然選擇參軍,走上保衛祖國之路。
  •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
    借用《血戰鋼鋸嶺》電影中的一句話開篇:和平年代子葬父,戰爭年代父葬子。電影開場就是轟炸炮雷聲開場,士兵們痛苦的慘叫混雜,伴隨著各種嘈雜音,電影的背景音樂恢弘氣勢,讓人一下子就能代入到那個戰爭的年代中。一天的轟鳴終於得以消停,然而鋼鋸嶺上的慘叫聲卻並沒有停止,作為軍醫的Desmond,用盡全身的力氣救了一個又一個受傷無法走動的戰士,我印象深刻的兩位士兵,一個是滿臉黑土,他的眼睛也是烏黑烏黑的,Desmond跑到他的身邊,問他傷到哪裡,他大叫說,我看不到了。Desmond說,別急。
  • 超燃戰爭巨著,「血戰鋼鋸嶺」,衝繩島上的屍山血海!
    給大家帶來一部戰爭巨著,「血戰鋼鋸嶺」!豆瓣評分8.7可謂是戰爭大片裡的經典之作。影片講述了,1945年日本法西斯已經處於強弩之末,決定了戰局走勢的「衝繩島」戰役也拉開了序幕!數萬美國士兵衝上了這個面積僅有1100平方公裡的衝繩島,能否拿下衝繩島的關鍵,就是能否拿下「鋼鋸嶺!」
  • 《血戰鋼鋸嶺》曝愛情版海報 馮小剛期待影片
    《血戰鋼鋸嶺》曝愛情版海報 馮小剛期待影片 共8張 1905電影網訊 《血戰鋼鋸嶺
  • 《血戰鋼鋸嶺》我知道你的信仰有多麼堅定……
    如果《血戰鋼鋸嶺》能做到這個,那就絕對是它的勝利,不僅在票房上還是在內涵上。《血戰鋼鋸嶺》一定能算得上2016年最「猛」的動作戰爭電影。我從電影院出來的第一感覺就是「真實」,太真實了,其電影尺度如此之大,竟然也被引進了。具體原因不再細究,但是我們真的看多了中國式抗日神劇或者各種奇幻武俠作品,在潛意識裡大概已經忘記了真正的戰爭電影應該是怎麼樣的。
  • 《血戰鋼鋸嶺》中未見署名 投資方麒麟影業欲維權
    梅爾·吉勃遜導演新作《血戰鋼鋸嶺》在國內上映叫好叫座,但麒麟影業卻要為自己的版權署名維權。昨日,麒麟影業董事長兼CEO龐洪(James H.麒麟影業在國內上映的《血戰鋼鋸嶺》被莫名抹去署名,這一事件讓整個圈內人士震驚,思考到底是何人改動了一條合同文本上明文約定的署名?
  • 《血戰鋼鋸嶺》:信仰的力量,這次我信了
    作為一個無神論者,以前我從不明白外國人對宗教的推崇與信仰,談不上不屑一顧,但也絕對算不上尊敬,最近看了《血戰鋼鋸嶺》這部電影,我才了解真正的信仰確實是可以升華一個人的。《血戰鋼鋸嶺》男主角不知道大家看這部電影看到這裡的時候是什麼感覺,小編當時是覺得戴斯蒙德太過矯情了。
  • 《血戰鋼鋸嶺》:他赤手空拳救回75人,卻曾被戰友嘲諷為「軟蛋」
    《血戰鋼鋸嶺》是美國梅爾·吉勃遜導演的作品之一,影片主要講述了二戰時期,不願拿槍的醫務兵戴斯蒙德·道斯(由安德魯·加菲爾德飾演)自願投身戰場,在血肉橫飛的鋼鋸嶺上,他克服重重困難,赤手空拳地救下75條生命的故事。
  • 血戰鋼鋸嶺:絕境之中,日軍為何不割斷懸崖上的攀爬網?
    《血戰鋼鋸嶺》是近年來好萊塢少有的二戰經典電影,由知名導演梅爾·吉勃遜執導,影片燃爆全球觀眾,再一次證明梅爾·吉勃遜寶刀未老。(梅爾·吉勃遜曾執導《勇敢的心》)絕境之中,日軍為何不割斷懸崖上的攀爬網,或許答案只有一個:最大限度殺傷美軍!
  • 《血戰鋼鋸嶺》讓人震撼內心的真正戰爭片,一個不想殺人的士兵
    《血戰鋼鋸嶺》讓人震撼內心的真正戰爭片,一個不想殺人的士兵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作為邪惡軸心重要成員的日本,其囂張態勢已成強弩之末。是年,決定戰局走向的衝繩島戰役拉開序幕,成千上萬鬥志昂揚的美國大兵被派往衝繩,等待他們的則是敵軍重兵防守、兇險異常的鋼鋸嶺。
  • 《血戰鋼鋸嶺》主題解析:多斯堅守的既是信仰,又是人性的善良
    《血戰鋼鋸嶺》以二戰太平洋戰爭為題材,由真人真事改編。醫務兵德斯蒙德·多斯堅定地信仰基督教,在新兵訓練中拒絕練習槍械,被戰友和長官視為懦夫,遭到百般羞辱,並因此上了軍事法庭,差點被判為逃兵。但是,在爭奪衝繩島鋼鋸嶺的戰役中,多斯雖然不拿槍,卻在槍林彈雨中創造了奇蹟:救下75名負傷的戰友。作為謳歌英雄的戰爭電影,《血戰鋼鋸嶺》的獨特之處在於,主人公不是武力值爆表的殺敵硬漢,也不是以一己之力拯救地球的孤膽英雄,而只是一名不拿槍殺人的普通醫務兵。
  • 《血戰鋼鋸嶺》值得每個人都看的好電影
    《血戰鋼鋸嶺》是一部很不一樣的戰爭片,並且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導演為曾因《勇敢的心》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梅爾·吉勃遜,演員方面,由演過《蜘蛛俠》系列電影的安德魯·加菲爾德、《阿凡達》男主薩姆·沃辛頓、文斯·沃恩等人主演的戰爭題材電影,2016年12月份在大陸影院上映。
  • 《血戰鋼鋸嶺》票房口碑雙收 呈現殘酷也揭露人性
    梅爾·吉勃遜最新戰爭片《血戰鋼鋸嶺》正在內地熱映,影片首周上映4天票房破1.17億元。今年已經60歲的吉布森重執導筒,新作《血戰鋼鋸嶺》再度引發業界關注。   從目前國內外媒體和影評人的評價來看,《血戰鋼鋸嶺》以「零差評」強勢領跑,《今日美國》稱其為梅爾·吉勃遜自《勇敢的心》以來「最出色的導演作品」。該片不僅在素有「奧斯卡早期風向標」之稱的好萊塢電影大獎中斬獲了包括「最佳導演」在內的四大獎項,更在澳大利亞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獎上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9項大獎。
  • 另類英雄養成記,電影《血戰鋼鋸嶺》的史實和劇情賞析
    而在《勇敢的心》之後,吉布森卻在20年的時間裡始終無法此再次闖入奧斯卡各項大獎決賽圈,直到2016年的這部《血戰鋼鋸嶺》,才讓他再次的站在了奧斯卡的舞臺之上。 2016年執導《血戰鋼鋸嶺》時,礙於年齡原因以及分身乏術,吉布森並未在《血戰鋼鋸嶺》中出場和露面,但整部電影的風格卻徹底的貫徹了吉布森的「簡單風」,只不過在這份簡單粗暴的風格下
  • 《血戰鋼鋸嶺》並不是一部電影,它更像是一部紀錄片
    #影綜娛跨體裁創作者招募令# 《鋼鋸嶺》不是一部給心虛的人看的電影。開篇的場景立刻描繪了戰爭的恐怖,而情感的旅程才剛剛開始,因為觀眾是通過戰爭英雄德斯蒙德·多斯的故事。《血戰鋼鋸嶺》是臭名昭著的梅爾·吉勃遜的最新一部電影,它讓人如痴如醉。講述了德斯蒙德·多斯(Desmond Doss)的故事,他是一名陸軍醫務人員,在二戰最激烈的衝繩戰爭中拒絕攜帶武器。多斯的不為人知的故事是任何人都能講的更精彩的戰爭英雄故事之一。
  • 《血戰鋼鋸嶺》影評:原來善良的人真的會被溫柔以待
    《血戰鋼鋸嶺》是根據二戰中,真實事件改編的一部電影。知道這部影片的名字的時候,我是拒絕觀看的,這部電影的名字實在是太low了,然而,當我不情不願的看了個開頭以後,就被現實無情打臉,我開始覺得,這實在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好電影。